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第39节

徐嘉树盘算着要不要自己先溜回去,然后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徐子茂,今夜真是做的好大事!”

第60章 退路

“文和兄!”

见到贾诩突然出现,徐嘉树着实吓得不轻,连忙迎上去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就算他也参与了今晚的搜捕,也不至于直接就来荀爽的府上逮自己了吧?

“所以子茂承认是你做的了?”,贾诩面露玩味,小声道:“此间人多眼杂,可有静室?”

徐嘉树脸色一阵阴晴不定,最终还是与贾诩进了一间空房。

“武库那里我去过了,一点小火势而已,如果不是报信的执金吾怕没法收场,故意纵容,恐怕早就被扑灭了。”

贾诩从容坐下,慢慢聊起所见所闻:“随后我便准备回家睡觉,不料手下一个伍长跟同僚互相炫耀收获,拿出来的东西.”

他拿出那根瑞玉簪子,“竟然是用恒圭制成!”

贾文和可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西凉小卒,一眼就看出这个簪子的不凡。

要知道,瑞玉的品质,按爵位分为: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谷璧、男蒲璧,而恒圭乃是瑞玉中最高级的玉料。

东汉的公爵,不算“二王三恪”这种凑数的吉祥物,便只有皇子可以获得,一般作为他们日后封王的过度爵位。

除此之外,即便是开国的云台二十八将,也不过是食邑多一点的县侯而已。

而近些年天家子嗣稀少,皇子大多直接被封为王爵,多年没有新的国公出现,有资格使用桓圭的人,只有刘宏这一家子人,可以说一只手都能算的过来。

司空府有大鱼。

贾诩第一时间以为是公卿们策划了一场营救天子的行动。

但很快他便否定了这个猜测天子此时住在北宫,身处董相国的重重控制之中,除非真的拿下武库,否则绝无可能当着禁军的面把天子救出来。

那这条大鱼是谁?

贾诩年少的时候,刘宏才刚刚即位,等到刘营出生,他已经辞官回西凉养病,加上万年公主本来存在感就不强,所以他是不知道老刘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的。

抱着这个疑惑,贾诩才折返回来,突然造访司空府。

“今晚的事情不是士族所为,除非有绝对的把握,否则他们不会动武库打草惊蛇,而子茂又恰巧出现在这里,还亲自帮忙灭火,如果不是与慈明公有旧,那便是与这火脱不了干系”

徐嘉树只好沉默以对刚见面就被贾诩诈了一手,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至于是什么如此重要,让子茂行此险招,我就不清楚了,还望子茂为我解惑。”

徐嘉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动机很重要。

就像柯南连载到现在,老观众除了习惯之外,就是为了看凶手又有什么奇葩的杀人动机(以及党争)。

没有作案动机的推理是不完美的。

“如果说出来,文和兄会上报给董相国吗?”

徐嘉树抬起头问道。

“我要是想对子茂不利,何苦要找间静室和盘托出?”,贾诩反问道:“看到你在司空府的那一刻就可以动手了。”

破防了我真的破防了,就因为的一句话我直接丢盔弃甲了,你拆穿我那一秒我满头大汗浑身发冷玉玉症瞬间发作了,像是被抓住尾巴的赛亚人带着海楼石的能力者抽离尾兽的人柱力。我真的破大防了。

以上这些话在徐嘉树脑子里一闪而过。

禁止在这理发店!

“我认识的文和兄,可不会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刨根问底”,徐嘉树很好奇,“为什么今夜如此反常?”

就像贾诩之前说的那样,既然武库没事,直接回家睡觉不好吗?

“告诉子茂也无妨”,贾诩终于说出了他的意图,“我想要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

“董相国死后,我不会被清算的保证。”,贾诩淡淡道:“既然慈明公不方便出面,那就由子茂为我传达也好。”

徐嘉树很疑惑不是.你也看过剧本吗?

我来的时候作者也没跟我说这是双男主啊!

其实贾诩下判断的依据很简单:大半个天下已经反了,现在董卓手上只剩下凉州和司隶两地,其中凉州还是个负资产。

在没有关东州郡输血的情况下,司隶短时间靠着雄厚的底子,或许能供养整个朝廷和他手下的骄兵悍将一段时间,可长此以往,则必定不堪重负。

除此之外,士族对董卓的支持也很值得怀疑,连一手提拔的司空都是内鬼,那朝堂上大概没几个人认同这位董相国。

内忧如此严重,联军能不能打进来已经不重要了。

所谓狡兔三窟,他的诉求就是通过徐嘉树两边下注,求一条退路而已。

毕竟,贾文和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徐嘉树点点头,相信了他的说法这与模拟中贾诩展现出的独善其身的性格实在一模一样,由不得自己不信。

“.”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地说了一下,不过隐去了和刘营共同的小秘密,把这场行动的目的描述成【减轻天子收到的控制】,而他徐嘉树一介郎官,在其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而已,什么“做的好大事”,都是误会!

“如果是这样”,贾诩若有所思,“还有一个人要处理掉。”

“谁?”

贾诩没有回答,转身走了出去。

徐嘉树在房内紧张不已不会是要处理我吧?

和贾诩这种人相处,真是时时刻刻都马虎不得。

正当他坐立难安时,贾诩回到房内,身后跟着之前来搜查的伍长,一脸喜色。

贾校尉说他立了大功,要给他赏赐!

这不是天降洪福?

“校尉,我.”

他看起来有很多话想说。

啧,年轻人就是心事太重。

于是贾诩干净利落地抽出佩刀,给他疏通了一下心结。

“这簪子若是落到识货的人眼里,司空府将有大祸”,贾诩用死人的衣服把刀身上流淌的血迹擦拭干净后,把簪子交到徐嘉树手上,“这间屋子还能烧吗?”

“啊?”

徐嘉树没反应过来。

片刻之后,司空府又多了一间烧起来的屋子。

那位伍长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司空府灭火,但不幸天妒英才,成为今晚走水事故中唯一的死者,府中众人无不扼腕叹息。

对他的死讯最悲伤的人,居然是甘宁。

“军爷!你怎么就死了呀?”

演了一晚上戏,甘兴霸第一次这么真情实意的悲伤。

第61章 血腥之夜

何进辅政,而引袁隗同录尚书事,隗之望重矣,位尊矣,权盛矣。

绍及术与进同谋诛宦官,而隗不能任;进召董卓,曹操、陈琳、郑泰、卢植皆知必乱,而隗不能止;董卓废弘农立陈留,以议示隗,而隗报如议;犹然尸位而为大臣,廉耻之心荡然矣。然且终死于卓之手而灭其家。

王夫之

北宫。

这里灯火通明,每一盏宫灯都被女官小心地点亮,照得整个掖庭恍若白昼。

董相国已经一夜未眠。

尽管看上去只是一场误会,但武库遇袭依然崩断了他脑中最关键的一根弦这雒阳城里楼阁纵横,暗地里到底藏着多少人?

袁家的实力,他这个门生故吏再清楚不过。

只要董卓仍然对掌控朝廷抱有一丝幻想,他就不应该与这个家族彻底撕破脸皮,这意味着与天下士族彻底决裂。

何况袁隗对他其实相当不错,那个老匹夫虽然懦弱愚蠢得不像袁家的种,却十分适合用来充当一个无害的吉祥物。

即便是袁绍已经登高一呼,组织起了一支从者如云的大军,袁家依然在他的朝堂中占据着太傅和太仆两个位置。

这是对董卓的无声嘲弄即便你可以在东都雒阳为所欲为,住在先帝的掖庭,睡他的妃子,杀他的遗孀,毒死他的长子,把丰沛刘氏的脸面放在地上踩来踩去,你也不敢对袁家怎么样。

雒阳,一砖一瓦都浸润了历史和权势的地方,良家子董仲颖到底也没能让它对自己俯首称臣。

不过不重要了,他只想离开这里。

“皇甫义真那里.”,他轻咳两声,清了清沉默太久,喉咙里淤积的空气,“怎么回复?”

皇甫嵩是迁都计划的最后一个障碍。

这位汉末名将此前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只有解除了他的兵权,迁都长安之事才有可能成行。

坦白讲,如果皇甫嵩不听调令,而是在关中起兵响应联军,董卓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此人平定凉州之乱时还是自己的上级,战功威名压过自己一筹,禁军和西凉军愿不愿意对他拔刀相向,还真不好说。

“他会来。”

回答的依然是李儒,各处传来的消息都在他这里汇集。

闻言,董卓突然回想起那张肃毅的面孔。

此时选择听从旨意放下兵权,孤身一人来到雒阳,就是把自己的性命弃之不顾了。

皇甫嵩英雄一世,临了还是没胆子对朝廷说一个“不”字。

董卓不禁疑惑,史书上的名声就那么重要吗?

那些如同蛛网一样绵密浓稠的规矩,真的能让一个纵横沙场一辈子的将军自缚手脚,走向一个必死之地吗?

不过也好,求名者得名,皇甫嵩如此愚忠,对他董卓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皇甫义真虽与我有旧怨,却不失为一个纯臣,若是天下士人都能这样公忠体国,哪来的这么多事?”

他忍不住阴阳怪气一番老对手。

“舅姑说的是”

李儒躬身附和。

既然皇甫嵩已经动身,董卓就要做一些之前不能做的事情了。

“今晚之事,当真与袁家没有关系?”

“没有”,李儒干脆地回道:“不过只要舅姑愿意,那就可以有。”

左右不过是栽赃陷害而已,又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根据《九章律》,十几具铠甲就能要了袁家满门的性命。

“.”,董卓稍加考虑之后,下令道:“找个由头把下人奴仆全部杀掉,袁家五十多口先软禁起来。”

首节上一节39/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