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18节

  李长乐蹬着三轮,气喘吁吁的往回走,到半路才遇到气喘吁吁的朝这边跑的葛昌发。

  “阿乐,你们动作这么快啊?”

  “滚蛋!”李长乐抬腿踹了他一脚,“老子不快点,难不成等你来帮忙干?”

  葛昌发讪讪的说道:“我回家换了衣服吃过饭,我哥叫我去水路张看船,就把你这边的事忘了。”

  李母拍了李长乐一下,笑道:“阿发,你别听阿乐的,阿水和玉芳也在帮忙,十来个人干活,一会儿功夫就好了。”

  李长乐冲他摆手,“老子家别的不多,就人多,家里几个娃也在帮忙,用不着你,赶紧忙你的去。”

  葛昌发见他不像生气的样子,赔笑道:“那你明早来喊我去山上看木料哈!”

  李长乐笑着点头,“明早再放我鸽子,你给老子等着!”

  “放心,绝对不会!”葛昌发和李长水兄妹一起跟着他们走到路口,告辞后朝自己家走去。

  李长乐一行到家,见院子里摆着十几口水缸,李小涛跑出来指着水缸,“阿爸,阿娘,三叔,我们帮着洗的!”

  “阿爷说给你买酸梅粉,你才洗的。”李小波毫不留情的戳穿了他。

  “叛徒,买的酸梅粉你也吃了的!”李小涛斜着他,两个眼珠子白的连黑眼珠都看不见。

  李小美蹬蹬跑到李二嫂跟前,“阿娘,我也帮忙抹了的,也吃了酸梅粉的。”

  “乖!”李二嫂揉揉她脑袋,帮着抬麻袋去了。

  李长乐撸了李小涛一把,“乖,等三叔去下桥把海蜇脑卖了钱,回来的时候给你们买炊饼。”

  李小涛一下就来了精神,“说话算话?”

  “臭小子,算话!”李长乐这年头的孩子就像一块砖,只要他们干得动的活,就把他们往哪里搬。

  干得好,父母心情好的时候还夸奖两句,干得不好,遇到父母心情不好,说不定还要挨一顿竹片炒坐墩肉。

  “噢噢,有炊饼吃喽!”几个孩子齐声欢呼。

  李大嫂笑着拍了李小青一下,“大姑娘了,还就跟饿了三天没吃饭一样!”

  “你又舍不得给我们买!”李小青帮着把背篓往屋里搬。

  大伙儿把海蜇全都卸下来后,李长乐瘫坐在椅子上,眯着眼一动不想动。

  睁眼见陈永威和李大哥、李二哥像不晓得累一样,提起水桶将橡皮桶里的海水舀来装大缸里,又拖着酸胀的双腿去帮着舀水。

  橡皮桶里的水分装到大缸里后,李大哥算了一下需要的明矾,将明矾过秤后,分别倒进橡皮桶里用海水稀释。

  李长乐扭头看向李母,“阿娘,三道工序做完,腌好的海蜇有多少斤?”

  李母想了一下,“一百斤鲜海蜇腌制好后,还不到十斤,这些已经初步脱水的,腌好后最多能得一千三到一千四百斤海蜇。”

  这下李长乐也开始心疼了,“踏马的,海蜇这东西简直跟海绵吸满水了,再挤干一样。”

  李母和李大哥把明矾水兑好后,大伙儿将海蜇皮牵开码好,海蜇头单层摆放好,装至七八分满,就用交叉绑好的竹片压在上面,然后放一块石头在上面。

  李二哥和陈永威拖着竹筐过来,“阿乐,你去酒楼卖海蜇脑那些的时候,顺便买几米篷布回来盖在上面。”

  李大哥看了看时间,“都三点多了,要不你和阿威现在就去?”

  “也行,我先称一下有多少,看看出货量大不大?”

  感谢友友,是啊裕不是啊鱼,2023……3886打赏支持!谢谢!

第181章 先试试水

  陈永威将装海蜇脑、海蜇里子和海蜇血的棒冰箱,还有两只水桶提了出来。

  “哥,箱子里和水桶里面都是,阿堂伯称了后才装的。”

  李父笑着点头,“阿乐,海蜇脑和海蜇里子焯水沥干后,分别是一百九十六斤和六十三斤,海蜇血有三十五斤,晒干还要轻不少。”

  “这东西本来少!”李长乐拿起账本,李二哥伸着脖子看了看,“阿乐,一共收了多少个?”

  李长乐指着账本上周若楠统计好的数字,“三角一个的有一百一十五个,用了三十四块五。

  两角一个的两百四十个,一共四十八块,一角一个有三百九十个,一共花了一百二十一块五。”

  李二嫂接过去说道:“大的平均在三十三斤的样子,中个的二十四五斤一个,小的有十一二斤一个。”

  李大哥:“我们家最先捞,捞到的大的最多,我估计大大小小加起来起码有一百多个,也有两三千斤。”

  陈永威咂舌不已,“算起来都有一万八九了,埋沙脱水后才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五斤,缩水真厉害!”

  “是啊,刨海蜇的时候都把我看心疼了。”李大嫂看向李长乐,“阿乐,这些东西送酒楼,真的能卖到一两块一斤啊?”

  “不清楚,得送去看了才晓得。”李长乐指着账本,“加上买水缸的六十八块,现在一共支出了一百八十九块五。”

  他估计这些海蜇脑子和海蜇里子,就能把收海蜇和买大缸的本钱挣回来。

  “我这里还有!”李大哥说着从兜里掏出两张纸头,“海盐周二舅收的我们五块一担。

  我们买了十五担盐、十担明矾,一共花了一百九十五块,海盐还不够,把海蜇腌好后还要去拉。”

  “好!”李长乐把账记上,“不算人工,已经花出去三百八十四块五。”

  李大哥点头,“等会儿还要给阿水兄妹两块钱。”

  李长乐接过去说道:“阿楠和嫂子,还有阿娘、阿爸、陈阿奶也得算工钱,他们帮着干活,手上的活就要丢下,也得给工钱才行。”

  “帮自己家干活,要啥工钱?”李母有些发愁的看着他,“阿乐,本钱都将近四五百了,这还没算你丈母娘的房租钱,我担心能挣钱么?”

  李大嫂连连头,“照算是不会亏本的,我就担心卖不出去,砸手里了。”

  “大嫂,以前买什么都要票,现在随便买,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这倒也是,有的东西还有议价,海蜇腌好了也不会坏。”

  “阿乐!”李大哥有些犯愁的看着他,“以前村里搞副业的时候也干过,还专门送合作社卖,最后还是亏钱收场。

  我们收海蜇、海货回来加工本钱比他们还高,我就担心跟他们一样。

  阿乐,我们这次不收已经收回来了,以我说这次卖了后我们就别干了,以后还是安安心心的淘海、出海捕鱼算了。”

  “是啊阿乐,听你哥的。”

  李父晓得自家这个老三,从小就是心气高,想挣大钱,让他试一次,晓得做买卖挣钱不好挣,以后就会安下心来干活挣钱。

  李长乐看了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的父兄,“阿爸,哥,我问你们,以前村里出工的时候人多不多?”

  李大哥:“怎么不多,只要能干活的都要出工挣工分,我们还要出海捕鱼。”

  “那你看是那时候的田地种下去的快?还分下户后种下去的快?出海捕鱼是那时候的鱼获多,还是现在多?”

  “种田的话当然是分下户后快,现在的鱼获是比以前多,但现在大多都用机动船,以前都是摇撸,生产力不一样。”

  “阿爸、大哥!”李二哥忍不住插话,“阿乐的意思是以前吃饭的多,磨洋工的多,还有不少往自己篼里装的,真正做事的少,他们才会亏本。”

  李二嫂点头道:“阿楠都说了,海蜇皮海蜇头能卖大几角一斤,一千多斤海蜇随便怎么卖都不会亏。”

  陈阿奶:“副业队跟自家干不一样的。村里照顾我家,我在里面干了两年,收工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揣些虾干、鱼干,鱿鱼丝啥的回家。”

  “是啊,都在拿,不拿就觉得吃亏了,多少都会揣一点回去。”

  “后巷的阿根干活的时候,最会磨洋工,挖两锄就抽一支香烟,撒一泡尿,等他来回两次,就开始吹收工号子。”

  “没错,那家伙插秧的时候也是这样,叼着香烟坐在秧马上面,半天不挪窝。”

  “不止他们家,村里不少人是这样干的,壮劳力十分工,差的九分,八分,女人割草才七分,不管出力多少,到最后也分那么多粮食。”

  “那是以前,你看分下户后,阿根家一亩田的秧苗,两公婆一天插完还收早工。”

  李长乐等他们说完,“对咯,你们也晓得大集体的时候,大家都在磨洋工,我们现在是给自己干,挣的钱就是自己的。”

  “只要我们一条心、有劲往一处使,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亏本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二哥瞪了他一眼,“这还用说吗,你愿意带着我们干,我们兄弟几个自己的买卖,还生外心,那还是人吗?”

  李大哥也连连点头,“打死我,我也做不出对不起兄弟的事。”

  “大哥二哥说的对!”陈永威冲李长乐憨笑着说道,“哥,你说咋干我就咋干,出脑子我不行,出力气我行!”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把手放在两个哥哥肩头,“我还不晓得我们兄弟的脾气啊,你们要是那样的人,我也不会拉着你们一起干了。”

  “这些海蜇我们就当试水,如果可行的话,咱们就多一条挣钱的路,因为我们都会有老的那天,不可能在海上漂一辈子。”

  大家听后觉得也是,村里年纪大点的船工,风湿骨痛愈发厉害,好点的还能摇着小船在近海捕捞糊口,严重的连走路都是问题。

  “好,我们都听你的。”李大哥说道,“你脑子灵活,老二脑子也比我转的快,以后买卖的事就交给你们做,我跟阿威下力气就行。”

  李二哥笑道:“阿乐不说我哪想得到这些,以后还得他出主意才行。”

  李父、李母和陈阿奶欣慰的看着几人,“你们以后做事也像今天这样,不管有什么话摆到桌面上来说,商量着去做,才不会兄弟、朋友反目成仇。”

  “放心,我们晓得的。”李长乐对几人说道,“等我卖了海蜇脑回来,你们把盐也买回来了,我们就照股子把钱凑出来。”

  “行,还是像以前那样,我们仨一人两股,你四股。”

  “好!海蜇脑、海蜇里子还有海蜇血,这三样里面海蜇血最贵,我打算留一半起来,先把那两样送去卖了,我觉得就那些东西,我们就能把本钱挣一部分回来。”

  周若楠接过话头,“阿乐,我觉得卖得好的话应该还不止,海蜇血干货卖十多块一斤呢!阿爸说了,海蜇血焯水沥干还有三十多斤,晒干后应该也有二十来斤。”

  “是哦!”李大嫂经她一说,看着桶里的东西,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光海蜇血就能卖两百多,加上海蜇脑和海蜇里子起码三百多。”

  经两人这么一算,大伙儿忽然发现把这些东西卖了,差不多已经回本,就算不够也差不了多少。

  “就是,剩下的都是赚头。”李长乐说着揭开棒冰箱,只见煮过的海蜇血看着有点像水煮后的牛肉片,把里面的海蜇血抓了一半出来装水桶里面,然后用旧棉絮盖上。

  又把另外海蜇脑和海蜇里子抓了一些出来,“累了一天,晚上做了下酒,海蜇血也做一些,这东西还有补血的作用。”

  李母刚想说话,就被周若楠抢过去,说道:“等会儿炒鸡蛋和白菜吃,海蜇血煮姜汁老酒。”

  阿娘肯定又要说阿乐啥都舍得吃,挣钱不也为了吃,勤俭节约是美德,但也不能太过俭省了。

  再说,阿乐都开了口,自己男人的脸面,自己帮忙维护。

  见媳妇开口了,李母也不好多说,“不早了,阿安跟阿威去拉粗盐回家,阿乐去酒楼卖货,我们把海蜇腌起来。”

  大伙儿都分头行动起来,李长乐带上水壶,把水桶提到三轮车上,蹬着三轮朝下桥驶去。

  快到盘镇时,就累得不行,歇了一会儿继续往前,一个多小时后,总算到了凤凰酒楼后厨的门外。

  阿胜开门看到是他,夸张的瞪眼,“我靠,阿乐哥,你也太拼了吧,强台风就要来了,你要钱不要命啊?”

  “钱也要命也要!”李长乐笑着把三轮推进院子,“坤叔在么?”

  “刚送鲜货回来一会儿。”阿胜看了一眼三轮车上的水桶,笑嘻嘻的说,“一般的东西我晓得价钱,坤叔教过我的。”

  李长乐见他一脸得瑟的样子,笑着递了支香烟过去,“看样子,坤叔是打算培养你做他的副手了啊?”

  “坤叔见我做菜不行,带着我买了几次。”阿胜指着水桶,“凉悠悠的,装的什么东西?”

  “海蜇脑、海蜇里子还有十来斤海蜇血。”

  “这东西不常见,我得叫他来看看!”阿胜说罢一溜烟跑了。

第182章 冤家路窄

  正看几个跑堂小伙儿把鲜货往水池里放的阿坤,听说李长乐送海蜇脑这些来了,忙跟着阿胜去了后厨小院。

  “我看看,你真弄到了海蜇血?”

首节上一节118/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