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64节

  祁同伟觉得,刚才自己应该是误会李达康了。

  肯定是李达康在赵立春面前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且替自己说了好话,要不然的话,堂堂副省级领导,怎么会认识自己这个小小的副科级基层干部?

  但他这个念头,很快又被李达康亲自否定了。

  “赵省长,您认识祁同伟同志?”

  “呵呵,略有耳闻。”

  “祁同伟这个同志是真的不错,一个政法系的研究生,主动放弃安逸的工作环境,跑到农村去当驻村干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带领了一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是吗?小伙子不错,年轻帅气,有知识有能力,只不过你们让他去当驻村干部,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李达康赶紧解释道:“祁同伟同志现在已经是红山乡的副乡长,没有驻村,他才参加工作一年多,已经算是破格重用了。”

  赵立春点点头道:“对于优秀的人才,重用是应该的,力度甚至可以再大些,让他们去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祁同伟听了这话,心想:从这两天的接触情况来看,目前赵立春应该还是个正面人物,他能理解民间疾苦,知人善用肯干实事,也很有魄力。

  这其实也正常,如果赵立春一开始就是个贪官,或者没什么能力,又怎么可能一路升迁至省委书记。

  至于后面腐败堕落了,多半还是因为两大因素。

  首先肯定是他那个无法无天的儿子赵瑞龙,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凡事会优先照顾自己的家人,而且年纪越大,耳根子越软,对家人也越是纵容。

  然后,他当了省委书记之后,在汉东省一手遮天,长期独断专行,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内心欲望也会跟着膨胀。

  只是,赵立春为何要当着自己的面,让李达康重用自己呢?

  虽然这事刘和光也做过,但那是因为他身边有个高义,肯定听说了不少自己的好话。

  而赵立春和自己没有任何交集,这太不符合常理了,难道他真的一眼看中了自己,认定自己是个可造之材?

  带着深深的疑惑,祁同伟陪各位领导在里脊坞转了一大圈,又一同下山,回到了乡政府。

  就在他向车队挥手送别的时候,李达康却突然走过来,让他跟着一起去金山宾馆。

  等吃完午饭,刘新建又悄悄找到了他:“小祁同志,赵省长想单独见见你。”

  在赵立春的房间里,他亲切的接待了祁同伟,在问了一番日常工作和家庭情况后,他突然话锋一转,轻描淡写的冒出了一句不相干的话:

  “小祁同志,我听说你和省委梁书记的女儿梁璐,关系非比寻常。”

  祁同伟顿时一惊,心中的谜团也就此解开了。

  梁璐追求自己不成,让梁群峰打压自己的事,汉东大学有不少人知道,传到赵立春耳朵里也很正常。

  而且赵立春现在正和梁群峰竞争省长的位置,肯定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两人各显神通,背地里使些绊子,并不奇怪。

  难怪赵立春会对自己封官许愿,原来这是一个交换。他明显是希望自己站出来,去背刺梁群峰,在给梁群峰添堵的同时,也让他竞争省长的胜算能增加一分。

  下意识间,祁同伟心动了,毕竟不管自己参不参与,赵立春都会战胜梁群峰,当上这个省长,提前给赢家送上一个人情,多划算的事啊。

  可略加思索后,他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虽然梁群峰当不上省长,但打压自己这点事,对他来说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扳倒他,以他目前省内第三把手的地位,要对自己秋后算账,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甚至他都不需要亲自出手,只要交代高育良几句,就能把自己踩死了。

  自己好不容易才说服了梁璐,化敌为友,何必要再次去招惹梁群峰。

  再说,谁知道赵立春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对于他来说,自己只不过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罢了。

  万一事后他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赵省长,梁璐是我的大学老师,除此之外,我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哦,我听说她追求过你,是吗?”

  “有这事,但我明确拒绝了她,她也没有纠缠,我们现在基本没联系了。”

  “你在汉东大学读书的时候,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会主席,按理说应该前途远大,可毕业后,却被分配到山沟沟里当个司法员,你难道没有怨言?”

  “赵省长,要说没有怨言,那肯定是假的,但我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这是上级领导对我的一番考验和历练吧。”

  “是吗?”赵立春多少有些意外。

  他知道祁同伟是个聪明人,本以为只要稍微一暗示,就会顺杆往上爬,没想到祁同伟却死活不肯接招,一直在刻意回避梁群峰的问题。

  但赵立春到底还是有格局的,非但没有记恨祁同伟,反倒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了招揽之心。

  一个小小的副科级干部,竟然能抵住自己抛出的橄榄枝,这小伙子有点意思,风骨和李达康颇像,绝非池中之物。

  更重要的是,此人处事谨慎,嘴巴也牢靠,他被梁群峰打压的那么狠,甚至被迫逃离政法系统,却依然不愿说梁群峰的坏话,若能将其收为己用,岂不是又多了一位得力干将。

  念及于此,赵立春便试探性的问道:“小祁同志,你待在乡镇太屈才了,有没有兴趣到省政府办公厅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祁同伟一愣,赵立春这是啥意思?

  “对,省政府办公厅急需像你这样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到了那儿,你可以更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前途发展也更有利。

  你去了之后,先在秘书处历练一段时间,熟悉熟悉工作,我的秘书刘新建最多再待两年,就会被放出去做具体工作,到时候……”

第113章 拒绝天上掉下的馅饼

  听着这些话,祁同伟心里翻江倒海,脑瓜子也超速开始运转。

  这是天上掉馅饼,砸着自己了?

  虽然赵立春故意没把话说完,但意思至少明显有了,要让自己将来接替刘新建,当他的秘书,或者说,自己至少是后备人选之一。

  两年后,赵立春可是省长啊,如果能当几年省长秘书,再往外一放,就会和李达康一样,三十五岁前成为正处级干部,提一级外放的话,甚至可能直接解决副厅级。

  这么大的馅饼,能不心动吗?

  但祁同伟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馅饼恐怕并不好接,自己现在的局面,和李达康当初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造成这个情况的关键人物,便是:大反派赵瑞龙。

  后来,赵立春父子东窗事发,李达康之所以能撇清关系,不受牵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和赵瑞龙之间没有利益往来。

  具体怎么回事不知道,但祁同伟猜测,很可能是因为李达康给赵立春当秘书的时候,赵瑞龙还在读大学,所以两人接触的少,没有交情。

  到了现任秘书刘新建这儿就不一样了,他和赵瑞龙勾连的很深,最后一起完蛋。

  这说明,赵瑞龙此时应该已经或即将大学毕业,甚至开始进行违法活动了。

  两年后,如果自己当了赵立春的秘书,势必绕不开胆大包天的赵瑞龙,到时候,他如果提出,要自己帮忙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怎么拒绝?

  要是别人还好,帮他炒股多赚些钱就是了,可赵瑞龙是个贪得无厌的主啊,剧里他都有几百亿资产了,还要盯着蝇头小利不放手呢。

  这样的人,绝对靠近不得。

  与其等到将来得罪赵立春,还不如趁早消失在他面前。

  “赵省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参加工作的时间还短,需要在基层多历练历练,恐怕难以胜任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

  “原来是这样。”赵立春点点头,“在基层干实事也是为人民服务,挺好的。”

  此时他心里虽然不悦,但身为省领导,早已练就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轻描淡写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优秀的人才有的是,既然祁同伟不愿做自己的亲信,那就让他在基层慢慢干、慢慢爬吧,只要不站在梁群峰那边,和自己作对就好。

  ……

  婉拒了一步登天的机会,祁同伟又回到了原点,继续当他的副乡长。

  与此同时,他又多了一个名号:金山股神。

  这是没办法的事,金山县城屁大点地方,消息传播速度极快,祁同伟被绑架,以及被绑架的原因,不到半个月就传遍了县城的每个角落。

  消息灵通的人,甚至连他炒股五个月本金翻倍,赚了几十万的事,都打听到了。

  要不是祁同伟在第一时间找到证券营业部的经理,严肃警告他,如果再泄密,就转走资金并找你的上级投诉,恐怕自己持有的股票和具体持仓金额也会被暴露出去。

  事实上,此时祁同伟赚的,已经远远不止传闻的那个数目了。

  因为之前西部彩电短期暴涨一倍的时候,他就逢高抛出,并且把全部的钱都买了老窖酿酒。

  话说上升通道的股票就是给力,八月份买的时候,才19块,过了四个月后,现在已经涨到30了。

  当时的一百五十多万本金,如今变成了二百四十多万。

  如今的石塘村村民的气氛,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参与投资的村民全都喜笑颜开,尤其是支书祁志勇和村长李红兵,两人投资最多,赚的也最多,带着一帮人,成天对祁长贵夫妇嘘寒问暖,把他们当菩萨一般供着。

  而那些没有投资的村民,则一个个垂头丧气,后悔之余,他们把愤怒发泄在了李军和李勇两家人身上。

  李军因为策划抢劫祁同伟,已经被羁押在看守所,等待审判,他家的修车铺天天有人去闹,也彻底开不成了。

  至于李勇,虽然和抢劫案无关,但他也跟着李军一起,在融资炒股大会上捣乱过,于是一家人被骂的抬不起头,大白天连门都不敢出。

  除了石塘村的村民,其他人也开始了行动。

  叶飞找到祁同伟,不解的问道:“祁哥,你都带着林守业炒股了,怎么不带我一起炒?”

  祁同伟先说了句抱歉,又回道:“林守业两口子是从别人那里打听到消息,主动找到我的,当时我也不知道最近股票会涨这么多,加上那会你在住院,就没通知你。”

  “那我现在买行不行?”

  “现在别急,股票涨多了会跌的,按我的计划,打算先等一等,要买之前,我会通知你准备钱的。”

  “那好祁哥,我等你的通知,你可千万别忘了啊。”

  紧接着,红山乡的几位乡领导和工作人员又纷纷找上了门。

  对于官场上的同僚,祁同伟当然不可能直接去帮他们炒股票,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但既然他们找来了,指点一下还是必须的,至于听不听,是他们自己的事。

  郑华军、孙连城和项党育三人,跟祁同伟的关系最好,祁同伟便在求稳的前提下,去帮他们实现利益最大化。

  于是他重点推荐了已经走出上升趋势雏形,并且回踩到位,目前股价18块多的西部彩电,并仔细叮嘱,至少要拿两年,中途千万不要卖。

  而对于许波、刘彬等其他关系普通的同事,祁同伟则本着不得罪人的原则,推荐他们继续买老窖酿酒。

  毕竟这股还在上升通道之中,一两年之内是不会亏的,至于能赚多少,就看他们啥时候见好就收了。

  除了红山乡的同僚之外,县里也有不少人陆陆续续的找到了祁同伟。

  这些人都是县委四套班子成员和各个各个单位部门的正副领导,一共有三四十人之多。

  祁同伟欣然接受了他们的求教。

  首先,这些人在县里大都是实权派,卖点人情给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然后,他们明明有权在手,却还想通过炒股赚钱,说明他们贪污受贿的可能性,相对而言会小一些。

  于是,祁同伟也同样秉着不得罪人的原则,推荐了老窖酿酒。

  只不过对于其中几位副处级领导,和关键单位的一把手,他又额外多说了一句话:

  “如果你什么时候想把股票卖了,最好先来征询一下我的意见。”

第114章 去看王子衿的姨夫

  遗憾的是,易学习和李达康却始终没有因为这事,出现在祁同伟面前。

  不过也能理解,他们是金山县的党政一把手嘛,既要注意政治影响,也要顾及身份面子,而且这两个人似乎都挺清廉的,可能是真的不爱钱。

  他们不来找祁同伟,祁同伟当然也不可能去找他们,否则就成了变相送钱,谁知道这两个脾气古怪的人,会不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首节上一节64/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