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63节

  前院的东厢房也是暖暖的,感谢棒梗给他烧炉子烧炕。

  秦淮茹没有没收棒梗每天5分钱的收入,这让棒梗账面上迅速富裕了起来,棒梗现在走起路来就差横着走了。

  实际上棒梗就是表面风光,还带着两个妹妹呢,按棒梗往常的作风,平均分配,一人挣钱三人花,估计最后拢共剩不下几分钱。

  这都是李铭定价的时候就考虑好了的。一个月一人五毛钱,买两本小人书,再买一毛钱的糖果饼干就花完了。

  听到他进院子的动静,对门的阎埠贵家。

  三大妈掀起屋内的布帘,小声说道:“对门小铭回来了,空着车回来的。”

  躺在床上的阎解放说道:“爸,我就说了,人家现在当副科长了,外面吃喝多着呢。”

  阎埠贵不满道:“少说点没用的话。你的工作现在还指望着人家帮忙呢。”

第262章 我给你暖一暖

  阎解放随意道:“上回您还说轧钢厂的建材厂呢,一点戏都没有。”

  阎埠贵喝了口热水,不慌不忙的说道:“这回不一样,人家要是调回轧钢厂的建房指挥部,到时候你的工作不就有希望了!”

  阎解放歪嘴道:“也就是吴名在院里胡扯了一句,我妈还可能听岔了呢。而且这是就算是真的,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呢!”

  三大妈很是不满说道:“我耳朵可不聋。”

  阎埠贵也说道:“既然你自己都不着急,那我就不管这事情了。”

  “爸,主要那是临时工啊。到时候轧钢厂房子建完,我不又变没工作了吗?我可不像嫂子,有大哥这正式工,她可以随便做做临时工。”

  三大妈看向阎埠贵,说道:“老二说的也有点道理。”

  阎埠贵也看向三大妈说道:“老大不是说了么,他们厂里有了建材厂,职工住房以后能够年年不停的建。”

  阎解放明显不信,说道:“您不是一直说您最会算计了。我哥他们厂这次建房有一部分是由上面的拨款。哪有每年都拨款建房子?以后建的房肯定没多少。到时候,我哥他们自己厂里的人手就够了,我再去哪找工作?”

  阎解放又说道:“再说了,他才调去山里当副组长才一个月,这又把他调回来,怎么可能?”

  阎埠贵恨铁不成钢,说道:“你懂什么!那些升官快的,哪个不是这样调来调去,别人一没注意,级别就升上去了。”

  “那也没这么快的!”

  夜里静悄悄的。

  前院东厢房的房门虚掩着。

  秦淮茹偷摸进屋关门,低声抱怨道:“这天气还真冷。”

  李铭小声兴奋道:“快进我被窝里来,让我给你暖一暖。”

  秦淮茹也没啥好害羞的,半夜跑来就是为了这么一档子事,过把瘾回去更好睡觉。

  。。。

  (●.●)

  。。。

  事后,秦淮茹理了一下凌乱的刘海,问道:“我听说你又要调回来了?”

  “李副厂长就是随便那么一说。前两天他在职工住房的工地表扬了一下我的工作能力,说要是有我在那个工地,打地基的进展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拖拖拉拉。”

  “职工住房那边的施工进展不顺利吗?”

  “嘿嘿!我也不清楚,可能还行吧。但凡事就怕对比。我在鲁家山那边,进展神速。这不就显得他们慢了么。”

  “我听厂里同事说,这次咱们厂是要建300间房子?”

  “是准备建300间,有200间是财政拨款资金建的,剩下100间是厂里用各种结余的资金建的。”

  这时候企业可以按工资总额的2.5%计提福利补助费,按5.5%计提医疗卫生补助费,还有按工资总额3%提取的企业奖励基金,69年规定三项基金合并为一项企业职工福利基金11%。

  目前除了医疗卫生补助费不好挪用,福利补助费、企业奖励基金都可以提取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居住环境,这是符合规定的。

  万人大厂,人均工资按二级工的38元计算,一年的工资总额就是456万元。能计提的福利补助费是11万4千元,企业奖励基金13万6千8百元。能挪来建房的总金额就是这25万元。

  不算计划外的灵活收入,一年不发福利,25万元全拿来建房。按50元每平的建造成本,每年就是可以建5000平,每间25平左右,也才200间房子。

  一万人的厂子,要50年才能每人都能分到一间房,就这还是不可能的。托儿所、食堂补助等费用都是用的福利补助费,这一部分就不可能节省。

  产品销售价格、利润率都是计划好了的,一大堆小单位没有拨款没有计划外的资金,压根就建不起自己单位的职工住房,只能靠上面的拨款,靠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跟安排。

  “我还给李副厂长出了个主意,厂里成立一个物业服务合作社,到时候要这些新住户自己负责打扫卫生之类维护的事情,不出人的就要出钱,平衡一下还没分到房的职工的怨气。”

  秦淮茹享受着爱抚,也惦记着他的事情,问道:“这样的收费会违反规定吧?”

  “问题不大,自力更生嘛,不交钱的可以出工呀。李副厂长还有点犹豫,估计是想等大家为了分房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再提出来。”

  物业费收不了,所有收费都是需要有文件的规定,不然工人会让你知道谁才是主人。而且分到住房的职工是有交房租的,文件规定了金额和用途,房租里有部分金额确实是用于维护房屋的。

  但实际因为房租非常低廉,住户对公共设施也没那么在意,长期下来各种损坏保修费用不少,这一部分需要单位贴钱进去。

  这其实很不合理,既分到了房子又还有补贴,分到房的这些人好处全占,没分到房子的人什么都没有得到。

  “那这事情可不能让人知道了,不然全都得怨死你。”

  “他们都已经分到新房子了,占着大便宜,你说还计较这点小钱做啥?没分到房子的人不是也可以出口恶气么?我这是在给大家谋公平呢。”

  “你总是这么能干。”

  “这话你刚才说更应景。”

  “现在说也应景。”同样是在炕上,勾人还是得泼辣的秦淮茹,娄晓娥就说不出来这些话来。

  天雷勾地火。地火是真的有,棒梗给烧的炕。

  。。。

  暖…

  。。。

  转眼就是两周过去了。

  11月28日,周日早上。

  昨天的寒流让清晨的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10度。

  夜里也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大清早,平坦的路面还没有人车经过,李铭小心翼翼的开着小货车。

  他载着娄晓娥下乡是去查看温室大棚。

  他的温室大棚都是靠着山体建造的,跟梯田一样一层一层向阳而立。

  白天的大棚,有光照升温,墙体储热。晚上的大棚,有稻草苫子盖着保温,夜里能比棚外高十二三度。

  昨天没有什么光照,娄晓娥担心棚里的蔬菜会出现冻害现象,这可是花费了她好多心思种植的,有个大棚还是专门种了各种她爱吃的蔬菜。

  到了目的地,停好车,李铭搀扶着穿得厚实的娄晓娥上山。

第263章 一个完整的童年

  外面的气温很低,温室大棚上面厚厚的稻草苫子也就还没掀开。平常也不是天亮就掀开,是等气温升上来后才打开接受光照。

  稻草苫子上没什么积雪,跟周边白茫茫的一片比较起来,很是显眼。

  高建成、高建德两人还是很勤快的,两人应该是已经用大扫把清扫了几遍棚上的积雪。

  李铭娄晓娥找到了正在烤火的高建成、高建德。

  大棚里头乌漆嘛黑的,几个火盆火光灼灼,既是加温棚内温度也算是照明。

  昨晚高建成、高建德半夜就烧了柴火升温,要烧的比较久用的是木柴,不敢烧稻草玉米杆子,这些烧多了烟太大会熏伤秧苗。

  正在吃香喷喷的烤红薯,高建成说道:“昨晚上起来看温度计的时候,发现下雪了,我们两就起来烧了柴火,温度有一直维持在12度以上。”

  娄晓娥也不是白学了那么久的农业技术,说道:“书上虽然说了,黄瓜夜里适宜温度要15-18度。但是也说了这样阴雨天的情况,白天光照不足,白天光合作用不够强,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夜里棚内的温度。”

  李铭帮娄晓娥剥开那滚烫的红薯皮,说道:“我等会去小院子搬一些柴火过来备着。不用担心缺加温的柴火,我会去买一些载过来,你们就是要多注意防止缺氧。”

  李铭之前有点高估了他这个大棚的吸热保温能力。此时一般的温室大棚还不如他这个,他的大棚还是试验改进了最佳光照角度,吸热储能效果更好一点。其他人的大棚早都需要夜里烧煤增温,算上燃料的投入,最后面卖菜也挣不了几个钱。而且人也需要过冬,这时候城里燃料紧缺。

  还好他种植的都是小世界育种出来的高产品种,产量升上去了,偶尔烧热加温的成本就可以平摊着降下去。

  高建德也说道:“我爷爷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叮嘱我了,要我们两夜里警醒一点,可能会下雪,该烧柴的的时候烧柴,柴火的事情不用担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支书他们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多了,平常还是得多请教请教。”

  “当然,昨晚也是你们两及时加温才没让棚内蔬菜出现冻害,立功一次。烤红薯先别吃了,你们留着点肚子,等会有好吃的犒劳你们一下。”

  原来,李铭两人出发的时候车上就带了一堆吃的东西。

  娄晓娥之前想吃的烧烤,李铭一直没空给她安排。

  他两来的时候就打算了在这里边干活边烧烤,顺便也犒劳一下勤恳值班的高建成高建德两人。

  黄瓜的藤蔓乱爬,娄晓娥三人就在棚里梳理一下黄瓜苗。

  李铭去车上拿烧烤的东西,食物都是临时准备的,他自己也想吃了,也就随娄晓娥的意折腾一番。

  光让驴拉磨不给驴吃草,长久不了,要想别人用心的好好干活就得搞好奖励措施。

  偶尔犒劳一下高建成两人,可以让他们更有动力。

  对于高建成两人,烤馒头就已经很香了。

  带鱼只是简单搭配酱油烤制就是香气扑鼻。

  一片一片的烤肉片那更是刺激味蕾。

  李铭又拿出了小世界种的各种调味料。

  这一顿烧烤还是很扎实的,高建成两人可是吃得满嘴都是油。

  吃完烧烤,李铭娄晓娥就回城去了。

  中午,高建业来喊高建成吃午饭的时候,还尝到了点剩下的烤馒头,很是羡慕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们两在这吃苦受冻呢,没想到却是偷偷吃好吃的!”

  高建成没好气的说道:“你今天要是早点起来过来帮我们干活,就能一块吃上了。”

  高建业嘴里吃着馒头,还嘟囔着说道:“今天生产队都没上工,这么冷的天我起来能干嘛。”

  几十年后,下一场雪,各种美景玩乐还带自拍。

  这时候的下雪,刺骨的寒冷,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利。

  人们没有机械设备除雪,单单清除路面的积雪,就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布鞋棉鞋可是不防水的,棉衣棉被都是紧俏物资。

  对于一些人来讲,冬天就是一道难过的坎,更何况下雪。

  高建德比划着说道:“你是没吃过,有这么大的虾,晓娥嫂子说是海里的虾。刚才烤的那个带鱼外酥里嫩。羊肉串撒了孜然粉还是什么粉,那个香啊,我都不会描述。”

  高建业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高建德得意道:“你现在知道我们这边的好了吧,既暖和又有好吃的。”

  即使没有李铭带的好东西,他们烤点红薯、豆子、芋头、土豆之类的,那也是非常美味。

首节上一节163/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