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272节

但方孝儒不得不承认,就算是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北方百姓看来,可能还过的不错。

“路有冻死骨!”

“百姓如人形的骷髅!”

“刘先生,这还是我们大明的国土吗?”

“这还是……孔(aifi)圣人的故乡吗?”

方孝儒的喃喃自语,让刘伯温有些许同情。

这孩子已经没有了刚出应天府的喜悦和雄心壮志,而是陷入迷茫之中。

济宁曲阜,乃是孔圣人的故乡,可这片圣人教化之地,哪里还有诗书礼乐,只有断壁残垣。

元末战争的火焰,仿佛还未熄灭。

就在他迷茫之时,突然,路边冲过来许多持刀的贼人。

他们这是在官道,可是却在光天化日之下遭遇山贼。

山贼凶狠,不过车队之中,早就有陈数安排好的保镖。

这些人陈数绝对信任,而且传授了武功。

所以山贼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而是被轻松制服。

“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你刚才问我,为什么孔圣人的故乡会变成如此,老夫只能以这句话回你!”

刘伯温表情淡然,一直没有说话的他,起来拍拍方孝儒的肩膀。

“吃都吃不饱,哪来的教化?”

“孝儒,你现在明白,为什么皇帝和陈先生,需要力排众议,开发北方?”

“这里是济宁,也算是孔夫子的故乡,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你说,如果这片地方都是这个鬼样子,北方的其他地方如何?”

刘伯温说的是方孝儒,可是他自己也是震惊万分。

他是文官,并不是随军出征的将军。

在成为朱元璋的属下之后,他大部分时间也待在南方。

他其实,也没有见过北方的惨状。

他在安慰方孝儒,何尝不是安慰自己?

这南北的差距,间接证明了大明王朝的分裂,南北分裂,国之大患。

刘伯温和李善长不同,

在遇见陈数之前,李善长也许是个权臣,但刘基很大程度上,他还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只是太过自负。

陈数打碎了他的骄傲,他在陈数书房中心有感悟。

这是他想要前来北方的原因。

可是感悟和体悟,并不相同。

直到踏入北方的土地,他才明白陈数和皇帝这个任务的沉重。

“北宋之后,北方被异族统治了数百年!”

“南方富庶,北方却落得如此境地,乃是我们的祖上不争气,而我们这些后世的子孙,也该替祖上还债了!”

“若不然,老夫怕以后,我们的子孙会同样站在这里,说着同样的话!”

“若是如此,老夫估计会死得,从棺材中跳出来!”

“嗯!”

刘伯温话语中的沉重,方孝儒也能感受出来。

见过北方的惨烈之后,他已经彻底明白陈先生在算计和嬉笑怒骂之后,那份沉重的责任感。

“今日孝儒方明白先生和陛下的伟大!”

“让同胞还过着这样的日子,我们却在江南夜夜笙歌,这是读书人的耻辱!”

“如果明年春天,孝儒能得功名,当向陛下请求,放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请苍天为孝儒见证!”

方孝儒立下毒誓的时候,那些清除了山贼的保镖走过来。

“先生,那些山贼,其实就是附近的百姓!”

“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是朝廷的问题,不是百姓的问题!”

“不过既然犯错,就该处罚,你们报官,先将人拿下吧!”

刘伯温让人处理了山贼的事情,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他们路过许多地方,也遭遇过多次山贼的袭击。

这北方的乱象,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朝廷的奏折,那些官员的笔记,完全无法描述。

带着沉重的心情,刘伯温和方孝儒,终于一路来到济宁的治城任城。

可是但他们站在任城前的时候,却瞠目结舌。

“这叫城?”

他们眼前的任城,虽然名字里有个城字,但南方的那种城墙,这里根本是没有的。

一道土墙,将城市和外边的田野隔离起来。

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城门进出。

刘伯温他们一口气来了三百多人,这三百人算得上是非常大的客商了。

就连城门附近的百姓,都好奇打量他们。

北方的难,一个任城就能到清楚,说明白。

这座所谓的城池,根本就没有城墙,甚至可以说,在南方。

一些大地主,大乡绅的村寨,可能防护都比任城好。

任城,人不就是个不设防的城市。

刘伯温怀疑若是有八百兵士,都能直接砸了城墙,冲进城去。

“可笑!”

“如果济宁府的中心城市都是如此,下边的三州十二县,我无法想象!”

刘伯温感慨:

“难怪当年我们打完南方陈友谅,再北伐的时候,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原来异族这数百年摧残,早就将北方敲骨吸髓!”

方孝儒也是苦笑:

“初闻先生要造城,孝儒还觉得是天方夜谭!“

“怎么现在却觉得没有那么难了?”

方孝儒的自嘲,还没换来刘伯温的回应,他就看到城门外,有个穿着官府的人走出来。

“父亲!”

那个人,自然是济宁知府,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

方克勤也有段日子没有见过方孝儒,父子俩手握在一起。

他正要说话,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刘伯温。

方克勤表情震惊:

“刘先生,不对,吴国公……”.

第170章 连山侯疯了?方克勤的奏折

方克勤是认识刘伯温的,他赶紧走过去,恭敬朝着刘伯温行礼。

可是,为什么刘伯温会出现在这里?

还跟方孝儒在一起。

刘伯温呵呵一笑,道:

“咱们回去再说!’

方克勤点点头,带着刘伯温他们一路进入~济宁府衙门。

走在路上,方孝儒变得沉默不-语。

这济宁不说和应天,就是和他家乡的县城相比,都有-不如。

无论是百姓还是衙役,都是骨瘦如柴,可想而知济宁府的生活条件。

“百姓苦!”

方孝儒忍不住说出这句话,方克勤点点头,自己的儿子有如此的觉悟,也不负他在应天府学习。

“皇帝准备开发北方,以济宁为始,这点你应该知道!”

“这阵子,你也承担了不少压力吧?”

进入济宁县衙之后,刘伯温等人走后,关起门来说。

方克勤点头,这件事他自然知晓。

从开发北方,选定济宁以来,他不知道收到多少好友的来信。

言下之意,就是对朝廷的政策颇有抱怨。

不是没有人暗示方克勤,要以大局为重。

可是他们说的大局,和方克勤理解的大局,并不相同。

他是南方人,朋友,恩师,父母,亲人,都在南方。

可是来济宁当官,他就是地方上的父母官。

一个父母官,皇帝愿意开发济宁,他就要将这件事给做好。

这是一个官员最基本的素养。

可是,人皆有立场,当他并不站队的时候,仿佛却众叛亲离起来。

首节上一节272/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