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97节

随着越来越宽、越来越长的浮桥,向河中推进,浮桥上能够站立更多弓箭手,那也就意味着,架桥兵士有了更强大的掩护。

虽然天宁军兵士依然还有死伤,但天平逐渐回正,对天宁军极其不利的局面正在一点点扭转。

“快了!快了!”薛仁贵站在岸边默默的念着。

眼看浮桥就要搭到对岸了,对岸的反扑也越来越疯狂。

薛延陀人知道,他们阻挡了天宁军这么久,给天宁军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一旦渡河,自己的下场绝对凄惨无比!

因此,他们才要拼尽全力的阻挡天宁军,哪怕是能阻挡天宁军铺上最后一块木板也好。

薛延陀人看着即将铺设完成的浮桥,陷入了疯狂,天宁军又何尝不是!

他们眼看着就要靠近对岸,自然也会干劲更足。

“都加把劲啊!马上就完工了!”

“加把劲,等到把桥铺好了,老子非得多砍几个头玩!”

“就是啊!太憋屈!”

……

兵士们在互相鼓劲中,天宁军的浮桥,终于铺上了最后一块木板!

“全军过河!”薛仁贵一声令下,传令兵开始挥动令旗。

赖世宏横刀握在手中,握的骨节发白,“将士们!冲过去,为死去的袍泽们报仇!”

这一嗓子,振聋发聩!

周边的天宁军兵士,跟着齐声喊道:“报仇!报仇!报仇!”

随后,赖世宏手握横刀一马当先,最先冲上浮桥、杀往对岸。

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居然将一直所向披靡的的天宁军精锐阻挡了多时,又死伤许多袍泽。

天宁军兵士心里都窝着一肚子火。

当第一批人马俱甲、手握钢刀的天宁军骑兵冲上对岸以后,积攒多时的烦闷与憋屈,终于彻底爆发!

他们愤怒着挥舞钢刀,朝着那些刚刚那些疯狂射箭的薛延陀兵士砍去!

几分钟时间,大批天宁军杀到,北岸已经牢牢控制在天宁军手中。

此时,王玄策也带着之前离开的一万兵士返回浮桥这边,开始渡河。

“王将军,渡河之后,调整成防守阵型,以防薛延陀杀个回马枪!”薛仁贵向王玄策叮嘱。

此时,所有天宁军兵士群情激奋,最容易激进。

头脑被愤怒的情绪左右,将领们很可能做出不正确的判断,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全军覆没!

所以,这时候作为全军统帅的薛仁贵,不仅要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还需要提醒麾下各级将领。

其实薛仁贵的担心多余了,赖世宏率先过河以后,就立即组织兵士们继续追击,迅速调整阵型。

同时派出数十名斥候,呈扇形朝前侦察。

终于,全军渡过尔斯安河。

之后,斥候来报,

“大总管,前方五里,发现有薛延陀军埋伏!”

“详细报来!”

“喏!沿着薛延陀军溃逃路线的前方五里,有一处山谷,山谷中散落着薛延陀兵士的兵器、受伤的马匹等。”

“在山谷两侧的密林中,埋伏有大约两万人!这些人面无倦色,应当不是溃逃的守军,可能是敌方援军。”

斥候把探知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并呈上画的简图。

附近兵将一听,果然啊!有伏兵!幸亏没有晕着头猛追!

“援军?嗯,我们渡河耽误了那么久,他们的援军也该到了。你们有没有被发现?“薛仁贵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决定。

“不曾被发现。敌军的注意力一直在山谷中,我们是从他们后方探知的,并未进入山谷。“

斥候很肯定的回答道。

“好!你们继续向更外围探查,一有异常,迅速来报!”

“喏!”

斥候领命前去。

薛仁贵看向赖世宏和王玄策,

“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趁着对方不知自己已经暴露,我军可派出一部分人,假意上当,沿着这条路追击,以拖住他们一段时间。”

“同时,主力绕到其背后,实施包围,最后里应外合,歼灭之!“

薛仁贵一边说,一边在那张简图上,点了几个位置。

“这几个位置,是敌军最容易突围成功的地方,在外围再设几个伏击点,务求全歼这两万人!”

赖世宏、王玄策等将领一听,也是眼冒精光。

薛仁贵又作了具体安排,所有将领各自点兵,前往自己的设伏点。

很快,一支有五千人左右的天宁军,行至山谷。

“这里!这里!快看!”走在最前的天宁军兵士大喊。

“兵器盔甲丢了这么多,应该是从这里逃走了,看来他们跑的挺急呀!”

“快禀报统领!”

几人议论间,一名将领走了过来,“怎么回事,为何停止前进!?”

“将军,前面有很多敌军丢弃的物品,他们必定是从这条路逃走了!”兵士立即禀报。

“那还不赶紧追!还停下看什么看!快追!”将军吼道。

但是,他心里却在想着:

这些兵器也丢的也太多、太明显了吧,难道就不怕看出是故意的吗?这也太侮辱智商!不过,这应该是薛延陀人能想到了最高明的计谋了吧?

唉,为了全歼你们,就陪你们玩玩吧!

五千天宁军毫不犹豫的进入了山谷。

而潜伏在密林中的薛延陀兵士,看到天宁军兵士果然“中计”,纷纷看向建议制造一处假象、并在此设伏的那名“智者”。

献出这一妙计的薛延陀“智者”,正在贪婪的享受着旁边所有人万分敬仰的目光。

此时,他的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眼看五千名天宁军全部进入自己的圈套,薛延陀将领大喝一声,麾下兵士们迅速朝天宁军冲去。

第134章 目标:护粮队

埋伏在山谷中的薛延陀兵士,见宁国军队进入山谷,已经得意忘形。将领一声令下,兵士们冲了出来。

正当他们兴奋着、挥舞着战刀剿灭眼前这支宁国军时,他们的后方,突然响起了喊杀声。

随之密密麻麻的宁国兵士从他们后方冲了出来。

这是被反包围了?

不应该啊!这可是“智者”的计谋!

薛延陀人怎么都想不到,他们如此高超的计谋,怎么就失败了呢?

想不通也没时间想的,刚刚冲才密林中出了的,打算把山谷中的宁国军一网打尽,结果转眼自己就被围了。

薛延陀军被天宁军四周围剿、中心开花。

两个多小时后,这支两万多人的薛延陀援军,死伤七千多人,剩下的万余人投降了天宁军。

“大总管,这些降兵怎么办?”赖世宏向薛仁贵问道。

“带着吧。看这情形,前面还有不少硬仗要打,带着他们,做仆从军也好。”

“有了他们,安营扎寨,筑垒架桥,能节省我们不少体力。但是也定要看管好了,还有那些各级头目,就不必了,彻底留在这里吧。”

薛延陀的军事形式与宁国不同,他们的军队不是由王庭统一招募的。

而是由依附王庭的各个部落,按照自己部落人口比例,提供向王庭打包输送。

他们并不效忠王庭,只效忠于自己的部落首领。

各部落首领送兵士给王庭,其实也是一种交易。你需要用兵时,我输送兵士给你王庭,但我的部落被其他攻打时,你王庭需要替我暴揍对方,起码也得给我主持公道。

作战中,往往一个部落的兵士,就是一个作战单元,各级统领由汗王指派自己最信任的人担任。或者由来自汗王本部落的人担任。

如今成了俘虏,只要把那些将领干掉,把来自各部的兵士分散编制,做好看守,就能控制住他们,为天宁军所用。

赖世宏心领神会,前去安排。

大军继续朝着薛延陀王庭挺进。

如今,薛延陀向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各派兵十万,总共派出了二十万大军。

薛延陀留守的兵力最多也就十万左右了,这一就是薛仁贵敢于大胆挺进的原因。

一路上又遇到了多支阻击部队,但并没有减缓五万天宁军和仆从军的行军速度。

不仅如此,仆从军的数量还增长到了两万。

达契克山脉位于土拉河以南,而土拉河与达契克山脉之间的一的一处较大的平原,就是薛延陀的牙帐,也就是王庭所在地。

如今,薛延陀已经退守达契克山脉一线,防御薛仁贵大军。

薛仁贵、赖世宏、王玄策三人,登上了达契克山,看向了薛延陀的王庭方向。

以前草原上是突厥人、薛延陀人的军队最勇武,战斗力最强。

配备有大量的战马,以及弓马娴熟的兵士。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一状况就改变了。

如今,宁国的骑兵成了草原上最强悍的军队,薛延陀的骑兵基本不再敢与宁国骑兵硬刚正面的。

如今要么是学着设伏,要么在重要节点结营固守。

好像完全调了个。

眼前这个营盘,大约有十万薛延陀军。

整个营地绵延数里。不仅有兵士营地,还有牧民,以及数万只羊和准备的干草。

这些羊就是薛延陀兵士的粮食,而干草是羊的粮食。

给羊准备干草,是防止在被围困不方便放牧时,羊被活活饿死。

“两位将军有什么收获。”巡视一番后,薛仁贵向赖世宏、王玄策问道。

“看这营地的规模,至少驻军十万,而他们用来充做军粮的羊数量只有数万,这显然不够吃。”

“这附近,必定还有他们的牧场,或者输送羊群、粮食的通道,我们若是能控制这处牧场或运粮通道,”

首节上一节9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