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49节

“啪……”

房玄龄一把推开房遗直端在自己面前的药碗,摔的粉碎,房玄龄则挣扎着要下床。

“祸事了!遗直,快!抬为父进宫!”

第221章 诱敌深入

“殿下,房公求见。”东宫一小太监在殿门外轻声禀报。

“老东西,就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气愤的声音传出。

“殿下,房公病重,一直在剧烈咳嗽,又不肯离去。要不,先让他去偏殿候着?”

小太监试探着问道。

“就这么办吧,带他去偏殿,不用理他。愿意等到什么时候,就等到什么时候!”

小太监离开。

侯君集的大军刚一出城,枯叶的情报就放到了李恪的案头。

“侯君集、李安俨、赵节……一窝子反贼啊!”李恪看到此次唐军的重要将领后,连连摇头。

这些人都是几年后,与太子一起谋反的人。

侯君集就不说了,自恃战功骄横跋扈,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心生不满。

李安俨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他的妻子来自荥阳郑氏,是李建成的太子妃的亲妹妹。李安俨也曾是李建成手下的重要将领。

赵节是李二的外甥。赵节的母亲是李二的姐姐桂阳公主,后来成了寡妇,又嫁了大臣杨师道。

这些人平时都围绕在太子李承乾身旁,是后来推动李承乾谋反的主要力量。

当然了,后来这几人也都被李二给剁了。

如今,这几人是太子李承乾主要打手。

应该是担心任用其他重要将领难以驾驭,才选了这最亲近的,而不是能力最强的。

李恪召集了众将在枢密院议事。

“主要将领是侯君集、李安俨、赵节,下面郎将、都尉多是河东世家子弟,南衙禁军十五万。”

“可能还会调动沿途汴州、相州、冀州、幽州等各都督府的兵力,大概就是这样,诸位议一下吧!”

李恪把话题抛给众将。

“臣在唐军中听说,侯君集一向傲慢,刚愎自用。这次又没有与其实力相当的将领同行,他的这些性格必定暴露无遗,这是可以利用的一点。”苏定方率先发言。

“以苏将军所言,如果侯君集作为行军总管是这种性格的话,那我们不妨败给他几场。”薛仁贵面带笑容说道。

程务挺、裴行俭也相视一笑。

“侯君集确实战功赫赫,打仗也很有一套。他自诩打仗方面是李靖之外的第一人。”

“是啊,更何况是面对我们这些小他一辈的对手,他肯定以为,我们的失败是理所应当的。”

程务挺、裴行俭两人说的不错,侯君集一直觉得他比李靖只差一点点。

曾经向李靖请教,李靖因为他的性格不太喜欢他,就没太深讲,结果就被他怀恨在心。

“李安俨也就是资历老一些,从一开始就是靠关系,没什么可担心的。”程务挺又说道。

“嗯,其实,赵节也是个关系户。他是大唐门下侍中杨师道的继子,是圣上的外甥。”

“至于其他河东世家的将领,都不足为虑,没什么能力出众者。”裴行俭说道。

裴行俭是正儿八经的河东裴氏人,又是武将,自然对出身于河东世家的武将情况比较了解。

“那咱们就在燕山一带,败上几场,给他们鼓鼓劲!”雷良发兴奋说道。

雷良发、闻成松、赖世宏等将领是李恪在齐州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对唐军将领不太熟悉,因此没有多发言。

“那就这样,以唐宁两国亲密关系为幌子,表明我们宁国实在不愿刀锋相向,以此诱敌深入。”

“同时,还要在大唐境内,向大唐百姓大肆散播大唐朝廷、军队欺压宁国、咄咄逼人的情况。”

“待唐军整体进入宁国一段时间,大唐民怨沸腾、口诛笔伐,而我方群情激奋、士气高涨时,天宁军展开反击!”

李恪最后定下了调了。

众将一听,直呼好家伙!

这是不仅要把对方打败,还要把对方钉在耻辱柱上啊!

杀人诛心!

基本策略定下后,就开始调整军队,准备迎战。

如今的宁国,正式编制的天宁军有25万。

另外,宁国还有库莫奚、契丹、、乌洛候、室韦、、百济、新罗、高句丽、薛延陀、倭国,这六个部落联盟、五个国家的俘虏兵,总计有60多万人。

虽然这些俘虏兵如今在各地修路、筑城,但只要一个调令,立即就能成军。而且这些俘虏兵为了能摆脱奴隶的身份,必定战斗力爆表。

所以说,看起来25万天宁军对80万唐军,处于绝对的弱势,但宁国有俘虏兵这个大杀器,可以随时拿出来秀对方一脸。

这样对比的话,宁国还稍稍胜过大唐,更何况宁国强悍的骑兵和火炮,还有无敌的舰队。

另外,大唐有部分兵力,甚至是财力、国力被牵制在西域,而宁国则不受牵制,可以把所有力量都用来狠砸唐军。

一个多月后,唐军终于到了唐宁边界的燕山长城一带。

天宁军在城墙上一个劲的宣扬大唐、宁国一家亲,自家人不打自家人。

而唐军则不断的用振威炮轰击城墙。

终于,天宁军“顶不住了”,开始向北方溃逃。

唐军取得了长城的控制权。而后继续向北进发。

“某早就说过,宁国看起来灭了一众小国,你们都不看看他们灭的是什么国?都是些撮尔蛮夷小国,听起来是灭国,挺唬人的!”

“其实与我们大唐的每一场战争都没有可比性!大唐的每一场战斗都是动辄数万、数十万级别的!”

侯君集豪情万丈,又是兵部尚书,而且确实打过不少硬仗,因此他吹牛逼时,一般没人反驳,反而是不停的恭维。

一帮指望着他日后提拔的河东将领,自然都成了臭捧哏的。

出了长城关隘,侯君集准备分兵,加速灭亡宁国。

“李将军,我们这里兵分两路,你向营州、辽东挺进;待我拔掉宁城,就去辽东与你会合!”

“末将令命!”

李安俨也是老将,而且曾是李建成跟前的红人,如今一直听一帮小年轻叨逼叨的吹侯君集,却没人吹自己,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当然很愿意与侯君集分开。

第222章 欠账的都这么凶?

“只要情况允许,李将军可以放心向前推进。后续部队和物资已经从各都督府启程。虽然他们的战力不及内府,但用来守城还是足以胜任的!”

侯君集又向李安俨递上临行鸡汤。

“既如此,那末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李安俨表示:干杯!

话分两头,且说侯君集。

行军在燕山山脉中,虽然他很自负,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复杂的行军环境中时,他还是走了很谨慎。

事实表明,他多虑了。

一直行军至遥望宁城,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宁城在望,唐军人心大振。

“振威炮推上来,快!”侯君集一声令下,振威炮“吱吱扭扭”被推了上来。

“先放上几炮,然后让李恪小儿出来投降!”

如今大唐已经从宁国买了不少振威炮,而且经过大唐军器监的改进,改进后的振威炮比宁国的原装振威炮能多打50步远。

别小看这50步,双方使用同一种远程武器的话,多出50步的射程,自己就可以后撤50步,自己一方能打到对方,而对方却打不到自己。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也就是这50步的优势,让侯君集更加有恃无恐。

“就在这里,放心开炮,宁国的炮是打不到我们的!”

唐军的振威炮向着宁城的城墙放了一轮。而后,宁国的振威炮也向唐军打了一轮。

果然,宁国的炮弹全都落在唐军面前五十步以外。

“哈哈哈哈!傻眼了吧!”

“嘿!够不着!”

“只有挨打的份吧!”

……

宁城的城墙全都是用水泥、巨石砌起来的,唐军也没打算能一天就把宁城破了。

于是,一边安营扎寨,一边不停的炮轰宁城,同时也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等到后续部队及攻城器械到来后,就可以强攻宁城。

“王上,就这么让他们不停的打咱们啊?”

李恪与一众将领来到了宁城的城墙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唐军。

显然,王玄策很不忿唐军这副嚣张的样子,表示:我这暴脾气,根本忍不了!

“让他们打呗!每打一炮,都是在给我们创造收入!等火药打光了,炮管报废了,还得来向我们买!”

“更何况,我们这城墙,任他打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坍塌。等着吧,等他们后续部队到了,一锅端!”

李恪一边从望远镜里观看嚣张的一塌糊涂的唐军,一边安慰处于暴走边缘的王玄策。

“看来他们这知道我们宣威炮的存在啊,居然敢明目张胆的把他们的振威炮摆在距我们城墙两里地以内。”

裴行俭一句话,让大家都笑了。

此时的唐军,真的就像小屁孩,在张牙舞爪拿水枪一个背着自动步枪的猛男。

李恪也笑了笑,“且让他们欢乐一阵吧!”

“这唐军辎重部队也太慢了吧,怎么还不到!情报不是说,五天前他们就过了长城关隘口吗?”雷良发抱怨道。

薛仁贵笑道,“就没见过你这种急切的盼着对方来打自己的!”

“唉,我总觉得就这么等着对方出招,而我们无动于衷,好像不尊重人一样。只要他们攻城武器到了,咱们不是就可以正式开打了嘛!”

“大型器械通过山路可没那么容易,再说那是他们破城的真正依仗,肯定会更加谨慎,不然也不会安排数万人押运!”

连续五天,唐军都在炮击宁城的城墙。

宁城城墙上,偶尔也百无聊赖的还击几炮,表示一下:你们唐军的炮击,我们收到了,请继续你的表演!

这一天,唐军炮击突然停了。

首节上一节14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