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03节

如果设立一个官职专门监察刺史,万一监察刺史的官也勾结呢?

如果再设立一个监察负责监察刺史的官职,万一监察负责监察刺史的官也勾结了呢?

如果再设立……

总之,无论如何,总会有漏洞,豪强们总能找到机会在夹缝中发展壮大。

勤政的皇帝无非是尽量堵住这个漏洞,如果皇帝懒政,这个漏洞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啊”

就在此时,屋外响起惨叫声,似乎是刚出去的别驾刺史发出的。

“嗯?”幽州刺史很是惊疑,于是放下手中的竹简,取出放在一旁的佩剑,拔出长剑小心防备。

剑刀枪,各有各自的用处。

相对而言,枪更适合大兵团作战,刀更适合军官使用,剑则只是单纯的副武器,亦或是作为文人雅士们的装饰品。

呼呼

咯吱

夜晚的银白色月光洒在地面,木窗咯咯作响,烛火在寒风中摇曳。

呼呼

又是一阵寒风吹进,风里还带着死死血腥味。

幽州刺史咽咽口水,他有些后悔自己上任幽州。

早就听闻幽州刺史是个高危职业,每隔几年就要死一个,御史大夫派人去调查,结果负责调查的人要么调查不出来,要么调查到一半,也莫名其妙死了。

起初他还不信,信誓旦旦要改变幽州的局面,可现在……

在月光映照下,幽州刺史看到了,门口走来的是一个穿着夜行衣的蒙面人。

这个蒙面人体型娇小,看起来似乎是位女子,但却极其恐怖。

在这个蒙面人的身后,躺着几十具尸体,都是幽州刺史部的大小官吏,全部被眼前这个蒙面人杀死。

“是谁派你来的?涿郡的那些豪强?还是石显?”

直到此刻,幽州刺史依旧不明白是谁要杀他,他猜测可能是涿郡的豪强,因为他几个月前把涿郡豪强给清理几个,但剩下几个隐藏太深没揪出来。

同时也猜测可能是中尚书石显。

石显是现在最有权势的人,与石显作对的御史大夫萧望之被迫自杀,光禄大夫周堪被废为庶民。

皇帝刘在地方上任用儒生管理,一方面却又在朝廷中央重用宦官,至于那些法家酷吏们,则彻底被皇帝刘抛弃。

因为皇帝刘不喜欢霸道。

以至于当今天下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地方上是儒士们说了算,中央是宦官说了算。

三家外戚,史家(戾太子刘据的太子妃家族)和许家(许平君的家族)都站在了宦官石显那边,帮助宦官石显打压士族。

而新崛起的第三个外戚,辽东王家,则保持中立,因此没有卷入石显与士族的争斗中,但也因此没有获得权势,石显与辽东王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石显安心把持朝政,王家则一心一意经营辽东。

王家不敢站在士族那边,怕得罪石显,也不敢站在石显这边,怕得罪天下士族。

目前来说,在朝堂上,辽东王家是三家外戚里实力最弱的、也最没有存在感的。

皇帝刘因为喜欢德教,所以重用士族,又因为长于深宫,从小与宦官们亲近,所以又重用宦官,导致这几年宦官与士族相互间争来夺去。

士族们好不容易把法家酷吏赶下台了,以为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来了,结果一群宦官又成了挡路石。

幽州刺史便是诸多刺史里最后的一个法家酷吏,其他州的刺史,在其卸任后,皇帝安排的继任者都是儒士,唯有他这个幽州刺史,是宣帝末期才上任,所以现在还没卸任。

作为法家酷吏的他,一方面在地方上打击豪强士族,另一方面又对中央的宦官集团有些厌恶,反正就是两头得罪。

所以他觉得,门外那个向他走来的蒙面刺客,要么是豪强士族派来的,要么是宦官集团派来的。

“使君,快跑!”

一个倒在血泊中,却还没有死透的幽州刺史部从事用手拽住蒙面人的小腿,想要阻止蒙面人杀害刺史。

噗嗤!

砰!

蒙面人一脚踩在刺史从事的脑袋上,将头颅踩爆,血浆四溅,头盖骨散落一地,一片血雾扬起。

头颅直接被踩爆,这得什么样的神力啊?

幽州刺史都看傻了,反应过来后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是对手,可是唯一的出口又被蒙面人挡住,窗户又太小,钻不出去。

“能让我临死前知道是谁要杀我吗?”知道必死无疑的幽州刺史向蒙面人乞求,他只想让自己死得明明白白,不要到了阴间还不知道仇人是谁。

然而,蒙面人根本懒得跟他废话。

咻!

那个蒙面人的速度极快,只能在月光下看到一道残影,并且一刀斩在他的脖子上,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感觉自己正在飞向天空,还看到自己的无头尸体倒在地面。

他想说话,但因为没有声带,肺与嘴巴的连接也脱离,所以张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几个呼吸的时间过后,他便彻底失去意识,飞翔在半空中的头颅也摔在地面上。

……

又几个月后

幽州刺史暴毙、刺史部大小官吏全部被屠戮的消息传到长安。

按照惯例,御史大夫派人去调查,果然什么都没调查出来。

由于这个新任的御史大夫很厌恶法家,于是直接判定幽州刺史是自杀身亡,刺史部其他官吏也因为与刺史感情深厚,所以殉情自杀。

有些死者背后有八道伤口,但御史大夫依旧坚称其乃自杀!

但也有人提出疑惑,自杀身亡为什么会是无头尸体?难道自己把自己脑袋砍下来?而且伤口在背后怎么会是自杀?

虽然有人提出疑惑质疑御史大夫的判定,但却没人能调查出幽州刺史是被谁杀的,最后,朝廷只能把渤海郡浮阳县县令免官撤职,因为幽州刺史死在渤海郡浮阳县。

并且由琅琊王氏的王俊就任新的幽州刺史。

而幽州刺史在渤海郡离奇死亡一事,也就从此成了悬案,并且成为千古未解之谜,被后世之人津津乐道。

由于新上任的幽州刺史是琅琊王氏的王俊,所以后世史学家们猜测,大概率应该是琅王氏进行的暗杀。

“西汉最离奇案件之幽州刺史无头案!是自杀?还是另有阴谋?男默女泪,知道真相后的我……”《千古未解之谜》作者:王潇潇

第163章 百年征韩(四)

一年后

永光二年

仁川城

仁川城已经初具规模,大致跟中原一个小县城差不多。

内城城墙高八丈,外城城墙高五丈,并有护城壕,还有从真番江引来的水源,城外刚刚开垦了一些荒地,不远处还有一座正在被开采的荒山,森林被砍伐大半,肥沃的平原裸露出来。

内城分别有城主府、王家宅院、亲兵宅院、武库。

外城有治安兵军营、女闾、居民区、市集、校场、广场、医馆。

并且在广场上,还建造了一个高约二十丈的孔子石像,是整个仁川城最高的建筑物。

孔子石像左手捧着一本《论语》,右手高举火把,眺望着大海,俯视着大海上的每一艘船只。

仁川城一共有人口一万零八百,在王家,其人口数量仅次于蓬莱城。

蓬莱城现在有人口一万三千,而且岛上放养了无数牲畜,每年都能产出大量物资运输到王家庄园,是王家最主要的财富产出地。

仁川城刚建成不久,还没来得及大量开垦荒地,所以无法自给自足,粮食都是从其他地区转运过来的,主要是从蓬莱城转运来的。

城主府

“我打算在城内建造排污水道,在每一百户人家区域就建造一个公共茅厕,这些公共茅厕通过地下排污水道,将粪便尿液引到城外,并在城外建造酿粪作坊,将这些粪便尿液酿造发酵,然后用来给农田堆肥。”

“安排专门的酿粪工人,并且将这些酿造发酵好的粪便低价出售给佃农们。”

“同时还要雇佣专门的清洁工人,定期打扫城市卫生,清理排污水道。”

“并且建造公共澡池,让大家都可以洗热水澡。”

“发布赏金猎人,鼓励百姓自发地组成狩猎队,去猎杀那些伯济人,用伯济人的头颅找我们换五铢钱。”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要做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开垦荒地,解决自给自足的问题。”

马韩太守王逢邦侃侃而谈,对于未来充满希望,他要亲手打造一座世界渴望之城。

“我们的船队到了!”

这时,仁川丞跑来对王逢邦说道。

“走,去看看!”

王逢邦很高兴,每次船队到来,就意味着有大批物资补给。

目前还无法自给自足的仁川城,能否维持下去,全靠这些船队运输来的物资。

来到码头,却发现卸下来的都是粮食、种子、武器、箭矢、食盐、海鱼、铁犁等等。

而没有他最想要的耕牛!

人口,仁川城有一万出头,暂时不缺,现在就是缺牛。

没有牛,如何开垦荒地?

用人力虽然也能开垦,但效率太低。

“没有耕牛吗?”王逢邦失望地问道。

“少君,成年的牛都已经有各自的工作,蓬莱岛还有些牛现在还太小,不适合耕种。”亲兵回答道。

“难道要我等到蓬莱岛的牛成年了,才能开始开垦荒地吗?”王逢邦不满道。

王家虽然养了许多牛,但牛繁衍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王家在海外开荒的速度,因此居然出现了“牛荒”。

在船上的货物卸载完后,王逢邦又顺便问了句:“这次怎么没有运输人口过来?”

“落月原、桃花源、南沓的佃农都运过来了,现在我们在辽东直接掌握的人口已经没有了。”亲兵如实回答。

这几年,王家在辽东本土仅剩的一万多人口都运到仁川城了,落月原几十万亩地无人耕种。

不过好在仁川暂时不缺人,所以倒也不必担心。

因此,王逢邦让奴仆取来絮纸,并在絮纸上写道:“请家族尽快调拨五千头耕牛、一万个铁犁,仁川城急需铁犁牛耕开垦荒地。”

写完,便交给那个亲兵,让其带回庄园。

仁川城在与结盟的几个马韩部落中虽然也买了些牛,但数量太少,完全无法满足仁川城对牛的巨大需求。

首节上一节103/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