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03节

抬头看向李恪,“你有更好的方案?”

“自然是有!”李恪说着,朝阎立德身后的下属招了招手。

那小跟班模样的人,立即挎这一个书箱走到近前。

“纸笔。”

小跟班立即把书箱放下,从箱子里取出纸笔。

李恪接了过来,把纸覆在书箱上,随手画了一个简笔画的山。

“比如这是铁路要穿过的一座山,你们现在的办法是从两端分别朝中间掘进。那么如果从两端洞口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这里,垂直向下打个竖井,”

李恪说着,在上面画下了一个竖井,

“把人和工具送到井底,在井底分别向两个洞口掘进,是不是工时就能缩短一半?至于竖井的深度计算,应该也不难吧?”

李恪说到这里,阎立德的表情直接亮了,双手击掌,“这、这,妙啊!妙!”

“可以可以!我这就准备打竖井!”旁边的承包商激动的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工时缩短,显然他的利润增加了!

阎立德无奈的摇了摇头,确实这一点他没想到,这想着两端掘进就已经快了一倍。原来还有在此基础上再快一倍的方法。

“还有这座山,也不用绕,可以直接翻越,只需要配合火车转向就可以了。”

说着,李恪又在另外一张纸上画下一座山。

第303章 人字形爬坡

只见李恪在刚刚画下那座山上,又画下了连续折向的“之”字形路线。

准确的说,应该是“人”字形

铁路线从山脚开始在来回折向中,向山顶不断爬升。

“你们也都过来。”李恪把阎立德在建设部里选出的那些小徒弟都叫了来。

“看这里,”拿笔在“人”字形铁路的一条“腿”上画了一个条横线,“假设这一列火车,在条路线上行驶,”

“当整个车身都驶入铁路的折向处后,也就是这个人字的顶部后,把火车导入折向后的路线,而后开始倒车,驶入人字的另一条腿上。”

“倒入下一个折向处后,再正向开进又一回折路线。以此类推,直至翻过这座矮山!”

李恪说完,把笔递给了阎立德的小跟班。

小跟班却两眼紧盯着李恪刚画好的简图,毫无反应。

同时呆愣的还有围过来的其他人。

“这?居然是如此简单的方法?”

“虽然简单,却解决了大难题?”

“这样能少绕好几百里!”

……

阎立德兴奋之后,又是无奈的叹息,心中似乎产生了一丝挫败感。

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李恪:既然什么都懂?干嘛不早说!干嘛还让我来!为了给我减肥么!

没错。阎立德,自从做了这建设部尚书之后,隆起的大肚子都跑丢了。身体也越灵活、结实了,就是黑太过分了。

阎立德哪里知道,以他的建筑类知识,可以吊打李恪,而且能虐成渣渣。李恪只不过是大脑中藏了一座图书馆,才显得如此的妖孽。

而李恪刚刚讲给众人的两种施工方法,就是华夏第一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发明创造。

竖井开凿法、“人”字形铁路,在清末的铁路建造工程中,被反复使用。

尤其是竖井开凿法、更是各种地下施工的不二选择。

而“人”字形的施工方法,或者说火车爬坡方法,也是被人津津乐道。

不过,这样的爬坡方法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以清末的施工条件,是不具备挖掘过长山体隧道的,能挖的挖,不能挖的只能绕,或者翻过去,毕竟现在可没有盾构机。

而“人”字形的爬坡方式,列车能以较短的铁路距离和时间,在变换轨道后反向前行。

但是这种爬坡方式,需要列车反复的停顿、倒车、前进、停顿、倒车……

如此一来,不仅限制运输,还存在安全隐患。

不过,以当时的条件来说,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如今,依然!

李恪也没有能力搞出一台盾构机来,以目前宁国的条件,“人”字行爬坡也是最高效、最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案。

看到老丈人幽怨的小眼神,李恪立即转移他的注意力,

“还有!”

还有?

“刚才是山体比较庞大,那如果小了呢?过着翻山后,山体比较陡峭,怎么办?总不能让铁路以极陡的坡度铺设吧。”

说着李恪又简单几笔画了一座山。

“这种情况,可以让铁路以螺旋方式,绕着小型的山包、山峰上升或者下降,以此来逐渐降低高度,直至到达地面。”

“这样一来,既减小了坡度,又不用反复倒车,可以持车辆的匀速前进。”

说完,李恪这次不管小跟班呆萌的表情,直接把笔塞进了他的手里。

然后,朝阎立德悄悄挤了挤眼。

看着李恪一脸小瑟的样子,阎立德那个恼啊!

哼!有什么好神气的!不就是脑子好使一点嘛!咋滴,难道还想让再送你一个女儿不成!

其实,不是李恪脑子好使,而是见的多了。后世的高速公路,还有很多更巧妙的设计,都是因地制宜,根据施工地的山体、岩层、地形等条件针对性的设计出来。

这就是见识更丰富的优势了,那些巧妙的设计,有的是李恪在网上看到,有的是李恪驾车亲自经过。

无论是哪种,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到眼下的铁路建设中。

阎立德选出来的这些学徒,都是极聪明的人,稍稍看了片刻,就全明白了。

一个个啧啧称奇,同时对李恪这个一国之君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今的李恪,在宁国人眼里,已经成神一样的存在。

各行各业,就没有自己的王上不懂的!

各行各业,都因为自己的王上,带来了今天巨变。

就拿他们建设部来说。以往,这些工程建造时都是由将作监负责设计、监督,而将作监里自然需要天天计算各种数据。

因此将作监里有很多算学天才,宁国成立的建设部里,自然也有很多以前供职大唐将作监的人。

当那些高傲的大唐将作监的天才,到了宁国的建设部一看,自己的那点算学技能,算个屁啊!

打听了才知道,宁国的建设部、税务部、财物部、银行等等部门,使用的全是王上设计的一套数字标记方法,以及运算方法。

更神奇的是,那种串在一起的算筹,运算效率出奇的高!

这让高傲的算学天才们,自信心彻底被击的粉碎,自此,潜心学习由王上设计的数字标记法和运算法。

“岳父,从洛阳一路走过来,看着不同的山体形状,不同的地形条件,我还想到了十几种不同的施工方案,随后我把图纸画下来。”

十几种?!

听着李恪的话,阎立德胡子抖三抖,震惊的看着李恪。

“都是我没事时候瞎琢磨的。岳父主要是太忙了,如果有闲暇,肯定也能想出很好的解决方案。”

“以后岳父不用每天到工地上来,让他们遇到难题主动去找你就是了。”

本来就不善言辞的阎立德,被李恪三两句话给哄的心里暖暖的,恨不得真的再送李恪一个女儿。

“休息倒是不用了。在施工中,我也遇到了很多以前想都没想到的问题,解决这一个个难题之后,那种成就满满的感觉,可比天天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强太多了!”

“再一个你没发现吗,我这身体比两年前好了不知道多少!”阎立德说着,还很瑟的做了几个扩胸动作。

李恪:……

好吧,这就是一个天生的建筑工程师啊,与各种工地有天然的亲和力。

那就由着他去吧。

“既如此,那岳父就多费心吧。”

李恪又叮嘱了一些其他事情,

路线一定要避开山洪、泥石流的路径;有塌方迹象的路段,一定要提前排除险情;地基容易沉降的地方,一定要深打桩。

最后,李恪还特批了一定数量的炸药,用于实在难以掘进的岩体。

这个时候的火药制作成本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爆炸威力比较大的。因此,在开挖山洞的过程中,也不能不限制的使用。

第304章 细作的背后

自洛阳一直巡视到陕州,李恪才回宫。

洛阳的到陕州这一段全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因此,李恪才比较关注这一段的铺设。

刚回宫,曹腾就来汇报调查的,原唐境百姓埋怨朝廷区别对待一事。

曹腾拿出一张名单交给李恪:

“这是几个中间人的名单,他们都是原来长期往来大唐和吐蕃的商人。他们如今在吐蕃和宁国两边都有家。”

“很难说他们是哪一国人。这些人中有吐谷浑人,有党项人,有粟特人,还有吐蕃人,还有汉人,但他们都受雇于吐蕃。”

然后又拿出一张:

"这些是各地出现在现场人引导舆论的人名单,这些都是当地人,是被上面的人收买的。反复拷问,他们都说是人群中喊几句就你能领钱,其他的知道的并不多。"

吐谷浑人、党项人,正是生活在原吐谷浑境内的一批人,理论上来说,这些人在吐谷浑被大唐消灭以后,就算是大唐人了。

而大唐被宁国驱赶走了以后,他们理应是宁国人了。

可他们这些长期行走于大唐与吐蕃的商人们,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时代,作为上期奔走的行商,对国家的忠臣度都不高。

尤其是粟特人,甚至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

历史上,他们广泛分布于从拜占庭到波斯,从波斯到大唐的商路沿途的各个国家。

他们没有国家的信仰,没有国家的忠诚,他们只追求利润!

因此,这些没有国家忠诚度的行商,对宁国更没有忠诚可讲的行商们,被收买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恪看完,把两张名单拍在书案上。

“人不是都抓到了吗?”

首节上一节203/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