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628节

  “届时不管是申报成果、申请经费,还是对接校外合作单位,你们都拥有正式科研课题身份。”

  卧槽……

  陈露阳心肝猛地一颤!

  “科研二级课题”??

  这可是正儿八经能进人事档案、直接对接教育部成果评审、能作为毕业免答辩理由的硬项目!

  比起他现在“学生参与”的名义,完全就是从门外人一跃成为正式科研人员的跳板!

  而自己不仅是项目负责人。

  还是技术方案的提出者,

  更是哲学文本翻译的唯一执行人。

  光是“主要成员”这栏他就能写上三遍!

  最关键的是,如果自己真的能拿到“二级课题”,保研直推也不是不可能啊!

  想到这,陈露阳心口一跳!

  可紧接着,

  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

  这可咋整……

  他都已经下定决心读省大的研究生了。

  这万一到时候北大给自己保研直推了,那让他咋选啊?!

  想起省大,陈露阳的内心除了感恩就是愧疚。

  这辈子要是不进省大,他都对不起学校的那些老师!

  就这样,

  陈露阳在究竟是读研读北大,还是读省大的犹豫中,开完了这次协调会。

第459章 我去哪搞钱?

  虽然今天这个协调会又是“三国演义”、又是“挟天子令诸侯”的,

  但说到底,

  这些学院之间的你来我往、话术博弈,跟陈露阳还真没太大关系。

  会后具体怎么分工,怎么写材料,怎么归档署名……那都是哲学系、力学系、经济系几位老师的事。

  他一个学生,管不了,也不想掺和。

  他最要紧的任务,就一条:

  把零部件通用化继续往前推!

  三系愿意协同,那最好。

  但真要扯皮起来,他也不怕。

  有省机械厂这个大后方给自己撑腰,

  资金、技术、人才,厂里全能给他!

  最差的结果,

  不外乎自己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的去缠王轻舟,撒泼打滚、哭叽尿嚎地让他给自己安排个工程师过来画图纸。

  反正脸蛋子只是一张皮,

  只要肯不要脸,那你就是无敌的!!!!

  总之,北大加入固然好。

  不加入,

  他也有办法把事儿硬生生推下去!

  ……

  就在陈露阳信心满满,为修理厂的未来做打算的时候,

  力学系办公室

  张殿才紧紧皱眉的看着桌子上铺的图纸,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不满:

  “我让你画图纸,你就画出着这玩意儿给我??”

  “……你这画的是什么线圈壳?”

  “不是说结构要能散热么!?”

  “你这全封死了,热往哪儿散?”

  “还有这个绕线排布,线脚都没留加工角,你是打算让工人咋缠线?”

  “手伸进去还是用牙咬?”

  听着张殿才一句句的质问,

  张楠站在旁边,整个人绷得笔直,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虽然当初说的很好,由他打头,画初版草图,

  张殿才批注修改,逐步完善。

  但是真到动手那天,他才发现这“第一张图”比天还难画。

  点火线圈模块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线圈和磁芯拼起来的“盒子”,但内部结构极其复杂。

  既要算电感、留磁隙,又要估算热胀冷缩、考虑绝缘胶的包封空间。

  尺寸容差、接线通道、散热走向全得留,偏偏还没现成参考。

  哪怕张楠已经算是“力学系图王”了,

  但是他毕竟也是个没有什么生产实践、从书本里走出来的学生。

  图能画成这样,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此时站在张殿才办公桌的旁边,

  张楠觉得自己就像是等着老师批改跳错的小学生,紧张的手心拔凉都冒汗了。

  “还有这个连接座,”张殿才用铅笔圈了下图纸。

  “你设计的是平面接口,但现实里的车接头有几个是正插的?”

  “老车接线都留角度,接口不预留斜插方向,连线都插不上,装配怎么搞?

  张殿才越看越是来气。

  “谁教你这么画的?!”

  张楠红着脸小声应了一句:“我是照《机械原理》教材画的……”

  “教材是教材,教材不是车间!”张殿才声音有点怒了。

  “我上课的时候怎么教你们的?”

  “图纸是给人做出来的,不是给人看着好看的。”

  “你画的图纸做成了零件,要是装上去点不着火、刹不住车,咱得负责任的。”

  说到急眼的时候,张殿才压着怒火,反问一句:

  “我问你,你在修理厂呆了多少天?”

  “……快一个月了。”

  “那你见过点火线圈长啥样吗?”

  “见过……我拆过一个,还做了测绘。”

  “拆了个壳子就叫测绘?你画的这叫啥?”

  张楠脸“唰”地红了。

  张殿才也不好再骂下去。

  他站起身走到资料柜前,抽出一摞图纸。

  “这个,是七六年丰阳二机画的,YH-3型号线圈,配套312柴油车的。”

  “这个,是前年春春汽车研究所试做的高频点火模型,”

  “还有苏联技术引进那套柔性封装图。”

  ……

  “这堆图纸,你拿去,全看完。”

  “还有,回修理厂,把厂里回收的老线圈全拆了,每种拆三个,测一遍、画一遍,再装回去试火。”

  “点不着火,别回来交图。”

  张楠惊愕地抬头:“老师,要……要试火?”

  张殿才道:“你画的是点火线圈,不是纸糊的风筝,当然要试火。”

  张楠愣住了。

  “可是修理厂做不出啊……”

  “我让你试的不是你自己画的新品,是你图纸参考的实物件。”

  “画之前,先搞清楚这玩意儿到底咋通电、哪冒火、哪冒烟。”

  “点不着火,就说明你连线圈接法都没搞清楚。”

  “那你画什么图?”

  张楠脸涨的通红。

  “好的老师,我这就回去弄!”

  ……

  夜晚

  张楠骑着自行车进了修理厂大门。

  车间角落,一排排旧配件摊在铁皮台子上,林启明几个人正围着拆散的化油器和断裂的减震壳体低声讨论。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味和一股淡淡的焦灼感。

  刚推车进了门,就撞见陆局和张国强愁眉苦脸地走进院子。

  虽然这边张楠为了图纸,焦头烂额,

  但是修理厂的样件试制也没好到哪儿去。

首节上一节628/7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