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343节

  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鲜卑百姓迁徙到乌桓草原。

  琪雅王后好几次找到武靖,就乌桓人跟鲜卑人在草原上发生摩擦而担忧。

  现在的乌桓人已经没有了自保的实力,只能依靠武靖。

  武靖为了保护子民,那自然也是出兵巡视。

  为了此事,刘虞还特地找过武靖,二人险些闹出矛盾。

  要不是武靖官职比刘虞高太多,恐怕刘虞还想呵斥武靖一番。

  可惜啊,就算武靖的官职不如刘虞高,武靖也不会理他。

  不过武靖也没有太过强硬,刘虞在幽州总归是个绊脚石,武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个绊脚石挪走。

  而且还是不用自己动手,让别人给挪走。

  至于挪走的人,那自然就是公孙瓒了。

  毕竟,按照历史上的近战,刘虞就是死在了公孙瓒的手中。

  武靖不想破坏历史线,因为刘虞不死,他就无法掌控幽州。

  无法掌控幽州,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诸侯。

  至于公孙瓒会不会跟历史上那样,死在大军的进攻之下,这一点武靖不敢确定。

  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武靖还是想帮一把。

  毕竟,二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公孙瓒虽然有能力,可是还不能给武靖带来太大的麻烦。

  如果可以的话,武靖后期甚至还想收服此人。

  当然了,这些都要看日后的战局发展,现在考虑也无用。

  而且武靖也心知肚明,公孙瓒此人也是有野心的,只怕不会为他所用。

  卢植听到武靖的话之后,面色顿时冰冷的说道 “哼!区区异族,安敢侵犯我大汉边陲!

  放心,只要给我留下一支五千人的军队,为师就能让鲜卑不敢南下!”

  听到卢植终于答应,武靖终于松了一口气。

  “既如此,那就多谢恩师了!我会将四大军团的铁犀军团留下,协助恩师驻守上谷郡。

  另外,我还会将镇国将军印留下,若是有人不从命,恩师只管处置即可!” 武靖拱手说道

  卢植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之色。

  他能够感受到武靖对他的信任,能够得到如此爱徒,此生也算是足矣了。

  “好!麒玉尽管率军诛灭董贼,幽州就交给为师了。”

  ...

  公元189年,12月,深冬。

  一则讨董檄文颁告天下,一时间,群情激奋,各路诸侯纷纷集结兵力,讨伐董卓。

  “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

  此时,武靖书房内。

  接到檄文之后,武靖便将戏志才叫了过来,商讨关于出兵之事。

  “志才,你觉得此战如何?” 武靖问道

  戏志才轻笑道 “此檄文一出,天下必定群雄响应,届时,天下勤王之师齐聚京城,必定可以剿灭董贼!然...”

  听到戏志才话锋转向,武靖赶忙问道 “然?”

  戏志才起身淡淡的说道 “然而,恐怕事情不会如此顺遂。各路诸侯虽然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但是现如今皇岗失统,朝局混乱。

  少帝失踪,新帝又刚刚登基,天下已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各路诸侯都是聪颖之辈,又岂会看不出来?

  只怕到时候,虽然联军实力足够,但是都不会尽心尽力的诛灭董卓啊。”

  武靖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戏志才分析的不错,历史上就是如此。

  若是十八路诸侯真的齐心协力,董卓早就被灭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火烧洛阳的事情。

  各路诸侯的私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志才,此次会盟,必然会推选一位盟主,你觉得,我可否当这个盟主?” 武靖问道

  戏志才思虑一会,随后淡淡的说道“以主公的身份地位,担任盟主绰绰有余。

  但是!属下希望主公不要担任此次会盟的盟主。”

  武靖眉头一挑,疑惑的问道 “哦?这是为何?”

  戏志才看着武靖,随后神色莫名的说道 “主公起兵讨伐董卓,是为了匡扶汉室...还是为了壮大自身呢?”

  “自然是匡扶汉室!” 武靖斩钉截铁的说道

  “当然,也为了壮大自身。” 武靖又补了一句。

  戏志才微微一笑,没有点破武靖。

  “既如此,那主公就不能担当这个盟主,最好是将盟主之位,让给其他人。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家!”

  “说说理由。” 武靖淡淡的说道

  “很简单,若是先帝在世,那自然是主公为大,这联军的盟主必然是主公的。

  但是现在,先帝早已殡天,少帝又失踪,这个新帝又是董卓扶持起来的傀儡,诸侯们颇有不服。

  而这个时候,主公的这个镇国大将军,也就没有那么的显赫了。

  但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大汉,论声望,主公比袁家还是要差上一些的。

  主公请想一想,若是主公担任盟主之位,袁绍跟袁术二人又岂会真心实意的辅佐主公讨伐董卓?

  那些袁家的门生故吏,又岂会不给主公使绊子?

  主公身为盟主,任何决定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有可能会导致兵败。

  到了那时,这些责任都会摊到主公的身上,只会给主公抹黑而已。

  久而久之,主公这镇国大将军的威信,只怕也会不保啊!”

  武靖听后,缓缓点了点头。

  戏志才说的不错,历史上的联盟就是这样的,袁术害怕孙坚立功,直接给孙坚掐断了粮草,致使孙坚战败。

  袁家当盟主,他们都能如此做,更不要说别人来做盟主了,那必然会用更下作的手段。

  “主公,指挥联军作战,跟指挥幽州军作战那是完全不同的。

  指挥幽州军作战,主公可以上行下效,命令下达,无一人敢反对,所有人多会遵从主公号令行事。

  而指挥联军作战,则是需要考虑各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所记恨。

  总之,这个盟主,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主公不如让袁家当盟主,而主公担当一个先锋即可。

  如此一来,既可以作战获取战功,又可以先人一步攻下城池,若有好处,那也是咱们先得到。

  主公既能得到好处,还不会得罪他人,又不用费尽心力的去安抚跟调度各方,如此岂不美哉?” 戏志才笑着说道

第374章 出兵前夕,商讨战略对策

  听到戏志才的解释,武靖缓缓点了点头。

  其实就这件事情,武靖也迟疑过。

  这个盟主当与不当都有好处,但是同样,也都有弊端。

  当了盟主,此战获取的所有战功,都会有盟主的一半。

  说白了,此战无论打成什么样,功劳最高的永远是这个盟主。

  只需要在后方调度,甚至都不需要出面,就可以获取功勋,等此战结束,封侯拜将更是轻而易举。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如同方才戏志才所言一样。

  联军所有的事情都要找你解决,若是解决不好,就会落下把柄。

  若是袁家在背后煽风点火,败坏武靖的名声,绝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武靖的恶名传遍整个大汉。

  这不是武靖想要的结果。

  而不担任盟主,优点就是方才戏志才所言的那样,不用负责任,只需要杀敌立功就可以了。

  只要争得先锋的职位,不愁得不到好处。

  但是缺点同样存在,那就是被盟主所掣肘。

  你不可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盟主有令,你必须要遵从,否则就会落人口舌。

  若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那样,董卓火烧洛阳逃走,搞不好袁绍还会将这个责任推到武靖的头上。

  谁让你不服从盟主命令的?

  若是服从盟主凋令,肯定就不会变成如此结果了。

  至于袁家会不会做出如此苟且之事,这一点武靖深信不疑。

  毕竟,历史上的袁家就是做出了此等事情。

  想到这里,武靖长叹了一口气。

  “也罢,这个盟主无论是当与不当,都免不了带来麻烦。

  不过,若是可以借此盟主之位,拉拢一下袁家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若是我推崇袁家为盟主,那他们必定会记我的好,日后说不得还要感谢我呢。

  既如此,那这个盟主咱们就不要了!只求一个先锋之职就好。” 武靖说道

  “主公英明!此战,我等要的是利益,而非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义。

  不当盟主,我们可以获取的利益只会更多!” 戏志才轻笑道

  武靖笑了笑,随后沉声问道 “此战我带走三大军团,只留下铁犀军驻守上谷郡,若是鲜卑来犯,又当如何?”

  戏志才沉思一会说道 “主公且宽心,以铁犀军之悍勇,若是守城,就算十万大军来袭,也可保上谷郡三个月不被攻破。

  这个时间,足够我等回师驰援了。

  若是城外阵战,面对两三万鲜卑骑兵不会落下风。

  再者说了,就算于禁经验尚浅也无妨,有卢公在,足以确保上谷郡安全无虞。

  至于幽州其他地段,除了渔阳、广阳等地可以确保以外,其他的郡县只怕就无法保证其安全了。

首节上一节343/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