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45节

第72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了的年纪【一更,求收

  陈慎回过头,看着调皮的幼弟颇为有些无奈。

  “进来吧。”

  他看着陈瞻说道:“怎么了?往日里不是最怕来我这书房了么?怎么今日倒是有时间来了?”

  陈瞻嘿嘿一笑:“父亲叫你呢,好像是和师公有什么事情找你?”

  父亲?师公?

  陈慎微微一怔,而后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时间,这才恍然明白了过来。

  去岁的时候父亲曾经说给他一年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或者说不是学习,而是通读、诵研,之后会为他选择第一位老师,难道第一位老师便是自己的师公么?

  陈慎的心里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其实并不是很想第一位老师是秦国之外的人,尤其是儒家的那位名扬天下的孟子。

  孟子的许多政见陈慎并不赞同,也不支持。

  但第一位老师如果是孟子的话,他一定会或多或少受到那位的影响,届时恐怕是对他的前路有所不好。

  而商鞅就不一样了。

  师公教导过父亲,自然知道如何用最正确的办法教导自己,且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师公也绝对不会害他,定会一心一意的教导于他。

  陈慎当即站了起来,眼眸中带着惊喜的神色:“好!”

  “我这就去!”

  说着步履匆匆的朝着屋外而去,竟是连门外的大雪都顾不上了。

  陈瞻看着脚步匆匆的陈慎,一时之间有些傻眼了:“大兄今日怎么如此匆忙和急切?竟是全然没了往日的半点风范!”

  他挠了挠头说道:“难道父亲和师公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寻找大兄?”

  陈瞻眉目一转,悄然的跟了上去。

  院落中

  此时已然古稀之龄的商鞅一头白发坐在雪中,脸上带着些平和之色,当年那位意气风发变法的商君,如今也是成了这一幅垂垂老矣的年纪。

  见着跑过来的陈慎,商鞅嘴角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喜欢和小孩子打交道,因为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像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样。

  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抵达商鞅面前的时候,陈慎放缓了脚步,调整了自己的呼吸,而后走到商鞅和正一脸笑意的陈野面前:“慎儿见过师公、见过父亲。”

  商鞅不由得感慨道:“慎儿已经成了懂礼的大人啦。”

  他瞥了一眼陈野,颇为有些不客气的说道:“怎么样,你觉着如今的慎儿可是通过了那一年的考验,可以拜师学习了?”

  陈野摸了摸鼻子。

  自从去年他开始让商鞅当自己几个儿子的启蒙老师后,自己这位老师就怎么看自己怎么不顺眼。

  陈野本来请商鞅是为了让那群屁孩子害怕的,但他显然忘记了隔代亲这回事,于是最后只能被迫自己站出来当了坏人,而这个“坏人”自然经常被那群小孩告状。

  往日里严肃的商君,竟也成了会无理取闹偏袒孩童的老人了。

  陈野在商鞅的目光威胁下,不由得告饶道:“老师,您说了算,您说的算,哪里是我能够决定的呢?”

  而陈慎则是十分严肃,他看着商鞅,微微躬身:“师公,父亲对待弟弟和我严谨是应当的,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慎儿以及诸位兄弟姐妹都懂的。”

  “对待慎儿严格,也是慎儿要求的,还请师公不要怪罪父亲。”

  商鞅摸着陈慎的头发,脸上带着慈祥与和善,他如同最寻常的老人一样说道:“好好好,都听慎儿的。”

  紧接着就没好气的看着陈野说道:“怎么?还不跟慎儿说你的结果?”

  陈野轻咳一声,神色有些严肃:“你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父亲都看到了。”

  他声音中的严肃在陈慎紧张的目光下缓缓消散,而后说道:“为父很满意,自今日起,你便跟着师公学习吧。”

  陈野的声音中带着些许难以掩饰的低落,这一抹低落一瞬间就被心思缜密的陈慎感觉到了,但陈慎明智的没有现在询问。

  当即行礼:“多谢父亲,多谢师公。”

  雪依旧在飘落着,院落中的几株梅缓慢绽放盛开。

  陈慎坐在陈野的面前,低声问道:“父亲,今日师公在的时候,您为何.”

  陈野抬起头,看向远处飘落的梅,语气中有些低沉:“你师公的身体.只怕便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这是事实。

  自从秦孝公死后,商鞅就像是没有了魂魄一样。

  这三年的时间他都是在煎熬。

  而去岁嬴驷加冠亲政之后,商鞅更是多次闭门不出,甚至上书告老辞官,若不是陈野、嬴驷都追到了他的家里阻拦,只怕早已经是辞官回到故土了。

  商地虽然并不算苦寒,但相较于咸阳来说,还是太过于贫瘠了。

  眼看着就这几年的时间了,无论是陈野还是嬴驷,都想让商鞅在这里得以善终。

  陈慎猛的听闻此言,脸上骤然之间闪过一抹低落。

  这个年岁他已经懂得了生死离别中蕴含着的巨大情感,他自然是能够明白父亲心中苦涩的。

  陈慎抬起头,看向陈野道:“慎儿会好好陪着师公的!”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陈慎坐在书房中摇头晃脑的念诵着商君书的内容,发自内心的吸收着商鞅的一切知识。

  而商鞅则是慈爱的看着这个传承自己衣钵的孩子。

  惠文王四年春。

  持续了一年的魏赵韩之间的战争依旧在继续着,三个国家的君主都不想要放弃。

  赵成候这一次明显是对魏王感到了愤怒,几乎是发动了全国的兵力去抵抗魏国的进攻,韩为了不步赵国的后尘,也尽心竭力的帮助赵国。

  齐国

  齐威王看着下方的孙膑,微微一笑:“孙先生此时可愿接受本王的官职,前往出兵攻伐魏国了?”

  在前些日子,赵、韩二国向齐国求救,而齐国明显是想要在这一场战争中分一杯羹!

  孙膑沉默的应声道:“臣,愿意!”

  惠文王五年,依旧是一个冬天。

  商鞅躺在病榻之上,嬴驷,陈野,陈慎,陈瞻、张仪、苏秦等具都是来到了他的床前。

第73章 商君!商君!

  周围的气氛十分凝肃,所有人都看着躺在床榻上,面容苍白,几乎已然无力的老人。

  陈慎站在一旁,神色更为悲戚。

  这一年的时间里,商鞅身为他的老师,与他的感情更笃,此时猛然之间让他接受离别,他如何能够接受得了呢?

  毕竟尚且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

  商鞅缓缓睁开眼睛,好似是有了些许力气一样,他冲着陈慎摆了摆手:“慎儿,这里不适合你呆着,别让我的病气过给了你。”

  “陈小子,让孩子们都出去吧。”

  陈慎刚想说什么,陈野便扶住了他的肩膀,此时的陈野眼睛中的悲伤之色并不比陈慎少多少,他只是低声说道:“让你师公安心吧。”

  紧接着转过头,对着几个孩子都说道:“们都先出去吧,在外面等着。”

  等到孩子们都出去了之后,商鞅好似是突然松了一口气一样,猛地剧烈咳嗽了几声,他躺在那里,眼睛不知道在看着什么地方。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的。”

  他的嘴角带着些许笑容,一生的经历像是走马灯一样恍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从最开始来到秦国投奔秦国国君,之后被秦国国君信任主持变法,最后又有了一个陈野这么优秀的弟子。

  之后的十几年里面,多次变法都没有受到太大的阻挠,且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都浇灌到了秦国的身上。

  他不由得感慨的说道:“这世间之人,哪里有能够比我还要幸运的呢?”

  “我不仅完成了心中所愿,更是妥善的、如此安然的活到了现在,如今不过是时候到了,上天要将我召回去罢了。”

  “你们不必伤心。”

  嬴驷此时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商鞅的病榻之前,握住了商鞅的手:“商君何出此言?”

  “您的身体,一定会好的。”

  “秦国方才强盛没多久,您还未曾见到秦国横扫天下的时候,如何能够就这般故去?”

  “难道您要舍弃秦国,舍弃您与父亲所开创出的一片基业么?”

  商鞅笑了笑,他只是说道:“君上,能够遇到先君乃是商鞅的幸运,而如今秦国之强盛,先君也不曾见到啊,是时候让商鞅前去与先君叙叙旧了!”

  他的精神头看起来更好了一些,像是有了力气,甚至能够半坐起来了。

  商鞅招了招手:“好了好了,不要这么悲伤。”

  “人生老病死不过是常情而已,何必如此悲观呢?”

  他笑着说道:“陈小子啊。”

  商鞅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一样,转过话头看向陈野:“平日里不可忧思过度,许多事情没有结果便没有结果,有些时候没有结果并不是坏事。”

  “老夫到了这个年纪也方才看明白,人的一生不就是追求自己的过程么?”

  “若你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话,那才是一生的遗憾。”

  说完这几句话,商鞅只觉着胸口有些疼痛,好似是那些凭空出现的力气全然消失了一样。

  他猛地变得虚弱了起来,握着嬴驷的手都有些无力了。

  远处一个人影似乎出现了,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身上穿着秦国国君的服饰,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似乎再说:“商卿?商卿?”

  耳边传来这熟悉的呼唤声,商鞅的眸色有些迷惑了,他看着那个身影缓缓伸出手。

  “君上?”

  “君上!”

  秦孝公嬴渠梁站在那里,脸颊上带着微笑:“寡人来接你了!”

  “不与寡人说一说这些年秦国的变化么?”

  商鞅只觉自己的身体好似是变得年轻了一样,他猛地从床榻上站了起来,笑着走向了嬴渠梁,微微行礼,一如当年他初次见到嬴渠梁的时候一样。

  “臣这便为君上讲一讲这些年秦国的变化!”

  “我大秦,国强矣!”

  远处的风雪继续飘落,被嬴驷握在手中的手猛然之间无力的垂落在床榻上,商鞅嘴角带着笑容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这位纵横了一生,数次变法,而使秦国强大起来的伟哉、雄哉的商君,辞世了!

首节上一节45/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