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事何雨柱他们牵扯不上,毕竟老穆同志是有儿子的。
但这个衣冠冢下葬的时候,何雨柱全家是过去送行了一下。
其实这个万安公墓何雨柱熟悉,因为他也在这边申请了两块墓穴。
这也是近几年,何雨柱唯一一次为私人事情,麻烦了某些部门。
一开始是只想着申请一块,想着把他妈的坟墓迁到这边来的。
他妈死的时候,那时何家没条件,只能在郊区农村,也不知道何大清有没有花钱,整了一块荒地,就把他妈埋了下去。
这些年,随着四九城的发展。
很多无主荒坟都被平了搞建设。
何雨柱他妈的坟墓,也是早早晚晚都会被推平的事情。
上辈子何雨柱连自己都顾不了,自然就更顾不到他妈了。
但这辈子何雨柱确实有能力了,这种事自然也得提前想着办好。
万安公墓,可不是什么平头老百姓能进来的地方。
虽然比不上八宝山,但至少也得是领导干部,才能安排的公墓。
关键这个时候的公墓,根本就不是花钱能买到的场所。
而是家里老人过世了,跟街道或者单位申请,安排到哪里,就是哪里。
所以,为了这两块墓地,何雨柱是真走了关系的。
本来是想着立马迁坟,但雨水一句,~‘要不要等爹回来,让他做主。’
却是让何雨柱停下了动作。
他觉得在这个事情上面,还是要尊重一下何大清。
毕竟是他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
至于老穆同志,在这边搞个衣冠冢,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儿女都在四九城跟天津卫生活。
送他骨灰回浙省可以,但后面也不能说年年都回去祭拜他吧?
再加上老穆的结发妻子,也挪到这边来了。
何雨柱就过去鞠了两个躬,屁都没敢多放一个。
也没别的,他的老泰水,那脸色实在太臭了。
穆家安排的,就是老穆跟他结发妻子同穴。
而边上已经没有了空位。
这个安排肯定只能是老穆生前安排的。
不是何雨柱看不上小穆同志,他还真没这么大的面子,让公家这样特意安排。
当然,老穆安排的时候,他的儿女有没有提意见,这是说不清的事了。
反正现在的事情,就是这么个样。
刘婷她妈要是百年以后,根本就没有她的落脚之地。
这让老太太肯定心里不舒服。
虽然何雨柱后面会给她安排,但这种事,不是何雨柱的孝心能弥补的。
最关键的是,刘婷是个女儿,别说以前她就没祭奠过她亲爹。
就算年年去祭拜,她也是没资格安排她妈跟她亲爸合葬在一起的事情。
在这个上面,他爸的侄子,哪怕隔得再远,也是比她有资格。
这是传统。
不管后世如何,但现在这个年头,大家都很讲究这个。
何雨柱的师父王家就没这种顾忌了。
虽然王福荣的骨灰,现在还被寄存在殡仪馆里。
但王福荣骨灰回乡的事,是一点阻碍都没有。
包括何雨柱跟三师兄这些徒弟们,也都是在王师娘面前表示过,如果师父骨灰迁送,他们肯定是要去送一程的。
之所以到现在,还是寄放在殡仪馆。
并不是王家没这个能力把王福荣送回去。
而是老太太坚持的。
老太太对小二两口子说的,就是等她死了,把她跟王福荣骨灰并在一起送回川府,葬在王家祖地上。
但老太太在何雨柱跟三师兄面前说的又是不同。
她担心乡下的‘穷亲戚’太多,知道王家在四九城的情况后,会找过来。
要小二真是个有出息的,她也不用担心这个。
毕竟她们老辈人都讲究认祖归宗,人不论混的再好,都得有个根。
但小二明显就是混的不好。
如果老家人求上门,王家不帮也不好,要是想帮,那还是何雨柱他们这些徒弟的麻烦。
所以老太太强忍住了让王福荣入土为安的想法。
只能让他在殡仪馆,跟那些陌生鬼,再打几年麻将。
各自想法不同,都可以理解。
从公墓出来,何雨柱骑着车带着丈母娘,刘婷骑车贴在他旁边。
一家人,脸色都不是太好。
刘婷是感觉受到了侮辱。
而她妈大概率就是心里真的被伤了。
毕竟在穆家的事情上,刘婷她妈已经表达了最大的诚意。
结果穆家父子,最后都没给她一个交待。
这种落差感,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吁,柱子,等我死了,你跟刘婷就把我安排去四季青那边吧。”丈母娘的话语在何雨柱背后响起。
何雨柱差点被吓得摔了一跤。
“妈,您胡说什么呀?活得好好的,想那些事干嘛?”刘婷带着点恼羞说道。
“刘婷说的对,您啊,还得帮我们吃几年苦,把小老四带大呢。
等以后媛媛,平平安安结婚生子了。
您还得忙,现在考虑身后事,还早了点。
再说了,我可把您当亲妈,您要是老叮嘱我这些,可有点跟我见外了。”何雨柱半开玩笑的说道。
不然他能说啥?
有些事,本来就不是他这个当女婿的能争的。
再说,何雨柱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他爹何大清,在港岛可还有两房姨太太呢。
这要是将来四人葬到一起,那真够凑一桌麻将了。
第1604章 复杂的生意
何雨柱现在办的都是小事情,因为大事情,他还真掺和不上。
他现在每天到技校,倒是干回了他的老本行,不是厨子,而是后勤主任的事情。
这是没办法的事。
高级班人数虽少,但破事忒多。
像是要何雨柱找各种学习资料,不过最小的事情了。
有时候,很多实验,需要申请某些特种钢,以及需要某个重点单位的配合,都得何雨柱去联系,去安排。
可以说,现在的技校,初级班中级班,两百多号人,加起来都没高级班二十号人的麻烦多。
不过这也是痛并快乐着。
就像何雨柱在电气研发中心那搞了数控机床试验车间一样。
部队领导很重视,已经通过上级部门,让何雨柱做好明年中级班扩招的准备了。
部队准备安排那些在役的高中生战士,到中级班进修。
这一下子,就把技校的逼格提升了几个档次。
都是很清醒的安排。
自从上次一机电在戴河召开过会议,数控机床的研发,就已经进入了高速道。
三五年之内,肯定是会出成绩的。
事实上,也就何雨柱这个外行,觉得数控机床的研发太慢了。
但其他的专业人士,大多数表态是,已然看到了国产数控机床的曙光。
现在最大的问题,也就是精度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也就是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
在这种前提下,像是数控机床的操作工人培训,肯定要提上日程。
但目前为止,脱产学习的专业院校,就何雨柱技校算半个。
之所以说只算半个。
那是因为中级班的学习,目前还是以传统机床的操作与维修为主。
数控机床的实操,只是中级班学员的计划外学习。
当然,也可以叫做选修课。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明年,就会改善很多。
像是现在高级班跟不上陈勇跟刘生研发思路的那一小部份同学,明年都会转为中级班的辅导员。
其实也就是老师。
而高级班通过这种淘汰,自然也会从外面招收那些更优秀的数学天才过来。
一切都是良性发展。
何雨柱一直觉得发展太慢,那是因为他知道最好在这两年就能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