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64节

不过,李恪没有给她们机会,立即上前扶住两人,

“岳父、岳母,你们这是要折煞小婿了!你们看,我没带文武官员来迎接你们,来都就是一家人,都是你们的晚辈,你们这一礼可使不得啊!”

“是宁王豁达,那行,这一礼就省了!”苏诚立即接话道。

心说算你小子懂事,我一就是做做样子,你今天如果真让我这老丈人当众对你行礼了,那我非得上闺女跟你闹!

注意到自己丈夫迫不及待的站直了腰杆,苏母无奈的看了一眼。

然后就拉住了泪眼婆娑的两个女儿。

“孩子,身子不方便怎么还跑出来,快快回去!这里有风!”

说着,一手拂去苏嫣脸颊的泪水,另一手又拂去苏脸颊的泪水,然后又在自己眼角抹了一下。

“哭什么哭!如今你们什么身份,当众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苏诚背负双手,向母女三人呵斥道。

不过,说完这句话,他也趁人不注意,悄悄用袖口轻拭了下双眼。

“快两年没见女儿了,这不是,高兴嘛!好了好了,嫣儿、儿,咱们一家人团聚,该开心才是,不哭了!”苏母拍拍两女的后背安慰道。

“岳父、岳母,走吧咱们回去!”

郑丽婉、罗青瑶、阎婉等人正要上前见礼,被李恪伸手拦住了。

看了看喜极而泣的母女几人,又看了看傲娇的老丈人,这一直站在宫门口比赛抹眼泪,确实不是个事啊,李恪赶紧催着他们进宫。

回到后宫,郑丽婉、罗青瑶、阎婉、武颖、武顺、武颀这才一一上前见礼。

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几人就都离开了,也好留更多时间给苏嫣、苏一家。

苏母拉着两个女儿各种询问,李恪本想和老丈人聊聊,不过看到苏诚一脸慈爱的看着两个女儿,听她们讲到开心处,老脸上也不由挤出笑容。

摇了摇头,李恪也离开了。自己这个一国之君存在感太低了,不走干啥?很尴尬好不!

“嫣儿、儿,带娘去你们住地方看看吧。”苏母没来的时候就这么计划了。

要想知道自己女儿是不是受宁王宠爱,只有看了女儿们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知道。

居住宫殿的大小、吃穿供应的丰欠、侍女奴婢的多寡,这些才看出真相。如果自己的女儿们真能得宁王宠爱,也不枉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自己也就放心了。

“那阿耶、阿娘就随女儿来吧,女儿带你们游览一下这宁王宫。”苏嫣开心说道,苏也高兴的重重点了点头。

作为男性,一般是不被允许进入后宫的。不过,苏诚是这后宫之主的父亲,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行,去看看,但是你们两个要当心身子!如果累了就停下来休息。”苏诚慈爱的看着两个女儿。

收到女儿有了身孕的信后,他就已经开始憧憬带着外孙玩耍的情景了,好几次在梦里笑醒。

“放心吧阿耶,夫君给我们制定的有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今天的的运动计划还没开始执行呢,嘻嘻!”苏仰着小脑袋开心说道。

苏嫣也点了点头。

说这些话时,那眼中被重视、被宠爱的幸福溢于言表。

不管那所谓的计划是什么,单是看到女儿这副表情,苏诚夫妇就稍稍放心了。

苏嫣和苏带着父母在宫内散步似的,边缓缓走动,边介绍,边讲在这里曾发生的趣事。

一路走过来,不停的有其他女子给苏嫣、苏行礼。

这些女子个个姿色不俗,且气质高雅、仪态各异。

“嫣儿,刚刚那些女子,怎么都不似中原人啊?”苏母看着刚离开的几个宫女的背影问道。

“她们啊,是波斯皇子送给夫君的。据说她们的家乡在一万多里之外,有波斯人和切尔克斯人。”苏嫣解释道。

“剥丝?切丝?她们是厨娘?”苏母疑惑问道。

“厨……哈哈哈哈!阿娘……”苏钻入母亲怀里,笑的直不起腰来。

“是波斯,不是剥成丝,波斯是个国家,在大唐之西。切尔克斯,想必也是一个国家吧。”苏诚白了一眼自己妻子说道。

意识到自己会错意了,苏母也咯咯笑了起来。

一时间,一家人其乐融融,继续游览。

又往前走,又是一些长相不似中原人,口音稍显别扭的女子上前见礼。

看到这些女子容貌都不在自己女儿之下,而且骨子里透着的高贵与优雅,让苏母都替自己女儿生出危机意识来。

苏母也是出自关中的世家,品德、修养、学识、才能、仪态等等方面,在这个时代都是属于顶层的。

可这刚刚向自己女儿见礼的人,苏母看得出,她们想必也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但看长相又不太像中原人。

“女儿,那些人是?”苏母还是忍不住,问起对方的身份。

她觉得,凭对方的容貌和气质,如果与自己女儿争宠,对方未必会输!

“阿娘,那几人都是夫君的侍女。不过,她们以前是各国的公主、妃嫔,或者是王公贵族之女,还有一些部落酋长之女。”苏嫣解释道。

“什么!”苏诚夫妇齐声惊呼。

“是啊,这有什么?”苏嫣和苏都不理解父母的惊诧。

“女儿啊,她们有如此高贵的出身,个个美艳绝伦,又是宁王近侍,你们,你们要当心一点啊。”苏母拉住两个女儿悄声说道。

“你们终归是姐妹,要多多亲近,实在不行就合力,可不能输给其他人了!”

苏母的意思很明显,后宫是充满争斗的,你们两个可不要做傻白甜,要多多合作,榨干你老公,让他没有机会去宠幸其他人!

两女听到这里,哪怕是即将为人母的人了,也有些羞涩起来。其实她们想说的是,那若是合力也不能让其屈服呢?

“阿娘!不会的,即便是夫君宠爱其他人,对我和儿的宠爱也不会减少半分!你们就放心好了!”

“是啊,夫君还说了,新都营造让我们两个先选自己的宫殿位置,想要什么样的布置,亭台楼阁、山湖亭榭,只要我们能拿出设计的图纸,他就会命人建造。”

“而且,如今新都已经快要建造完毕了,正是按照我们的设计修建的。如果不是宠爱,夫君岂会如此由着我们?”

苏提到这些就满脸的甜蜜。

“胡闹!后宫宫殿格局、面积大小、屋舍的多少,配套建筑的等级都是要按照礼法建造的,你们岂能胡乱要求!”

苏诚听了女儿的话,突然开口说道。

“夫君说,只要我们开心快乐就行。一切让我们不开心的,都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

苏甜甜地说道。

苏诚:……

好吧,这下可以彻底放心了。

第243章 赵王、梁王、淮王

苏诚夫妇在宁王宫中受到隆重的接待,但岑文本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被晾在国宾馆十来天后,终于获得李恪的接见。

这十天里,把岑文本急的团团转。他知道,天宁军在江南道军事行动还没有停止,以不到五个月就拿下河北道、半个河南道,淮南道的速度来看,这十天,江南道不知有多上城池沦陷。

大殿上,李恪面色平静。岑文本几次要宣读圣旨,都被李恪故意转移了话题,这让岑文本相当郁闷。

苏诚也表示无奈,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他虽然是副使,但他对整件事并不太了解。更何况他的级别不够,岑文本之前也提了,交涉时,不需要他说什么。

本来圣旨内容是要求立停战的,可李恪就不给他宣旨的机会,也不让人接旨。

“宁王,你一直阻挠宣读圣旨,这与抗旨何异!?”岑文本气愤道。

“抗旨?哈哈!”李恪当即笑了。

饮了口茶,无所谓道,

“岑侍郎,你这抗旨从何说起啊?”

被晾了十来天,岑文本早就一肚子火了,如今看到李恪的慢待蔑视,更是愤怒。

“圣上朱批御旨,宁王一再阻挠宣读,等同抗旨!”岑文本也豁出去了,实在是受够了李恪的轻视。

“喔?你所谓的圣上是哪国的圣上?”李恪依然不紧不慢的问道。

“当然是大唐的圣上!”

“那你这圣旨要在哪里宣读啊?”李恪一脸玩味的问道。

“自然是宁国,按理, 你宁王当摆案焚香,沐浴更衣,着藩王服……”岑文本还要罗里吧嗦的讲整个接旨的步骤。

“行了!你大唐的圣旨,跑到我宁国来宣读,我为何要听?”李恪淡淡说道。

“你……,宁王不要忘了,你宁国是大唐的臣属国!”

“噢,现在想起宁国是大唐的臣属国了?那你说说看,宁给为什么要做大唐的臣属国?是为了成为大唐的受气包吗?为了屡次受你大唐的入侵吗?”

李恪突然提高了声调,满面寒霜,厉声呵斥。

“这……”岑文本语塞了。

想想也是,此事,就算是脸皮再厚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一国愿意臣服另一国,当然不是为了成为抖M,主动去找揍挨的。

为的恰恰是获得庇护、获得帮扶,可自从宁国成为大唐的臣属国后,不到四年时间,就遭到了大唐两次大规模的、没有任何理由的入侵!

一次由魏王亲率幽州军发起,一次由监理国政的太子发起。

当然了,只要大唐入侵,李恪必定要大赚一笔,巴不得多入侵几次!上次是趁势夺取营州,把大唐的防线驱逐出燕山。不仅如此,还获得了出海口,使宁国得以提前布局半岛。这次嘛,嘿嘿!

“宁国甘愿称臣,奉大唐为君。可结果得到了什么?屡次三番的入侵!按理说,自上次大唐无端侵入宁国起,大唐与宁国的君臣关系已经破裂了。”

李恪说到这里,岑文本就顿觉不妙。

而宁国的大臣们却目露精光。

“可宁国依然对大唐抱以善意,继续履行作为一个臣属国的义务。可万万没想到,大唐依然是如此无耻,又一次无端入侵宁国!”

“宁国愿意向大唐臣服,那是仰慕大唐的博大胸怀,大唐的恢弘与伟大,是想受大唐的庇护,而不是伸出脸给大唐去反复打的!”

“既然你大唐没把我宁国当回事,还屡次羞辱,我什么还要继续做你大唐的臣属国?”

“自大唐的兵部尚书率领20多万唐军侵入宁国开始,两国的臣属关系已经彻底解除,且已是敌对国!”

说到这里,李恪怒目圆睁,冷冷看向岑文本,其他宁国的朝臣也愤怒的瞪着他。

片刻后,李恪又恢复了戏谑的笑脸,继续说道。

“岑侍郎,你不会以为,作为敌对国的一方,还能到对方国内去理直气壮的宣读圣旨,梦想着让对方按旨意行事吧?”

“这……”

岑文本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君主国无端攻打臣属国,那么臣属关系已经自动破裂了。

如今,还煞有介事的拿着圣旨来宣读,天真的以为,对方会遵照旨意行事。关键是打又打不过,还想让对方听自己的,好白痴的行为啊!

想到这里,岑文本老脸涨的通红。

“宁国臣属于大唐,两国的关系密切。这其中,宁国是也受益方,而且从中的受益远远大于大唐从中受益。”

“不说其他方面,单就是两国的商贸往来,宁国从大唐就赚去了上千万贯。如今两国战争,商贸断绝,宁国也遭受了不少的损失吧?”

“若是宁王早日结束战争,再恢复到以往的两国关系,宁国岂不是又可以年入上千万贯?”

既然正常路子走不通,岑文本就可以利诱了。

“岑侍郎说的也是,两国战争,对哪一方来说都是损失,宁国也希望恢复到原来 的关系。既然如此,就先说说恢复两国关系的事吧,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其他的。”

首节上一节16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