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82节

  “谢谢!”女工们甜甜地道谢。

  “不谢,尝尝看嘛,我们老周家祖传的卤味手艺。”赵铁英笑眯眯道。

  “嗯!这个卤猪头肉好香啊,口感软糯,肥而不腻,越嚼越香!”

  “对头!卤香浓郁,口感绝佳,这个卤猪头肉太巴适了!非常适合下酒啊!”

  卤猪头肉率先获得好评,特别是平时爱喝酒的,简直如获至宝。

  旁边的牌牌上写了价格,猪头肉和凉拌鸡2.5元一斤,猪耳朵、猪拱嘴3元一斤,这价格比门口那三家卤味摊摊一斤贵了三毛钱。

  在店里吃,是按份来算的,价格和称斤的一样,多少重都写的明明白白,这点可比不少饭店强多了。

  赵东吃完转而向身旁的宋阳和朱哲说道:“老宋,老朱,搞快整半斤,晚上去我家喝酒,你们出肉,我出酒,开瓶六十度的洋河酒给你尝尝。”

  两人闻言眼睛一亮。

  宋阳道:“真的假的?晚上喝酒晚上下班再整嘛,现在提进去也不方便。”

  “你懂锤子,他们家最近生意太好了,中午不整,晚上下班包没你的份!”赵东给他一个白眼。

  “要得!”朱哲毫不犹豫地跟赵道:“老板娘,给我切半斤猪头肉和一只猪耳朵打包!”

  赵东连连点头:“老朱,你还是懂得起,这猪耳朵看着也多巴适。”

  “你都开洋河酒了,我肯定不能小气撒。”朱哲咧嘴笑,回头看着宋阳道:“老宋,我们俩平摊哈。”

  “要得,啷个要不得嘛。”宋阳跟着点头,三人直接往店里走去,找了张空桌坐下。

  “要得!马上给你切!”赵笑着应道,她也没想到开张生意来的那么快,连忙让赵红先通知周砚切耳片和猪头肉。

  “这凉拌鸡也拌的好!皮脆肉嫩又有嚼劲,越嚼越香,味道都腌进去了,吃起好巴适!”

  “这红油太香了!鸡肉吃起来麻辣鲜香,还有点酸甜口味,一点不辣嘴皮子,就是突出一个香!好吃!”

  凉拌鸡也得到了客人们的一致好评,吃完一块,嘴里还有芝麻粒,嚼起来在齿间爆开,唇齿留香。

  “我就说好吃吧,没骗你们~”周沫沫一脸小得意,把竹签上最后一颗凉拌鸡咬了,晃着小脑袋奶声奶气道:“我锅锅做的,超好吃的!”

  “对,小老板说的一点都没错。”客人们笑着应道。

  小家伙实在是太可爱了,嘴角还挂着红油,嚼着鸡块,吃的可香可香了。

  “老板,给我们点一份凉拌鸡嘛,在店里吃,再要一份回锅肉。”有客人落座,立马就点上了。

  “给我们也来一份,再加个双椒牛肉碎。”马上有客人跟上。

  “要得,坐嘛,我给你们点菜。”赵立马拿出点菜本,开始点菜。

  赵认的字不多,但她有她的点菜方式,比如回锅肉,他就写个‘回’字,双椒碎花牛肉他就写个‘双’字,每道菜选一个最简单的代表字,周砚也能一下子看明白。

  卤味不下饭,中午点的人确实不多,除了像赵东这样的熟客,担心晚上抢不到的会提前买,其他觉得好吃的客人也会等到晚上下班了再买,然后直接提回家吃。

  但凉拌鸡不太一样,不光好吃,也下饭啊。

  麻辣咸香,又带一点点酸甜口,吃起来有滋有味的,可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中午就要点了吃。

  而且这样的客人还不止一位。

  “凉拌鸡一份!”

  “凉拌鸡再来一份,说要拌的再辣一点。”

  ……

  一份份订单送进厨房,连周砚都没料到试吃计划如此成功,中午就开始形成有效转化。

  果然,当你对自己的餐品味道有足够的信心,试吃就是最好的必杀技。

  卤味和凉菜就是最适合试吃的品类,一根竹签就能让客人放心大胆的试吃,而且成本也相对可控。

  三块多的试吃成本,换来十多个直接转化订单,以及一大波的口碑发酵,这可太有性价比了。

  不过这会正是用餐高峰期,周砚既要斩鸡拌凉拌鸡,又要切耳片、切猪头肉,那边还堆着一叠炒菜订单。

  手里菜刀挥冒烟了,还是有些忙不过来。

  想要一个靠谱墩子的心情,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只要有人能接手切卤味的活,拌一拌凉拌鸡他是能腾出手来的。

  如果凉菜师傅在饭店门口,当着众人的面现称现切,那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估计一天能多卖不少。

  好的墩子可遇不可求,这种事情一时半会急不来,只能先压下这个想法。

  好在今天老周同志杀完牛回来得早,帮着上菜和打包,让整体效率维持在客人的忍耐度内。

  ……

  周砚在后厨忙的热火朝天,外边杨老三和朱峰有点傻眼了。

  周二娃饭店门口一堆工人围着试吃,夸赞的言语一个比一个夸张。

  “卤的巴适得板!”

  “皮子脆的老子魂都飞了!”

  “要不是怕被开除,我都想去买二两酒来配!”

  俩人你看我,我看你,震惊中带着几分迷惘:

  “这些都是周砚请来的托吧?啷个可能呢!”

  ……

  不求打赏,只求月票冲一下新书月票榜!这个对小破店太重要了!拜托了。

  而且大家可以加群,参与一下月票抽奖。

  我们人少,概率应该挺大的!

第95章 我也可以养一只大熊猫吗?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这对吗?”

  “这不对啊!”

  杨老三和朱峰你一句,我一句,气得都快跳脚了。

  刚刚朱峰的婆娘已经凑过去瞧了一眼价格,卤味的价格比他们一斤贵了三毛钱。

  一斤贵三毛钱可不少,当初他们降价搞赵明辉,就是卡着三毛钱降的,不管赵明辉定多少价,他们始终比他便宜三毛钱。

  就这样把赵明辉给拖垮了,硬是让他不敢再多备卤猪头。

  可周砚现在的定价直接比他们贵三毛,为什么这些工人还那么兴奋?

  他们可不光是吃白食,还有不少直接进店坐下点餐的,要的就是凉拌鸡和卤味,这都是朱峰婆娘亲眼瞧见的。

  瞧着他们跳脚的模样,赵明辉和张秀琴别过脸去,已经快要憋不住笑了。

  爽啊!

  有种出了口恶气的感觉。

  年初这俩搬来之后,可把他们恶心坏了。

  他们老实巴交的,玩不过他们俩,只能安心做甜皮鸭。

  这下好了,周砚来了,卖的就是卤猪头肉、卤猪耳朵,打的是她们的七寸。

  瞧他们跳脚的模样,这次是真的开始害怕了。

  “周砚就是厉害啊,只是略微出手,就已经让他们急的焦头烂额了。”赵明辉压着声音道。

  “是挺厉害的。”张秀琴点点头,但又有点担心道:“他卖凉拌鸡,咱们的生意会不会也受影响啊?”

  “影响多少是会有的,以后咱们猪头肉和鸭头都不卖了,专心卖甜皮鸭,然后试着卖卖卤花生。”赵明辉咧嘴笑:“他们受到的影响,肯定比我们大得多。”

  张秀琴看着自己老实本分的丈夫,看来他的内心也没有之前嘴上说的那么淡定。

  说话间,有工人从跟前过,看见他们摊摊上挂着的甜皮鸭,不禁驻足多瞧了两眼,这甜皮鸭外边裹着一层糖,颜色红亮红亮的,看着起来可真诱人。

  赵明辉抓了一捧卤花生就笑着迎了出去,往几人手里一人分了几颗,笑着道:“尝尝我今天刚做的卤花生,我们家的甜皮鸭也好吃得很,正宗夹江木城镇的祖传手艺,我们家就传下来一百多年了。”

  这年代物资匮乏,大家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这样小把小把给人散卤花生的老板可当真稀奇又少见。

  伸手不打笑脸人,众人也不走了,站着剥了花生尝尝。

  “嗯,好吃,卤香还挺浓郁的,咸味适中。”

  “老板,你这卤花生还挺香的,多少钱一斤啊?”

  客人吃了卤花生,交口称赞,纷纷问起价格来。

  赵明辉笑着道:“花生四毛五分一斤,我用的都是最好的沙地花生,颗粒饱满,越嚼越香,干花生就买成三毛一斤。”

  “还便宜啊,供销社那边要卖六毛二一斤呢,每天从嘉州运过来的,但味道没你这个好。”有个客人一边剥花生,一边道:“你给我称两毛钱,下午当零食吃。”

  “还真不错,给我也来三毛钱的。”一个女工跟着道,又看着那挂着的甜皮鸭道:“这甜皮鸭好吃不?多少钱一只啊?”

  “我们的甜皮鸭都是正宗土鸭,和花生是同一锅卤水卤出来的,烫皮再淋麦芽糖,肉香骨酥,老少咸宜,厂里不少老顾客,每个月都要买半只。”赵明辉介绍道:“称斤卖,一斤一块六毛钱,这一只差不多是两斤多点,三块多钱。”

  女工点点头道:“一锅卤水,那肯定香,晚上来买半只拿回去尝尝,我儿子和我妈最爱吃甜的了。”

  “行。”赵明辉笑得更灿烂了。

  张秀琴一脸吃惊的看着在前边给工人们散卤花生,积极推销自家甜皮鸭的赵明辉,感觉有点陌生。

  这还是她那个三巴掌憋不出一个屁的老公吗?

  花生送了两三斤,卖了有十斤,今天卤的花生全卖完了。

  工人们两三毛两三毛的买,都是拿着当午间零食吃的。

  尝了的客人,三个有一个会买一点。

  卖光之后,还有客人预定明天要的。

  花生什么价,大家心里都有数,卤的这么好吃还这么便宜,大家自然乐意买。

  甜皮鸭中午没卖出去,但有三个人预定了,各要了半只。

  人群散去,赵明辉松了口气。

  “老赵,你……你哪学的这些?”张秀琴看着他,不解中带着崇拜,可太厉害了!

  “做生意嘛,本来就该这样。”赵明辉淡定的笑了笑,心情却同样澎湃,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已被汗水打湿。

  哪学的?跟周砚学的。

  这些天他瞧见周二娃饭店生意越发红火,每天没事就认真观察饭店的动静,看着赵风风火火的笑着招待客人,总是给人热情满满的感觉,渐渐有了几分领悟。

  今天听周砚的准备给工人们拿花生试吃,瞧见赵一声吆喝,便让工人们纷纷驻足停留,进店消费。

  一咬牙一跺脚,也就豁出去了,笑脸迎客,主动介绍甜皮鸭,用真诚来打动客人,果然收获颇丰。

  等哪天有空了,要请周砚喝顿酒,这可真是他的贵人啊。

首节上一节82/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