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这番对两家人的发展规划,估计也就是在这一两天给思量清楚的。
大姐说他格局变大倒是有点用词不当,应该说自家丈夫的领导能力与思维越来越强了。
“现在我大力支持你搞影视基地,即便还有很多事没交流过,但也难以拒绝这份两家美好的愿景。”她道。
听到她的话,华逸尘笑着说道:“奶奶说过,没有长长久久的豪门家族,到了某一个时间节点总会衰败,唯有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才不负人生。
这个影视基地搞成家族企业也好,还是什么,亦或是等我们这一代人入土为安后走向衰败也罢,这都是下辈人的事了,顾不上,时代在不断进步,也无法未雨绸缪。
那我也就只看今生,不管事业发展的方向如何,唯愿我们一大家子都幸福安康,这便够了。”
“说得好!当浮一大白!”老太君把桌子一拍,极尽赞赏地端起茶杯。
家人们个个欣慰不已,又充满对未来的展望与憧憬,端起了酒杯。
一大家子齐齐碰了一杯酒,和睦、团结的气氛也浓烈到了极致。
苏慧兰不禁看了眼华友骏,华友骏也看了她一眼。
眼神没什么变化,但苏慧兰能够感觉到,自己丈夫的目光中散播出了久违了情意。
正所谓一人得道,全家有福。
儿子的荣耀归来,以及刚才的这份完美规划与温暖言语,让这对老夫老妻有了焕发新春之意。
按原有轨迹,老爸老妈明年就要背着华逸尘离婚。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全新光景的转变。
“亲戚那边我就不理会了,伯伯、老姑和老爸你们去操心吧,让我来处理不方便。”华逸尘放下酒杯道。
“不要你管,你跟他们又不熟,莫去扯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来影响你,我们来处理就好。”姑妈华友凤说道。
“对,我们来处理,尘崽不用理会。”老太君点点头。
如此,家里头最重要的事情就这样暂且定下。
圆满气氛所致,这除夕团圆夜的美满恰似刚刚开始,一家子在酒桌之上觥筹交错、欢快畅聊了起来。
第435章 春节家韵
一大家子在除夕团圆夜里尽情尽兴,电视播放的春晚都没空闲去欣赏。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只听声音感受气氛而不看画面,渐渐成为国人们在除夕夜里的日常模样。
华逸尘喝多了,荣耀而归的家中独崽在这喜庆日子里,免不了家人们弹冠相庆般的碰酒。
安茜亦是人生第一次在外喝醉,也是在融入新家庭的氛围中,抑制不住的高兴所致。
当月落日升,天色在梦中人的无感之间放亮。
华逸尘懵懂地睁开睡眼,对上的是同样略显懵懂的一双皎洁目光。
夫妻二人侧着身凝望彼此,一时无言,在半梦半醒间舒缓起床气。
“几点了。”华逸尘问。
安茜粉唇微张,俏皮地用别扭的港普回道:“母鸡呀。”
华逸尘浅笑,与安茜四目而视,两人在起床之时柔情对望了一番。
过了会,安茜把身子平躺过来,稍微仰起头,张望着卧室里的环境。
昨夜喝多了酒,怎么上床的都没什么印象,身处何方更是一头雾水。
当看到墙上挂着的丈夫的照片时,跟她昨天观看丈夫卧室环境的记忆重合,明确自己身处丈夫的房间,心里头不由自主的塌实了几分。
安茜又侧过身去,眨了眨眼道:“春节快乐,老公。”
听了这话,华逸尘也反应过来今天是大年初一,温柔地回道:“春节快乐,老婆。”
彼此又温情的对望一番,而后华逸尘问道:“感觉怎么样?”
“很好呀。”安茜欣然说道,“不管是家人们的态度,还是你的那番其乐融融的规划,不仅凝聚了这个家的心,也加速了我的融入,很顺畅、踏实。”
华逸尘欢颜,目露心有满足的高兴之色。
安茜看他脸色的变化,眼中的神情浮动也渐渐柔和到了极致。
情之所致,华逸尘情不自禁地凑上去,吻住了她的嘴唇。
默契使然,在他凑头过来的过程中,安茜便迎合了上去。
昨夜估计是老妈等家人们送他们上的床,他们又喝醉了,衣服裤子就不方便脱。
先前还没感觉什么,亲热起来后才发觉,他们就只是脱了个外套睡的,裤子没脱,衣服也还都穿着件毛衣。
安茜感受着丈夫在自己身上扒拉来扒拉去,弄了半天都找不到褪去衣裤的节点,从动作上有种愈发急躁的样子,让她不由松开与之贴合的嘴唇,冲着华逸尘“噗嗤”一笑。
华逸尘有点尴尬,而当手在被子里摸索到安茜裤腰上的皮带锁扣时,目光由些许的尴尬转为得意的色泽。
安茜看他那副瑟样,调皮地眯眼挤兑,又配合着抬起双手环住他的脖子,压低他的脑袋,欲要热吻。
两唇刚碰上,一阵搓麻将的吵闹声便突兀地传来。
两人神情瞬间一怔,安静了下来,聆听外面的动静。
麻将打起来的时候声音较小,但搓麻将的声音格外大。
外面有人打麻将?
华逸尘寻觅到手机,看了看才上午八点的时间。
昨天都喝了酒,这个时间点基本都还在休息才对。
如此看来,家人们是打麻将打了个通宵,到现在还没睡。
“也是牛逼,打麻将打了个通宵。”
“那我们起床叭。”
两人没搞清楚屋里的状况,想要恩爱一番的激情戛然而止。
夫妻俩只当是调情中的一番乐趣,熄火之后便起床着装出了房间。
看到两人起床出来,家人们自是热情又喜庆地招呼,渲染出满满春节到来的欢快与年味。
“饿了吧,我去给你们煮面,做个鸭子面,回锅的鸭子味道最好了,然后我们就去外婆家。”
家人们有桌打麻将,有桌打扑克。
只因华家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既无亲戚上门拜年,也无需出门拜访谁,家人们将在这天继除夕后再次团圆一天。
无有外事,家人们热热闹闹地通宵一夜也就无所谓了。
苏慧兰倒是睡了一觉,因为今天还要带儿子儿媳去自己娘家拜年,也就是华逸尘的外婆那边。
老妈说得不错,回锅的鸭子更香更入味。
华逸尘和安茜饱餐一顿后,辞别华家的人,跟着老妈前去外婆家。
安茜刚感受到华家和睦温暖的氛围而心中踏实,这下又要去见陌生的家人,内心再次泛起忐忑。
只不过,临到外婆家门,被众位家人热情欢迎,让她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欢迎欢迎!”
外婆是县二中中学、一所初中的退休老师,一直住在学校背后的家属房。
和华家那边一样,外婆这边的子女情况也有三兄妹,苏慧兰是老二,上面有个大哥,下面有个妹妹。
安茜随着华逸尘称呼,除了外婆和外公,就是舅舅和舅妈、小姨和姨夫,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家庭氛围看起来很融洽,但她作为初来乍到的新家庭成员,能感受到外婆家和奶奶那边的区别,就是虽融洽而少话题的感觉。
简而言之,这边的家人们好像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聊来聊去仅是日常,日常之外好像就没得聊了。
不像奶奶那边,可以谈天谈地谈空气,谈历史谈人文谈时政,乃至各自家庭成员的事业情况都能一起出谋划策,不分彼此。
由此可见,外婆的管家方式和奶奶的管家方式很不一样。
一坐上餐桌,安茜对这样的感觉更为浓烈了。
华逸尘除了家庭惯例似的被赞美一番外,再没什么多余的可谈的东西了。
外婆只说多照顾照顾弟弟妹妹,且言语细节中对妹妹的挂怀更鲜明。
妹妹是舅舅的女儿,舅舅是外婆家唯一的男人,所谓重男轻女四个字,被安茜感受得很真切。
来的路上就听老妈说过,外婆外公对舅舅最偏爱,她这个二女儿和小姨这个三女儿像是捡来的。
从小到大有什么好东西,外婆外公都是给舅舅,剩下的才考虑两个女儿。
来外婆家不久,安茜对老妈的这番话深有体会,只感慨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这本经再难念也无法消磨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个春节的饭局上也没谈规划,华逸尘甚至都没说任何有关事业上的事,仿佛在外婆家谈太大的事业会显得格格不入。
这方面老妈也提前说过,她有华逸尘给的1000万,外婆这边如何安抚与照顾,由老妈来主持,不用华逸尘来管。
老妈虽不说具体原因,但此情形跟华家一对比,安茜只觉难怪华逸尘常说奶奶那边的趣事,很少提外婆这边的家人情况。
相比外婆这边能感受到的细微隔阂,华逸尘之于华家显然更亲切,华家对于华逸尘也明显更挂怀。
外婆这边,除了老妈、舅舅和外公,其余家人滴酒不沾。
老话说的好,酒很多时候都不算好东西,但如果能跟“喜庆”、“欢乐”等词汇紧密相连,它就是个很好的、能够让彼此走得更近的事物。
就算不喝酒,也得找个话题聊聊才能更融洽。
但外婆家这边就有点太正经了,小姨、舅妈等不喝酒的人,饭就吃了二十分钟便离场去沙发上看电视了,说是不打扰他们喝酒,让他们多喝点。
不喝酒的人把饭吃完了,坐在酒桌上确实会显得百无聊赖,也会显得有点尴尬。
安茜理解,但却觉得挺逗。
因为这一顿饭下来,除了舅舅和外公两个人,其余家人一个都不熟,聊都没聊两句。
外婆这边的过年氛围,跟奶奶那边的气氛,简直差太多了。
昨天在奶奶那可以畅饮畅聊到深夜醉酒为止,今天在外婆这边天还没黑,春节这顿大团圆饭就散场了。
“慢走哈,什么时候办喜酒提前给个消息,到时候来吃你们喜酒!”外婆外公和小姨等人在门口目送。
华逸尘和安茜挥了挥手,齐声回了个“好”,便跟苏慧兰一起离去。
走在出校门的路上,安茜感慨说道:“外婆这边的气氛……”
她的话没说完,但苏慧兰懂她意思,说道:“你外婆外公都是正儿八经的语文老师,思想观念很传统老旧;
你奶奶是造纸厂的主任,坐稳那个位置需要人情世故皆练达,所以你奶奶情商很高。
也因此两边的家风不同,家庭气氛是两个样子。”
“哦~,也对。”安茜明白了过来,笑着点了点头。
“好了,接下来几天就等着亲戚上门了,你们耐住性子应付一下哈。”苏慧兰说道,“然后尘崽你这边在大年初五要去艺术馆跟县政府领导碰面,随后在一中还有一场演讲对吧。”
“嗯。”华逸尘点头,“一中那边是大年初八,高中生返校嘛,邀请我荣归母校,激励一番莘莘学子们。”
安茜微微展颜,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