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少分?”
“628。”
“我之前问了一下,北大的投档线是620,你不用特招也能读北大啊。”
“几乎不可能的。”
川蜀高考实在太卷,清北给的名额又少。
而且,川地考生太喜欢报北大了。
就拿今年来说,全省文科前十有9个报北大,而北大在川蜀拢共才招20多个文科生(包括自主招生名额)。
别看陈贵良这次考全市第三,已经超过北大的投档线8分,但纯靠分数进北大的可能性几乎为0。
如果不走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路子,就陈贵良这个分数,他报清华其实更容易些清华投档线比北大低了足足8分。
也就是说,陈贵良超过清华的投档线16分!
“波波,你报哪个?”谢扬问道。
徐海波说:“川大,离家近。而且在川内招生名额多,报川大比较保险。”
徐海波这次的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60多分,报川大刚刚好。只要别选过于热门的专业,百分百被川大录取。
除了陈贵良和徐海波,302的其他兄弟全考废了。
其余六人,四个二本、两个三本。
谢扬的分数比边关月还低,处于二本的中游水平。
严校长不知何时来到11班,今年的理科成绩有点糟糕,但文科班的表现还不错。
吴梦是稳上清北的,陈贵良也能特招进北大。
两个清北,拿得出手了。
“吴梦同学,恭喜恭喜。”严校长微笑伸手。
吴梦连忙站起来握手。
严校长问道:“你打算报清华还是北大?”
“北大。”吴梦说。
严校长笑道:“好啊,陈贵良也是北大,你们两个可以继续做校友。”
他又朝陈贵良走去:“陈贵良同学,恭喜你考到高分。说实话,我是非常意外的。你居然只靠自己的努力,分数就过了北大投档线。这说明你不但文章写得好,其他科目也样样优秀。”
“侥幸。”陈贵良说。
“太谦虚了,”严校长说,“等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你和吴梦还要来县城一趟。我准备了一辆大巴车,戴上大红花,一路放鞭炮,绕着全城走两圈。”
陈贵良:“……”
严校长继续说道:“到时候,还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来,学校给你们发奖金。学校发完奖金,再坐车去市里。鹏飞集团的吴老板,要给每个清华北大生发两万元奖金!”
2004年的偏远小城市,给清北生发奖金的现象不多。
大家都很穷。
想靠高考致富几乎不可能,不像后来动辄奖励十万起步。
严校长招手把吴梦叫过来,和颜悦色的跟他们拉家常。
边关月突然发来短信:“北大的招生老师,刚才给我打电话,我把你的手机号发给他了。”
短信刚刚看完,陈贵良的手机就响起来。
陈贵良说:“北大的电话。”
严校长高兴道:“快接。”
“是陈贵良同学吗?我是北大的招生老师朱xx。”
“朱老师你好。”
“这次考得怎样?”
“628。”
“很不错啊,过了我们在川蜀的投档线。有没有兴趣来读北大元培班?”
“我申请自主招生时,报的是哲学系。”
“报了也可以改嘛。”
“程部长同意吗?”
“他说看你的个人意愿。我们元培班啊,教学方式非常特殊……”
朱主任猛地提高音量:“前三个学期,不选专业,只分文理。整个北大的所有院系,随便你挑选课程,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就算是某些必修基础课,也可以随便选班听课。”
陈贵良道:“我冒昧的问一下,元培班是独立院系吗?”
朱主任说:“不是独立院系,但也不隶属于哪个院系,在北大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陈贵良又问:“也就是说,元培班没有自己的院系、老师、教室和宿舍?”
朱主任道:“北大所有的院系、教室和老师都任你选。你可以同时学习文科、理科、工科课程。”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陈贵良看问题的角度很清奇:“北大那些院系,都是有名分的正妻和妾室,学生就是那些妻妾的子女。而元培班,则只是个丫鬟,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有。我如果读了元培班,就相当于丫鬟生养的,还得到其他妻妾那里去蹭吃蹭住?”
朱主任:“……”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沉默。
因为陈贵良一语中的,直接看穿了元培班的尴尬地位。
此时的元培班,没有自己的院系,没有自己的老师,没有自己的教室,没有自己的宿舍……什么都得蹭其他院系的资源。
其他院系,愿意被元培班蹭吗?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表面支持但不怎么配合。
元培班学生在极个别的课堂上,甚至会被所选课程的老师和学生排挤!
北大校园此时有一句顺口溜:不娶光华女,不嫁元培男。
光华学院的女生眼高于顶,普通北大男生是高攀不起的。
而元培班的男生,则都是一些神仙,而且“前途不明”很不靠谱。有人甚至到了大三,还不知道该主修什么专业。
整理一番措辞,朱主任继续说:“进了元培班,我们会给学生安排专业导师,帮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课程。还会不定期配兼职导师,都是北大的顶级学者。如果发展得好,大二下学期就能参与导师的学术项目。”
“我乱选课程可以吗?”陈贵良问。
朱主任说:“有的学生,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类课程一起学。只要你精力足够,随便你选什么课。”
陈贵良问:“学分怎么办?”
朱主任说:“比普通学生的学分要求更低一些。而且,元培班的学制弹性很大,三年就可以正常毕业,六年毕业也不算延期。”
陈贵良笑道:“我在元培班玩五年,最后一年再学也行?”
“只要你学分修够了,就没人来管你。”朱主任就差没说可以逃课。
朱主任继续忽悠:“元培班的住宿也很特殊,在一个寝室里,可能有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可能有文科、理科、工科学生。你们平时在自己的寝室,就能跨年级、跨专业进行交流。你如果受到室友影响,到了大二也可选择转去理科、工科的任何院系。当然,不管转到哪个院系,你还是元培班的学生,学籍档案只在形式上转过去。”
“听起来很不靠谱的样子。”陈贵良道。
朱主任说:“全凭你的个人意愿。”
陈贵良笑道:“但很有趣,我愿意去试试。”
“那太好了,”朱主任哈哈大笑,“你们学校,还有什么成绩优秀的同学吗?”
陈贵良说:“我们班就有个市状元,打算报北大。”
朱主任道:“那你把电话给他。”
陈贵良把手机递给吴梦:“北大招生老师,打算骗你过去。”
他开始期待自己的大学生涯,元培班肯定有很多神经病。
陈贵良自己也是神经病,能够遇到同类!
第87章【春风得意马蹄疾】
七月下旬。
严校长亲自开车来乡下送录取通知书,后面还跟着市报袁记者的车。
吴梦的家在县城,他上午已经去送过了,下午直奔陈贵良家里。
吴梦终究还是没敢报元培班,那玩意儿太邪乎。
“~~~”
车下传来底盘刮擦的声音,严校长却并不心疼,在颠簸的县道开得飞快。
今年全市四个清北,二中就占了其中两个。
轿车驶入村道,天气炎热看不见村民。
严校长瞧见路边不远有民房,便下车顶着太阳步行过去,站在一家人的院坝外喊:“有人吗?请问有人吗?”
袁记者没有下车,天太热了。
他今天的任务很简单,拍一张严校长给陈贵良送录取通知书的合照。
一个村妇走到堂屋门口:“你找哪个?”
严校长说:“我是来给陈贵良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他考上北大了。”
村妇连忙走去院坝外,朝着远处喊道:“四公,二,你们外孙考上北大了,录取通知书都送来了!”
热得只能窝在家里睡觉的村民,被这一嗓子喊得纷纷走出家门。
外公外婆更是飞快奔至。
“两位老辈子好,我是二中的校长,来给你们外孙送录取通知书。”严校长微笑道。
“好好好,校长好!”
外公连忙邀请:“太阳大,天气热得很,校长到屋里喝杯茶嘛。”
严校长说:“不了,我就是来问路的。”
“我带你过去!”外婆忙说。
小舅正在打牌,此时跟牌友一起赶来,严校长干脆开车把三人全带上。
有几个村民也不嫌太阳大,小跑着一路追赶看热闹。
多数村民却是回到家里躲太阳,不时有某家传出训孩子的声音:“你看人家陈贵良都考上北大了,你在学校搞些啥子?还不快去做暑假作业!”
那几个跟着过去的村民,沿途呼朋引伴做宣传,村主任等干部也闻讯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