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第124节

将李牧的家眷都弄到邯郸,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进了邯郸城也就相当于将命交到了他的手上。

郭开转头面对赵迁,道:“大王,臣还有一事。”

“何事?”

赵迁脸色有些阴沉。

“大王,秦国逍遥侯是武道大宗师,对我赵国威胁太大了,臣以为我赵国也应招揽一位大宗师,即使不能将其请到赵国来,但只要其能放话庇护我赵国,必能使嬴玄心生顾忌。”

闻言,赵迁顿时精神了,“那依相邦之言,可有招揽对象?”

“这天下唯二展露了大宗师实力的除去嬴玄,还有儒家荀夫子。儒家乃是当世几大显学门派之一,既然儒家有大宗师,那其余显学门派定然也有。

臣这些日子经过多方打探、打点,已经与阴阳家、道家人宗、农家、墨家弟子搭上关系,只要大王一声令下,臣即刻便与这几大显学门派洽谈庇护事宜。”

“好!”

赵迁大喜。

“相邦真不愧是寡人最看重的重臣,当赏!”

郭开闻言,当即跪下推辞道::“臣所做皆是为大王,为赵国着想,并非是为了所谓赏赐,大王若当真要赏赐,便将赏赐用作新军训练之上,这也算是臣所进绵薄之力。”

“看看,尔等看看,这才是一心为我赵国着想的忠臣。”

赵迁扫向其余大臣,目光扫到春平君赵佾的时候,刻意停留了一下。

显然他的这一番话就是冲着赵佾而去的。

“相邦,有心了。至于招揽大宗师一事,必须从重从急,不管是钱银还是爵位官位,寡人皆允,相邦此事就辛苦你替寡人去完成了。”

“寡人乏了,今日朝议便到此为止,诸卿若有事可报予相邦。”

说完,没等一众大臣反应过来,赵迁便起身急忙离开了。

下令招揽大宗师的国家不止赵国,其余三国也在行动。

其中动作最快的当属齐国,齐王建在一群大臣的催促下,三天派了五波使者前往小圣贤庄。

其次便是楚国,楚王用广撒网的决策,几大显学门派都派了使者,开出的条件也相当丰厚,爵位、官位、钱财,只要答应了都能第一时间兑现。当然他们许诺的官位是给那些显学门派弟子的,同时楚王还加了一个国教的身份,不管是那个门派的大宗师答应庇护他楚国,他都会助其在楚国生根发芽,并允许大肆传播学术。

相比于这两国,燕国就相对寒酸了一些。原因无他,只因此时的燕国陷入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燕王喜、燕丹、雁春君三个人都在争夺燕国话事权。

三人的内耗,外加内耗前还被嬴玄勒索了一笔,想趁火打劫又被秦国重创了一次,国力大不如前,想许诺丰厚报酬就一个字难!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们是三个人,真将人拉拢过来之后不管站位在谁的一边,都会让另外两人陷入不利境地。

这几国注定是空欢喜一场,有大宗师坐镇的门派,基本上都能预测出天地大势,他们是断然不会逆势而为。

没有大宗师的门派,基本上也制衡不了嬴玄。

不知不觉间,便又过去了七天。

两天前,嬴玄已然结束了韩魏两地的战争,没有其余国家的威胁,这两国的城池基本上都不用怎么攻打,甚至有些城池都不用带兵去打,守城的人就先举白旗投降了。

结束战争后,他马不停蹄地便往洛邑赶来。

冯去疾等人在新郑处理完韩国的事情后,没有选择前往大梁,而是来到了洛邑。

洛邑也就是洛阳,东周国都,这地方可谓是意义重大。

嬴玄还没进城,便看到了冯去疾带着一众官吏在城门前等候他的到来。

只见冯去疾对着嬴玄恭敬一拜,“参见逍遥侯!”

其余人也有样学样行礼。

“免礼!”

嬴玄运转真气将众人托了起来。

“谢逍遥侯!”

冯去疾迫不及待地便向嬴玄汇报起韩国的情况,“侯爷,韩国已经被划分为三川、上党、颍川三郡,目前三郡百姓尽皆知悉秦律,并遵循秦律。”

闻言,嬴玄也来了兴致,问道;“还有呢?”

“百姓归心,新粮、新农具、耕牛等也已经安排妥当,相信来年韩地百姓能摆脱饥饿困苦。”

“还有呢?”

“原韩军在王翦将军的努力下,尽数收编为刑徒军,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能成为我大秦扫灭其余四国的精锐之师。”

嬴玄再问道:“还有呢?”

“没了。”冯去疾有些迷茫地回应。

首节上一节124/124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