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45节

第364章 一张提货单

瘦子指着公示板上那条信息,兴奋喊着。

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准备前往杭州进购竹器的。

他们从洛阳乘坐蒸汽船,到了扬州后,再转乘前往杭州的船。不过两人的船票是明天的,于是就商量着在扬州城随便逛逛。

结果就走到了证券交易所门前。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买下这张提货单,就可以到洛阳的仓库,提出那批价值五千银元的竹器?”胖子也兴奋起来。

“这是当然!而且,对方说了,可以九折转让,你们只需要支付4500银元,另外再支付百分之三的佣金就可以了。”

姚敏才点头答道。

“嘿!果然是这样,有意思、有意思!瘦三,你觉得怎么样?”

“不管怎么说,运费是能省了,不过不知道五千银元的货值不值那么多钱。有货物明细吗?”瘦子问向姚敏才。

“有的,稍等。”姚敏才见两人目光光彩渐盛,连忙去取提货单的副本给两人。

瘦子接过反复看了几遍,而后又递给胖子,眼睛里全是激动与兴奋。

“这、这是杭州那边的进货价啊!这也,在洛阳就能拿到杭州的进货价!这一下子就能多赚三四成啊!”胖子也压抑不住的激动。

不过他稍后有了些迟疑,“价格上倒是能省不少,不过,这批竹器的实物我们看不到,质量上就没法确认。若是买到的全是次品,那不仅没的赚,反而会亏的一塌糊涂。”

听了胖子的担忧,瘦子兴奋的表情也渐渐减淡。

两人看向姚敏才。

姚敏才当即指出,“关于货物质量方面,还需要你们自己细细权衡,交易所是无法保证质量的。”

两人听后,犹豫不决,有心放弃,可这一下能做赚三四成利润的机会,他们又舍不得放弃。

“那,我们再商量一下吧。”两人走到一边。

“怎么办?要不要拿下?”瘦子问道,

“油水很足,可是风险也很大!不好判断啊,要是有样品就好了!”

正在这时,从外面走进一名中年男子,正是上午的竹器商人,依然是满面愁容。

而他也正是这张提货单的主人。

“姚郎君,又来打扰你了,那提货单有人要了吗……不好意思啊,我急需钱周转。”男子一见姚敏才就略显尴尬地问道。

他也知道,毕竟是上午才公示售卖信息,现在就想要结果,确实急躁了些。

“噢,赵掌柜,太好了,刚好你来,有两名客人对你的货物质量无法判断,正在犹豫呢。”

姚敏才说着,就环视大厅,寻找那胖瘦两人的身影。

“什么!已经有人确定意向了!?”

赵掌柜既急躁,又对这么快遇到买主觉得诧异。毕竟在这之前,他已经奔波了好几天了,洛阳的提货单,相隔数千里,实在太难出手了。

看到胖瘦二人,在大厅角落里,拧着眉头纠结,姚敏才朝赵掌柜说道,“请随我来。”

“两位……”

“抱歉,我们还是决定不要……”看到姚敏才过来,胖子似乎已经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老赵!你也来这……不对,那张提货单不会是你的吧!”看到姚敏才身后的赵掌柜,胖子惊讶道。

“胖五?瘦三?是你们要买那提货单?”赵掌柜一时也有点懵。

很显然,这几人是互相认识的,能这样称呼彼此,应该是熟识的。

“是啊!你的,那提货单真是你的?”胖子再度兴奋起来。

“当然!”

“九折转让?”

“嗯,九折。”

“质量和以前一样吧,嘿嘿!”问到这里,胖五的兴奋已经难以抑制。

有胖五的兴奋,自然有就有赵掌柜的肉疼,剜了胖子一眼,

“放心好了,我赵记竹器的生意还是要做下去的!”

你开心就开心,能不能稍微忍忍,避开痛心疾首的我啊。

“好好!瘦三,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没了、没了!就这样吧,赵掌柜,成交!哈哈!”瘦子也同样开心极了。

赵掌柜虽然肉疼,但毕竟他是要急用钱的,虽然损失了一成货款和运费以及一部分佣金,但钱周转开了,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证券交易所获得双方的佣金,而胖瘦两人更是节省了一大笔款,以及运费。

其实,说到底,证券交易所是最大受益者。

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产出,只是收集信息,然后发布信息,最后促成双方交易,并获取双方的佣金。

可谓名副其实的暴利!

这就是做平台的魅力!

一切手续办好,赵掌柜心情轻松了许多,于是笑嘻嘻的看向胖瘦二人,

“胖五,瘦三,其实我之前已经决定了,如果三天没有人接手这提货单,我就再降降为八折,再过三天还没人接手的话,就再降!”

“那成想,我才刚刚降价,你们就接手了!唉,其实,们只要再等等,就可以节省两三成的货款!两三成啊,等上一个月也划算啊!”

说完,赵掌柜一溜烟跑了。

胖瘦二人组,顿时傻眼了。

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姚敏才。

姚敏才哭笑不得,这个赵掌柜太坑了,他是看不得这两人的瑟样,故意恶心他们一把。

见姚敏才点了点,胖瘦二人顿时像吃了一头个大肉肥的苍蝇……

郁闷啊!

“你们也不用觉得遗憾,如果真的等到几天后,说不定早就被别人买走了!毕竟利润丰厚的生意,谁不动心!”

两人听了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觉得似乎少赚了好几成,就是不得劲儿!

接下来的一个月,证券交易所每天门庭若市,办理业务的越来越多。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操,李恪从洛阳要来的十几人,已经在各种业务上都非常熟练。

于是,李恪把他们两人一组,分别派往海东道、四郡道、河北道、江南道、岭南道、天山道,另外就是洛阳和扬州,也都有安排。

这十多人,承载着李恪的新的希望,到各地去,从零开始创办各地的证券交易所。

在扬州几个月后,李恪准备继续南下,宁国与林邑之战依然在持续。

宁国参战的将领都是年轻一代,说实话,李恪有点不太放心。

因此,他决定巡视岭南,继而前往林邑。

PS.

这里说以下政区划分。

前面有读者说,为什么把山东省分到了河南道?更有读者说,把他们山东划分到河南道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说山东划分到河南道就是奇耻大辱

这么只说一下历史事实:在唐代,黄河从太行山南端就一路向东北入海。黄河以北是河北道,黄河以南是河南道。

因此,在当时,淮河以北、黄河以南都是河南道。

我文中唐境内各道划分方法,并不是自己瞎扯的,而是根据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老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划分的。

真实大唐领土以外的政区划分,那纯属我瞎胡扯的。如果你觉得有更好玩的划法,欢迎提出。

第365章 南下林邑

银勾斜悬,夜色渐浓。

“儿,婉儿,为夫准备继续南下,巡视岭南后去前往林邑,你们就不要去了。”

“夫君要去战场吗?能不能不要亲自上阵……”说到最后,苏声音渐小,也红了眼睛。

“夫君在后方统筹坐镇就可以了,切勿再像以前一样,亲自上阵厮杀。否则妾不放心夫君的安全。”阎婉也拉着李恪的手臂,满目忧虑。

“将士们都在前方拼杀,怎么为夫就去不得了。你们放心好了,我会注意的,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李恪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担忧与不舍,自然要多说一些宽慰的话,让两人放宽心。

……

第二天。

李恪安排好所有妃嫔,想继续留在江都宫的就继续留在这里,想回洛阳的就护送她们回洛阳。

而李恪则在神武卫和亲军三千营、燕云十八骑的护送下,搭船前往岭南。

经历了泗州和扬州的两次危机后,苏强烈建议李恪,让他把亲军三千营和燕云十八骑调来。

作为贵妃的苏,是嫔妃之首。在王后苏嫣不在场的情况下,苏嫣的意见就代表如今身边所有嫔妃的意见,李恪自然也是需要考虑的。

李恪分出一部分神武卫兵士,与金凤卫一起负责护卫众妃嫔,留在江都或回洛阳。

其余神武卫及三千营和燕云十八骑,则护送李恪南下。

在广州稍作停留,李恪就直奔林邑。

十天后,李恪就已经出现在林邑的天宁军大营。

“臣,轻敌冒进,才招致此次失败,请王上重罚!”

大帐内,李恪端坐于上首。裴行俭、程务挺、王玄策、赵文昊、左宽几人,一一汇报了这些天以来的的战况。

因为一开始进军顺利,王玄策一部轻敌,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险些被对方包圆一口吞下,幸亏其他各部连夜驰援,来了个反包围,最后在内外夹击之下,消灭了敌人。

“终究是没有造成损失,也不算是彻底失败。但你也的确因轻敌置麾下于险境,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过错先给你记下,若下次再犯,加倍惩罚。”

“臣,遵命。”

其实,这也就是李恪担心的原因。

虽然裴行俭、程务挺、王玄策等,他们都是真实历史上的名将,都曾打得周边国家闻风丧胆,谈之色变。

但那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是在他们人到壮年以后,才逐渐走上大总管的位置的。

如今,他们的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李恪提前三十年把他们放在了大总管的位置上,这样一来,能不担心嘛。

不过,为了锻炼他们,也不得不如此。

待这帮人有一定的统兵经验了,就可以安排一两支军队向西远征,一直向西推进,直至找到大西洋的出海口!

首节上一节24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