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46节

既然目的就是为了帮他们积累经验,就是为了帮他们打怪升级,那么就允许他们犯错。

如今,在自己身边,在宁国可快速投送兵力的范围内,犯一些错误,只要知耻而后勇,只要吃一堑,长一智,那就是一种进步。

如若不然,等他们带兵到了数万里外,远离宁国,一旦出错,势必带来倾覆性的危险后果。

“如今你们把军队置于清怀江以北,现在又正处夏季,常有东南风,要务必小心对方的火攻。”李恪仔细端详了一番地图后,提醒道。

“臣已经做出部署,日夜安排人到清怀江对面探查,只要对方准备火攻,必定会准备大量物料,我们就能事前得到警示。”

“如今,只发现对方在这几个地方有船只集聚,似乎的确准备用火攻,不过还没有准备火攻所需物料。”

裴行俭说着,在地图上向李恪指出。

林邑的国土呈狭长形,南北长约1500里,东西距离却不到500里。

其东临大海,西部是真腊国。

国境内,东部是狭窄沿海平原,西部是茂密的山林。

由于降水丰沛,河流短且急,由于河水的冲刷,河流都很宽。

如今,天宁军大营前的清怀江宽约一里多。

东西流向的清怀江把林邑一分为二,北方已经被天宁军占领,林邑把全国的兵力船舶都调集到清怀江南岸,想以此阻止天宁军继续南下。

“其实,你们也不必严防死守,给敌人准备火攻物料的机会也未尝不可。”

李恪看着地图,背负双手,细细思量。

“王上的意思是……”裴行俭似乎不太明白。

“你们在不断的探查对岸,对岸必定也在不间断探查天宁军这边的动静。如果没有火攻的机会,他们就不会准备火攻的物料了。”

“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准备物料。然后,我们去点燃!”

众将听完,顿时眼前一亮。

林邑地处热带,国内到处都是河流,船只是当地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另一方面,林邑一半的国境线都是海岸线,也可以说,林邑是一个海洋国家。

因此,无论是河船还是海船,林邑几乎到处都是。

虽然林邑的船只在尺寸上远远无法与天宁军相比,但是数量上却远远超过天宁军。因为,他们把全国的民船都给拉了进来。

天宁军的战船上装的有振威炮,射程足以打到对岸,但对方船只数量太多,又在憋着准备用火攻的方法。

如果对岸密密麻麻的火船一股脑的,向天宁军的战船扑来时,就算振威炮可以一炮干掉一条船,也挡不住对方数量实在太多啊!

所以,天宁军如今最担心的就是对方利用人海战术,把所有船点着火,然后全部堆上来。

如果再遇到南风,风借火势,火助风威,那就更危险了。

因此,天宁军才要日防夜防,唯恐对面的林邑军采用火攻的方式发动突然袭击。

既然天宁军担心的是敌人的火攻,那么把敌人用于火攻的物料提前烧掉,不就规避了风险嘛!

有了李恪的提示,将士瞬间明悟。

李恪的那句,“让他们准备物料,我们去点燃。”也瞬间点亮了众将领的思路。

第366章 隔江炮击

宁国的战舰威力刚猛,林邑十分畏惧,但是也有弱点。那就是怕火攻。

而林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搜罗了全国的船只,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把搜罗到的所有船只,全部变成火船,然后程冲进天宁军舰队。

你们这中间就有一个环节,是天宁军可以利用的。

操作好了,天宁军舰队的隐患就会被消除,那么舰队就可以向对岸发起总攻!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林邑火攻的物料准备个差不多,还没开始实施火攻前。

天宁军可以派人过去,一把火把那些物料给烧了!

让其让其在没有到达北岸的天宁军舰队前,就成为一堆灰烬!

“臣觉得,此计可行!”裴行俭当即兴奋道。

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那就去准备吧。我们这边故意显出纰漏,然后挑选潜泳好手,集中训练。找上五百人,应该不难吧?”李恪问道。

“不难!选兵士出征时,臣按照王上的要求,挑选的兵士大多都是岭南道、江南道的兵源,找出五百人潜泳技能过硬的不在话下!”

“好,那就去办吧!”

五百人很快挑选出来。

李恪的要求是,起码要能游过这一里多宽的江面,而且到达对岸后,还能有体力躲藏、潜伏,悄悄点燃对方囤积火攻用的物料。

无论是江南道还是岭南道,境内河流密布。而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又不要是沿着河流聚居生活的。

因此,绝大部分的江南、岭南人都熟识水性。

三天后。

弦月当空,但夜空中的团云,始终却捂住月亮,不肯放开。

江面上漆黑一片,隐隐能看到对面营帐照明的火光。

五百名天宁军兵士分散成半里宽的正面,分批跳入江中,而后悄然向对岸游去。

对岸的林邑军大营旁,堆放的就是正在源源不断运来的各种易燃物。

为了安全起见,林邑人并没有把已经运来的各种物料装上岸边的船只里。

一条条黑影次第上岸。

为了看护这些物料和船只,林邑人也组织了兵士不断巡逻。

有了“游隼”队员三天的密集训练,如何应付这些巡逻的林邑兵士,这五百人早已经好多套应对方案。

更何况还有游隼的队员们协助。

岸旁岩石的黑影中躲藏了十多名天宁军兵士,这时走过来一队林邑兵士。

一行五人,最前面的人举着火把,后面的人警惕的往两旁查看。

这五人走过后,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又回来。

反复几次,间隔时间都差不多。

弄清楚林邑兵士的巡逻规律后,一名游隼队员,带领四名天宁军兵士,猫着 腰悄悄跟着这队林邑兵士。

待他们走入到树下的阴影中时,身后的游隼队员,一个箭步冲上,探出左手,捂住那末尾的林邑兵的嘴巴,右手持匕首伸到其颈部,往自己怀中轻轻一用力,就割破那人的颈动脉。

其余天宁军兵士也有样学样,解决了前一个。

就这样,负责这段江岸巡逻的兵士,被游隼队员几其他天宁军兵士给一个个解决掉。

而后,众人分散开,朝着那些囤放的物料而去。

“旅帅,怎么办?这些物料距离岸边的船还有大约一百步远,搬到船上再点燃显然来不及了!。”

旅帅即这五百人的的统领。

“顾不了那么多了!一旦被敌军发现,就连这些物料也无法点燃了。反正没有物料,他们只有船只,对我们的战舰造成的威胁并不算大。”

“那,引燃这些物料?”

“嗯,引燃物料!所有人就位,同时点燃,同时撤离!”

黑夜中,响起了一声,奇怪的虫鸣声,声音拖的有些长。

听到这个声音后,一垛垛物料旁站的天宁军兵士,都从身上摸出一个油纸包,拆开后,里面是一盒火柴。

片刻后,又是一声短促的奇怪虫叫,天宁军兵士纷纷点燃面前的物料,确认燃烧的足够旺后,撒丫子朝清怀江跑去。

很快,整个南岸火光大盛。各种物资燃烧起来后的刺鼻气味,被滚滚浓烟裹挟着,弥漫了整个江岸。

这时候,就算是林邑军的警惕性再低,也能发现这边的一段江岸出了问题。

顿时,林邑军大营号角声“呜呜”吹响。

整个大营瞬间沸腾。林邑兵士们提着兵器一脸懵逼的钻出营帐。

而这边跑到江边后的天宁军兵士,

“噗通!”

“噗通!”

“噗通!”

跑到江边后,天宁军兵士们纵身一跃,跳入江中,而后迅速向北岸游去。

未游到江心,已经有天宁军的船只等在这里,兵士们陆续被拉上船,此次行动完美结束。

清怀江北岸,李恪与裴行俭、程务挺等人立于岸边,个个手端望远镜,观看着整个过程。

此时的南岸,已经火光冲天。

“王上!成功了!”看着整个望远镜两个镜筒里都窜着火苗,裴行俭激动喊道。

“唉,可惜呀!那些船只没能一起烧了!”程务挺遗憾道。

“林邑人又不傻,没有正式发动攻击前,当然不会把物料搬上船。不过以及不影响战局了。”李恪轻松说道。

很快,五百名天宁军兵士及游隼队员被接了回来。

过去的时候,为了不惊动对岸的林邑人,天宁军兵士连游泳都不敢用力划水。

回来时候,既然物料已经彻底点燃,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就算被发现了,林邑人也没空来对付这五百名天宁军兵士,他们的首先要做的必定是先救火。

“趁着林邑军正集中在岸边救火,命令所有射程足够的战舰,全部开火!给他们热闹热闹!”

李恪没有放下望远镜,随口吩咐道。

“遵命!”裴行俭兴奋应答。

此时,正是对岸林邑军的慌乱时间。

意识到被袭击后,他们开始组织救火,并调兵前来围堵天宁军。

因此,大批林邑军涌向江边。

“轰!”

“轰!”

“轰!”

北岸的天宁军战舰,所有的主炮副炮同时开始怒吼!

炮弹向集聚在岸边的林邑军头上倾泄。

很快,救火的呼叫声,围堵天宁军的怒吼声,全都变成了惨叫声。

整个夜空,被物料燃烧的火光照的亮如白昼。

天宁军战舰上的火炮,不需要怎么瞄准,只需以火光为基准点,隔着清怀江朝着那一片范围无情轰击就行了。

首节上一节246/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