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公又拉着陈贵良吹牛逼,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再考教陈贵良的紫微斗数这玩意儿,也是他传授的,陈贵良初中时囫囵学过。
除了唬人,屁用没有。
好吧,其实也有一点用,让陈贵良学会了推算天干地支。
新概念作文大赛时,给诗写序文不就用到了?
冯涛却是从来不学,并认为自己老爸是个神棍。如果真那么厉害,怎么没有村民找他看风水、算八字?找他看病的也没有,村民生病了宁愿找赤脚医生。
陈贵良找机会屎遁。
他跟三姨公没有共同话题,他还记得高一的时候,跟三姨公争论国际问题,一老一少差点当场吵起来。
这是一位老年键政家,兼四里八村的和事佬。但主业是农民,也得下地干活。
院坝里,祖祖、奶奶、姨婆、母亲、姑姑、表姨、婶婶们正在聊天,男人们则摆开桌子打麻将去了。
陈贵良过去陪她们闲聊。
主要是陪着祖祖。
所有亲戚长辈里面,祖祖是对他最好的,也是对他父亲最好的。父亲小时候在家挨了打,就徒步走几个小时,跑到祖祖这里来诉苦舔伤。
祖祖活不了几年了,90岁寿终正寝,在农村属于喜丧。
“良良,你要是去读复旦,以后就成魔都人了。”一个表姨开玩笑说。
表婶林春红道:“你们还不晓得,良良跟陶老板做游戏,两个月赚了十多万!”
“真的啊?”
长辈们顿时惊叹,又是一阵夸奖。
这边的亲戚比较和谐,也没人找陈贵良借钱。
其实,爷爷那边的亲戚也很和谐,只不过把陈贵良父子当成外人区别对待。他们自己内部,一直都是互相帮忙,安排进国企的晚辈就有好几个。
祖祖坐在院坝里晒太阳,看着众多晚辈热热闹闹讲话,她张嘴露出光溜溜的牙床一直笑。
“砰!”
一个混蛋小子,突然扔来鞭炮,把长辈们吓了一跳。
那是四姨公的孙子,很快就被抓来一顿毒打。
包括陈贵荣在内,其他孩子哈哈大笑,这事儿就是他们怂恿的!
……
转眼就到正月十五,马上要开学了。
期间有一些曾经的债主上门,大部分是为了跟陈兴华修复关系,也有极个别的跑来讨要利息陈贵良说过会给利息。
“爸,妈,你们就别再去打工了。”陈贵良说。
姚兰笑道:“不去了,就在老家种地。”
她知道儿子手里有钱,已经不愁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陈兴华看着破旧的房屋,“还是要再去干几年,总不能用你的钱修房子。”
他是有自尊心的,打工那么多年,儿子帮忙把债还清,还要让儿子出钱建房。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何在?
陈贵良明白父亲的心思:“要不这样,你们留在家里,租一间大队厂房养兔子。规模不用搞太大,我投资一两万块,就算折本也无所谓。如果赚到钱了,再用那些钱去盖新房。”
龙都市这边,家家户户都会养兔子。外出打工流行之后,搞家庭养殖的才变少了。
而且不愁销量,这里全民吃兔,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去!
至于村里的厂房,那属于所有村民心中的痛。
80年代乡村企业遍地开花,一个来自胡建省的老板,说动了公社的某位干部。那干部带着胡建老板回村,风风火火的集资开玻璃厂。
好多村民都被忽悠了,甚至跑去贷款投资。
然后,胡建老板卷钱跑了。只留下几间空荡荡的厂房,以及一堆血本无归的村民,还有些村民背负着几百上千元的贷款。
那位公社干部,气得上吊自杀!
陈兴华看向老婆。
姚兰实在不想再出去打工,她说道:“试试看嘛。别的我不会,养兔子还是很拿手的,从小就割草养兔子。先是给生产队养,后来又自己养,比养猪容易得多。”
陈贵良说:“规模养殖还是不一样的,爸要先去别的养兔场考察。第一年别养太多,两三百只就行,积累了经验再扩大生产。”
陈兴华抽着烟思考良久。
他的自尊心极强,而且想干一番事业,否则就不会90年代中期跟人合伙转包小工程。
如果凡事都靠儿子,陈兴华心里不得劲。
但想想跟着自己辛苦多年的老婆,又想想一直在家操持的老母亲,陈兴华只能答应下来:“那就养兔子!”
正月十六,陈贵良辞别父母和奶奶,再次坐着破烂大巴返回学校。
《西华都市报》那边,记者陈锋的稿子也即将刊登。
(有幸与耳根、老鬼一起被捆绑造谣,说明老王还是小有成就的。窃喜。但我们这里没有订婚的习俗,我也没见过谁订婚,所以就别再造谣说我订婚被绿了。)
(这章属于过渡章节,介绍一下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
第73章【学姐,当心我大侄子被坏女人盯上!】
今年春节来得早,学校放假已经是小年。
等过完元宵节,公历才二月初。
这导致寒假时间特别短,就连高三都没有提前开学。
302寝室那些哥们儿,最先到校的是徐海波,还带来许多过年零食。
接着是杨浩、李玉林、李东强……
他们放假都回了村镇,没有报纸,没有网络,几乎与世隔绝。
就算过年到城里走亲戚,顺便去一趟网吧,也只是聊QQ玩游戏,基本不会逛论坛或门户网站。
没人知道陈贵良搞出啥动静!
一个假期不见,大家互散零食,坐在床沿吹牛。
直到谢扬来到宿舍,把一份《南周》拍桌上。
他哥哥谢飞,腊月二十九从省城回家,还随身带了几份报纸。
“陈大侠起飞了!”谢扬郑重宣布。
徐海波连忙问:“一等奖?”
谢扬神秘兮兮说:“你们自己看报纸。”
徐海波连翻几个版面,终于看到那篇《七步走进名校,特招天才和教育公平如何平衡?》。
看了一半就被震住,徐海波自言自语:“牛逼。”
“啥子?”李玉林也围过来。
谢扬猛地一甩头发,用手拨开残余发丝:“七步成诗晓得不?清华北大随便读!”
杨浩闻言也连忙过去读报。
就在此时,刘志宏又提着蛇皮袋进屋,见状开玩笑道:“你们围起来看黄色杂志啊?”
李玉林说:“陈大侠新概念一等奖,文章写得太好了,清北复旦当场抢人,他随便选哪个都可以。”
“儿豁?”
刘志宏也围过去。
陈贵良是第六个回寝室的,刚进门就被几个混蛋按住。
“老实交代,你读清华还是北大?”
“今晚必须请客!”
“你已经保送了,这学期是不是不用上课?”
“……”
陈贵良被摁在床上,回答着五花八门的问题,折腾好一阵才重获自由。
这帮孙子,对他羡慕嫉妒恨啊。
徐海波抓一把瓜子过来:“报纸上说七步成诗是真的?”
陈贵良磕着瓜子道:“真个屁。我让工作人员拿笔墨纸砚,故意拖延了半个小时。”
“那也很牛逼了,”李玉林问道,“你的大赛文章,在哪里能看到?”
谢扬帮忙回答:“百度就能搜出来,那些论坛有转帖。我看了报纸以后,专门去网吧搜过。”
正聊着呢,陶雪又打电话过来:“大侄子,我回学校了。你呢?”
“我在宿舍。”
“等着啊,我马上过来。”
十分钟不到,陶雪就从女生公寓杀来,宿管员看到了也没拦她。
“给,大家一起吃。”
陶雪拿出大包小包的零食,麻花、桃片、牛肉干什么的。
李玉林朝陈贵良挤眉弄眼,明显在揶揄他脚踩两只船。
谢扬则是羡慕无比,陈大侠做私服赚了钱,又写文章被名校特招,连谈恋爱都有大小两个美女。草,我咋一样都没捞到呢?
陈贵良拿出游戏策划书,递给陶雪说:“要么你周末带回去,或者打电话让你哥来拿。”
“我打电话吧,看他什么时候有空。”陶雪说道。
陈贵良这份策划案很粗糙,主要包含游戏整体概念、游戏剧情、游戏系统。
剩下什么关卡、数值、脚本,需要陶成钢自己招人来搞。
考虑到陶成钢资金有限,陈贵良设计得不算特别复杂。
架空的中国古代背景,王朝末年,群雄并起,邦国林立,军阀混战。
玩家通过努力,不仅能当城主、国王,甚至还可以做皇帝。只不过,一旦达成条件自立为帝,必然招来其他势力的群殴。
初始职业只有三个:战士、刺客、方士。
每个职业,又有不同的进化方向。
比如战士,可成长为战将或者侠客。刺客可选远程或贴身攻击为主。方士可走符(法术)、傀儡(召唤)等不同路线。
更具体的细节,陈贵良懒得去编,陶成钢自己找人来写。
任务系统,有主线、支线、日常三种,都属于后世烂大街的东西。还有家族任务、帮会任务、擂台任务,这涉及到家族、帮会和擂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