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9节

“若是留在宫内,不管做什么,在那些部众看来,对他们部落都是一种荣耀,反而会认为殿下对他们更重视,更贴心,他们也会更忠诚。”

“殿下应该也清楚,在长安的皇宫里,宫女多半都是前隋皇室、大臣的女眷,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啊,这些人是难得懂得汉话、能写汉字的人,留在殿下身边,也方便服侍您。”

其实,窦贵元没敢说,连李二的妃嫔,也大半都是被大唐灭掉的皇帝或者大臣的家眷,包括李恪的母亲。

李恪的母亲是前隋公主,隋朝在长安的皇宫,都被李家整锅端了,隋炀帝家眷也自然而然成了李家的,就不需说了。

另外。

阴妃,是隋朝忠臣阴世师的女儿。誓死抵抗李唐的阴世师被杀后,家眷没入唐宫掖庭,后来赏赐给还是秦王的李二。

韦氏姐妹,堂姐韦是前隋反将遗孀,堂妹韦尼子是洛阳的郑王王世充的儿媳,李二攻打洛阳城破后,寡妇姐姐与人妻妹妹,被打包入了秦王宫。

另一个杨妃,手下败将、弟弟元吉之妻……

“留下来服侍?你看这些女子,这身段,也太过分了吧,恐怕本王尝过一次,食髓知味后,就再难愿意出寝宫了。”

窦贵元一听,有道理!

“殿下,那要不,筛选出100名机灵的男丁,阉割后,充做内侍?”

“啥!?”

“殿下,100人服侍,这个标准已经很低了!就连那些酋长,被俘时,家眷都有上百人!”

李恪直接跳起:

“本王是在说标准吗?你……你一次就要割掉100根鸡鸡?你知不知道,我为了快速增加人丁,提高宁国人口,脑袋都快想破了,你倒好,一次就割掉100根!”

如今的宁国,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人口才五十万左右。汉人百姓还不到一半,而且基本都是军队家眷。李恪最急的就是提高人口数量。

没有人口,工业就无从谈起。

一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生产商品,二是没有足够的人口消费工业产品。

若是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走上后世西方人的老路,通过掠夺和殖民来完成工业建设。

“行了,行了,那就留下吧,我算是怕了你了!”

窦贵元露出胜利的喜悦,也放心了不少。

殿下早就到了婚配的年龄,可却一直没有提过这事。整天跟一些糙老爷们混在一起,他甚至担心……

可刚才他看到,殿下嘴上说着不要、不要,眼睛却不停的扫视这些女子前后的巍峨处。同时,喉结还上下滚动……

这让窦贵元彻底放心了,16岁的殿下,没跑偏!

“殿下,说到增加户口,殿下也该立一个王妃了。”

“王妃啊,两年前,母亲倒是提了一个,不过,本王没看上。说起是大家闺秀,其实蛮横跋扈,家人也是善于钻营的货色,本王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人,直接拒绝了。”

“后来不是就到齐州了嘛,也就没再提。不过这事,本王会安排的,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第25章 嚣张的魏王

魏王李泰终于在宁国开国典礼前一天到了宁城。

此前,李恪早就收到了枯叶的情报。魏王哪天到了哪里,在哪住宿,与哪些人见过面,李恪全都掌握。

不过,既然李泰不屑于提前通传,李恪也懒得安排人去迎接。

直到李泰这个小胖子到了城门口,还没看到李恪前来迎接时,李泰开始数落这个臣属番邦的种种罪过。

什么不尊圣上,不尊上国,不尊天使,目无礼法,自大狂妄,当发兵剿之。

里吧嗦一边嘟囔,一边跟随外事部尚书柳康成前往住处。

“国宾馆?这是什么所在?”看着眼前的招牌,魏王有点懵逼。

“魏王殿下,这是我宁国专门为接待外宾修建的驿所,魏王在宁国的一段时间,都将下榻于此。”外事尚书柳康成解释道。

“外宾?本王乃大唐皇子,上国天使,是你们番邦小国的主子!你们狗胆包天,居然说本王是外宾!”

“本王要住那番首李恪的王宫!让他给本王腾出来,现在就要!”

魏王嚣张的无法无天,唾沫星子满天飞。

“唐国魏王,你是不是对我们两国关系有什么误解?我宁国仅是因大王为唐国圣上之子,出于孝道,向唐国称臣而已。”

“两国也早有协议,我宁国仅是向你唐国称臣,但不纳贡,更不受你唐国任何管辖,可不是你说的什么主人不主人的。”

“某希望唐国魏王能够从事实出发,而不是现在这样。要知道,你代表的是唐国的形象和态度,所以,请唐国魏王慎言。”

柳康成收起了恭敬,义正辞严的反驳李泰。

“好啊,你竟敢教训起本王来了!让李恪来跪迎天使,你算什么东西,本王跟你说不着!”

李泰被打脸,恼羞成怒。

“唐国使者,你的话越说越过分了,既然你不愿配合,那某就不奉陪了,自会禀明王上,至于见不见你,看我王的心情吧!”

“最后奉劝唐使一句,你没有正式在国宾馆办理入住,还算不得国宾,不可随意走动,否则会被巡街武候作为奸细缉拿!”

说完,柳康成袖子一甩,转身走人。

柳康成对魏王的称呼,从魏王殿下,到唐国魏王,再到唐国使者,最后到唐使;自称也从“臣”,到不卑不亢的“某”。

对魏王态度的变化可见一斑,也足见其愤怒,不过最终还是保持克制,没和李泰对喷、硬刚。

上午等到下午,就在李泰等的崩溃、破口大骂时,李恪来到了国宾馆。

“番首李恪!本王乃上国天使,代表的是大唐,你这就是这样侍奉大唐!大唐天威岂容你如此慢待、冒犯!”

看到李恪进院,一直赖着不下车的魏王,直接开喷。

“小胖子,你挺嚣张啊!既然你给脸不要脸,那就遂了你吧!”

看着狂躁模式的魏王,李恪面无表情,缓缓说道。如果不是看在这个魏王可以被利用来干掉太子,真想把他一刀剁了。

“来人!驱逐出境!”

“喏!”身旁的柴彪应声,随后一挥手,当即走上来20位杀气腾腾的甲士,驱赶李泰车驾。

“什么,你要驱逐本王?你反了天了!信不信本王一句话,就能捏死你这撮尔小国。”

李泰一急,从车上跳了下来,直接朝着李恪继续开喷,马上就要怼到李恪脸上了。

随行的副使一看事情要闹大,赶紧悄悄拉了拉李泰,“殿下,殿下!您是带着任务来的,莫要忘了圣上的旨意。”

李泰对李恪一直都有一种优越感,怼李恪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日怼怼、月怼怼、年怼怼,从小怼到大。

这才一见面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上来就喷。

“还愣着干什么,把这胖子塞进车里,别让这粗俗之人,玷污了我宁国的土地!”李恪继续吩咐道。

果然有两个护卫上前,一左一右,就要架起李泰往车上抬。

“三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呀!四殿下只是等的久了,稍微有些火气。四殿下从小就这样,您是知道的。再说了,亲兄弟之间,何必闹那么僵,三殿下您是兄长,就包容一二。”

副使看,形势就要芭比扣了,赶紧满脸恭维的上前解围。

“嗬!怼的过就是上国天使,怼不过就是本王的好弟弟,倒是左右都不吃亏!”

“不过你们算计错了,再三侮辱我宁国、侮辱本王,哪能轻松躲过!你们回去吧,禀告圣上,参礼的好意本王领了,只是这天使,我宁国实在接待不起。”

说完,李恪摆了摆手,李泰被塞回车里,二十名甲士拽着马缰绳、推着马车往外走去。

李泰一看,李恪竟然玩真的!他可是领了任务来的,弄不清楚宁国的行政制度就不准回长安!

咋整?

就这样被驱逐出宁国,怕是回了长安也要挨罚,从而折损了在父皇心中的印象,还可能导致在夺储中渐落下风。

不过,真是奇怪,以前李恪不是一怼就怂吗?怎么今天越怼越强硬呢?不对劲啊!

眼看就要被赶出院子,懵逼中的李泰看到副使朝他疯狂使眼色,这才回过神来。

“噗通”一声,魏王从车驾上直接跳了下来,朝着李恪扑了过来。

“三哥,玩笑,都是玩笑!弟弟多日不见你,只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三哥别往心里去。你消消气,四弟给你赔礼了。”

说着,朝李恪连连拱手。

见李泰服软了,李恪也不打算再计较下去,毕竟李泰是代表大唐来参礼的。若真的把他驱逐出境,对大唐的颜面也有损伤。

若是如此,太子和魏王各自的势力真的会趁机撺掇李二向宁国用兵。

那样的话,就会严重滞后李恪接下来的建设计划。

“小胖子,在宁国期间,你最好安分点!在这里,不同长安,懂?”

“是、是,小弟明白、明白。”

李恪带甲士离开,国宾馆自然会有人安排李泰的住宿。

看着李恪的背影越走越远,李泰原本谄媚的面孔,逐渐变的凶狠、阴鸷。

经过多天的准备,开国大典准时举行。

贞观八年十月初一。

宁王宫,崇政殿里,宁国君臣济济一堂。

“本王在诸位的扶持下,打下了这一片疆土,诸位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宁国的历史上!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得,我们这代人的壮怀与豪迈!”

“但是,打下辽阔的疆域,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能把辽阔的疆域治理好,那才是真本事!”

“不然,我们的后代,就会笑话我们是只会打架的莽夫,就会不再尊重我们,到时候,咱们到了地下,那些王八犊子给咱们上供,说不定会弄一些臭肉烂果子糊弄咱们!”

李恪说到这里,下面坐的官员哄堂大笑。

“将来,你们想不想吃臭肉、烂果子?”

“不想!”

“好!既然不想,那我们这代人,就要拼尽全力,不仅要给那些王八犊子打下一片江山、一片辽阔的生存空间、一片宽广无垠的疆域!”

“更要把这片疆域治理好,治理成一块这人世间最繁荣、最昌盛、最强大的土地。”

“让几百年、几千年后的那些家伙,提到咱们这代祖宗的英雄事绩、光辉成就,依然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

“诸位有没有信心?”李恪大声问道。

“有!”所有官员异口同声。

每个人的激情都被点燃了起来,个个摩拳擦掌,立志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完美,要维护自己这代人的尊严!

“好,本王和大家一样,对咱们这代人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不过,只有热情还不够,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式方法、讲究策略、讲究配合、讲究制度,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

“需要一套良好的制度,作为框架,为文武官员的工作指明方向,让各级官员协调、配合的更加默契、完美。”

“现在,本王公布,一套全新的行政管理模式。”

接着,李恪就吧啦吧啦把三院十六部的中央行政制度讲解了一遍。

顶部的那些官员都已经完全了解过。

李恪很早就找他们开始谈论这套制度,他们也提出了很多更适合这个年代的意见。

李恪的制度模型,完全是脑子里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内容,但那毕竟是明代的制度,而这是700年前的唐。

首节上一节1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