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的形象和举动太让他们意外了,有一种疏离的距离感以及反差感。
整部电影的镜头上丝毫没有任何炫技。
全都是直白的平铺,但是能看出来,这种直白的平铺却又如同羚羊挂角,毫无匠气,反倒是充满了灵动。
有感情在里面,却不是全是感情毫无技巧,那样的话很容易自我感动而故事稀碎。
反之,全是技巧,没有丝毫感情,可能会很高级,但就是不好看……
这与唱歌是一样一样的。
现场的学生仔们笑出声,电影中被训斥略有尴尬的几个学生也被大叔的举动弄得一笑。
俞飞虹扮演的普通豹纹阿姨用眼睛瞪过去,吴孝祖讪讪的收回剪刀手,又变得一本严肃起来。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这个豹纹阿姨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
这个时候,背着书包的‘正南’也低着头默默的从余晖中走过来,若有若无的伴奏始终伴随,同时还有蝉鸣声、汽笛声。
“正南,今天这么早放学么?学校放假了吗?”豹纹阿姨主动询问。
纵然是剃着包耳西瓜头,但是小谢的颜值还是很能打的,这里他有一个正面的特写。
“嗯,明天学校就放假了。”小正南呆呆的回答。
“你外婆还好么?”
“嗯。”又是呆呆一句,然后就默默离开。
看到这一幕,台下的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纷纷发出感叹。
“哇,又呆萌又帅。”
“好可爱。”
“这小孩子长大了还得了?凭借我的帅气恐怕都要忌惮三分啊!”
“颇有我当年的几分神韵。”
有人是纯感叹,有人则不摇碧莲。比如你说,男人要潘驴邓小闲。
他们会说‘我除了驴之外一无所有’这种骗人骗己的话来安慰自己。
“这个小鬼太沉闷了。”僵漠大叔瞥了眼离开的正南。
“我和他们家原来是邻居,他和他外婆一起生活,可能一个人的缘故吧。”豹纹阿姨晃悠着踩累高跟鞋的脚。
“他爸爸妈妈呢?”
“从来没见过他爸爸。”
“那他妈妈呢?”大叔好奇眨着眼追问,善良的豹纹阿姨上挑白眼故作思考,“可能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吧,留守儿童。”
听到这话,吴孝祖扮演的男人挑着僵硬的表情努力做出不屑的样子,“我看他妈妈肯定是跟男人跑了。”
“不是每个妈妈都像你妈妈那样……”豹纹阿姨直接捅刀子。
果然,僵漠大叔气急的反驳,“你妈还结过三次婚呢!”
“别扯我妈!”
“那你也别扯我妈!”男人故作一副成熟稳重的模样,洋洋的扬起下巴,虽然没笑,但也大致流露出‘王有胜’一样嘴角向下的表情。
接下来的剧情,相对就比较缓慢了。
主要是展示‘正南’一个人的暑假生活,小伙伴去外地,外婆要工作,喜欢的足球课也全无一人,孤寂而又瘦小的背影让电影银幕前的许多感性观众升起了同情。
同时也交代了,正南发现了妈妈寄过来的信件,妈妈搬了新家。
“你们几个在干什么?”
画面里,几个大孩子正勒索小正南,直接被喜欢‘多管闲事’的豹纹阿姨给撞破,很有正义感的她替正南出头。
“把钱还给他。”
吴孝祖扮演的男人配合的伸手去拿钱,然后自然而然的要装进自己兜里,惹得豹纹阿姨忍不住的夺了过去。
“呵呵呵呵……”
“好好笑的大叔。”
虽然剧情不快,但是因为镜头并不冗长,整体节奏把控的很让人舒服,不少学生看到这一幕都被逗笑了。
正当大家觉得也就这样的时候,男人忽然恶狠狠的朝着这几个勒索小朋友的人训斥,然后进行勒索。
自然是挨了豹纹阿姨的一顿臭骂。
画面一转,一间咖啡厅。
两个逗比侍者在镜头前联系着踢踏舞,一本正经的练,然后镜头转回,僵漠脸大叔弹着烟灰,也一本正经的观看,移场镜头,正南面前摆着饮料正乖巧的坐在豹纹阿姨面前。
通过她的问话,观众也才知道正南背着书包是要去找妈妈。
“你得找个闲逛无事的人陪你一起去才行。”豹纹阿姨的最后一句话话音刚落,镜头一转
僵漠的大叔和呆萌的正南站在镜头前。
“哈哈哈……”
好多人被逗得一笑。
剧情上,不靠谱的僵漠大叔果然没有让观众失望,不靠谱的他直接就带着小正南先去了‘风俗店’。
这里不少观众都忍俊不禁。
男人也秉承了‘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的宗旨,领着正南先去了隔壁的菠菜赌场,去赌自行车比赛。
这段剧情让人对小正南和男人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尤其是赌徒一样的僵漠大叔逼着小正南说‘中奖号码’的片段看的不少人哭笑不得。
如果说,这段剧情还都是中规中矩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旅程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核心。
这部电影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只不过用喜剧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
还有
第1476章 男人的铁汉柔情与极致浪漫永远在路上(下)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那个男人的夏天》整部剧其实是一个大男孩带着一个小男孩走在路上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整体风格上,有一种脱离了实际的二次元漫画风。
许多故事也都是片段和片段之间的相互组成,并不是正确的叙事关系。
比如说
当用紧剩下的钱买完了烤串,并且发完牢骚的男人走出居酒屋发现罚站的正南却不见了,询问之下才知道对方被一个陌生男人带去看金鱼了,他连忙去公园寻找。
正看到麦加扮演的猥琐男正准备实施犯罪。
画面一转,他拉着正南走出来。
然后气不过的又返回,紧接着连接在一起的画面并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麦加客串的光头佬鼻青脸肿的倒在角落里,不断抽搐蹬腿
故事并没有点名,但是结果告诉了观众。
这种给予忽略故事细节的做法绝对是华语片乃至于亚洲电影都很少见的处理手法。
许多年轻人有一种‘纪实风格’的感受。
是的,这其实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纪实风格的公路片。
尽管没有花俏的叙事和表现手法,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是通过吴导游刃有余的镜头运转,场景的切换,整部电影呈现出一股特殊的氛围。
其实这里面有着些许漫才的元素,只是在吴孝祖拍摄来,削减了漫才的元素而是增加了漫画风格的叙述方式,整体上就更加委婉而生动。
“其实这部电影反应出了很多很多原生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等等。
但是吴孝祖这个人很巧妙的没有如以往那样,暴力美学的直面这种疼痛感。”
观众席中,著名的影评人卢燕桦颇为感叹的低声对旁边的方保罗说。
后者点点头,补充道:“没错,他而是用了比以往更为温情和诙谐的手法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互助。
很难相信这是一部功成名就许久的大导演为了学生们创作的一部作品。
与其说是一部作品,不如说是人生的一堂课。”
“你们有没有觉得很奇怪,片里吴孝祖扮演的男人并没有名字。”陈柏笙坐在旁边,突然问道。
“那个男人嘛?不是说明了吗?很正常吧。很多电影都采用这样不给予角色人物名的方式。”方保罗理所当然的回答。
“我觉得不一定。”
卢燕桦倒是认同陈柏笙的说法,“吴导的风格来看,他不会这样潦草的进行解释。看吧,或许看到后面就知道了。不过他对于运动镜头的运用确实是炉火纯青,真的太好了。”
其实整部电影的处理方式属于发散性。
这种处理方式会让一些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却撞到了年轻人的跳跃思维。
过程的省略让观众多了脑补的空间,同时也让这部电影必然形成了一定的‘观影思考’,这种思考可能不会出现在大银幕观影,或者说,这样类型的电影更需要二遍、三遍的去品尝。
看着电影里,开着蹦蹦跳跳‘抢’来的计程车开到爆缸的男人,许多观众都流露出忍俊不禁的笑意。
这个面瘫的男人就像是一个长大了的孩子。
紧接着,正南与男人在酒店的游泳池开始了比试游泳,然后
就没然后了!
泳池里一个游泳圈,上边挂着一双腿,男人头朝下扎在水里,定格不动。
还是一如既往的忽略过程,而诠释结果的影视化处理方式。
这个片段让现场大笑不止。
电影继续。
既然是一部‘公路片’,那么自然会由无数的人物和小故事组成一个个巧妙的连接。
张智林和朱音扮演的普通年轻男女。
黄扮演的诗和远方浪人青年。
姜鹉和徐扮演的二笔摩托组合……
这些组合的出现,让整个电影的后半天开始越发的灵动起来。
不同于原作。
在这里,吴孝祖设定成了两岸间的寻亲之旅。
这样一来,主题一下子就升华了。
但是这种升华是隐藏在故事情节之外需要沉思的立意,在电影故事中,吴孝祖扮演的男人和正南则经过千难万阻,乘坐着渔船终于登上了海岸。
按照地址,他们两个确定了正南妈妈的新家地址。在这里,脑回路很奇葩的僵漠大叔吴孝祖与小正南有了一番特意且特别有趣的谈话。
“你见到妈妈,肯定要住一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