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23节

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洋政策的调整

朱高煜执掌下的大明,虽然暂时还有些看不出来,但实际上聪明人都能感觉到一些与之前不一样的东西。

那便是风向变了!

朱高煜可不是那种传统的接受“帝王教育”出来的接班人。

对于他来说,他所有的执政理念都是他上辈子所学、所知的各种知识结合这辈子的所见所闻所思之后的结晶。

朱高煜不会盲目自大,上来就大刀阔斧的乱来。

可他也不会畏首畏尾。

大义在手、大权在握的他,纵使有些安排其他人看不懂、想不通,可那又如何?

你不接受可以辞官走人,可若是你阴奉阳违试试?

你就看朱高煜敢不敢杀人就完事儿了。

从最开始的撤职、降级留任、开革到除名、囚禁、杀头……

朱高煜有太多手段等着这些人!

而且朱高煜素来喜欢堂堂正正,所以一切事情都是有言在先。

先警告,再把规矩说清楚。

若是你们再犯,行,多话都懒得说一句,直接按说好的规矩收拾就是了。

正是这种风格,让朱高煜的一应政策慢慢的开始在大明落地了。

表面上看,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兵事也有、财税也有、农事也有,好像没个章法似的。

可实际上有心人但凡一琢磨,就会发现,朱高煜实际上就是在这不声不响之中,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

这也让这个从一开始就有些顽疾在身的新生帝国,终于展现出些许不一样的风采出来了。

而朱高煜在大明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两位大将军,实际上也没闲着。

朱老四这位一心只想着封狼居胥的猛男,仗着这次背后有老爹、儿子支持,可谓是发了狠了,压根不在乎消耗了。

反正就是在草原上转悠呗,见着人就揍,见着东西就抢,简直比之前最狠的草原民族还要狠。

而实际上蓝玉这莽夫,也没比朱老四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之前一战打下那个大名之后,蓝玉终于明白这边所谓地方势力大名的基本实力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娘的,就这帮人,单论实力的话,大明内部名声响亮一点的马匪、山贼都比他们强吧。

至少马匪山贼还能拉出几百上千号人呢,而这边能有百人以上武装的都是“大势力”了。

这特娘的简直把蓝玉给气笑了。

关键是都这德性了,居然还有看不起大明的!

觉着大明实力孱弱、懦弱好欺的真不是一两个。

这消息打听出来以后,不仅蓝玉上火连他麾下的士卒们也上火了。

开玩笑,这年头在军伍里厮混的爷们哪个不是猛人?

平日里他们其实也没少骂大明的各种狗官之类的,可咱是大明自己人,咱自己人骂骂也就算了。

你们这帮小矮子敢看不起我等天朝上国?

这时候的大明相对于东瀛来说,哪怕大明国力还在慢慢的恢复当中,那也是碾压东瀛的存在啊。

这时候自称一句天朝上国,那可不是吹嘘或者自负,而是特娘的既有历史传承也有事实依据的正确判断啊。

所以,这帮小矮子这态度出来以后的结果就是,蓝玉麾下的猛人们一个个嗷嗷叫的往外冲,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摧毁了十几个大名的封地!

完全就是摧枯拉朽的平推,蓝玉固然行军喜欢用险。

可那是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冒险搏一把增加获胜几率而已。

事实上,这种一路平推的打法才是他最喜欢的啊。

看见城池、军队什么的,大手一挥,下面人嗷嗷叫的一冲一杀,完事儿!

真有那稍微像点样子的城池,那不用说了,此间有诈,上火炮,先来三轮把墙给哄塌了看看效果。

然后再一看,没事儿哦,那继续大手一挥,上!

就是这么一套“平平无奇”打法,让蓝玉在东瀛本土打得小矮子哭爹喊娘。

最惨的是,蓝玉这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听话,朱高煜交代了不能把人赶到大明去祸害咱们的百姓,他就老老实实地把水师留在了东瀛海上。

每日里不干别的,就来回巡视,见着有人要偷跑,问都不问就是一通炮!

不把人轰成一块块木板浮在水面上,水师总觉着自己技术没练好似的。

而这般嚣张之下,蓝玉终于找到朱高煜交代的另外一件任务了。

石见银山!

当蓝玉顺着搜刮来的堪舆图找到石见银山,随军的工匠告诉他眼前这一大片山全是银矿时,蓝玉都快乐疯了!

娘咧,有这么多的银子在手,什么事做不成?

到时候,陆地上的事儿丢给朱老四跟北元去死磕去,俺老蓝当个水师大都督,横行四海、征伐不臣、开疆拓土,岂不是青史留名?

更别说,他知道朱高煜的性格,绝对的赏罚分明。

自己干出了这么露脸的事儿,回去以后绝对能赏一个大的。

哈哈哈哈……

蓝玉激动之下,干脆就此扎营,然后把队伍直接拆成一个个大营,全给撒了出去。

这些人的任务非常简单,扫荡东瀛抓俘虏过来干活!

这儿的银矿眼下还是石头呢,这不得赶紧开采、炼制出来?

到时候装上几船往大明一送,咱老蓝的功劳可就捅破天了啊啊!

啊哈哈哈哈……

就在蓝玉欣喜若狂的时候,实际上朱高煜和朱皇帝也正好说起了他这边的事儿。

爷孙俩最近只要有空就会凑到一边唠唠家常。

谈的倒也不一定都是国事,很多时候甚至还有朱元璋微服出访听来的各种街头八卦、民间趣闻,格外的有意思。

爷孙俩吃着府上厨师做出来的美食,往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简直不要太痛快。

而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海禁这事儿上去了。

朱高煜直言眼下到了开海禁的时候了。

朱元璋也没藏着掖着,挑明了说当初禁海就是为了百姓的安危。

既然自家大孙把蓝玉那祸害派到东瀛去了,眼下似乎还不错,那开海禁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内里的事情,就需要朱高煜自己去斟酌了。

第一百八十章 再提土地清丈

其实对于朱高煜想要开海,朱元璋很早就已经知道了。

毕竟,当初朱高煜还不知道他身份的时候,就已经跟他说过这里面蕴含的利益以及好处。

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朱元璋其实没那么顽固。

若是以前,他或许会因为面子的关系犹豫一会儿。

可这段时间放下了国事,真如同一个富家老头儿一般在小院里过上了舒服日子以后,朱元璋这人懒了。

没办法,实在是因为这小日子太过安逸了。

他觉少,每日里早早的就起来了。

以前他起来后会练练拳脚、活动活动筋骨,可最近他迷上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上街采购!

一大早天都还没亮的时候,他就会带着府上的厨子急匆匆的跑到农户们自发组织的集市上,东挑西拣的采买最新鲜的食材。

而后把采买好的东西往厨子手里一塞,自己背着手溜溜达达的开始在应天城到处晃悠去了。

老爷子白龙鱼服之下,看衙役抓过人、看夫妻当街吵过架、看孩子街头捣过蛋……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老爷子就溜溜达达的回宅子里,开始吃中饭。

然后,午后他一般搬出躺椅在院子中间一边晒太阳一边歇息。

那在温暖的阳光之中晃晃悠悠的惬意,彻底让老爷子着迷了。

而到了下午睡醒,老爷子一般喜欢去地下工坊到处走走看看。

虽然很多研发的东西他都看不懂,但老成世故的他,懂人!

这一来二去的,地下工坊的士气都比之前高了不少。

显然都是老爷子平日里鼓舞的好。

毕竟但凡能回去说一声,自己工作的地方不仅待遇好,还能时不时的跟皇帝聊上几句,这特娘的不比什么都有面子?

而这样的日子,朱元璋过得格外的舒坦。

久而久之,老朱忽然发现,这日子是真不错啊。

尤其是国事全扔给朱高煜,朱高煜不仅办得挺好,而且似乎还特别利索之后,老朱干脆就彻底颓了。

真就安心休养了。

所以,眼下朱高煜提出要开海禁,朱皇帝一时间居然第一反应是“这事儿跟咱说干嘛,你该办就办呗!”

直到再一琢磨才发现,“哦,咱还是皇帝来着,那……你该办就办呗!”

没错,此时的朱元璋颇有种坐看庭前花开花谢的安逸之感。

反正你要折腾,那你就放手去折腾去,真出了麻烦,皇爷爷出来给你兜底。

而有了朱元璋的支持以后,朱高煜果断的开始了新一轮的清丈土地。

没错,虽然他跟朱元璋说的是海禁一事,但在他看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土地之事。

如今的土地,经过大明建国二十来年不断的辗转腾挪,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合理合法”的到了勋贵、权贵、大户手里去了。

但眼下有皇爷爷压着,这事儿还没闹得特别过分,也就是说农户的小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的。

可之后呢?

此时若是不抑制的话,之后会成什么样?

真要等到天灾人祸一起来,或者再说出闯王李自成的时候再去后悔?

朱高煜可没那个心思!

他现在就一个想法,必须先把土地的事儿弄明白!

首节上一节123/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