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73节

他要看看践行王道、提倡君臣父子的孔子如何做呢?

孔子自然不能容忍,在曹大夫宴席之上,大声的斥责这种僭越行为,“区区大夫,僭越违背礼制,你的狼子野心,曲国之中,怕是路边的行人都知晓。

吾会在史书上会记下你的名字,与戎狄蛮夷一起,接受万世的唾骂。”

孔子家的确是有记史的传统,而且他这样的大贤之人,是注定要立言的,到时候曹大夫还真的要遗臭万年了。

他的友人担心曹大夫对他不利,希望他能向曹大夫认错,他大怒道:“洛文公曾经称赞熊顿是诸夏英杰,应当进侯爵酬谢他的功劳。

但是熊顿僭越称王,践踏礼制,洛文公再也没有说过为熊顿加封。

宣公时,楚国僭越称王,王室与楚国联姻,楚国表示臣服,于是不在诸夏之间称王,难道楚国都能遵守的道理,曲国却不懂吗?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鞭笞诸侯,号令诸夏,这是何等的威势呢?

难道有过僭越吗?

方伯尚且不敢僭越,区区大夫,实在是可笑啊。

礼乐是邦周的根本,如果连这件事都能容忍的话,难道还有不能容忍的吗?”

孔丘辞去了曲国国相的位置,他开始在列国之中游学,开始招收一些有天赋的弟子。

他过的很是困顿,各国君主都对他的学问礼敬,却不愿意使用他,他在荒野之中叹息说道:“天下无道很久了,洛国不朝周后,周礼就崩坏了。

齐桓公薨后,列国就混乱了。

若是素王不再照耀邦周,天命就要落地了。

我是殷商的旧民,为何却对此感到悲伤呢?

大概是忠于王道礼乐,而忘记了其他吧。”

他的眼睛依旧明亮,破旧的衣服不能掩盖他挺直的脊梁,他是个精神强大的圣贤,风吹雨打是上天给予他的磨砺。

他坐在车上,从田野之中走过,然后听到了洛国之中传来的声音,那是蓬勃的生机。

他的弟子们携带着兵器和战车,他的旁边插着一支长戈,看他一米九的身高,雄壮有力,这想必不是摆设。

弟子为他奉来书籍,他整理着冠冕和袍服,永远一丝不苟的做好自己,却不严苛地要求别人。

“伯阳公真是一位大贤之人啊!从《洛语》之后,吾再也没能读到如此直通天地的至理。”

望着那些传出的只言片语,孔丘知道自己要回到洛国学宫之中了,他要在那里完善他的道路,他要在那里宣讲自己的学说。

“老师,这位伯阳公所著的经典似乎与您所讲不同,这不是王道之路啊。”

孔丘笑道:“你错了,这也是王道之路,无私无欲的圣王之道,这是素王才能达到的境界。

伯阳公过于强调无为而治,以天道驾驭人道,但自古以来,除了素王,还有谁能做到呢?

这与《洛语》之中所传达的理念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才要到学宫之中,当面向伯阳公问道。”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伯阳公是圣贤,他的文章,们不要随意自己解读。

这些残缺的观点之中,有很多都是不同于吾道的,尤其是圣贤之论这一点。

圣贤之所以是圣贤,不是因为不贤之人的存在,而是因为圣贤的品德达到了一个境界。

仁义、信义、智慧、礼节,这是人所应该追求的,如果能够做到,这就是圣贤了。”

即使是对圣贤的理解,两人就很是不同,李耳说相对,孔丘说绝对,天下之人谁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一定会如同针尖对麦芒一样的剧烈碰撞,这就是洛氏的目的。

于是孔丘一行人开始转道向着洛国而去,孔丘信奉君子六艺,他的驾车之术和射术都很强,而且他天生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以他们的战斗力,普通的贼匪根本不是对手,所以这些年周游列国,只要不是碰上列国的正规军,都很是安全。

然后在路上的时候,孔丘碰到了从吴国逃出的太子庆忌。

庆忌驾驶着华贵的车,穿着精美的服饰,但是整个人却很是落魄,一看就是从国中逃出的贵族。

这些年贵族逃亡实在是太多,甚至还有臣子被卿大夫赶出国家流亡的。

庆忌向孔丘报出自己的身份,听到了他的遭遇,孔丘叹道:“臣子弑杀国君,在素王之时,难道会有人这样做吗?

小宗代替大宗,这是能够容忍的行为吗?

洛宣公知道这个道理,于是秉持正道,打击晋国的曲沃,现在却没人这样做了。

太子到了洛国之中,可以聚集愿意追随您的义士,弑君夺位是不能长久的,想必吴国之中,有很多人盼望着您回去。”

孔丘谈吐不凡,讲话有理有据,这让本就崇尚义气的庆忌大生好感,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很是亲切的交谈着。

等到两人来到昭城,便联袂去见洛言。

太子庆忌曾经随着自己的父亲来洛国拜访过洛辞,所以与洛言还算是熟悉,他想要回国即位,就必须要得到洛言的支持,起码要同意他在洛国之中招兵买马,筹备战车和盔甲。

孔丘当年在学宫之中受到了洛氏的极大礼遇,毕竟他一个人所做出的成果就比洛氏百年的成果还多,在李耳之前,孔丘是洛言见过最接近圣贤的人。

所以孔丘想要见到洛言还是非常简单的,他找洛言主要是为了见到李耳。

现在李耳虽然是学宫祭酒,但是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著书立说方面。

之前他读完了素王著作的经典,现在开始在洛氏的守藏室中读那些历代洛侯的实际执政经验。

所以大部分人是见不到他的,孔丘要通过洛言见到李耳,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李耳交流。

庆忌的事情很简单,洛言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作为洛国制衡楚国的重要盟友,吴国是不能出问题的。

见到孔丘回到洛国之中,洛言满是惊喜,朗声笑道:“仲尼公,父亲说的没错,您果然回来了,这是洛国和天下的幸运,日后便留在洛国之中吧,不让您这样的贤者有居住的房子、美味的餐食、侍奉的仆人是不对的,不听从您的道理,不记录您的言行,是不能教育世人的。

洛国愿意做这些。”

孔丘行礼道:“丘未曾对洛国立下什么功劳,怎么可以受到这么大的恩惠呢?

便留在洛国之中,将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吧,或许能够回报一二了。”

洛言大喜过望,忙声道:“仲尼公,您是为了伯阳公而来吧,他在守藏室之中,您二位都是圣贤之人,此番相见,天下之盛事。”

……

子曰:天命昭昭,素王之道也,孰能及之?

天下为公,明公之道也,求索而行之。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

《论语素王》

第七十一章:问道

洛国的守藏室,在天下列国之中都是极其出名的。

大部分人都知道洛国有很多书籍,少部分人知道这里几乎汇聚了天下所有那能收集到的典籍。

这些典籍之中有各国的史书,尤其是那些已经灭亡的列国的史书,大多数小国灭亡之后,都会带着一车车的史书来到洛国生存。

还有各种天文地理的书籍,尤其是地理图册,为了拿到这些山川河流的分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其中书籍原稿都在家主的传承戒指之中,防止出现失火或者腐蚀的意外,守藏室之中则是重新抄录的副本。

其中最重要的洛国公室秘藏的书籍当然不在这里。

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这里面的所有书籍读完,他就会对整个邦周五百年的历史了如指掌。

李耳读过的史书已经很多了,洛国还为他准备了那些只有公室可以研读的书籍,但是他只能在这里读完,然后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悟。

不可以带出守藏室,这不是孔丘第一次来到这里,他曾经也是洛国极其重视的人物,甚至就连洛明公的手稿都给他读过。

李耳和孔丘这两位当世大贤,在洛国的守藏室之中相遇,孔丘第一眼见到李耳就明白,这果然是个圣贤啊。

他实在是太过出色了,如同黑暗之中的光,不可能不关注到他。

“伯阳公,这位是仲尼公,曾经担任过学宫祭酒的大贤之人,您所读的《洛语》注释几乎就是仲尼公一人所作。”

洛言为两人介绍之后,便静静地侯在书架的阴影之中。

圣贤之间的对话,他是插不上嘴的。

姬昭的身影投射下来,他饶有趣味的望着这两个人,在前世,千百年之后,只剩下儒道法还能留在世上。

其中法家与儒家融合,主导了两千年的社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庙堂之上,道家逐渐化为宗教,影响着民族的思想,创造这些的就是眼前的这两个人。

李耳对待孔丘的态度明显和对待洛辞洛言不同,对待后者他很是礼貌,但他知道洛辞和洛言不能同他论道。

但是孔丘虽然还没有见过,却从文字之中见到了他的神,他很是温和的问道:“前些时日我读《洛语》,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寻我。

那些注释精妙而智慧,是你做的?”

孔丘的身上缺少了一些东西,这是李耳能帮到他的,所以他知道孔丘一定会来。

孔丘在李耳的对面跪坐下,颔首道:“是的,伯阳公,昔年受到了洛侯与太子言的看重,在洛宫之中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祭酒,在那时作下了这些。”

这些年他经历了很多,思想比起当时在学宫之中时,又成熟了很多,他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伯阳公,您说只要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就能天下清平,可以如今世道崩坏,若是再顺势而为,岂不是不可收拾了吗?”

李耳仿佛猜到了孔丘会问这个问题,道:“以你之见,应当是恢复上古之治,重塑礼乐,用道德来规范人心,用纲纪来约束君王臣子。

君臣父子,仁义礼智,是学说的核心,你将天下的问题归结于人心的问题。”

对于李耳能在短短的时间之中就将自己学说的核心归纳出来,孔丘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也可以通过短暂的交谈就判断出这个人的本性。

李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列竹简推到孔丘面前,这是《道德经》之中关于仁义和古今之道的思考,孔丘展开一读。

“大道废,有仁义。”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寥寥上百字,就对孔丘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面对这些批判,孔丘很是高兴,因为李耳不是在批判仁义,而是对没有真正的仁义感到失望。

“伯阳公,还请为丘解惑,您的思想在天上,每每读来都有一种面对素王的感觉。”

李耳是他认为的不逊色于洛明公的圣贤之人,李耳的认可仁义,这对他是很大的鼓舞。

“素王说,天下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古代的道,只能古代来用。

你是出生宋国的贵族,你的祖先是殷商的贵族,商汤也是上古的圣王,为何你不用商汤的大道,而推崇素王的大道呢?

难道是因为素王比上古的圣王更加伟大吗?”

孔丘有些沉默,素王自然是要比圣王更加伟大的,但这样岂不是说明,大道并不是越古越好吗?

李耳的思想之中有朴素的辨证法,对于这些说服人的话说信手拈来。

“这是因为商汤的大道太过久远,但是素王的大道你在洛国学宫之中亲眼所见。

周礼是素王得以清平乱世的至理,仁义是可以维系人心的大道。

但天下纷乱,难道空谈仁义就能成功吗?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霸主,难道仅仅是因为仁义吗?

他尊王攘夷,但为什么不恢复周礼呢?

因为天下诸侯会群起反对他。

碗掉在地上碎掉,难道还能再使用吗?

首节上一节73/2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