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59节

因为赵与芮专门接见过郭正孙,知道郭正孙对当地很了解,就让他一直驻守当地,但朝廷会弥补郭正孙,替郭正孙儿子升官。

拖雷听到郭正孙在当地已经这么久,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你带着圣旨,去见郭正孙,他若愿意投靠我大蒙古。”

“我替他请侯封爵,最低为万户。”

感觉到四川似乎比较自立,拖雷下意识认为,可以招降。

305.第305章 让他们在谈判桌上像狗一样听话

速不罕带着赵与芮写的圣旨,前往凤翔城时,拖雷则带着部下绕过凤翔前往大散关。

原本的大散关都快荒废,也没有好好经营,现在被张宣在这里经营了六七年,拖雷过来一看,眼都直了。

他身边有个原金朝降将,汉人李昌国,这人也向拖雷建设借道灭金。

还说大散关很好打的。

但李昌国也很多年没来过了,拖雷便把他叫到跟前,这是你说的大散关?

李昌国目瞪口呆,远处的大散关比原来不知高了多少,再仔细看看侧面城池,都能感觉到比以前还大,和以前完全是两个样。

关城的垛口上面还有很多建筑,像是防抛射的设施,而且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

“几年没来,宋人似乎重点经营过。”李昌国只好硬着头皮道。

边上有蒙古第一勇将之称的速不台不屑看看前面:“这大散关看起来雄伟,但关中兵马最多数千人,可一举而攻之。”

大散关虽然扩建,但看起来还是很小,毕竟是个小关,不是城府。

速不台最近又膨胀了,倒回谷惨败的事还在不远前。

可自从他从西征带回来的四百架投石机运到关中一带后,蒙军大发神威,攻克了金国潼关以西所有城县。

所以速不台现在都不把大散关放在眼里。

拖雷看了他一眼,还没说话,速不台又道:“给我五十具投石机,一万兵马,三日之内,必攻下此关。”

说罢,怕拖雷不放心,又回一句道:“若不打痛宋人,宋人轻易不会妥协。”

古代人谈判是有心得的,大伙都一样。

宋军打痛了吐蕃,就能和吐蕃坐下来好好谈,蒙古人也是,想先打痛宋人,再和孟珙好好谈。

拖雷犹豫了下,大概感觉一万兵马不够,关键没有民夫。

“我观城前好像有沟渠,再从平凉征民夫五千。”拖雷这时道:“给你五日时间。”

“好。”速不台大喜。

“走,回去。”拖雷信心满满,调转马头,带着人扬长而去。

他算盘打的挺好,只要打下大散关后,就能切断凤翔和四川的联系,到时凤翔城的郭正孙,只能投降。

拖雷回去的时候,速不罕已经进入凤翔城。

宋人看他一人一骑前来,直接放下吊桥,让他从城门进去。

刚进瓮城,有宋军拿着黑布,要蒙他眼睛。

速不罕怒道:“我是大蒙使者,有你们皇帝的圣旨草--”

话音未落,叭,被人辟手将圣旨夺了去,接着胸口就挨了一拳,然后几个宋军一涌而上,反剪他双手的,有帮他绑眼睛的,转眼就反绑双手,蒙上了眼睛。

速不罕挣扎不得,只能怒骂,你们宋人就这么对使者的?

对面根本没人理他,接着就有人推着他往前:“走,狗鞑子。”

“。。”他只好无奈的跟着往前走。

宋人这时会叫蒙古人为鞑子,但大部份叫蒙鞑,很少加个狗字,这速不罕是气的半死又无奈。

也不知过了多久,速不罕好像被带进一个房间。

这时他听到有人汇报:“郭知府,这狗鞑子说有陛下圣旨,末将看他倒有点像金国细作”

速不罕听了会听明白了,对方好像在说他圣旨是假的。

“解开。”郭正孙的声音很快响起来。

等速不罕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个大厅里,四周有好几个宋军披甲执锐的盯着他,看起来还很精锐。

速不罕立刻道,自己是奉大蒙皇弟拖雷之命前来。

你们宋人皇帝让你们借道,借舟,借粮,我们要去进攻金国。

他说了一大堆,郭正孙正在看圣旨,根本不理他。

等他说完后,郭正孙不动声色的冷笑道:“你个蒙鞑,居然拿假圣旨来骗本府,莫不是当我们是三岁小孩?”

速不罕一愣,怎么会是假的。

郭正孙道,你这圣旨都是一年半以前的。

速不罕急红了眼,我们哪来的晚啊。

郭正孙大怒,指着圣旨说了几个伪造的地方,听的速不罕一愣一愣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没等他反应过来,郭正孙哧啦一下,直接撕掉了圣旨指着速不罕,厉声道:“居然敢伪造我朝圣旨,来人,把他左右手拇指砍了,拖出去。”

于是倒霉的速不罕被砍了两只手的拇指,蒙着眼又推出凤翔城。

这家伙在历史上因为太狂,借道的时候,被现在的大散关守将张宣给砍了。

这次更惨,虽然没死,但两只手是全废。

拖雷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满身是血的速不罕,闻言顿时勃然大怒。

听到郭正孙把圣旨都撕了,还说圣旨是假的,拖雷差点暴起。

不过好在他也不是那种怒而发兵的人。

回去之后他想了想,和速不台等商议了下。

他只有四万精骑,凤翔城高兵马多,显然不方便打。

大散关地方小,以前只能放两三千人,宋军就算加固扩建,撑死三五千人不得了。

于是拖雷决定先打大散关,断了凤翔和四川的联系后,凤翔只能投降,到时非把郭正孙全家给砍了不可。

七月初,拖雷带四万精骑,五十辆投石车,五千民夫出发,走到半路又发现个大问题。

金人和宋人都在凤翔坚壁清野,没粮的事就不说了,连好好的大树都找不到几棵,更要命的是,他们投石机能用的大石头都找不到,方圆百里内,凡是能运走的石头,早被运到凤翔城里了。

塔察儿带着骑兵沿着凤翔四周转了一圈,跑了几百里,硬是找不到有大石头的地方。

最后没办法,他带着五千民夫去凤翔和大散关中间的虢县(属后世宝鸡)。

这是距离凤翔和大散关最近的县州,蒙军在里这里拆城墙,弄石头。

此时拖雷已经非常恼火,自从来了之后,屡屡碰壁,做什么事都不顺,拖雷杀心又起来了,暗中琢磨着,一旦破城,就要把凤翔全给屠了。

这家伙在历史上杀进四川前后杀了上百万川人,这会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满脑子里屠城的事。

但拆石头的事可不好干,蒙军在虢县里的房子,城墙上到处取石头,在这个时代,工程量大,效率低。

他们还带了五千民夫准备填沟的,因为大散关在赵与芮掌权后,已经加挖了护关沟。

为此专门准备了大量的土袋,而大散关前全是山石,这些土都是从山下挖好再带上来,可谓一路准备的好辛苦。

蒙军四万骑兵加五千夫每天都是要消耗粮食的。

而金人和宋人坚壁清野很严重,他们从平凉带出来的粮食,也只够吃几天。

历史上金国在这边都没有坚壁清野,拖雷四万骑到这里后,粮草也坚持不久,只能向宋军要粮二十万石。

所以赵与芮这招坚壁清野,移走人口很厉害的,拖雷尽管有四万大军,但在野外,只能呆几天时间,打不下大散关,就必须要去找粮食补允。

倒霉的拖雷大军刚出来,就发现没石头,等弄了两天石头,发现粮食又不够。

这时他有点着急了,问塔察儿,两天弄了多少石头,可以打多久?

塔察儿问随军投石机千户,那千户说现在的石头,也就够十台投石机,投半个时辰。

五十台投石机一起投,一会就没了。

而且这时很多县的城墙都是大土块,房屋也有,所以有些石头可能砸到城墙会碎。

毕竟要用山石才是最好的石头。

千户说,可以用火药炸山取石。

拖雷问要多久?

千户说,要支持一场战争,最少要几天时间,还要大量的火药。

拖雷这边又没火器,根本没带火药。

短时间从各县府征收都不会有多少。

更没时间等了。

但拖雷也不打没准备的仗,他带着兵马回平凉,重新在当地征粮。

五千民夫继续取石头,准备土袋,硬是拖了五天之后,再次出兵。

这件事换成一般的蒙将,带四万精骑出去之后,仗都没打就回来,会觉得很丢脸,速不台就不同意,硬是要提前去打大散关。

但拖雷不打没有准备好的仗,因为第一次用投石机没经验,他浪费了好几天时间才准备好。

四万大军在凤翔城西面走来走去,一会前往大散关,一会又回平凉府,把宋军也看的一愣一愣。

七月中旬,受尽折磨的蒙军终于准备妥当,再次出发,拖雷亲自带两万骑兵在凤翔和大散关中间的虢县,要是凤翔守军出来支援大散关,他就围点打援,直接打凤翔宋军援兵。

而速不台原本只要一万兵马,拖雷给了两万。

七月十八日,速不台带领忽生孙(哲别儿子),率两万精骑,五千民夫,五十具投石车到大散关前。

大散关前有段难走的栈道,栈道不宽,当年宋军为了防止金兵,曾经烧毁过,但这几年栈道居然还被加宽了。

速不台看到加宽的栈道就生气,感觉宋军在挑衅自己,好像在说,来啊,来啊,来打我啊。

“攻破大散关后,尽屠之。”速不台转身恶狠狠的对忽生孙道。

忽生孙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名,但也是骁勇善战之辈,他当即点头:“一个不留,宋人最是阴诈。”

十九日,大军陆续经过栈道,进入陈仓道,当天下午就在大散关外十几里处扎营。

蒙骑四出,发现大散关毫无动静,城头人影也少,速不台知道蒙军全军粮食不多,等不了多久,立刻下令组装投石机,准备进攻。

大散关和潼关相反,南北宽,东西窄,蒙军是从南面过来打宋军北面。

大散关全城才三千多米长,北面和潼关西面一样,只有三四百米宽。

所以他们进攻的方向并不是很宽。

蒙军在摆放投石机时,速不台、忽生孙等已经领兵在后面看着。

与此同时,大量的民夫正推着大石来到现场。

大散关栈道难走,蒙军用的最大的石头也才一百多斤。

首节上一节259/3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