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让他自己慢慢考虑嘛,才二十岁的小伙子,你今天辛苦了,我给你按哈背,早点睡嘛。”周淼把她翻了个面,手法娴熟的给她推拿起来。
……
第二天天蒙蒙亮,周砚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
拉开床头的灯线,咔哒一声,昏黄的灯光亮起,周砚翻身就爬了起来。
年轻健壮的身体就是好,睡一觉起来,浑身充满力量,疲惫感全消,又是活力满满的一天。
周砚推门出去,清晨的冷风一吹不由缩了缩脖子,老周同志正在院角磨刀,手电筒挂在旁边的树桠上,随风微微摇晃,弓着背的老周一推一拉,节奏感满满。
“把你吵醒了?”老周同志没有回头,开口问道。
“平时也差不多这个点醒。”周砚走上前,看着一旁摆了一排的宰牛刀,手有点痒,开口道:“老汉,我来帮你磨一会嘛,我跟我师父也学过磨刀的技术,磨的很锋利。”
“杀牛匠的刀,只能自己磨,这样你下刀的时候心里才有数。”老周同志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不紧不慢道:“别人磨的再快,也不一定适合自己。”
“要得,那我去弄早饭嘛。”周砚闻言啥也不说了,掉头往厨房走。
这话他在他师父那里也听过:“墩子的刀,只能自己磨,别人碰都不让碰。”
家里实在没别的东西,鸡蛋是自家养的母鸡生的,厨房还剩了点面粉,周砚随便做了锅面疙瘩。
猪油煎的鸡蛋,倒入热水煮出奶白奶白的汤,丢一把院里新鲜掐的小青菜,翠绿翠绿的。
已经有几分冷意的深秋清早,吃上热乎乎的一碗,汤都喝的精光,从胃里一路暖出来,感觉整个人都暖呼呼的。
“好吃,下回我也这样做,又方便。”赵颇为满意。
今天老周同志是去隔壁村帮人杀牛,背上包骑车出门去了。
赵把睡的正香的周沫沫从床上抱起来,小心装进背篼又把小被子给她掖好,只露出小半张脸,坐上自行车出门。
买牛肉的时候,周砚犹豫了一下,没买牛腱子。
猪头要了三个,昨天周砚已经提前说了让章老三和徐老二帮忙拆骨,拆骨肉按六毛一斤给他算的,一个猪头能有六斤猪头肉左右,三只猪头花了11.2元。
拆下来的猪头骨周砚也要了,没给算钱,拿回来熬面条用的高汤,汤色更白,味道也更浓。
又转到市场买了两只鲜活的大公鸡,一只能有六斤重,花费9.6元。
路上还买了两个小号的圆形竹编簸箕,和一把细竹条。
自行车在饭店门口停下,提前到了的赵红和周立辉上前帮忙下货。
“今天怎么这么多菜?”赵红拎着两只大公鸡有些惊讶。
“今天开始卖卤味和凉拌鸡,所以买了猪头和鸡。”周砚把猪头提下来,看着赵红道:“嫂子,你早上就负责把这两只公鸡杀了,放了血把毛拔干净就行,肚子不用破。”
“要得。”赵红点头。
中午要开卖,这卤味早上就得卤在锅里,所以本就忙碌的早上,时间变得更为紧凑了。
不过猪头肉和猪耳朵的卤制、浸泡时间都不长,只要把预处理做好,等早高峰忙完再开始卤也没问题。
王德发一案的影响经过周末发酵尚未散去,今天早上来周二娃饭店吃面的客人明显增加。
周砚对此其实是有预料的,多备了二十份面条,但还是在七点四十的时候卖空了。
“今天来吃面的人好多哦,明天要不要再多准备一些?”赵红光满面的和周砚提议道。
周砚笑着摇头:“这都是临时的虚假繁荣,六毛钱一碗的面,尝过一次后他们会隔一段时间再来吃,要是贸然增加备货量,很有可能会卖不完导致亏损。”
从八十份涨到一百份,要是能长期维持住这个量,他就满意了。
赵点点头,又笑着道:“今天的猪骨汤好香哦,很多客人吃了都在夸,说汤面比之前还更好吃了。”
“那就好。”周砚笑着应了一声,骨汤是他做的小小优化,其实原配方里用的就是猪骨汤熬的高汤,只是之前没这个条件,所以用的牛骨汤。
周砚开始处理猪头和鸡。
卤味在中午不会太好卖,不少人喜欢吃卤猪耳朵和卤猪头肉是为了下酒,这菜可不下饭。
既然推出了卤味,那就得想办法从门口三家卤味摊中突围,先把纺织厂的份额啃下一块,再慢慢把名气打出来。
他计划中午先让客人们知道周二娃饭店在卖卤味,这样晚上或许能够更快打开局面。
毕竟下班人流高峰就那半个小时,客人是靠抢的,工人们一散,他这三个猪头两只鸡,可能就要砸手里。
十一点半。
纺织厂即将下班。
周砚切了两斤猪头肉,在早上买的竹编小簸箕里摊开,刚好铺满。
又拌了一斤凉拌鸡,拿敞口搪瓷盆装着。
拿了竹筒,里边插着上百根削了尖头的竹签。
另一个小簸箕铺了一块新纱布,放了半只鸡,两只猪耳朵,一整块猪头肉,两个猪拱嘴,摆的满满当当的。
搬了张条凳,摆在门口煮跷脚牛肉的灶台旁,把四样东西往长条凳上一字摆开。
醒目又显眼,赵在旁边刚好能顾得上。
“这两斤的猪头肉和一斤多的凉拌鸡,就让大家免费试吃?”赵有些心疼,光是本钱就要三块钱了呢,要是大家光吃不买,岂不全亏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不让人家先尝尝味道,他们怎么会舍得买一斤两块五的卤猪头肉和凉拌鸡呢?”周砚笑着把提前写好的价格牌立在一旁,“今天中午让大家免费试吃,把口碑做出来,晚上下班的时候咱们才能把那十几斤猪头肉卖出去。”
“要得,都听你的。”赵点头。
说话间,工厂放班的铃声响起,工人们陆续从厂大门涌出来。
走到饭店门口,一眼就被摆在长条凳上的卤菜和凉拌鸡吸引了目光。
切好的猪头肉颜色红亮,在簸箕上摊开,看起来色泽诱人,那敞口盘盛着的凉拌鸡,裹满了红油和芝麻粒,能闻到红油的香味,可太鲜亮了!
旁边的簸箕里装着是整只的猪耳朵和猪头肉,颜色太漂亮了,红亮红亮的,泛着油光,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来嘛来嘛,乖乖些,工人兄弟们,我们饭店新推出的卤味和凉拌鸡,每人可以免费试吃一块哈!免费尝,免费吃!自己拿签签夺嘛。”赵笑眯眯地吆喝道。
“来嘛来嘛,好吃得很~~”周沫沫站在一旁,跟着含糊地吆喝道,手里的竹签串了一串凉拌鸡,吃的满嘴流油,秀气的眉毛都快飞到天上去了。
PS:4.4k大章,求月票!晚上还有一更~
4.4k大章!
求月票~
第94章 这些都是老板请来的托吧?
赵这一声吆喝,让不少刚从厂大门出来的工人们纷纷回头,瞧见了卤猪头肉和凉拌鸡后,皆是眼睛一亮。
“周二娃饭店开始卖卤味了!”
“那凉拌鸡瞧着可真不错!红油颜色太正了!”
“肉都能免费试吃啊?老板真大气,走,咱们也尝一块!”
客人们纷纷好奇围过来,都知道周二娃饭店的菜贵,白嫖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厂大门第一个门面的优势,在这一刻尽显。
这吆喝也引起了厂大门摊贩们的注意,特别是那挨着的三个卤味摊摊,老板们几乎同时向着周二娃饭店看了过来。
“啥子东西哦!他也卖卤味了吗?”杨记卤味老板杨老三皱起眉头,光头都挤出了一个川字。
右边那几的朱记卤味的老板朱峰也是一脸不满:“啥都卖,啥子钱都要挣,这周砚也太贪心了吧?”
中午卤味生意不好本来就烦,这下更烦了。
他们是看着王老五的面摊被周砚干垮的,后来来了个周亮亮卖汤锅,干了一天也垮丝跑路了。
现在周砚开始卖卤味,心里怎么可能不慌啊。
这两天周砚的饭店生意有多红火,他们这些摊贩是看的最清楚的,大家都在说,他一天能卖两三百块钱,赚上百块呢!
他们这些摊贩,卖得好一天能挣七八块,卖的差的时候挣一两块,两口子守一个摊摊,一个月挣个百来块钱,比种地挣得多,不比纺织厂的工人差。
可跟周砚相比,那可差远了。
而且他卖啥火啥,面条卖得好,汤锅也卖得好,现在卖卤味……
杨老三和朱峰有点不敢想了。
相比于左右老板愁容满面,中间的赵明辉正不慌不慌的把卤花生从篮子里倒到搪瓷盆里,看到他们慌乱的模样,还有点想笑。
当初他们俩合起伙来整他的时候,他可是被整惨了的,连着几天没睡着觉,就是没想到人心可以这么险恶。
现在周砚开始卖卤味,他俩倒是觉得周砚贪心了。
反正周砚说了他不做鸭,那对他的影响就不会太大。
有一批纺织厂的工人,隔个十天半个月会来买半只甜皮鸭回家给老人孩子吃,肉香,骨酥,又裹了麦芽糖浆,老人孩子可爱吃了。
靠着这些客人,他们夫妻俩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块钱,过年过节挣的更多,今年中秋节她们卖了三十只甜皮鸭,挣了四十多块钱呢。
祖传的手艺,终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模仿的。
卤猪头肉那些他现在已经卖的很少了,就算一点不卖,也没啥影响。
他是老实,但不是傻子。
好歹分得清。
张秀琴脸上有几分忧色,但看到杨老三和朱峰着急的模样,心头同样有些高兴。
“你说周砚的卤味,能卖得好吗?”张秀琴小声道:“之前也没听他说过他会做卤味啊?”
“他是专业的厨师,应该做的不会差吧……”赵明辉也有点不太自信,他跟周砚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一起摆龙门阵的次数却不少,之前确实没听他说起过他会做卤味。
以他对周砚性格的了解,他要是会做卤味的话,绝对会好为人师的指点他。
这么一想,他信心大减。
周砚该不会又想一出是一出吧?
毕竟之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做的菜那么好吃,客人却连尝都不尝。
赵明辉为了支持兄弟,还特意进饭店点了两回,吃完他和秀琴都沉默了。
有些饭店没人吃是有道理的,千万不要脑壳铁,非坐下来尝尝咸淡。
“放心,周砚根本不会做卤味,不然他早就做了,还等得到今天。”杨老三大声安慰朱峰,也是在安慰自己。
朱峰跟着点头:“说得对,卤味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就这一锅卤水,就不是他短时间内能整明白的。”
两人对了一下眼神,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就算周砚做的还可以,那他们也有办法。
赵明辉的卤味摊摊比他们开的早,还不是被他们联手挤的只能卖卖甜皮鸭。
可惜甜皮鸭的手艺还没找到地方学,不然他们把甜皮鸭也学会了,就可以把赵明辉彻底挤走,独占纺织厂门口的卤味生意。
逢年过节一天能卖出几十只甜皮鸭的买卖,他们也是眼馋的很。
饭店这边,工人们围了过来,拿着竹签扎着猪头肉和凉拌鸡试吃。
赵见大家挤着拿不方便,还主动抓了一把签签,扎上一片片猪头肉和一块块凉拌鸡,直接递到后边挤不进来的工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