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第103节

  这时李大哥也跳上了岸,帮着把最后一个竹筐提上了岸。

  四人将渔获摞在三轮车上,陈永威跨上飞快的蹬着三轮,李长乐兄弟仨在后面推着三轮,飞快朝陈记海鲜行赶。

  码头上扛着竹筐、橡皮桶的渔人穿梭不停,遇到熟悉的都高兴的招呼。

  现在大家的关注点,全都在自家人身上,根本就没空去看三轮车上摞得高高的竹筐。

  李长乐回头看了看,当看到那艘驶进避风港的摇橹船时,露出了笑容。

  “赶回来啦!”

  “赶回来了,做梦都没想到风暴来的这么快!”

  “是啊,紧赶慢赶的,总算赶到。”

  “阿安,你们看到我家阿泰没?”一对老夫妇焦急的询问。

  李长安回头指了一下避风港,“在后面,还在船上搬东西呢!”

  “哦哦!”询问的老夫妇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脚步冲冲的朝阿泰的渔船跑。

  李长乐四人推着三轮车,跑到陈记海鲜行铺子外面时,风暴登陆了,地上的尘土、砂石被四面而来的狂风吹得漫天飞舞。

  门窗被风吹得“吱嘎”作响,铺子门口放着的大木盆被风卷起“嘭”地一声撞在墙壁上,掉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赶紧进来,我把门板上几道。”陈东大声招呼着几人,和老陈一起将门板飞快的插进凹槽。

  几人刚把三轮车推进铺子,里面已经有三四个村民等着了,接着又进来十几个扛着竹筐、提着渔获的村民。

  进屋后,都在说今天的风暴来得太突然,动作或是反应慢一步,可能就赶不回来了。

  李家后面站着的那家看到三轮车上的竹筐,惊讶的上前看了一眼,“阿乐,你又在哪儿遇到螃蟹搬家了啊?”

  另一人也惊呼出声,“卧槽~咋这么多青蟹?你们这是捣了螃蟹老巢了啊?”

  “那么大的风浪,我去哪找螃蟹搬家,捣螃蟹老巢?都是下地笼网捕到的。”

  李长乐不愿意来海鲜行卖渔获,一是价钱没酒楼贵,二是,担心被村民看到,眼红嫉妒。

  如果不是遇到风暴,担心今天白忙一场,他真心不愿意来这卖鱼。

  这时,进来卖渔获的村民多了起来,看到几人围着李家的三轮车,都放下竹筐、水桶围了过去。

  “看看,黄翅鱼、这两条大鳗鱼得七八斤重一条了吧?”

  “娘,咋弄了这么多老虎鱼?”

  “小心点,戳你一下,搞不好就要办酒席了。”

  大伙儿羡慕嫉妒的目光中,轮到李长乐家过秤了,兄弟四人将竹筐提下了三轮车。

  陈东看到竹筐里的大青蟹时,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阿乐哥,下地笼网也能弄到这么多青蟹,我看附近几个渔村,恐怕就你独一份咯!”

  这家伙,一条破旧的小木船,捕回来的渔获,比人家十几米的铁皮船收获还多。

  李长乐笑了笑,伸手揽着他朝角落走,“阿东,今天的好货可不止那些大青蟹,咱们先把青蟹的价钱说好,再说别的好货。”

  陈东晓得他跟凤凰酒楼合作,想了一下,也不敢把价钱说的太低,“这样,一斤重以上的,我照一块四收,以下的照一块,你看咋样?”

  李长乐笑着摇头,“一斤以上的一块五,以下的一块一,你倒手就有挣。”

  “哥,不能这样,你晓得的,外面的风那么大,还不晓得啥时候能停下呢,万一今晚死掉几只,我就亏大了。”

  李长乐想想也是,要不是遇到风暴,他也不会把渔获往这里送,“好,就照你说的卖给你。”

  陈东高兴的点头,“哥,你刚才说还有别的好货,到底啥好货啊,先给我看看?”

  “几条老虎鱼,还有两条四五斤重的红石斑,一条五六十斤重的大米鱼……”

  “啥?”陈东以为自己听错了,扭头看着他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两分,“你说你又弄到一条五六十斤重的大米鱼?”

  李长乐笑着拍了拍他肩膀,“小后生,淡定,淡定点!你这样子,哪有点陈记小东家的气魄!”

  “哥,你就别涮我了。”陈东两眼发光的看着他,“我这小东家一天挣的,还没你这个提着水桶淘海的挣得多。”

  “你哥是老实人,说的都是老实话!”

  陈东嘿嘿笑,不敢苟同,“你还是先跟我说,是不是真的弄到大米鱼了?”他觉得一个人不可能这么好运,接二连三的弄到好货。

第160章 价高者得

  “对,又弄到一条大米鱼,我估摸就在六十斤左右,你要是照上次的价钱收,咱们就免谈,卖两块钱的冰给我,等风小一点了,我直接送酒楼。”

  李长乐看着都看向这边的村民,想着等会儿把鱼弄出来,大家都能看到,索性也不遮遮掩掩的了。

  陈东愣了片刻,“哪能呢!你买冰的时候,我们就说好了,我帮你找老板买,我挣点中介费。”

  他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示意就照他早上说的五个点的提成。

  “行,你打电话问问,价钱合适我就卖了。”李长乐想了想,“坤叔那别忘了。”

  “放心。咱们先去看货。”陈东当然不会忘,凤凰酒楼也是他家的大财主,有好东西当然得通知他们一声。

  虽说五个点的提成是有比别家少,但总比阿乐把鱼送到酒楼卖,自家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的强!

  过完秤的和等着过秤的村民都炸了锅,一窝蜂挤到李家三轮前,“阿平,你家阿乐又弄到大米鱼了啊?”

  李大哥一脸茫然的摇头,“我也不晓得,我才接到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呢!”说着又激动的看向李长安和阿威,“真的啊!”

  “嗯!”李二哥和阿威将竹筐抬下来,下面的橡皮桶散发着阵阵寒意,“在这些鱼下面,用棉絮里面裹着的就是。”

  李大哥被惊喜砸晕了,“”

  还有人动手去翻橡皮桶里的鱼,气得陈永威指着老虎鱼喊:“不要命啦?戳坏了我们不赔的!”

  那人讪笑,“我们想看看大米鱼到底有多大!”

  “阿乐,把鱼弄出来看看,我捕了大半辈子鱼,还从没见过五六十斤重的大米鱼呢!”

  “是啊,就看看又不会少一两肉,弄出来大伙儿见识见识一下。”

  “人家阿乐的运道就是好,这都是第二次捕到大米鱼了。”

  “不止大米鱼,还有大花龙,螃蟹搬家,海胆、鱼群,我们出海捕鱼半辈子,这种好事一次都没遇到过。”

  “要是你们晓得,我哥还能让虎子送鱼,不惊掉下巴才怪!”陈永威腹诽着,学着李大哥抠住老虎鱼的嘴,将它们都放进水桶里。

  然后红石斑,黄鱼、黑鲷,黄翅鱼,梭子鱼、红眼鱼……露出了下面被棉絮裹着的大米鱼。

  李长乐将棉絮揭开,围观的人都哗然了,“啊,啊,踢个杀甲,居然这么大!”

  “阿乐,你在哪里抓到的啊?是不是又在哪个水坑看到的?”

  “不可能,能装这么大的鱼的水坑,得多大啊?”

  “不是抓到的,是我家阿乐用手抛网,网起来的……”李二哥眉飞色舞的将李长乐撒网时的情形,向大伙儿描述了一遍。

  陈永威时不时还上去比划两下,李大哥的嘴就没合拢过,李长乐看着三人,忽然觉得让他们这样乐呵显摆一下也挺好。

  小海那臭小子以前劝说村里得重病的亲戚时,就让人多想想高兴的事,保持心情愉快,说啥,快乐会分泌什么巴胺,还说那东西能防癌!

  “阿威,赶紧把鱼弄出来,放到台秤上过一下秤。”老陈更是激动,好久没上过大货了,几家大酒楼都快把他家的鱼行忘了。

  陈永威看着他,“阿叔,抱出来过秤可以,过完秤你得弄点冰块给我,不然就不鲜了。”

  “好好好!”老陈拍了他一下,“等会儿我把冰柜免费给你哥用。”

  “这还差不多!”陈永威得意的连鱼带棉絮抱了出来,放到台秤上,老陈乐颠颠的上前过秤。

  一连加了两个砝码,这才喊道:“六十三斤九两!”

  李大哥三人都高兴的拍了李长乐一下

  屋里顿时,“杀甲~”“卧槽~”声一片。

  “这得好几百了吧?”

  “这东西还叫金钱,鱼胶特别值钱,旧时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

  “现在不也一样,捕鱼的哪个舍得留着自己吃!”

  “对对对,好的都卖钞票了,自己吃些小鱼小虾。”

  “阿乐,网到大货,香烟走一圈,高兴一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还有人指着陈家烟柜里摆着的大红鹰,“阿乐,大红鹰,带嘴的来一包。”

  “好!”李长乐爽快的应下,立马在陈东家烟柜里拿了一包有过滤嘴的大红鹰,给铺子里的人,都发了一圈。

  有几个还开玩笑说,以后跟着他们的船出去捕鱼。

  李长乐装作没听到,过去帮着李大哥、李二哥分拣鱼获。

  陈东拿起电话,拨了一通,跟人报大米鱼的斤数后,几个老板都说等风雨好风小一点就来看货。

  阿坤不在酒楼,过了一会儿,就把电话打过来了,跟陈东通话后,又让李长乐接了电话。

  告诉他,他人在海门那边的酒楼,风暴登陆后渡轮也停运了,说他等渡轮开航就赶过去,让他一定把大米鱼留给他,价钱好商量。

  大家是老朋友,这些日子多亏凤凰酒楼,他们才挣了那么多,李长乐当即爽快的应下了。

  陈永威和老陈把米鱼放进冰柜里后,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把青蟹分拣好了,一斤以上的有七十五斤,一块四一斤,就是一百零五块。

  一斤以下的三十六斤,刚好三十六,光青蟹就卖了一百四十一,兰花蟹和梭子蟹一共卖了十五块。

  然后就是那几条老虎鱼,陈东这次给了五块一斤的良心价,算下来缺几分钱就三十块,凑整给算的三十。

  黄翅鱼和黑鲷这些都死掉了,价钱少了一半多,一共卖了三十九块,海鳗二十五,马鲛十三块。

  皮皮虾、青占、黄占、水潺这些几分一斤的,李长乐懒得卖,留下拿回家晒鱼干。

  外面的风雨依然很大,大家都挤在一起围观李长乐家过秤,看到人家一天就有这么多渔获,相熟的关系好的都替他们高兴,有的则酸溜溜的。

  就这些渔获就是两百多了,还有一条六十多斤的大米鱼,一天就进账几大百,人家干一天,比他们干两个月的收获还多。

  陈东拿着着钞票和单据出来递给李长乐,说道:“总共是两百六十三,大米鱼的收据你拿好,等风小一点,买家来了,我就来喊你。”

  “好!”李长乐把钱装袋子里,看了看外面,大风大雨的,他们也走不了,把东西收拾好,将三轮车推到角落里,看大伙儿卖鱼。

  在鱼行等了将近一个钟头,风雨才小了一点,在陈东家躲避风雨的村民陆续往回赶。

  天色已彻底暗下来了,李长乐三人,肚子饿得咕咕叫。

  “哥,回了,阿娘和嫂子们在家该担心了。”

  “走吧,我来蹬三轮车。”

  兄弟几个把家什收拾好,装上收纳轮,李大哥蹬着三轮,迎着风雨兴高采烈地往回赶。

  “哥,今天那些黄翅鱼还有黑鲷可惜了,少卖了一倍多的钱。”

  “没办法,死鱼的价钱是要低一些的。”李长乐也心疼,好几十块呢,一家子两个月都开支不完。

  李大哥想想担心的说道:“阿乐,你说坤叔也要大米鱼,如果别的买家给的价钱比他高的话,我们怎么办?”

  “是啊,大家的关系这么好,坤叔对我们也挺照顾,不卖给他不好吧?我觉得如果相差不多的话,还是卖给坤叔的好。””

  李二哥三人做梦都没想到,他们还有担心东西不够卖的一天。

  “哥,你们别担心,凤凰酒楼在下桥是最好最大的酒楼,如果只是南岸这边的酒楼来竞价,坤叔出价肯定不会比别的酒楼低。”

  李长乐觉得如果还有人,出价比他们还高的话,除非是鹿城那边过来的大酒楼。

首节上一节103/2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