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56节

第77章 舰队试航

舰队航行三四个小时后,还能清晰的看到岸上的山脉。

太慢了!

如今船舶的行进,动力都来自于人力划动、风帆、洋流。如果风平浪静,没有洋流,或是逆流那就只能靠人力了。

人力驱动,速度实在太慢,还是有风好!

完全是靠天吃饭啊。

李恪心里默默想着:是时候搞蒸汽机了!

不过蒸汽机一出,整个宁国都将发生惊天巨变。全天下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以后的历史进程又会走向何方?

暂时不去想了。

“我们宁国人口少,兵力不足。每一个兵士的生命都很珍贵,如果有人落水了,你们船上有没有救人的工具或者预案?”

“当然有了,而且还不止一种。”郭致远答道。

“真的吗?我不信。”李恪说着,笑呵呵把袍衫一脱。

“王上,你,你,你要干什么?”见李恪脱衣服,郭致远觉得不对劲,不会是要亲身检验吧,他嘴都开始哆嗦了。

接着,“噗通”一声,李恪纵身一跃,一个猛子扎进海里。

“快!救人!”郭致远歇斯底里的喊着。

很快,一个拴了绳子的羊皮气囊丢在了李恪落水的地方。

船舷上,一条小船迅速放了下来,稳稳落在海面上。同时,一条软梯也放了下来。

然后,“噗通”“噗通”,郭致远和一名监造,也跳入海里。

李恪在海里踩着水,漂浮在原地,朝两人招了招手,“还不错,用时不到两分钟。准备的工具也很实用。”

在两人的帮助下,李恪爬进小船。然后,战舰上用绞盘把四角绑了绳子的小船拉了上去。

不是李恪太懒不自己爬软梯,而是他想完全走一下士兵落水被救的流程。落水后还清醒的话,就不用多说。

可落水后晕厥的呢?

现在看来,一切都还不错。

“王上,您可要吓死我们了。”刚被拉上船的郭致远惊魂未定。

“本王都说了,可以游到……,唉,算了,说了你们也不信。”

众人哭笑不得,鬼才会信!

不过也确实感动于王上亲身体验施救兵士的流程。

“你们这套方法很好,等到战舰移交军方时,一定要原原本本教给他们,让他们多多演练。”李恪又叮嘱道。

“臣记下了。”

“试射一下床弩吧。”李恪又吩咐道。

随即,旗语舞动,后方其他战舰上抛下一个几块木板钉出的假想敌船。

离开一段距离后,李恪所在的战列舰把舰身横过来,用床弩瞄准。

可海面上有风浪,船身难免摇晃,这增加了射击难度。

弩箭射出后,并未击中目标,不过相差不大。

这些操作的人都是船厂的工人,并未参加过专门的训练。

从整个操作过程看,将来兵士们只要多加练习,适应了摇晃的船身,把握住击发时机,还是不影响发挥床弩的强大威力的。

接下来又进行了各项操作,一一看过后,李恪才算放心。

“这一支舰队还远远不够,本王需要的是五支、十支、数十支!你们以后还要多多努力!”

“另外,要尽心尽力培养更多的工匠。本王费尽心思把你们培养出来,不是让你们把这些技术揣在怀里当传家宝的!”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手工业的工匠们创造了很多不朽的传奇,有些技术甚至在科技发达的后世都无法仿造。

但是,却又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技术的失传了。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工匠们,把一切自己掌握的知识都当作安身立命之本,一般绝不外传,只传自己的子嗣。甚至传男不传女都成为子孙不敢违背的祖训。

就算传了,也会在自己临死前才传出最经典、最高超、压箱底的那些技术。

如此一来,由于无子嗣、意外身死、战乱等原因,导致大量手工业技术失传、湮灭。

而宁国这些工匠,他们的技术,可不是祖传的。如果是祖传的技能,李恪也不会干预。

他们所掌握的技术,都是李恪在齐州期间,用后世的知识,一点点培训起来的。

在培训他们之前,就叮嘱他们,以后每个人一半的职责,就是培养更多工匠。

可一掌握高超技术就守口如瓶,绝不张扬的传统,已经在这个社会有数千年传统,已经在工匠们心中根深蒂固。

这就需要李恪时时敲打他们。

以往那些在培训其他工匠方面不积极的人,李恪已经把他们封闭管理起来。

既然你们违背承诺,不愿意把技术传给别人,想当成宝贝藏起来,那就一辈子只做个工人吧!

至于说传给自己的儿子?

想都不要想!能不能从工业区走出来还不好说呢!

最终也会孤独的带着视若珍宝的技术,躺进棺材。

“王上放心,臣始终把培养更多的工匠当作头等大事,一天都不敢懈怠,也绝不会藏私,如今臣的身边就跟着十多个助手,每一个都会悉心培养他们。”

“嗯,如果是这样,你做的很好。本王这里还有更多、更高深的知识,等着你们来学习,但前提是,你们得培养出足够多合格的工匠,才有资格学习。”

“宁国要强大,离不开大量的工匠,而你们作为第一批本王亲自培养的人才,不仅顶着让人艳羡的荣耀,更要担起更大的责任。”

“而你们在宁国历史上的功劳,绝不亚于那些开疆拓土的将士!到时,你们同样也可以和那些治世能臣、拓边武将一起彪炳史册!”

李恪一段话,听的郭致远和一众工匠们热血沸腾。

彪炳史册!

他们作为工匠,以前想都不敢想。

自古以来的历史,只会记载皇帝妃嫔文臣武将,顶多记载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

至于其他职业,很难被史书记载。

如今,王上居然说,将来宁国的史书上,也要记录自己一笔,怎能不让他们激动!

追求青史留名,连皇帝都不能免俗,何况他们。

于是,这群人瞬间就像打了鸡血,个个精神亢奋,工作激情直接拉满!

现在这批顶级工匠,薪俸已经超过了四品官,物质上他们已经满足,该追求精神层面了。

彪炳史册?

乖乖嘞,咱也可以?

拼了!

第78章 17个娘子,薛延陀公主

试航之后,李恪就回了宁城。

柴彪禀报,

“王上,前些日子,大唐的将作少匠阎立德前来拜见。”

“有没有说是什么事?”

“说是大唐的商人从宁国回去后,诉说锦州港的便捷,请求官府也修筑新型港口。逐级上报后,圣上就让将作少匠来考察了。”柴彪说明缘由。

“嘿!那不就是来拜师的嘛!”李恪直接乐了。

突然一顿,“你说谁?阎立德!?”

柴彪纳闷道,“是啊,阎立德,来了有十多天了。王上不在,由于涉及到机密,也没人敢同意他去港口。”

“安排住哪里了?”

“由于他没持国书,以私人身份来的,没住国宾馆,外事部把他安排在城东一处小院了。”

“知道位置吗?”

“臣不知,不过前天王妃差几名宫女送日用品过去。”

“去把那些宫女叫来。”

“喏。”柴彪回头交代一名神武卫兵士,前去叫人。

“老沙,你回去吧,这一趟去锦州十多天,回去好好跟你婆娘乐呵乐呵。”

“啊,噢,臣领命!必定打的敌人丢盔卸甲、落花流水!臣告退!”

“吹吧你就!”

“吹什么吹,某这肾就是铁打的!今天晚上不眠不休!”

“铁打的还是纸糊的,谁知道呢!”

“不跟你这怂包废话,回家看我婆娘去!”

李恪也懒得搭理两人的互相鄙视,笑呵呵的看着两人互怼。

他们几个主仆多年,没有其他人在场时,自然没那么严肃,偶尔也来一些荤段子。

很快,三名宫女出来。

走在前面的两个英姿飒爽,后面的那个步伐矫健。

“夫君,你回来了!”一名宫女看到李恪满眼都是小星星。

另一个也是欢呼雀跃。

“你叫本王什么?夫君?”

“是啊!大姐说,你是她的夫君,那就也是我们其他所有姐妹的夫君,大姐让姐妹们对夫君像对她一样,绝对忠诚!”

“等会儿、等会儿!先别忙着叫夫君,你们大姐是谁啊,嫣儿,还是丽婉?还是青瑶?是青瑶吧!”

李恪恍然大悟,是了,肯定是了!

罗青瑶可是一个杀手团伙的老大啊,手下有十几个女杀手。没想到这丫头把手下的杀手弄到宫里做宫女了。

“是的是的,大姐正是罗青瑶。大姐说了,姐妹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既然她做了夫君的女人,那我们全部姐妹17人,就都是了!”

“夫君,奴的名字唤做裘燕!”

“夫君,奴的名字唤作龙卉!”

李恪手扶额头:……

首节上一节5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