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旗9就是红旗9的舰载型号,其实都还处于研制之中,海红旗9虽然是垂发,但却是转轮形式圆形布置,空间利用率很低,也无法实现方形垂发的通用弹药。
鹰击83是老面孔,至于14所的新相控阵雷达,自然就是第一代国产神盾346相控阵雷达,首次亮相是在2005年服役的052C上。
96枚防空导弹、16枚反舰导弹,计划搭载346。
这差不多是一条PLUS++加强版的052C,搭载导弹更多,排水量翻了一倍还多,空间也很充裕。
除了346雷达,海红旗9和鹰击83两三年后提前拿来用没多大问题,雷达实在不行就用落后一点的343改型顶住也行。
老张心里计较了一会,然后问向唐文:
“舰体制造要多久?”
唐文竖起一根手指。
“一年?这……”
“一个月。”
唐文看着系统显示的27天数字,非常确定的说道:
“仅舰体,准备充足后一个月一条,盖金最大能一次造两条,不过开工得等一两个月。”
第155章 保健品
谭青和唐一就这阿尔及利亚的数据,经过两天的讨论,总结出了三个方案:
-
96-1保守方案:舰体和动力不变,上层建筑完全拆除重来,安装64单元海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4座海红旗7近空导弹,2座730近防炮,4座4联装鹰击83,先安装381A和343改型雷达,改装用时1年以内,等服役几年后再升级电子系统;-
96-2先进方案:在961基础上,换装方形垂发系统的红旗9B,等待14所的新346相控阵雷达,反舰导弹尝试使用超音速的C301,需要克服一些技术难关;-
96-3前瞻方案:全舰使用144单元通用850毫米垂发系统,346相控阵雷达,以及未知新型反舰导弹;
961方案全部使用现有装备,预计2年内可服役,后期可升级;
962方案的装备基本需要在当前武器上改进,5年左右可服役,技术更先进;
963方案最激进,需要全新的850毫米通用垂发系统,全新的雷达电子设备,全新的武器,预计10年研制时间。
但不管哪一样,舰体报价唐文都只要1亿,并且可以部分定制改装,增加额外的柴油发电机组也便宜。
至于1个月的建造周期,唐文也特别保证没有问题,不过建造前期需要准备一两个月。
给他们的理由是消化技术资料和人员设备到位,实际上是唐文没钢了。
而考虑到派船进入吕宋周边海域太危险,他有了更好的主意:
因为研发文明号,唐文已经爬到了M系V级,加一把力就能研发M系VI级潜艇抹香鲸号,排水量1100吨。
抹香鲸潜艇是M系二战早期的潜艇,根据游戏数据有水上27节,水下13节的速度,并且航程非常远,隐蔽性很高。
如果利用潜艇,唐文只需要让一名舰长操控就能安然进入陌生海域探测,然后接管操控打捞钢铁即可,比亲自出马方便得多。
被发现也没有关系,大不了直接同归于尽优先消灭自己,然后用银币回收重新回到港口,别人连残骸都捞不到。
抹香鲸耗费钢铁不多,工期也只有几天,唐文可以直接多弄几条四处出击,就有源源不断的钢铁使用。
不过它的建造要等到海军离开以后,现在大湾人太多,万一被看到潜艇可就不好了。
……
三个基于阿尔及利亚的方案很快提交到了总装备部,然后三大舰队就知道盖金来了新货。
阿尔及利亚?好像不错哦?
造船厂建造的阿尔及利亚舰体依然保留了强力通风增压功能,可以在必要时刻压榨动力提高15%航速,哪怕没有系统舰长加成,也能最高达到35.6节的最高航速,十分可观。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条只要八千万的批发价和仅仅1个月的超快速建造周期,如果两个月内下单,唐文保证农历新年时就能拿到可用的船体。
海军很激动,但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找沪东和里奥宁造船厂,问他们能不能1亿、1个月造出空载1万吨、还包动力系统的船体:
然后差点被造船厂撵出来。
国内的造船厂看了一眼数据,表示舰体至少要在5到7亿元左右,而且一个月就做梦吧,再怎么快舰体只要也要8到10个月;
而且国内从未建造过万吨高速战舰,需要时间设计思考,所以要更长,一年半都有可能。
还有至关重要的动力系统,如果是国内更倾向于燃气轮机但没有,蒸汽轮机可以试试,但是紧急15%动力增幅做不到,最多5%。
省流:海军你在做什么梦,刚刚出来的052还没形成战斗力,就想着导弹巡洋舰了?
然后总装就先内部找到了052驱逐舰的潘总师论证三个方案,大体估算子系统进度以及费用。
潘总以当前购买力计价,认为961方案最现实,改造工作现在就能开始进行,总费用14到17亿元。
962和963方案费用分别在20亿到35亿,而且963方案几乎是一个新体系,现在国内还差得远。
海军一听数字就明白怎么选了,因为1亿上下的舰体和动力费用便宜,搞一条961方案还不到20亿,一条051都要十几亿呢。
而且比起051和052五六千吨的舰体,96X方案的1.35万吨排水量非常有优势,后期有充足的空间不断改进,用到2025年都没问题。
反观051和052,顶多10年后就会因为舰体太小无法继续改造,最终不得不退役掉。
总装问海军意见,海军的答复当然是想,不仅要,最好一支舰队各两条,6条船还能让唐文打个折然后马上被打回来。
今年虽然预算花光了,但他们知道哪里还有:
与北方接洽956现代级驱逐舰的团队已经探到了口风,可能谈到的价格区间在5到6亿美元/艘。
目前两艘的购进意向,也就是80多亿人民币。
现代级8000多吨重,但是胜在导弹和电子系统先进,预计99年左右能回国;
96X排水量1.3万吨,武器和电子系统比052强一些,不如现代级,但是改造潜力大,明年春季开始改造,97年底或者98年肯定能用。
认真思索后总装准备开个内部论证会议,目标是在引进和自建上做出取舍。
……
摩尔曼斯克
“你好,彼得洛维奇将军。”
来到更北方的摩尔曼斯克后,陈辰其实感觉没比黑海更冷。
或者说不管是哪里的鬼天气外面都不适合待着,来之前她就已经想办法联系到了人。
陈辰北上的行程除了史巨柱没人知情,完全是她突发奇想。
库兹涅佐夫号确实作为瓦良格号的姐姐,已经完全服役,还配备了苏33舰载机,确实比瓦良格好得多。
但它也是北方舰队现役航母,一般人还打不到它的主意。
但陈辰来了,还是直接问了北方舰队,对方甚至真的派了一位将军来主导和她的接触。
这样的待遇比起在黑海造船厂简直好了太多,所以熟知老毛子习性的陈辰一见面就给了一位将军应有的待遇。
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刚刚见到这个东方女人,就看到副官挡在自己面前,接下了一个印着“脑黄金”的手提袋,里面是个很沉重的纸盒。
“将军,这是我们东方的一种保健品,对老人和孩子都很适用。”
副官打量了陈辰一眼,没说话径直伸进手提袋打开纸箱,然后立即转身将其展示给彼得洛维奇。
后者从纸箱的缝隙中,一眼就看到了至少十万美钞。
“噢,我的家人确实很需要这种保健品。”
彼得洛维奇一点没有架子,直接隔着厚厚的皮手套拉着陈辰就往驻地走:
“你是个很厉害的女人,陈。”
第156章 豪爽
如果是在1995年往前,或者是1997年往后,北方舰队都不太会考虑出售库兹涅佐夫号。
但现在是1996年,是整个北方海军各种意义上最脆弱的时候,现在这条命运多舛的姐姐状况不太好。
分家以后,库舰被北方舰队拖回摩尔曼斯克,并为他配备了分家前仅有的24架苏33,刚刚好够用。
然而分家后前几年,国内异常混乱,对库舰的维护保养十分不上心,甚至有水兵偷贵金属零件去倒卖,维护的费用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
库兹涅佐夫号的情况急剧恶化,才到今年就已经趴窝了,停在港口开不出去。
24架苏33仅有7架能够飞行,航母锅炉停转,发电机停转全舰断电,到处缺少零件,易损件找不到更换备件。
就在更南边的漠斯科,克宫正在思索解体后的大毛养不起一支强大海军,正在考虑从远洋舰队向沿海防御舰队转向,缩小编制裁减人员。
为远洋而生的航母太过昂贵,而且现在大毛还没有考古复产苏33、拦阻索等一系列重要备件,早卖还能少损失点。
而一旦过了1997年初,国内陆续购买4条现代级的24亿美元会先给他们回血,暂时放弃卖掉库舰的打算。
1999年1月,更有一位神秘的三哥开始接触他们,然后用1美元买下戈尔什科夫号载机巡洋舰,最后耗资46亿美元完成改装,成为三哥家的“超日王号”。
这两笔订单总价值70亿美元,让大毛从97年一直吃到2013年,虽然对海军不算多,却保住了大部分舰艇,并坚持到内部缓过来恢复造船产业链。
陈辰来的不早不晚,赶上了北海舰队最缺钱,甩卖意愿最强烈的时候。
不同于掺杂太多、被外界影响太深的瓦良格号,北方舰队还是有能力保证这笔交易的。
只是,彼得洛维奇的热情却让陈辰意识到了事实和自己想的有一些差距。
收下见面礼的将军十分慷慨,给陈辰一行倒上咖啡后就豪爽地说道:
“我的朋友,我们就直接说实话吧,这条6万吨的超级巨舰你们只需要花10亿美元就能开回去,如果再出18亿美元,我就把24架苏33全部翻新到良好状态。
要是你们再添两亿美元,一口价30亿美元的话,那么我就把剩下能找到的备件、技术资料、直升机预警机统统放在船上,还会有专家指导你们该如何使用这条航母。”
彼得洛维奇是真的有诚意,因为原本他们计划的是航母15亿美元,舰载机20亿美元,总价约35亿美元。
只是前几天国内突然搓出了一条小航母,令北方舰队万分震惊的同时,也老实的开始琢磨降价幅度。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面对精明的国内海军,库舰的状态肯定不能狮子大开口,内部的理想价格是25亿美元,高于这个线就能考虑。
三十亿美元连带航母舰载机,这个价已经比卖给三哥的超日王实惠了很多,彼得洛维奇也觉得是诚意满满,对方都不好意思还价的那种。
陈辰:……(不敢说话)
她的预算最高是6000万美元,说出来会不会沉进冰水里喂鱼?
回头一看其他人,都在听了这个数字后老老实实低头下去。
“将,将军,我们只是家商业公司,购买航母只是为了游览……”
“我懂,我懂!”
彼得洛维奇满不在乎的挥手:
“我知道你们的委婉,前几天也有人跟我这么说,是你们的另一个团队,他们要买的是956导弹驱逐舰,死板且斤斤计较。
不像你陈,我喜欢你的礼物,让我们坦诚一点。”
陈辰心想这真的坦诚不了,就算航母10亿美元也贵的吓人,把巨人集团卖了都凑不齐。
再说她是真认为史巨柱是买回去充门面,又不是要组建巨人舰队。
犹豫片刻后,她再次开口:
“这一型可能太贵了,如果是小一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