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等到改开前后,社会变化以后,技校还能在上面某些领导的计划里,占据一定的重要性位置。
这是何雨柱想的太多了。
而现在的娄晓娥,却是在一份贷款合同上签上了她的名字。
还是阿迈瑞卡想着卖给咱们两套五十万吨合成氨设备的问题。
经过讨价还价。
以七千万美刀的价格,阿迈瑞卡决定出口给我们两套五十万吨合成氨生产线。
这个价格怎么说呢?
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
可以同期比较一下。
像是阿迈瑞卡出口给挖石油的那帮人,三十万吨生产线,据相关数据,估计是五千万一套的样子。
最便宜的是北方邻居家的三十万吨生产线,只要两三千万美刀一套。
不过,它们家那个技术,就有点落后了。
小日子年初出口给咱们的三十万吨生产线,是谈到四千万美刀每套。
但那是在咱们石油让利给它们的情况下。
一开始报价更低,小日子只要三千五百万。
但后来咱们这边,在何雨柱等一些专家的提议下,把后期的安装服务费以及零配件的供应条款,都明确到合同上以后,小日子反而给咱们涨了五百万。
就那样,小日子的设备商还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按照它们的谈判代表说的,就是‘它们是为了友谊而来,但咱们的怀疑却是伤害了它们的友谊。’
老路听到了这个话,只是在何雨柱面前吐槽了一句~‘去特喵的。’
双方的谈判代表,其实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以后小日子想着跟咱们家做生意,有些猫腻,有这次这个商业合同作为模板。
它们是再也不能玩心眼了。
这次阿迈瑞卡主动提出卖咱们五十万吨的合成氨制造设备。
为了什么,其实整个世界也都清楚。
就是想着给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小日子,头上浇盆冷水。
让小日子知道,谁是爹,谁是儿。
就是卖给咱们五十万吨的这个合成氨生产线,估计也是它们深思熟虑的。
毕竟这个东西算是民用,虽然有点高科技,但咱们年初时,已经进了十三套三十万吨的了。
这个上面并不是咱们急缺的设备。
所以它们才会想着主动卖给咱们这个。
这就是洋鬼子的玩法。
就是到了后世,它们的玩法,也是没改变。
咱们急缺的东西,它们总会想着给咱们设置各种障碍。
但凡咱们找到替代品了,这些玩意又会主动凑上来,哀怨的表示,~你为啥不买我家的?
~我不是你的小甜甜了?
其实这类国家也就是跟个小娘们差不多。
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都是差不多意思。
既然是它们主动找咱们卖。
那条件可要好好谈谈了。
其他条件倒是好说,就是预付款的上面出了问题。
因为在这个上面,阿迈瑞卡虽然想着卖给咱们东西,气气小日子。
但它们还是想着既当又立。
也就是它们不会直接卖给咱们。
中间必须要有个人转手一下。
这上面就牵扯到很多问题了。
别的不说,如果娄晓娥是这个中间商,洋鬼子今天跟她签了合同收了钱,等娄晓娥把两套设备辛辛苦苦运到港岛,想着往内地运的时候。
随便谁卡一下脖子,娄晓娥都承担不住这个后果。
所以娄晓娥也是提出了签一份补充合同。
就是洋鬼子必须保证这两套设备在路上的畅通无阻。
到达咱们的地界上,才会付款。
洋鬼子现在正强势,这种合同肯定不会签。
说实话,估计它们家很多人,还真想着等这两套生产线到港岛后,摆放上两天,吓吓小日子。
等到小日子一跪,就跟咱们翻脸,把机器再拉回去。
到时候,亏损的是娄晓娥,丢面子的是咱们,服软的是小日子,一箭三雕说的就是这种玩法。
但娄晓娥不上当,这就让洋鬼子为难了。
它们只能再让了一步。
找了个
第1605章 何媛的纠结与理性
第四方就是银行了。
由一家美资银行给娄晓娥提供购买设备的低息贷款。
然后由娄晓娥跟银行签一个附属协议。
银行担保这两套设备生产线,可以安全的抵达咱们家港口。
如果中间出了问题,由银行跟相关国家与部门交涉。
这属于有点脱裤子放屁,并且是增加了娄晓娥的成本。
但娄晓娥却是愿意负担这个成本。
没办法,现在阿迈瑞卡还是老大,除了咱们那个北方邻居可以不鸟它。
谁都得给它三分面子。
它们要面子,咱们想的更实际一点。
毕竟真要加上一百万吨合成氨的产量,那咱们的农田就能多增产许多粮食。
再说,五十万吨跟三十万吨的科技含量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设备进了咱们家,咱们也可以从这些设备上面研究出许多高科技。
当你混的不如别人的时候,那必要的委屈还是要忍受的。
这不同洋鬼子在半岛折腾的事情。
半岛那场,咱们跟世界证明了,咱们已经站起来了,不是那个任人随便鱼肉的病夫。
而在生意上的低头,则是告知外面的世界,
我们愿意遵守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则,我们愿意跟所有的人做朋友。
就是这么简单。
阿迈瑞卡某机场,娄晓娥跟常同志握手告别。
常同志握着娄晓娥的手,微笑着说道:“娄晓娥同志,这次采购合同的成功,您是最大的功臣。
如果将来有机会,您回家的时候,我私人一定置办一桌,请您好好喝上一杯。”
常同志本来就是工作结束,要回四九城接受新工作的。
为了这次谈判,他已经是在这边多停留了近一个月。
如今事情获得圆满成功,他自然也要离开。
而娄晓娥则是还要继续游历欧美各国。
看看外面的发展,想着该如何布局跟各个国家做生意。
现在港岛的事情,基本上也是不需要她亲自去经营了。
最重要的就是年初吃下来的那些地产生意。
这个上面只需要请个别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就能管理的很好。
最关键的是,港岛那边的破烂事太多,现在属于风口浪尖,娄晓娥不想去里面掺和。
虽然这也会让娄晓娥损失很大一部分利润。
但也让她少染了许多麻烦。
所以她可以带着两个孩子,悠闲自得的坐着游轮周游全球。
而常同志,却是需要直接飞机,尽快赶回四九城。
港岛的事情还真的都是刀口舔血的利益纠葛。
别的不说,宏基的郭先生以及HUO先生笼络的一帮人,都想着把木先生的CJ实业全部吞了。
人家木家虽然是新晋豪门,没那些人底蕴大。
但也不是没一战之力的。
关键是CJ实业,虽然没有在红地块上吃到肉。
但人家的公司经营这一块,一直是蛮好。
也就是现在港岛绝大多数的地产商,都同仇敌忾的排挤着木先生。
可想要把CJ实业一口吞,也是一件成功率不算太高的事情。
娄晓娥才不愿意去凑那个热闹。
反正她在红上插了一手,已然吃到了一块最大的肥肉。
她一个原本地产上面的外行,现在成了跟HUO先生以及郭先生相提并论的大佬。
这块大肥肉,需要时间,娄晓娥才能好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