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235节

  其实周彦之前就有考虑过在燕京开办音乐会,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机会,现在央视提出邀请,也算是个契机。

  他沉吟片刻,问道,“这次的邀请,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是我这边只要出人就行了?”

  杨东生点点头,“嗯,你这边只要出人就行了,周老师你本人,还有钢琴少年交响乐团,其他的都是我们这边来安排。”

  “费用呢?”周彦也没有忸怩作态,直接就提到了钱。

  “付给你们的报酬总共十二万,至于周老师你跟乐团如何分配,那就看你自己的了。”杨东生说道。

  听到十二万这个数字,周彦点点头,这个价格在内地并不低,他最怕的就是央视这边想要白嫖他,给他发个千儿八百的补贴完事。

  几万块钱,他也不缺,但他比较烦这种事情,如果央视这次白嫖了他,那以后是不是可能还会有其他单位再来白嫖?

  再者说,如果给他补贴少,那乐团的那些乐手们就更得不到钱了。

  好在央视还挺够意思,没有想着白嫖。

  对于这个价格,周彦已经挺满意,他又问,“什么时间?”

  “二十号。”

  周彦皱了皱眉毛,“下个月二十号?”

  杨东生摇摇头,“是这个月二十号。”

  周彦愣了一下,“杨导,你确定没说错么?今天已经是十号了,到二十号满打满算也就十天时间,确定场地、确定节目单、排练,还有你们也要售票吧?十天能够用么?”

  “场地就在燕京音乐厅,十八号到二十号音乐厅已经腾了出来,节目单可以按照你们之前在台岛、香江那边的演出来,加上一首《燕京无声》就行了。”杨东生笑了笑,“其实你只要把它当做一场《钢琴少年》音乐会就行,不过是换了个名字,增加一首曲子而已。之前你们已经演了四场,应该没有问题。”

  “那你们售票呢?”

  杨东生说得没错,如果按照《钢琴少年》音乐会来,前期的准备工作确实不太花时间,但是售票可就不好说了。

  “就算是明天开始卖票,也就几天的时间。”

  “燕京音乐厅的座位不到一千,这次音乐会计划的外销票只有三百五十张。想要卖出这三百五十张票,我想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而且即便卖不完,也不用担心没有观众。”

  周彦明白了,这次去听音乐会的,大部分应该都是领导以及领导家属们,外销票连一半都不到。

  也就是说,央视举办这次音乐会,就奔着贴钱去的。

  三百五十张外销票,平均一张票算四百块钱,那也才十四万而已,刚刚能把给周彦和乐队的出场费覆盖掉。

  既然知道央视的打算,周彦也就没有再纠结,反正贴钱的不是他。

  他想了想,又问道,“杨导,这次音乐会后面的录像带版权,归谁?”

  杨东生摸了摸脑袋,“这个事情我们之前还真没有确定,不过版权应该要归我们台,因为后期还要在台里面播放。这样吧,我明天早上跟领导请示一下,看看具体怎么弄。”

  周彦点头,“没问题,杨导你也别怪我事多,有些事情提前搞清楚,免得后面扯皮。”

  “明白,明白,我们也是非常有诚意的,很想把这次的专题弄好。其他的,周老师你还有什么诉求,我明天一起跟领导说。”

  周彦想了想,说道,“其他也没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版权的事情确定好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两边就正常谈着,然后我们两边的流程同时走,你那边带着乐团排练,等确定好了之后,我们再邀请嘉宾,对外销售门票。”

  “这没问题,明天早上我就跟乐团说这个事情,先把节目单给确定下来。”

  听到周彦答应,杨东生也是松了口气,“十分感谢,周老师。”

  周彦端着茶杯喝了口茶,问他,“这次音乐会,你是导演么?”

  “没错,这次音乐会由我全权负责。”杨东生点点头,随后怕周彦不放心他,又说道,“这类活动的组织,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前年的春晚,我也是导演之一。”

  “既然是要做节目往电视上播,到时候是不是还有采访环节?”

  “也不算是采访环节,不过当天我们会后台拍摄音乐会的花絮,那个时候肯定需要你跟镜头有交流,不仅仅是你,其他音乐家们也可能需要出镜。具体流程,过两天我会跟你们再做一次对接。”

  “明白。”周彦看了看手表,已经六点半了,便说道,“杨导你也饿了吧,我让他们上菜。”

  “听你的,周老师。”

  “杨导要不要喝点酒?”

  杨东生是粤省人,平时很少喝酒,但是他今天过来请周彦吃饭,就想着要陪周彦喝一点。

  毕竟他也在燕京工作这么多年了,知道饭局没有酒,那这顿饭等于白请。

  “行,我陪你喝点。”

  周彦也没想喝酒,不过听杨东生这么说,就让服务员去拿了一瓶五粮液。

  听到周彦要了五粮液,杨东生咬了咬后槽牙,他已经在担心,自己今天带的钱够不够了。

  今天这顿饭,说不定要好几百,他口袋里面可就带了三百多块钱,因为在他想来,两个人出来吃饭,就算吃的稍微好点,三百多块钱也完全足够了。

  等到菜上来之后,杨东生更是心里发虚,虽然他不知道这些菜的价格,但是看这样子也知道肯定不便宜。

  第一杯酒喝完,杨东生就起身说要去上厕所。

  周彦也没多想,随他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杨东生回来,相较于之前,这会儿他的表情要轻松很多。

  看到他情绪变好很多,周彦还挺意外,心说刚才他那泡尿憋的挺厉害。

  一顿饭快结束的时候,杨东成又去上了次厕所,这次回来很快,表情比之前更轻松了。

  饭吃完之后,两人下了楼,杨东成径直跑到收银台去,“你好,三个八结账。”

  收银员看了看他,笑着说道,“三个八的单,周总已经签过了。”

  杨东成一下子懵了,他攥了攥口袋里面的一千多块钱,内心五味杂陈,刚才他出去上了两次厕所,第一次是出去打电话让朋友送钱过来,第二次是出去拿钱。

  没拿到钱之前,他的心一直在吊着,就怕最后结账的时候口袋钱不够会出丑,却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这时周彦走了过来,“杨导,你也太客气了,到这里来吃饭,还能让你请啊。”

  其实周彦压根没想过杨东成会来付钱,毕竟地方是他选的,菜也是他点的,照规矩来说,肯定是他请客。

  杨东成内心挣扎了片刻,随后挤出一丝笑容来,“周老师,让你破费了。”

  “客气了,咱们走吧。”

  ……

  第二天上午,周彦去找了方秀,让她通知所有乐团成员傍晚开会。

  随后他又去找了汪锋。

  一见面,周彦就跟汪锋说,“二十号有一场演出,我给你安排了小提琴第二组的首席。”

  汪锋为难道,“师哥,我都有一个月没有参加排练了。”

  “那这几天就跟着乐队练一练,反正大部分曲子你都练过,不熟的曲子你不用上。”

  见周彦一定要让自己上,汪锋也很疑惑,毕竟乐团也不是缺他不可,乐团现在人员非常充足,小提琴手也有不少备选。

  周彦看出汪锋的疑惑,又说道,“这场演出会在央视播出,你去露个脸,对你们乐队后面的发展有好处。”

  “师兄你……”

  汪锋心中充满了感激,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这天底下,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师兄么?这样的好事情,竟然还想着他。

  周彦拍了拍他的肩膀,“傍晚乐团在音乐厅开会,你要愿意的话,就过来。”

  说完,周彦就转身走了。

  看着周彦的背影,汪锋呆立在原地,他忽然理解了古人说的那句“士为知己者死”。

  就在此刻,他有种感觉,周彦如果叫他死,他真的愿意。

  ……

  晚上汪锋如约而至,这也在周彦的意料当中,这样的好机会,可没几个人能够拒绝。

  把汪锋叫过来,可不仅仅是师兄对师弟的关心,毕竟这个月团里面基本上都是他的师弟师妹。

  之所以对汪锋关照一些,自然是因为汪锋是周氏的音乐人,他早点出名,对周氏有好处。

  因为音乐会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所以周彦没有跟团员们说具体细节,只说二十号有一场演出,让他们好好准备,并且把节目单给他们列了出来。

  到了第二天,事情就确定下来了,央视要音乐会录像的版权,不过后期录像带或者录音带要售卖的话,会给周彦分成。

  央视那边本身也不太在乎录像带跟录音带的收入,他们主要是不希望后期电视台播放会出问题。

  经过几天的筹备,直到十月十五号的时候,音乐会的票才开始对外售卖。

  从开始售票到演出开始,总共也就五天时间,央视根本不害怕门票卖不出去。

  假如这三百五十张门票最终没有卖出去,他们也会内部消化。

  不过如果有机会,央视还是希望能够把票卖出去的,所以就在十月十四号的《整点新闻》里面插播了音乐会门票开始售卖的新闻,这一段播报不长,总共也就十几秒钟。

  《整点新闻》前身是《晚间新闻》,这两年节目收视率逐渐降低,也改版了好几次,但是效果都不太好。

  这十几秒钟的播报,一般情况效果也不会太好。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播报的效果竟然好得不得了。

  十月十五号当天,就卖出去了八十张票。

  十月十六号,卖出去一百二十多张。

  十月十七号,卖出去一百四十多张。

  十七号卖出去一百四十多张票,不是因为只能卖出去一百四十多张,而是因为三百五十张外销票,只剩下一百四十多张。

  当天下午有很多人赶到音乐厅那边,票已经全部售罄,他们只能失望而归。

  三天不到,三百五十张票就全部卖光了,超额完成了任务。

  看到票卖光了,他们又放出来一百张票,但只用了半天不到,票就再次卖光了。

  这一次,他们没办法再对外放票了,因为剩下的几百张票全部已经都已经在内部安排完了。

  总不能把这些已经安排好的票再从人家手里要回来,拿出去卖吧,而且这些票基本上都是在各单位领导的手里。

  原本以为,票已经售罄,就没什么人过来买了,但是后面两天,音乐厅来买票的人却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是后知后觉,之前1套播《整点新闻》的时候他们看到,还是在2套的重播才看到这条新闻,等他们过去买票,票已经卖光了。

  央视这边也没想到,票竟然会卖的这么好。

  《整点新闻》栏目组的人也很意外,因为他们这一期的收视率也没有比之前高啊,怎么就有这么好的效果?

  ……

  十月二十日当天,傍晚五点多钟,燕京音乐厅的门口已经聚了很多人。

  杨东生原本正在音乐厅里面指挥现场的准备工作,听到外面的情况,特意跑出去看了看。

  当他看到门前聚集的几百号人,也是愣住了。

  音乐会是七点钟开始,而现在就已经来了几百号人,就说明肯定有很多没票的人也来了。

  很多人围着售票口,不停地问售票员,有没有人退票。

  一旦有人朝着售票口过来,就会被很多人盯着,似乎在盼着这人是来退票的。

  但每次都让他们失望,来的人根本不是退票的,而是跟其他人一样,来买票的。

  杨东生还看到有几个人拿着票在人群中穿梭,一看就是黄牛。

首节上一节235/4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