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344节

  毕竟,我们只有一支军团,无法保全偌大的幽州。

  当然,若是公孙瓒能够留下,那幽州可无忧。

  只可惜,诸侯齐聚,讨伐叛贼董卓,如此盛事,只怕那公孙伯圭定然不会错过。

  带兵讨伐董卓这时必然的,只是他这一走,幽州以东可就危险了。”

  武靖闻言,眉头顿时皱起。

  公孙瓒出兵讨伐董卓这是必然的事情,此人野心极大,不是安于本分之人。

  如此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公孙瓒怎么可能会错过。

  可问题是,现在的幽州,跟历史上的幽州完全不一样。

  武靖在,则幽州安。

  武靖不在,幽州必然会受到北方鲜卑的威胁。

  不过还好,现在鲜卑刚刚收服北方草原,这偌大的地盘,足够让他们安稳一阵了,短时间不会大规模的南下侵袭。

  最多也就是入侵边塞劫掠一番而已。

  可问题是,武靖跟公孙瓒都走了,若是鲜卑入侵右北平以东的位置,那武靖麾下的幽州军根本就望尘莫及。

  等他们支援赶到了,只怕人家早就收拾完东西打包走了。

  没有公孙瓒的庇护,幽州以东就是一块肥美的蛋糕,鲜卑随时都可以南下啃一口。

  但是武靖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对公孙瓒说,害怕鲜卑南下,让公孙瓒不去会盟吧?

  若是武靖真的如此说了,只怕二人直接就会反目成仇。

  所以,武靖很无奈。

  “此事无可避免,过多思虑也是无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集结大军,赶赴酸枣会盟。

  与董卓相比,北方的鲜卑现在只是疥皮之疾而已,虽有小害,但无大碍。

  一切,都等讨伐董卓结束之后再说。”

  “是,主公所言甚善,我等现在应该全心全意的将精力放在讨伐董卓的身上,而不是在这里过多长叹。

  说到会盟,主公打算带多少人前去呢?又带多少骑兵?带多少粮草呢?” 戏志才看着武靖轻声说道

  武靖略微思索说道 “既然打算只留下铁犀军团,那么其他三大军团就全都带去,其麾下的所有骑兵步兵也全都带走。

  我的直属军团,玄甲军、斩马军、神机营,也全都带走,我有预感,此战绝对是一场恶战!

  有这三大军团在,我也就放心多了。

  尤其是玄甲军,听闻董卓麾下有一只精锐重骑兵,名曰飞雄军!

  这只军队乃是董卓麾下最精锐的军队,其装备完善,就算是对比玄甲军,那也是不遑多让。

  若是战场遇到,只怕会有一场血战。

  而斩马军跟神机营,则是为了应对凉州的骑兵。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西凉的骑兵乃是天下精锐,除了擅长骑射以外,还擅长投矛。

  若是寻常骑兵与之相对,只怕是会吃大亏,为由斩马军跟神机营配合,方能应对西凉骑兵的冲锋。”

  长舒了一口气,武靖继续说道 “总之,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其他的,就看诸侯们的了。

  总不能西凉军的主力让咱们幽州军自己应对,他们在后方捡便宜吧?”

  “那...主公打算何时出兵?”

  “十日后!集结三万精锐,五万辅兵,总兵力八万,对外宣称十万大军,携带粮草五十万石,会盟酸枣,讨伐董卓!”

  “是!”

  ...

  三万精锐,自然就是三大军团的主力,以及武靖麾下的三大直属军团了。

  至于五万辅兵,这个数字按理来说不算少了,可是对比这三万精锐而言,五万辅兵着实不多。

  毕竟,武靖麾下的士兵都是精锐,人人着甲。

  而且骑兵众多,光是战马的草料,就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

  至于这五万辅兵是哪里来的,除了一部分常驻的辅兵以外,其他的都是武靖抽调的民夫之类的。

  没有战事的时候,这些人就去开垦农田种地。

  有了战事,直接变身辅兵,随行押运粮草。

  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拿上刀剑作战。

  当然了,战斗力就不要过多的奢望了,能够跟着冲锋那就算是很不错字了。

  三万精锐,武靖不敢说一个人顶一半的诸侯兵力,但也差不多可以顶40%了。

  那些个诸侯表面说带来了大军几万几万,可实际上,精锐连一万都没有,也就几千人而已。

  剩下的那些,全都是押运粮草的辅兵罢了,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这十八路诸侯,多的万八千精锐,少的一两千精锐,加起来也就不到十万精锐。

  其他的那几十万兵力,全都是辅兵。

  董卓也不例外,对外宣称现在拥有四十万大军。

  可是实际上,真正的精锐也就不到五万左右而已,其他的都是新兵或者是辅兵。

  为什么古代作战,战损达到10%以上,基本就会溃败。

  就是因为这10%已经是绝大部分的精锐部队了,其他的都是辅兵。

  精锐都战死了,辅兵可不是溃逃了嘛。

  这战死的10%,实际上大多都是精锐部队。

  跟人们理解的10%总兵力战损,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们都以为,一支一万人的部队,战死一千人差不多就要溃逃了。

  可是实际上,这一万人的部队,真正的精锐战士只有一两千而已。

  战死的那一千人,基本上全都是这精锐的一两千人。

  剩下的那八九千,全都是辅兵,只要前排的精锐死的差不多了,那么身后的辅兵基本上就只能溃逃了。

  这就是所谓的部队溃逃比例的由来。

  绝对不是人们理解的那样,一万名精锐战士,死一千人,剩下的九千人基本就要溃逃了。

  这纯属扯淡。

  ...

  跟戏志才商讨到深夜,武靖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当打开门的时候,发现貂蝉居然没有睡,而是在等着他。

  “夫人,怎么还不睡,这都子时了。” 武靖拉着貂蝉的手说道

  貂蝉含情脉脉的看着武靖,随后轻轻的趴在他的胸口。

  “夫君,这段时日你每日都熬至深夜才回来,妾身担心你的身体,再如此下去,万一生病可如何是好。

  我知夫君就要领兵出战,讨伐叛贼董卓,可越是这个时候,夫君越要保重身体才是。” 貂蝉温声说道

  听到貂蝉那关切的话,武靖的心顿时流过一股暖流。

  到底是自己的老婆,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身体。

  感受着貂蝉的关切,武靖不由得的紧了紧抱着貂蝉的双手。

  武靖的女人很多,算上香秀、琪雅、何莲,春阳、春雪,还有小红,这都已经七个了。

  但是武靖对于其他人,更多的只是欲望跟利益的纠缠。

  而香秀,则是长久的陪伴,两人更像是日久生情。

  唯有貂蝉,是完全不一样的。

  武靖对貂蝉那是正八经的爱情,发自内心的那种爱恋。

  其他的女人都可以失去,唯独貂蝉不能失去。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武靖是因为貂蝉的美貌而倾心与她。

  但是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武靖对貂蝉的爱,已经不再是皮囊这么肤浅了。

  如果只是因为长得漂亮就喜欢,那武靖就不会把珠儿送去王允府上了。

  论才情、相貌、身段,珠儿真的不逊色貂蝉多少。

  武靖现在也终于明白,得一知己慰平生的感觉了。

  貂蝉带给武靖的,是心灵上的抚慰,而不仅限于肉体。

  待在貂蝉的身边,武靖总有一种心静、平和的感觉,这是在其他人那里感受不到的。

  就这样,两人抱了好一会,知道貂蝉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武靖。

  “怎么了?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武靖捏了捏貂蝉的鼻子说道

  “夫君,婵儿...想要个孩子...”

  说完,貂蝉的脸都红透了。

  但是貂蝉依旧直直的盯着武靖,丝毫不肯退却。

  武靖闻言一愣,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的看着貂蝉。

  貂蝉今年17岁,过了年就是18岁了。

  这个年纪,在古代生孩子那是很正常的事情,甚是15、6生孩子都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武靖身为现代人,对于人类的身体构造还是很明白的,女孩子太早生孩子并不好,因为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

  这也是为什么武靖成婚这么久,貂蝉一直没有孩子的原因。

  每一次行房,武靖都刻意的避免让貂蝉怀孕。

  至于其他人也是如此,身为正室的貂蝉都没有孩子,其他人更不可以有。

  武靖知道古代嫡庶子的区别,也明白长子的重要性。

  如果香秀或者是其他人生了长子,哪怕只是个庶长子,那对貂蝉以后的孩子也会有影响。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如果武靖以后夺得了皇位,大皇子是香秀的儿子,而貂蝉的皇子是老二或者是老三老四。

  虽说是嫡子,身份尊贵,但是毕竟失去了嫡长子这个更尊贵的身份。

  所以,貂蝉没有生儿子之前,武靖其他的女人是不能有孩子的。

  这也算是武靖对貂蝉的一种爱护吧。

  但是现在,听到貂蝉的请求,武靖有些纠结。

首节上一节344/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