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99节

  里面的人都好奇的看向两人,“老乡,你们找谁?”

  陈永威更是连手脚都不晓得该咋放了,涨红着脸,紧紧的抓住竹筐,“哥,他们不会拿我们当坏人,把我们抓起来吧?”

  “不会!”一下被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的李长乐,也有些紧张,“我找你们!不是,我是送鱼来的。”

  祝友友们新年快乐!蛇年财源广进!万事顺遂!

第285章 没想到

  埋头吃饭的周朝军抬头,看到李长乐紧张的样子,不由得笑了,“是你啊小李,你怎么来这了?吃过饭没,没吃就在这一起吃?”

  “吃过了!周队长,我还以为你忙没在呢!”李长乐和陈永威忙朝他走去,放下竹筐,掀开盖在上面的棉絮,说道:

  “我那天说过,要送点好的海鲜慰问你们一下,今天运道好,一连拖了两网都爆网了,我就挑了些肥美的马鲛鱼送来慰问你们。”

  周朝军看着竹筐里面散发着阵阵寒气的马鲛鱼,他那天以为李长乐就是滑头说说而已,没想到他真送了这么多马鲛来。

  “小李,我们不能要,你拿回去卖钱。”

  李长乐笑道:“周队长,我们一家特意挑出来送给你们的,别嫌少哈!”

  “朝军,他们这是?”周朝军对面干部模样的人问道。

  “闫所,他们就是捡到水雷的老乡……”周朝军把事情的经过对闫所长说了一遍。

  李长乐等他说完,笑着说道:“谢谢领导奖励的海事电台,大伙儿都说你们奖励的东西好实用!

  送到我们心里了,这些鱼是我们送来慰问战士们的,一点心意,请你们别嫌弃!”

  闫所长笑道:“老乡,这些鱼我们真的不能要,赶紧拿回去。”

  “领导,这些鱼是我们的心意,虽说不值啥钱,但也是我们一番心意,请你们收下。”李长乐拉了陈永威一下,“领导,周队长,你们慢慢吃,我们先走了哈!”

  “真的不能要!”闫所长说着冲一个胖乎乎的民警说道,“拿去过一下秤,该多少钱算给老乡。”

  “是!”胖民警应下,忙叫上人抬着竹筐朝厨房跑。

  “小李,你们等一下。”周朝军追了出去,“那些鱼我们真的不能要,拿了就是违反纪律,我们都要受处分的。”

  “不会吧?就一点鱼,又不是送了啥值钱的东西!再说,我自愿送来慰问你们的,他们凭啥处分你们?”

  周朝军笑道:“我们是军人,拿了群众东西真的要受处分的。”

  这时,胖乎乎的民警拿着五十块钱和竹筐出来,“老乡,一共125斤马鲛鱼,刚好50块。”

  周朝军笑着接过钱,塞在李长乐手里,“拿着,别让小王为难。”

  “哦!”李长乐拿着钱傻眼了,觉得这年头跟后世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你上次问那条船的事,我跟你说一下,那条船是隔壁省的,船主已经出事,已经通知了他家人,那边过几天就来办手续。”

  “我就是那么一说。”李长乐笑道,“我们兄弟四个已经定了一条大船了,还把你们奖励的海事电台,交给船厂让他们安装,省了两千块呢!”

  “雇人的时候,一定得注意,不要雇用那种滥赌、或是品行不端之人,不然就跟那条船的船主一样,害人害己。”

  “怎么回事啊?那条船的船主,是为什么被害的,我能晓得么?”

  “可以!”周朝军说道,“那条船的船主,跟那个被你开枪打中肩膀的船工是朋友。

  此人生性好赌,上船后又拉着其他船员赌钱,被船主说了几句后就怀恨在心。

  主要还是心里不平衡,觉得两人是朋友,一个是东家一个却受雇于人,还要受他管束。

  回港后,又借租船出海为名,把人哄出去害了,纠集几名不法之徒,在海上干起了不法勾当。”

  李长乐想到那些东西,“那,船上那些东西是他们抢来的么?”

  “打捞来的!”周朝军看了一眼,“国家加大打击走私贩私,总有一些人想挣快钱,干一些违法勾当,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还害了父母妻儿。”

  李长乐忙站直挺胸道:“周队你放心,犯法的事,打死我我也不会做,我要敢做犯法的事,我阿爸非把我腿打断不可。”

  “相信你不会!”周朝军笑着拍拍他肩膀,“订下大船了就好好干。”

  “是!”李长乐笑着应下,“周队长,你回去吃饭,以后想吃什么海货了,带个信给我就成。”

  说着又道,“我家还晒了不少头,鳗鲞、墨鱼鲞、鱿鱼鲞,海蜇啥的都有,下次我送来给你们厨房看看,保证比外面买的好。”

  周朝军虚点他几下,“感情你这家伙今天送马鲛来,就是想让我们在你那买干货啊?”

  李长乐讪笑着点头,“不瞒你说,我有想过,但真的只是想想而已。那些马鲛,我是真心实意想送来慰问你们的。”

  他把你字说的特别重,“不信你问刚才那位同志,每一条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虽说不是多值钱的东西,但心意是真的。”

  “信你!”周朝军笑了笑,“我回去帮你问问,厨房要的话,我让人给你带信。”

  李长乐双眼一亮,“谢谢周队!”

  “回吧!”周朝军挥挥手,转身朝食堂走去。

  李长乐跟陈永威出了边防派出所,高兴坏了,马鲛的钱一分不少,还拉到一个大客户。

  “哥,周队长人真好。”

  “对,难得的好人。”李长乐真心实意的说道。

  两人回码头还了三轮,带着寄放在陈家的东西回到南山,刚到路口,就看到李小波一溜烟往里跑,“阿奶,我三叔回来了。”

  李小涛迎上两人,“三叔,我们等你好久了,你们怎么才回来?”

  “饿了啊?”李长乐斜着肩膀,露出橡皮桶里的月饼,“回家拿好吃的月饼给你吃。”

  “我都吃过了。”李小涛一脸谄媚的看着他,“三叔,能不能把黄桃罐头开出来吃一个?”

  “哪来的黄桃罐头?”

  “上午有两家人来家感谢你们救了他们,他们家挑了好多东西来,还有不少罐头。”

  李长乐听后觉得是邹家兄弟,“回去让阿奶开了给你们吃。”

  到家,果然是邹家兄弟带着家里人来了,老酒、桂圆、荔枝、月饼、麦乳精、奶粉、罐头糖啥的买了一大堆,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

  “兄弟俩还想得挺周到的,买了四份来,你那份我放你屋了,阿威那份人家也送过去了。”

  李母李父都很高兴,不算他阿四,孩子们就救了两条命,那得是多大的功德啊!神明会保佑他们出入平安的!

  李长乐没想到邹家兄弟礼数这么足,“放我屋里做什么,老酒、桂圆、麦乳精那些拿出来你跟阿爸吃。”

  “你嫂子她们也给了不少,两坛老酒都在这边呢!你屋里的就先放你那,我们要吃的时候自己去拿。”

  李长乐听后便没再多说,想到今天十五,又道:“阿娘,你们今早去老爷殿敬神了没?”

  李母笑着点头,“去了!你阿爸挑着碗头一起去的,我们去敬过神明,还帮你们添了八块八的香油钱。”

  香油钱得自己给,李长乐把钱给李母后,又把酒楼和老张送的老酒、火腿、月饼拿出来也给大家分了分。

  李大哥拿出卖鱼获的钱,说道:“你们那条船的杂鱼卖了137块,晒鱼鲞的杂鱼和虾我们两家的斤两差不多,这次就不用从收货的钱里面扣了。”

  “行!”李长乐把钱拿出来分给了两个哥哥和陈永威,“送边防派出所的马鲛,他们照价给了钱。

  周队长说,那条铁皮船的船主……”

  李大哥几人听后都唏嘘不已,李父叹道:“在海上讨生活就是这样,小船不抗风暴,

  大船抗风暴吧,又要请船工,万一运道不好请到品行不端的,连自己都要搭上。”

  “他爸,船工的事你仔细点,多打听一下,不了解底细的人千万不能请回来。”李母担忧的叮嘱道。

  “晓得的,我打听的都是以前一起出海的老伙计,他们家孩子的秉性我都晓得,有几家跟阿平、阿安都熟。”

  李父说着看向李长乐,“赵家那条船,老张怎么跟你咋说的?”

  “船已经开到埠头了,张叔说张婶跟他儿媳打听消息去了,有消息下午就来回话。”

  “先吃饭,等老张回了话,我们再说!”

  “阿堂伯,哥,阿奶让我午饭回家吃。”陈永威提起火腿还有月饼说道。

  “好,跟你阿奶说,晚上过来一起吃。”

  “诶!”陈永威爽快应下,提着东西走了。

  吃过饭,李长乐把钱放好,提着一坛老酒、一条米鱼还有青蟹去了陈会计小卖部,探头看了看,见老头眯着眼躺在躺椅上听戏。

  “老板,来两包大红鹰!”

  陈会计睁眼见是他,笑道:“臭小子,一天挣那么多钞票,还抽大红鹰,攒那么多钱做啥?”

  “还能做啥,攒着打大船呗!”李长乐提着东西走了进去,“祝你老中秋快乐!”

  “不错,算你有良心!”陈会计乐呵呵的接过东西,又让他坐,这才提着东西送到厨房。

  李长乐把收音机声音拧小了一点,陈会计就出来了,提着一篓秋梨一篓文旦出来。

  递了一个秋梨给他,笑着说道:“老大丈人家的,带回去给你哥分分。”

  “好嘞!”李长乐接过秋梨放回竹篓里,“冬伯,我家屋旁边那块地基没人要吧?”

  “没人要!”陈会计睨了他一眼,“咋了,你想买下来啊?”

第286章 这么快就出来蹦达了

  “现在没钱,我让我阿爸搭了架子晒头呢!万一有人买了,架子就白搭了。”

  “上次移民户那几家也有一家看过那块,结果还是批的路边那块,人家都喜欢把房子建在外面,就你喜欢建在山凹里。”

  “山凹好啊,后面有靠山!如果我买的话,大概多少钱能买下来?”

  陈会计沉吟片刻后说道:“买跟批不一样,那块地基你要买的话,可能要五六百块。”

  李长乐两眼瞪的溜圆,“到底是五百还是六百啊,六百就太贵了,没我那块好,价钱还翻了三番,太贵!贵死!”

  “少跟老子装蒜!”陈会计拍了他一巴掌,“你小子这段时间可挣了不少,少在老子面前哭穷。”

  李长乐苦着脸,“冬伯,我这些日子是挣了一些钱,但定大船、建房子,哪样不要钱啊!

  我现在欠了一屁股债,恨不得一个当三个用,早点把欠债还清。等我把账还清,攒下买地皮的钱,你老人家可要给我便宜点?”

  他现在是有点钱,但那些钱都他风里去雨里来,辛辛苦苦挣来的,只有咔胎、二百五,才会拿自己苦死苦活挣来的钱不当钱花!

  都活了两辈子的人了,他早就不是那个咔胎、二百五、喜欢瞎瑟的李长乐。

  早就学会怎么做人,懂得做人该低调的时候就得低调,该哭穷的时候,就得哭穷。

  “行了!等你攒够钱要买的时候再来找我。”陈会计说着又问,“听阿清说,你家晒干货生意不错,都卖到鹿城师范学校了啊?”

  李长乐老老实实的点头,“生意还好,学校那边是丈母娘的关系,那边看货后觉得满意,就定下了。”

  “唉,别人家是男孩子不听话不成器,我家,阿萍被你伯娘宠坏了。”陈会计叹了口气,说道:

  “阿清天天出去跑车拉货,阿萍天天就守着那点网,在弄巷里跟几个碎嘴婆子学舌。

  我想让她也收鲜货晒些鱼鲞,跟老大说了说,让他帮阿萍找个学校弄些海货供应给他们。

  老大问了,说学校要鲜货也要干货,但卫生必须达标。你跟我说说,晒制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冬伯,卫生达标这事,说白了就一点,咱们做的时候,把那些东西当成是我们自家吃的来做。”

  李长乐想到后世那些给孩子吃腐败食物的食堂,“还有就是,买回来晒制的鱼虾要鲜。

  像这时节,早上收的鱼虾送过去就成,下午收的鱼虾,去阿东家买两块钱的冰块保鲜,送过去人家看着也好看。

首节上一节199/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