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891节

  “你有信心就好。现在可有不少人都等着看你的笑话。”姜卫国道。

  “呵呵,看笑话还是好的。不死心,先要从我手里赚便宜的人更多。”

  “赵家和沙家哪两个?”

  “您也知道?”

  “四九城就这么大,你又是我女婿,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他们不会乱来。”

  “有您给我撑腰,我肯定不担心。”

  姜卫国笑了笑,话锋一转。

  “湘火炬的汽配业务不卖了?”

  徐良心中一动,“您知道了?”

  “上次跟领导谈完后,就有人把这消息传给了鲁冠秋,不然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么快找上门?

  现在你突然不卖了。

  让传消息的人很恼火,觉得你有意欺瞒内阁,所以建言内阁和领导应该派出调查组,配合你们对德隆的处置。”

  “果然是利益动人心,这种建言也敢拿出来。”徐良讽刺道。

  “德隆的债务规模庞大,所以这种言论在内阁还是有些市场的。”

  徐良一愣,“如果真这样的话,德隆我干脆不要了,谁愿意要谁拿去。”

  “你好歹也是身家几百亿美元的富豪,这种任性的话怎么能随便说?到时候不止得罪支持你的人,更会得罪领导。”姜卫国教训道。

  “嘿嘿,爸,我就是在您面前发发牢骚而已,在外面我肯定是一颗红心向太阳。”

  “你呀。

  我就没见过几二十出头,却像你这样混不吝的。”

  “我也是发展需要。”徐良笑道。

  “行了,别贫了。你收购德隆是私企之间的交易,内阁和领导不会派出什么调查组,不符合规矩。

  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但有一点你记住,你可以推翻之前的承诺,但你既然答应了负责德隆的所有债务,就不能反悔,这是底线。”

  “这您放心。我既然说了负责,就肯定负责到底。

  不过,德隆这边趁着公司财务混乱,管理不善的机会,损公肥私的蠢货着实有些多,目前我还在调查,到时候恐怕需要巡捕部门配合。”

  “这个你不用担心,只要证据确凿。不用你说,法律也不会放过。”

  顿了一下。

  姜卫国话锋一转。

  “前段时间,鸿蒙参加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主持的测评,还拿到了第一?”

  徐良愣了一下,去年他答应鸿蒙人工智能研发部负责人唐晓鸥,参与05年美国NIST评比的时候,没想着会拿什么名次。

  结果拍去的鸿蒙员工,太能干,直接给他拿了55.31%的得分。

  比第二名的Google多了近5%。

  虽然只有百分之五,但在机器翻译领域,需要研究5~10年的时间才能达成。

  这个结果,不出意外的在会场上引发了轰动。

  消息传回后还登上了新闻。

  着实热闹了一番。

  “这件事您也知道了?”

  姜卫国点了点头后,“不止我知道,内阁的领导们都知道,而且也非常重视。

  内阁希望你能准备一些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料。

  选一个合适的时间,给内阁的主官们做一次演讲。”

  “给内阁主官们演讲?”

  “嗯。”

  徐良这下真的有点意外。

  “咱们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在过去一两百年里落后了,但不能一直都落后。

  所以,对新科技、新发现都非常重视。

  大数据、人工智能,甚至你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上面都有关注。

  你要是愿意的话,回去好好准备,准备好了,告诉我一声,内阁安排时间听取你的演讲。”

  徐良略作思索后便点了点头。

  “爸,这件事我答应了。今天回去后,我就准备材料,等准备好,我给您打电话。”

  姜卫国面露欣慰,“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虽然私生活差了点,但大节无亏。”

  被老丈人当面说私生活混乱,即便以徐良的厚脸皮,也忍不住有点尴尬。

  好在姜卫国也没再多说。

  两人又谈了一下德隆的收购,便结束了这次的谈话。

  回去的路上。

  “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爸跟你说什么了?”

  “上个月鸿蒙不是在美国NIST评比上拿了第一吗?上面打算让我给内阁各部门主官讲一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还用讲?你直接写一份材料递上去不就行了。

  而且这两年你不是一直在写这方面的书吗?

  到时候多打印几本交上去。”

  作为枕边人,姜晓阳知道徐良从02年开始就一直在写一本描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书。

  两年多时间下来,已经结稿了。

  目前正在校稿,并进行一定的修改。

  “你说的当然是解决办法,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在场的话,还可以解答疑难,加深理解。”

  姜晓阳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你做好了,还能在内阁留下好印象,也方便鸿蒙、汉华在国内的发展。”

  “我也是这样想的。”

  

  彭胜宇看着面前张挂着厚重的钢化玻璃幕墙,在春日的阳光下,金光闪闪,完全现代化的高档写字楼。

  深深吸了口气,下意识抓紧了手里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作为合金股份的总裁,面对未知的命运,他心里也一样紧张忐忑。

  尤其这次见面的还是大名鼎鼎的超级富豪,世界知名科技公司鸿蒙和顶尖金融集团汉华的创立者徐良。

  据说对方只有25岁,比自己年轻了一轮。

  以前只是惊叹对方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功。

  现在马上要面对,压力骤然大了起来。

  来之前做的那些心理建设,好像完全失效了。

  好在他也是执掌一家集团公司,管理着几千人的职业经理人,虽然紧张,但也没失去冷静。

  “彭总?”

  同来的秘书轻声呼唤道。

  “嗯?”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是不是该进去了?”

  彭胜宇点了点头,“走,进去。”

  拾阶而上,推开地弹门,一进去便是约有五百平米的恢弘大厅。

  正对面是前台,以及显眼的汉华logo。

  两侧是摆放着桌椅,提供咖啡、茶等饮料的休闲区,很多穿着休闲装,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两三人,或者四五人一组;或激烈,或放松的谈笑着。

  从他们身上,彭胜宇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初入社会,想着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激情。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汉华创业孵化室的创业者。”

  突然的声音,让彭胜宇下意识转头看了过去。

第780章 彭胜宇

  “你好,我是徐总的行政助理吕慧,奉徐总的命令,来这里迎接你。”

  看着面前穿着乳白色女士西装,留着齐耳短发的干练女子,彭胜宇不敢怠慢,连忙伸出双手。

  “你好,你好。我是彭胜宇,很高兴见到您。”

  对这位徐良身边的大管家,他虽然第一次见,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彭总客气了,请跟我来吧。”

  “您先请。”

  看他谨慎,吕慧笑了笑也没再客套。

  她很清楚这些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心理,所以也没多解释,以后习惯了,也就好了。

  来到徐良在汉华的办公室。

  敲了敲门,推门走了进去。

  “徐总,合金股份的彭总到了。”

  “快请。”

  虽然未见其人,但听着语气中的高兴,彭胜宇心中的紧张也消散了不少。

  在吕慧示意后,连忙走进了办公室。

  同时也看到了从办公桌后面迎上来的,大名鼎鼎,但在商界却极为低调的徐良。

  看着迈步走过来,虎背熊腰,气势迫人的壮汉,彭胜宇脸上闪过一丝惊异。

  他原以为徐良是那种身材高挑,带着金丝眼镜,穿着西装,文质彬彬的青年才俊形象。

  但现在一看。

  说散打冠军他都信。

首节上一节891/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