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18节

对王承恩所讲的这些,卢九德当即便表明自己的态度,事情都铺到这一步了,他要是再办不好的话,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第231章 惯的毛病,抓起来!

京城无小事,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是带着前因后果的,都是暗藏杀机的,崇文门税关闹这么一出,后手也在悄然布下。

“真是够可以的,南城巡城御史这边,没有呈递弹劾奏疏,反倒是都察院那边,有些御史忍不住了。”孙传庭面露笑意,看向陈延生说道:“陈同知,我顺天府衙沉默三天了吧,你觉得该不该亮亮招了?”

“府尹,下官觉得可以了。”

陈延生微微一笑道:“陛下将这些弹劾奏疏,全部留中,且派韩太监亲来府衙,便是想告诉我等,该做的事情,就要做了。”

“那就做!”

孙传庭站起身来,撩了撩袍袖,神情冷然道:“去,派人去找孙提督,叫九门提督府那边,协助我顺天府衙,抓人!

本官倒是想要看看,这帮家伙闹这么一出,准备怎么收场。”

言罢,孙传庭猛甩袍袖,快步朝正堂外走去,他要亲去崇文门税关一趟,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闹腾的这几日,看似风平浪静的朝野间,其实出现了很多波动,孙传庭的心里很清楚,崇文门税关所闹抗税之事,其实背后还掺杂着其他政治目的。

别以为找了一批商贾,折腾出这样的声势,还暗地里哄抬粮价、盐价等,想趁机搅乱局势。

这不是单单针对崇文门税关,也不是针对顺天府衙的,这纯纯是针对锦衣卫负责督办的袁案的。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他不想掺和太多,袁崇焕该怎么处置,那是天子做主的,这点是改变不了的。

朝堂上想怎么闹,就怎么闹,但要是影响到京城秩序,影响到崇文门税关的税改,那肯定是不行的。

“快,尽快赶到崇文门!”

“闪开!闲杂人等都闪开!”

由李明忠所领八百忠勇军,步伐一致,神情冷厉的快步向前跑着,沿途走动的百姓,见到这阵仗,吓的朝两边躲闪,生怕惹怒这帮军爷。

“乖乖,这帮军爷真够吓人的,咋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这是闹出什么事情了?难不成京城这边,发生什么大事了?”

“谁说不是啊,不过看这架势,是朝崇文门那边去的,莫不是要抓那些在崇文门税关前抗议的家伙?”

“真的假的啊,那些人的来头可不小啊,这要是抓的话,那咱京城的粮价、盐价等,岂不是要跟着飙升了?”

“飙?飙他奶奶个腿!你难道忘了便民铺了?这几日,他们对外售卖的粮食、盐等物,可都比其他铺子低上不少啊。”

“话是这样说的,这动静要真是闹大了,难道他们会不想多赚银子?不行!老子要去多买点粮食去。”

随着李明忠所领忠勇军,朝崇文门方向赶去,沿途百姓瞧见此幕后,也闹出了一些风波出来。

这年头,在天子脚下的京城,生活大不易啊,敢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最容易受到无妄之灾的,当属他们这帮底层的平头百姓。

“拜见孙府尹!”

“拜见孙提督!”

闻讯出来的蒋广顺、李可为,整了整身上的官袍,对赶到崇文门税关的孙传庭、孙祖寿拱手作揖道。

“大明还有没有王法了,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了啊,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如叫我等坐死在这里吧。”

“是啊,是啊,大明的天,真的是太黑了啊,根本就不给我们活路啊……”

这孙传庭刚要说话,被一帮税丁围着的商贾队伍,便吵闹开来,什么难听的话,都讲了出来。

挎刀而立的孙祖寿,眉头紧皱的扫视着那帮商贾队伍,眸中闪过一丝冷芒,这帮贪婪的家伙,还有脸讲这些话。

“快!都他娘的给老子跑快点……”

远处,李明忠的声音响起,一队队忠勇军将士,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下,速度极快的朝崇文门税关跑来。

“孙提督,你麾下的人,动作还真是够快的。”孙传庭面露笑意,看向孙祖寿说道:“不愧是随驾出战的强军,忠勇军,真不愧是我大明强军啊。”

孙祖寿正色道:“陛下将忠勇军交本提督统辖,万不能有丝毫懈怠啊。不过孙府尹,眼下这局面,你打算怎么做,要跟这帮家伙说什么吗?”

“有什么好说的。”

孙传庭神情冷了下来,不带感情的说道:“就他们还好意思说大明王法,他们这些天做的事情,便是在公然顶撞王法。

来人啊,与忠勇军一道,将这帮违法乱纪的奸商,全都给本官抓起来,押进顺天府衙受审!”

“喏!!”

由陈延生所领的顺天府衙差役,纷纷沉声喝道,随后便在陈延生的带领下,准备缉拿这帮商贾。

“府尹,这全抓会不会太过了?”李可为走上前,擦了擦额头的汗,对孙传庭说道:“毕竟这些人,在京城各坊都有着……”

“过吗?”

孙传庭一甩袍袖,看向李可为道:“李县令可是在担心,我京城治下各坊,因他们都被抓进大牢,也跟着乱起来呢?

放心,京城还到不了这一步!

这帮人的想法,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敢这般肆无忌惮的行事,一个个都是惯的毛病,本官可不受此威胁!”

面对孙传庭强势的一面,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喝骂声、咒骂声不断,李可为的内心怕极了。

孙传庭当众抓捕那么多商贾,要送进顺天府大牢,只怕后面将有一场风暴,在迅速的酝酿出来啊。

“蒋税监…这过来闹事的人,本官都给你抓走了。”没理会眼前的李可为,垂手而立的孙传庭,看向蒋广顺道:“这崇文门税关,先前所定的事情,你要是做不好的话,那这位置就趁早别做了。”

“府尹放心,下官会做好的。”

蒋广顺忙拱手道:“这段时间我崇文门税关上下,加强了巡查力度,尤其是在税丁这边,紧急加强了关于盘查细则的进修。”

对蒋广顺的表态,孙传庭很是满意,他相信经此一事后,谁敢在这方面折腾,那要掂量下后果了。

第232章 记吃不记打

“臣孙承宗于宁远呈报,今辽前局势已定,建虏自被陛下亲征击退,败退以来,未再对辽前展开袭扰之势……然近期随辽前所挖坑道增多,我大明戍守辽前各部兵马,加之所征壮丁,使得辽前所备粮草日益减少……”

“臣刘兴祚于东江镇呈报,承蒙陛下信任,得擢东江镇总兵官一职,臣定当为陛下,为大明效死…皮岛移民一事,关系国朝对辽南所展攻势,臣在积极筹备此事,然东江镇移民所需海船不足,还望陛下……”

“臣金声于顺天府呈报,臣所领整顿卫所事,今已接近尾声,所缺卫所官位皆已补齐,并按陛下旨意,命各处卫所积极展开生产,顺天府治下卫所正在……”

“臣申甫……”

在军机处的公事房内,一道道语速极快的宣读所呈奏疏的声音,叫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的聆听着,心里却在暗暗盘算起来,当前内厂、西厂所抄的钱粮,是否能解决眼下这些问题。

都说治国如烹小鲜,可对上下摆烂的大明来讲,关于军队方面的开支,想叫外朝那边足额兑付,只怕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军机处开始稳定下来,抓起辽东、山陕等地的军事主导权,许多问题能直观的摆在崇祯皇帝面前。

说到底大明军队持续孱弱,且频频失利的背后,最直观的一点,就在于朝廷所调拨的军饷、军粮等,不能足额发到底层将士手中。

“王卿…这么大的粮饷开支,兵部那边是什么意见?”听完这些奏疏后,崇祯皇帝神情不变,看向王洽说道:“军机处这边,是否将详细的粮饷开支细则整理出来?”

“陛下,详细的粮饷开支细则,皆已整理出来。”

王洽拱手说道:“想解决现有的这些问题,确保辽前、蓟密永三协、东江镇等地的局势安定,至少需调拨三百五十余万两银子,四百七十一万石粮草,这还没算上军械、甲具等各类军需。

眼下已不是兵部有何意见,而是国库这边,根本就没这么多银子和粮草,内阁和户部那边……”

没钱啊!

说来说去,还是老生常谈的那些话。

在大明财政逐步崩溃的背景下,国朝每年的收支是失衡的,想解决实际问题,除了行摊派之事,拆东墙补西墙外,根本就没别的办法。

但是对崇祯皇帝来说,这种方式方法,只会加剧大明内部的阶级矛盾,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蚕食着大明的生命力。

“国朝真是养了一些废物!”

崇祯皇帝眉头微皱,故作愤慨道:“明明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朕就不明白了,在崇文门税关推动税改期间,竟闹腾出那样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这根本就不是在抗议,这分明就是在践踏我大明王法,想以此来倒逼朝廷,都察院那边的人,还敢上书弹劾,真真是可笑!”

以王洽为首的军机处官员,纷纷低下了脑袋,对天子所讲的这些,他们是清楚的。

自崇文门税关全面更换官吏以来,便闹出静坐抗税的闹剧,虽说顺天府尹孙传庭,事后将那些商贾全部抓进顺天府大牢,但却也在国朝引起不小的波动。

仅仅是最近几日,弹劾孙传庭、孙祖寿,还有崇文门税关的奏疏,就像是雪花一般,不断递到御前。

但无一例外全被崇祯皇帝留中不发。

“行了,不说这些闹心的事情了。”崇祯皇帝一甩袍袖,神情冷厉道:“眼下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得以落实才行。”

“朕可不希望上述之地,再闹出先前蓟州镇兵变的状况,这些钱粮便有内帑划拨分发下去吧。

军机处这边,选一批参赞大臣,准备随军负责押运,朕会谴派四卫营具体押解,外加厂卫监督,亲自发放下去。

另外以军机处的名义,向辽东、蓟密永三协、东江镇等地,明发一道上谕,着各处筹设军饷司、军粮司,负责发放粮饷事宜,要切实做到台账登记,定期上交到军机处这边。

日后上述之地,将定月调拨粮饷,不再以年来调拨粮饷,你们军机处这边,要筹建相应的机构对接,朕会定期谴派、更换监察人员,督办此事。”

在大明吏治腐败、贪婪成风的大环境下,崇祯皇帝不希望自己辛苦得到的钱粮,被一帮贪官污吏,或贪婪的将领,给上下其手装进自己腰包。

没有改变这一情况下,对一些特殊的地方,崇祯皇帝要采取特殊的办法,虽说他所讲的这一办法,不能绝对确保贪污腐败的情况消散,但却能相对限度的解决一些,到时真出现问题的话,也能及时追责到相应的人员。

至于说这一过程会很繁琐,那就没有办法了,既然选择当了官员,就要承担相应的压力,毕竟这俸禄皇粮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王洽踌躇再三,还是讲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陛下,若是这样的话,那军机处的人手只怕……”

“人手短缺那就去招。”

崇祯皇帝挥手打断道:“针对这一块,不光要从你们兵部召,也要从户部去召,切实确保此事能推动下去。

朕就明说了吧,日后国朝针对发放粮饷之事,肯定是要变的,看看顺天府、永平府两地的卫所,都崩坏到何种境遇了,由此可见整个大明,又是怎样的情况,你们这些军机大臣,都要心里有数才行。”

大明所存在的顽瘴痼疾众多,想一口气全部都解决,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围绕着北直隶、辽东等地,崇祯皇帝必须要先一步解决些问题。

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北直隶这个基本盘打造出来才行,不然想跟庞大的文官群体对弈,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沙沙……”

就在王洽这些军机处官员,思索天子所讲之言时,司礼监随堂太监李凤翔,行色匆匆的走进公事房。

“皇爷,出事了,都察院那边,聚集十几名御史,跪在午门那里,言明要弹劾顺天府尹孙传庭,九门提督孙祖寿,意图在京图谋不轨,恐对国朝不利,若陛下不听取他们的谏言,则国朝必将……”

讲到这里的时候,李凤翔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而在旁的王洽等一众军机处官员,脸色大变,心里生出阵阵惊骇。

怎敢这样啊!

“好啊,这一个个都是记吃不记打啊。”崇祯皇帝冷着脸,拍案而起道:“必将怎样?必将倾覆吗?他们可真是敢说这等祸乱朝纲之言啊!”

第233章 廷仗

通过近期崇文门税关,发生静坐抗税一事,以及袁案带出的部分涟漪,崇祯皇帝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大明朝堂上所存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有别于天启朝初期,这崇祯朝的东林党,在京为官的虽多,但却不像先前那般,能牢牢地掌握着所有。

藏在当今东林党锋芒之下,还有这众多的派系,这些能在朝为官的群体,背后可都代表着一个个地方士绅、地主群体。

大明的朝堂和地方,看似是两个割裂的区间,但是凭借师生、门生故吏、姻亲等多条关系的延展,可不就罗织了一个个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只要是活生生的人,便会有相应的需求,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亦或者物质上的,在所难免的就会靠拢在一起。

君权与臣权的交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纯粹的利益之争,皇帝得到的多了,那相应的他们就得到的少了。

“王卿,你们先退下吧。”见王洽他们露出忧色,崇祯皇帝挥手道:“把军机处现有之事,都一一妥善解决好。”

“…臣等告退。”

首节上一节118/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