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第25节

于是局面就变成了模拟中展现出的样子,几家有实力的宗亲唯恐称帝比别人慢,刘焉更是连嘴边的南郑都不吃了,也要赶回成都操办登基仪式。

道理很简单,抢正统这种事情就像做品牌,市场一片蓝海的时候就看谁先下手,晚一步就有可能再也追不上,与整个天下比起来,南郑城什么也不是。

【不久,小皇帝的死因调查清楚:迁都长安之后,刘协从董卓无法兼顾的事务下手,开始尝试扩大自己的权力,渐渐夺回了一部分话语权】

没有了刘营这个威胁他的手段,模拟中的小皇帝比历史上更主动地揽权,而不只是躲在幕后,考虑到那次营救行动给刘协带来的自信,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徐嘉树很好奇,就算天子的行为稍稍超出了掌控,董卓也不至于直接动手弑君吧?

这可是天底下独一份的正统,还在位的天子。

当初杀个被废的弘农王刘辩都闹得天下震动,敢杀刘协,难不成董相国不要命了?

【在天子的帮助下,王允等人策反吕布,成功杀掉董卓,之后攻破坞,董氏全族被夷灭】

也就是说,小皇帝伸手揽权的行为被容忍了,而且使得刺杀董卓的计谋进行地比原本的历史还要顺利,至少文字模拟中是这样描述的。

这不是已经大获全胜了吗,而且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刘协的权力只会比历史上更大,不至于让王允一个人把事情全搞砸。

前途一片光明,自己的未来小舅子到底是怎么驾崩的?

带着这个疑问,他继续往下看。

【庆功宴上,天子居主位犒赏功臣,按礼法需要接受客人轮流敬酒,天子虽年幼,却照顾重臣们的脸面,强撑着饮下不少酒】

【宴会结束,小皇帝迷路,被一条大黄狗咬伤,不久后伤口感染,不治身亡】

大黄狗,该不会是董白养的那条“肉肉”吧?

怪不得天子的死因被内部封锁,对外只说驾崩,还要徐嘉树派人去长安打听了才知道。

少年天子这么个死法,要是传出去,这届三公九卿全部自杀谢罪都不为过。

【你决定向刘营隐瞒天子的死因】

【自从听到天子驾崩的消息,刘营便闭门不出,只有你被允许探望,但汉中郡内依然烽火连天,诸多事务缠身,你也很难挤出时间】

徐嘉树很郁闷,本来想这次全力刷分,结果无妄之灾一个接着一个,一转眼又背上了半个汉中郡的责任,忙起事业来了。

要是因此导致自己与刘营的关系变得疏远,那还真不如早点被刘焉干掉,起码最终评分可能更高一点。

画面一转。

“滴答.滴.答”

夜已深,刻漏的滴水声清晰而规律地响着。

徐嘉树敲响了刘营住处的门。

没有回答。

刘营在南宫养成的作息习惯根深蒂固,即便已经来汉中两年之久,依然比这个时代的人睡得晚很多,所以不大可能是睡着了。

徐嘉树怕有什么不测,便直接推门进去。

屋内没有点灯,看不清里面的物件,夜间的微光只能让他勉强不撞墙而已,风从门外灌进来,吹动榻上的白色纱帐,上面空无一人。

徐嘉树伸出双手,沿墙边一点一点摸索,终于找到了刘营。

她缩成一团,躲在两个摆设之间的角落里,被徐嘉树碰到也没有做声,像个木头人。

“长公主殿下”,黑暗中徐嘉树的手摸到了刘营的脸,帮她把眼角残留的湿润擦掉,“该用暮食了,我下厨给做的”

他本来还想贫一嘴“汉中的肉脯比雒阳的还难吃,就不给长公主买了。”,话到嘴边,又吞下去了。

无他,只因为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

凛然若神明的刘营重新变回了缩在角落的小女孩,那个力挽狂澜的“徐夫人”现在画地为牢,不肯踏出房门一步。

弟弟刘协的死,好像把她从汉中拉回了雒阳,再拉回曾经无数个想着家人鼓励自己活下来的夜晚。

“我没有家了”

她说着,声音里连哀切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虚弱得像是一燃尽的草木灰。

徐嘉树小心翼翼地抱住了她,生怕下一秒,怀中少女就被门外涌进来的风吹成散落世间的粉末。

【你们第一次睡在一起,你整晚没有多余的动作,安静地充当刘营的抱枕】

好好好,纯爱战士狂喜!

徐嘉树满意地点点头,再往下看时,脸色突然古怪起来。

【第二天,你的整条胳膊都麻了,无法处理政事】

这种事情不写出来也可以吧!

还我的感动!

【在你的精心照料下,刘营逐渐恢复了神采,但你很少看到她露出笑容,你只能期待时间能治愈她的伤口】

【刘焉、刘虞、袁术三个皇帝并立,天下乱成了一锅粥,在长安的朝廷没了皇帝,大臣们早就各自散伙】

【你再次面临刘焉的进攻,为了完整地得到西蜀的地利,汉中是他必须夺下的地盘】

【前来进犯的益州军队里吸纳了很多原来朝廷的官员和军队,中原战乱四起,他们很多选择南下投奔相对安定的益州】

【城头上的刘营被当初天子一党的官员认出来,士孙瑞在阵前大惊失色,口称长公主殿下】

【你感觉到自己该做点什么.】

【一,放箭!放箭!】

【二、告诉他们:这是先帝的最后子嗣,大汉的女皇!】

【三、默默走下城头,准备战斗。】

【四、自由模拟】

第39章 拜托,你很弱诶

徐嘉树揉了揉眉心,有些发愁。

眼前的局势实在是不容乐观,至少在他看来,三个常规选项中都找不到翻盘的希望。

如果现在徐嘉树手上有足够的模拟次数,他可能会尝试选择【自由模拟】来赌一把自己的微操,可惜换不得。

只能说,当初听从刘协的安排,来到南郑县时,就注定了今日的困境。

汉中郡实在不是一个争霸的好选择。

作为一个身处秦岭和巴山之间的小盆地,路上交通主要有西、南、北三个方向。

一条一条看。

西边是大名鼎鼎的祁山道,通往陇西三郡,也是汉中所有外界通道中最宽敞好走的一条,路口对面也没有坚城,可谓风险低,收益也低。

其次是北向关中的陈仓道,又称故道,当年韩信由此出汉中。通行条件尚可,只是道路尽头有一座陈仓城,如果搭配一位善守的将领(郝昭:那必须是我了),几万长途跋涉的大军就只能被堵回去。

以上是唯二稍微好走的道路,与南向蜀地的金牛道一起,收束于汉中西部的阳平关,所以只要阳平关不丢,汉中就很难被大部队直接进攻。

其他的道路,诸如北向的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南向的米仓道,皆可以一言以蔽之曰:蜀道难,只要防守方守住路口的据点,对于进攻的一方而言,就是一场耗费巨大又看不到希望的折磨。

以地势而言,如此易守难攻,确实是个避祸自保的好地方。

但随着刘协的意外驾崩,徐嘉树只能抛下全力攻略刘营的念头,他现在要面对吸收了大部分朝廷精华的刘焉,形势严峻。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徐嘉树《三国志》玩得不少,对此尤其印象深刻,张鲁手下的松柏二圣可谓鸡立鹤群,每一代都是最费武将的有力竞争者。

除此之外,武有杨任,文有阎圃之流

这么说吧,除了阎圃的画风还算稍微正常一点之外,其他人都是什么玩意?

你松柏二圣什么的都在当谋士,他能当吗?

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而且徐嘉树现在虽然掌握了半个汉中郡,明面上的官职却依然只是一个千石的县令,就算有外来人才,也不可能看得上他。

至少从文字模拟中就可以看出,除了刘营这个女主角,徐嘉树手下一个有名有姓的人都没有。

那据城自守呢?

抱歉,也没什么希望。

如果是完全体汉中郡,守住几个关口当然是很简单的。

可目前的情况是,汉中境内已经经历了张鲁之乱,元气大伤,要以半个残破的汉中对抗称帝的加强版刘焉,除非徐嘉树突然被霍峻附体,否则大概率是撑不了多久的。

“怎么就没有投降选项呢?”,他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唯一的好消息是,之前的攻略进度已经到了同床共枕(虽然他是被枕的那个),以刘营的性格来看,已经是相当高的好感度了。

有这个作为底气,徐嘉树干脆任由自己选了一个有趣的选项。

女皇?

为什么不试试呢?

【长公主殿下也要称帝的消息在刘焉军中流传。】

军营中,士孙瑞心乱如麻。

事实上,对于所有曾经忠于刘协的大臣而言,过去的几个月就像噩梦一样。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除掉了权臣董卓;第一次遇到了圣明的天子。这两件愉快的事情交织在了一起。而这两份喜悦,又会给我带来许许多多的喜悦。我本应该获得了这种如梦一般的幸福时光才对。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呢……”

便是抱着这样一种遗憾,他们各自分别。

王允回到太原老家,选择了三个称帝的宗室中,名声最好的刘虞为主;

荀爽带着荀攸等族人,北上与此时正在袁绍麾下的荀汇合;

黄琬回乡隐居,不问世事。

大佬们如此,其他中层文臣也就各自做鸟兽散,不知所踪了。

武将们的选择则比较简单,钱多事少离家近优先,反正手里握着兵权,干脆选一个出价高,打仗少,最好是离老家近,让他们有机会得到封地的主公。

根据这个原则,关中和凉州出身的武将很多都选择了刘焉益州少有战乱,又富庶养得起兵,还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个称帝宗亲,堪称完美,士孙瑞也就随大流来到这里。

“不管怎么说,女皇也太荒谬了。”,士孙瑞喃喃自语,“简直闻所未闻”

与那些只听说过长公主殿下的人不同,他是救过刘营的人,也亲眼见证过小皇帝的聪慧过人,如果说其他人忠的是“汉室”这个概念,那士孙瑞忠诚的则是刘协本人。

某种意义上,这个老头子才是刘协唯一的忠臣,他相信刘氏是有天命在身的。

“我得救一救长公主!”

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士孙瑞悄悄开始私下联络原来的禁军同僚

【益州军的进攻如期而至,但出乎你的意料,他们在战场上各自为战,甚至有人光明正大地看着友军倒在城墙下,自己不动如山】

啊?

徐嘉树不知道其中的蹊跷,只是惊讶于刘焉的弱鸡。

自由模拟那次,吕布给自己的压迫力可是记忆犹新,如果不是蔡琰的帮助,自己早就被他给手撕了!

所以徐嘉树一开始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城破的结局,只是没想到

首节上一节25/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