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39节

当然,不排除患者在手术前就已经发生了败血症。

但是这种可能也可以排除。

术前各项检查不做?

除非第二医院是个虚架子,管理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要真这么烂,它也活不到现在。

所以,败血症的可能基本排除。

“美女,你帮病人检查一下腋下,看看是否存在瘀斑,可以吗?”

李敬生看向那个管床的护士。

本来要叫某某老师更好一点,李敬生与她不熟,连姓名都不知道,还是叫美女好了。

现在,对年轻女子的称呼,美女基本上成了一个通用称呼。

“可以。”

她点头答应了。

不过从她那不以为然的表情来看,同样觉得李敬生有点事多。

主任医师们都讨论出了诊断结果,你一个住院医师在这里瞎折腾啥呢?

逞能吗?

给患者检查后,她不由惊呼道“患者左侧腋窝存在大量瘀斑。”然后,她又检查右侧。

“右侧呢?”

华主任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显然,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考虑到病人是女同志,也没人想着去检查她的腋窝。

“右侧腋窝也有大量瘀斑。”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对李敬生不由刮目相看。

华主任和吴教授等人不由再次重新思考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因。

李敬生得知患者腋窝也有大量瘀斑后,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

“是脂肪栓塞,很可能就是它!”

虽然有了诊断结果,但是引起脂肪栓塞的原因是什么?

病理机制没梳理出来,李敬生也不敢冒然给出结论。

“华主任,我建议马上给患者做一个尿检和血常规,着重查一下是否含有脂肪粒。最好能够把呼吸机推过来并且准备好,患者的肺部应该存在较严重的水肿,而且病情进展特别迅猛,我怕到时候……手忙脚乱。”

李敬生这次说得更委婉一些。

“小李刚才其实给我提过一次这个建议,我觉得还没到那一步,就没有采纳。”

吴教授可能担心伤面子,于是解释了一句。

毕竟现在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敬生这个新医生很不一般。

人家虽然还没说出诊断结论,但是让查尿液与血液中的脂肪粒,这明显是有了诊断结果。

而且绝不是败血症。

还有,李敬生无论是询问患者的尿量是否减少,以及腋下瘀斑,都是一说一个准。

这份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足够秒杀在场的阮小勤医生等人了。

就连吴教授都是自愧不如。

此时,骨外科医生办公室几乎倾巢而动,只要暂时没有临床任务的都过来了。

华主任在现场指挥抢救,都想过来表现表现,至少也能学习一些抢救经验。

毕竟在骨外科需要抢救的急危重症病例本身就很少。

欧晴岚本就肤白貌美,穿上白大褂以后,更加显白。站在那儿俨然就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看着李敬生刚上班的第一天,就如同沙场老将一样厉害,风头甚至隐隐盖过了在场的两位主任医师。她看着李敬生时,不由异彩连连。

这才是她仰慕的男人。

面对歹徒时,毫不退缩。面对急危重症病例时,有勇有谋更有着强大的医学知识,表现极为出采。

实在太优秀了。

萧敬的目光有点酸,更多的是震惊。他也没想到新来的这个李医生,原来不仅仅会手法正骨,诊断居然也是如此了得。

最郁闷的要数秦医生了。

他已经公开宣称要与李敬生竞争,要抢欧晴岚这个佳人。

在财富、家境方面,他有信心秒杀李敬生。

在工作上,他之前自认为有很大优势。此刻真的上了战场,他才明白与李敬生的差距有多大。

而且不是他强,而是李敬生比他强大太多太多。

“立刻查尿液与血液,把呼吸机借过来。秦医生,你去借呼吸机,要快。”

华主任的目光直接锁定站在后面的几个年轻医生。

最终,秦医生成了这个跑腿打杂的倒霉蛋。

“要找哪个科室借?”

秦医生很郁闷,自己好歹是个总住院,跑腿这种事怎么不叫萧敬去干呢?

“去呼吸内科啊!赶紧的。”

华主任一脸不耐烦。

李敬生说到准备呼吸机时,表情和语气都非常严肃,这让华主任隐隐的有着一丝压力。

正因为李敬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让华主任意识到,李敬生肯定不会随意乱说话。

现在就怕病人真的出点什么事。

“好的!我马上去。”

秦医生不敢怠慢,立刻飞跑着去呼吸内科。

“华主任,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您立刻准备一些脂肪栓塞的急救药物。病人的呼吸频率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加快了三次/分钟。而且即便吸氧后,血氧数据并无明显改观。我担心留给咱们的抢救时间越来越少。”

李敬生再次给出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

近一年时间的诊所历练,让他变得沉稳、睿智。

做事情也是处处谋虑周全,不打没准备的仗。

这些能力,别说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医生。就算是四十岁的医生都不一定能拥有。

“阮医生,立刻去准备。脂肪栓塞的急救药物清楚吧?”

“清楚!”

阮小勤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主治真的是白干了。

“李医生,说说你怀疑患者是脂肪栓塞的理由或者诊断思路。”

“理由倒是比较充分,诊断思路我还没想明白,让我再想想行吗?”

李敬生面对两位主任医师,还有多位年轻医生,两个护士,以及家属的目光逼视,他还真有些不自在。

“没问题,你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告诉我和吴教授。”

华主任把病人的检查资料直接递给他。

“要查看患者的病历与治疗方案,可以直接去办公室的电脑上查看。”

“好的,谢谢您。”

李敬生能感受到,华主任对他很器重。

“老吴,你认为脂肪栓塞与败血症哪个机率大?”

华主任没有再理他,而是与吴教授直接在病房内展开新的讨论。

病人没有转危为安的情况下,华主任也不敢走。

“咳……这个嘛,脂肪栓塞的概率确实要更高一些。”

吴教授的老脸有些发烧。

不可否认,他今天被这个年轻医生狠狠上了一课。

李敬生的表现实在太耀眼了。

“长期骨折比较容易发生脂肪栓塞,这个病人要真发生了脂肪栓塞,一定要把病理查清楚,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病例。”

……

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呼吸机还没借回来,病人突然发生肢体抽搐。

血压再次迅速下降。

脸色、手指、嘴唇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绀。

吴教授赶紧调高氧气浓度,效果不好。

他要再次调高氧气浓度,李敬生赶紧劝道“不能再调高了,否则会适得其返。这时候上呼吸机是唯一救命的办法。”

吸氧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过高,会发生氧中毒。

而且吸氧的浓度太高,反而会起到抑制呼吸的反效果。同时还会导致肺不张。

现在患者本身就已经发生了肺水肿,呼吸困难,再给予高浓度吸氧,相当于补一刀。

直接送患者上路。

吴教授肯定懂这些医学常识,但是在临床抢救的实践中,氧浓度需要灵活调整。他很可能缺乏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再加上看到病人马上有可能丧命,这才疯狂调高氧浓度。

经李敬生提醒后,吴教授的老脸再次一阵发烧。

“是我考虑不周。小秦怎么还没把呼吸机借过来,这可真要命啊!”

吴教授急得跺脚。

如果他一开始就采纳了李敬生的意见,也不至于现在着急。

还好,秦医生算是给力。

呼吸机在关键时刻借过来了。

“呼内的医生很仗义,听说咱们出了个危重病人,担心我们平时很少用呼吸机,特意跟过来帮着调试。”

秦医生还带了个男医生回来。

却是李敬生的熟人,呼吸内科的唐伟林医生。

首节上一节239/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