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第11节

  “可以这么理解。”祁同伟点点头,又道:“但你说话小声点,小心亏钱的人听到了,过来揍你。”

  二蛋这才发现,有几个愠怒的眼神已经看向了他,他赶紧捂住嘴巴,躲到祁同伟身后。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只有区区两三百支股票。

  祁同伟盯着大屏幕端详了没多久,便把所有股票的行情都看了好几遍,并且将十几只股票记录在了笔记本上。

  紧接着,他又反复琢磨好一阵子,最终敲定了南方科技和西部彩电。

  这两支股票,应该对照着上辈子的深科技和四川长虹。

  国内即将全面开放互联网,前者主营计算机业务,是最大的受益公司。

  与此同时,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彩电有巨大的需求,后者的业绩爆发在即。

  托熊市的福,目前这两支股票的价格都在底部,一旦启动,涨幅空间将十分巨大。

  ……

  大客车刚在石塘村口停下,祁志勇和李红兵就带着几个人围了上来,十分热情。

  “同伟,一路辛苦,来,我们帮你拎东西。”

  “支书村长,让你们久等了,不好意思。”祁同伟有些受宠若惊。

  “哪里,我们算准时间的,就等了一小会,你事情办的顺利不?”

  “挺顺利的,该见的人都见了。”祁同伟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又补充道:“要买的股票,我也已经选好,只要资金到位,明天就可以去买。”

  “钱的事情你放心,都准备好了,这就通知大家过来。”李红兵喜出望外。

  祁志勇却拦住了他:“红兵你急啥,同伟和二蛋还饿着肚子呢,先让他们吃饭。”

  “没事,我现在不饿,先把重要的事情搞定,饭晚点吃也没关系。”

  “也好,其实我们都没吃,等着你俩回来一起吃呢。”祁志勇转身吩咐道:“你们几个,赶紧去通知入股的乡亲,让他们立刻到村委会集合。”

  “村委会太挤了,恐怕坐不下那么多人,还是去祠堂吧,那里面宽敞。”李红兵建议道。

  “同伟,你觉得呢?”

  祁同伟耐人寻味的笑了笑,点头答应了。

  上次召集全村开会,几百号人确实太多,放在祠堂门口进行可以理解。

  这次只有几十个人参加,村委会明明能挤下,却还要放到祠堂,李红兵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说白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想借祖宗的威望镇镇场面,觉得祁同伟肯定不敢在祖宗面前诓骗大家。

  祁同伟也不计较,他是真心诚意要带乡亲们赚钱,心中无愧,自然不惧祖宗见证,更何况……

  参股的村民们很快到位,而且都带着大把的现金,只是在具体情况上,和之前说好的有些出入。

  有不少人追加投资了,他们是明智的。

  其中二蛋的父亲出于对祁同伟的信任,追加幅度最大,从一千加到五千。

  也有一些人缩减了投资,毕竟股票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谨慎一点也可以理解。

  还有几户人家非常不明智的打了退堂鼓。他们认为,反正祁同伟父子是出了名的感恩,到时候肯定还会接受他们,不如先观望一阵子,真能赚钱再加入也不迟。

  但他们并不知道,面前的祁同伟已经换人了,现在这位可没有报恩的想法,充其量不过是在帮忙还人情罢了。

  这次反悔之后,下次再想参与可就难了,就算祁同伟勉强答应,也不可能给他们再开出那么好的条件。

  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比之前还多了几万,一共集资到二十六万八千。

  祁同伟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和乡亲们签下协议。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他很快就要和“穷”字,说声永别了……

第15章 初见李达康

  金山毕竟是贫困县,全县只有一个证券营业厅,就设在县政府大院的斜对门。

  营业厅面积不大,生意也异常惨淡,早上十点,已经是开盘的时间,大厅里却是空空荡荡,一个股民都没有。

  女柜员们闲着没事干,围在一起聊天,角落里的保安甚至一大早就打起了哈欠。

  得知祁同伟前来开户,并且打算一次性投资二十多万,柜员们顿时来了精神,客户经理还主动邀请他上二楼的大户室。

  大户室就是不一样,有宽大的真皮沙发,有免费的茶水饮料,客户经理还会主动提供一些小道消息。

  最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联了网的电脑,可以查询每支股票的具体走势。

  仔细看完南方科技和西部彩电的K线图之后,祁同伟忍不住撅起嘴,轻轻摇了摇头。

  股市里有个十五字金科玉律:短线看情绪,中线看趋势,长线看价值。

  短线风险太大,必须要天天盯盘,祁同伟显然不具备那个条件。

  长线时间跨度太长,平均下来,年化收益偏少,祁同伟看不上。

  所以最适合他的,只能是炒中线。

  但目前这两支股票还在底部横盘整理状态,没有任何启动的迹象,显然是庄家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筹码,所以短时间内不会有行情。

  至于这个盘整的过程会有多久,很难说。

  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以上也有可能。

  若是换成别人,完全可以提前埋伏进去,静待花开,但祁同伟的资金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还不低,他可等不起。

  好在祁同伟还有十几支备选股票,他翻开笔记本,在电脑上一支一支的查了起来。

  认真看完一遍后,祁同伟锁定了新的目标:老窖酿酒。

  白酒行业以业绩稳定,现金流充沛著称,是公认的长牛板块,而老窖酒在业内的地位仅次于茅台五粮液。

  考虑到另外两家公司都还没有上市,所以就目前而言,老窖酿酒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也是个较好的投资标的。

  而且从K线图上看,老窖酿酒的多项技术指标都形成了多头排列,股价也从底部启动,走进上升通道。

  价值投资类股票,上升趋势一旦形成,至少会有持续一两年的行情,甚至在此期间,公司还会间歇性释放利好消息,不断强化投资者的信心。

  除非突发重大的黑天鹅事件,否则根本不可能逆转。

  但这种小概率事件,并不在祁同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果断拿出随身携带的资金,全部转入股票账号。

  麻烦在于,现在股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规模还不大,老窖酿酒平时一天的交易额只有区区两三百万。

  祁同伟手头的资金几乎能占到日交易额的十分之一,如果一次性砸进去,必然会造成股价大幅波动。

  所以在具体操作上,祁同伟只能不厌其烦的采用了分批买进的方式,每次挂单都不超过五手,买入价也控制在现价的三分钱之内,绝不追高。

  就这样,花了整整一个交易日的时间,二十六万多资金才悄然无息的全部进场,最终变成了204手老窖酿酒股票,即两万零四百股,每股的平均成本在13.1元左右。

  这是个非常理想的价格,具体能涨多少,现在还说不好,但一年翻一倍,估计问题不大。

  至于南方科技和西部彩电,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等他们结束盘整,走出上升趋势再说。

  下午三点,股市收盘了,祁同伟看看时间还早,便没有直接打道回府,而是走向了马路斜对面的县委大院。

  金山县委和县政府共用一栋办公楼,上下四层,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正中位置挂着巨大的国徽,鲜艳的国旗在楼顶迎风飘扬,门前的巨石上,则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人民服务。

  祁同伟进来的目的,是要见一见年轻时期的达康书记,也就是现任金山县长李达康。

  要想仕途走的顺,实干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跟对人。

  如果没有贵人提携,哪怕干的再好,也就混个口碑,升官进爵却很难。

  祁同伟现在的处境很清晰,梁家的政治资源已经随风而去,陈岩石根本不会帮,至于高育良那里,也得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抱以过大的期望。

  当下最能倚仗的,反倒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李达康。

  名义上,李达康只是金山县的二把手,在县委书记易学习之下。

  但李达康是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立春的上一任秘书,凭借这层关系,金山县大大小小的干部,没有人敢忤逆他,所以他才是实际上的一把手。

  一方面,李达康此人作风霸道,独断专行,对下属尖酸刻薄,是个六亲不认的主。

  但另一方面,李达康又是一位雷厉风行,真心做实事谋发展的实干家。

  尤其是他对GDP的追求,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正是祁同伟迫切需要的。

  祁同伟身为高学历的后备干部,有天然的优势,如果能在基层经济建设上干出成绩,肯定会受到李达康的关注和重用,并借此搭一搭他的顺风车。

  运气好的话,三年内来个两级跳,解决掉正科待遇,完全有可能。

  县长办公室设在三楼,走廊右手边最后一间就是,房门大大方方的敞开着。

  这个年代,政府人员不像将来那么冗余,管理也很松散,老百姓见领导相对比较容易。

  祁同伟一副干部打扮,更是畅通无阻,都走到县长办公室门口了,也没人来问。

  他轻轻的敲了一下门。

  此时,李达康正坐在办公桌前写材料,见有人敲门,便停住手上的动作,抬头看了过来。

  只见他三十出头的年纪,长的不是很帅,但气质十分突出,精神、刚毅、干练、意气风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

  尤其是那凌厉霸道的眼神,更让人过目不忘。

  “同志,你有事吗?”李达康问道。

  “李县长您好,我叫祁同伟,在红山乡司法所工作,到人事科办理工作调动。”

  “哦。”李达康面无表情的指了指地面,“祁同伟同志,我想你是找错地方了,人事科在二楼,这里是三楼。”

  “哦,看来是我搞错了,不好意思李县长,打扰您工作了。”

  祁同伟本打算请李达康帮忙打声招呼,可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退出门去。

  我和他素未相识,空口白话的求人办事,哪里张的开嘴?

  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调动的事情,然后实打实的干出点成绩,再来找李达康,那就有底气了。

  不过话说回来,李达康的气场真强大,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加上能干事,日后一路高升至省部级领导,并非偶然,绝对不仅仅是靠着赵立春的关系。

  这么好的借力机会,自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第16章 回乡提出调动

  交待一下背景:

  本书真实还原九十年代基层风貌。

  当时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低,遍地法盲,民风野蛮,拉帮结派很严重,乡村干部的路子都很野。

  假如像现在的干部标准一样,循规蹈矩,严守纪律,慎言慎行,根本镇不住场面,别说出成绩了,就连看门的大爷,都敢看不起你。

  很多人就是因为太保守了,以至于受不到领导、同事和老百姓的认可,以至于深陷泥潭,最终一事无成。

  其中甚至有些人,一直没有悟透这个道理,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成天抱怨,基层不是人待的地方。

  所以主角下村后,为了开展工作,尽快出成绩,行事作风会比较激进,甚至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假如用现在的眼光代入,会觉得他不稳重,过于冲动。

  请勿强行代入,谢谢。

  ……

首节上一节11/3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