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 第238节

过了片刻,里面才传出华主任略带迷糊的声音。

“请进。”

这是在搞午睡。

主任、主任医师的年龄很多都是四十岁往上走。

大一点的医生,42岁能评上正高职称算是很年轻的主任医师了。

很多五十多岁才评上,甚至一辈子止步于副高。

“华主任,25号床的病人突然昏迷,情况很不好,吴教授让我来请您过去一起抢救病人。”

“我马上过去!”

华主任听到发生这种险情,睡意瞬间醒了大半。

站起身急忙朝外面走去。

“你不是在门诊上班吗?吴教授怎么让你在住院部跑腿?”

华主任招他进来可不是打杂的,而是在门诊撑起半边天,干活的。

“我中午过来休息一会,正好遇上了病人抢救,吴教授就叫上我一起过去帮忙了。”

李敬生自然不会在华主任面前说吴教授给他穿小鞋,打压他。

那就太LOW了。

到得华主任这种级别,很多事情只要如实描述,华主任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

在一个领导面前打另一个领导的小报告,这是职场大忌。

“病人什么情况?”

华主任问道。

“病人现在血压下降非常快,收缩压只有78mmhg了,心率高达120次/分,呼吸粗重,浅昏迷,有低氧血症表现。病人做的治疗是膝盖胫骨灌注骨水泥,别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李敬生简明扼要的把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应该是那个骨髓炎导致胫骨空腔的病人。治个腿,怎么弄到昏迷了?本身也就只是一个下肢的小手术啊!”

华主任也有点懵。

有时候要出事情挡也挡不住。

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

两人进了病房,已经给患者用上了一些抢救措施。

“查出病因了吗?”

华主任一进来,立刻成了地位最高的那个。

抢救的总指挥权自动落到他手里。

“没查出来。刚才推了两支肾上升压,效果有一点,不太好。考虑到患者有低氧血症出现,暂时先尝试让她吸氧看看效果。”

吴教授最终还是没有采纳李敬生的建议,而是选择最便利的床头单鼻孔吸氧。

“患者的血氧指数升了一点87%了。”

阮小勤在旁边说道。

“血压也稳住了,还回升了一些,收缩压有80mmhg。”

好消息频传。

西医的对症治疗往往都是立竿见影。

临床抢救基本上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李敬生却对结果并不看好。

他有强烈的危机感,这个病人现在的体征好转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因为真正的病因没有找到。

当然,利用这种方式争取更充足的抢救时间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有些病因想要查出来,很费力,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能看看病人的情况吗?”

李敬生向华主任请示。

现在华主任当了总指挥,李敬生可以争取到一些立功表现的机会。

如果这个病例的抢救,他能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在科室内的地位将会大幅提升。

手法正骨虽说是个技术活,但是在很多医生眼里,这只是一个‘粗活’。

就像内科鄙视外科只会拿手术刀一样。

鄙视链永远都是存在的。

“可以,你需要怎么检查,让管床的医护配合你。年轻医生就应该像你这样,积极一些,而不是畏手畏脚,害怕承担责任。”

华主任欣然同意,说到后面时,目光有意无意的扫过阮小勤等人。

阮小勤等人自然是满脸不屑的看着李敬生给患者检查。

实力不行,表现再积极也没用。

得了允许后,李敬生走到床侧给患者检查。

查体永远都是最直观有效的初诊方式。

试着翻开患者的眼睑,他发现患者的结膜下有瘀斑。

然后又捏开患者的嘴巴看了下,没有口腔出血、水泡等症状。

“借听诊器给我用一下!”

李敬生还检查上瘾了,给患者听心肺音。

吴教授等人对这个新人自然不抱什么希望,甚至觉得李敬生有点急于表现,功利心很强。

因为第一次与李敬生见面就发生了冲突,他对李敬生的印象一直不好。

华主任与吴教授等人已经在病房内展开了讨论。

仔细排查每一处有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

给患者听完心肺音,李敬生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底。

小成级别的呼吸内科诊断还是很不错的。

听肺音时他听到那种比较沉闷的浊音,湿音,叩诊尤其明显。

根据他的诊断经验,患者很可能已经发生了肺部水肿。

联想到患者昨天晚上吵着说很闷热,要开窗透气。是不是昨天晚上,患者的肺部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种可能性非常高。

肺部发生水肿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憋闷。

离江市昨天晚上的天气还算可以,并没有出现要下雨之前的闷热现象。

患者当时出现闷热症状时,应该就已经出问题了。

肺水肿,结膜下瘀斑,高热,心率偏快,血压迅速下降,浅昏迷……这些症状合在一起,让李敬生的诊断依据变得更加丰富。

就像做应用题一样,每增加一个已知条件,求解答案就会更精准一些。

难度也会降低很多。

“你妈妈从手术后到现在,排尿怎么样?比平时是不是少很多?”

李敬生询问女孩。

她可能看李敬生比较年轻,多少有些不愿意搭理。

出于礼貌,只是像征性的点点头。

“差不多吧!”

李敬生没有现询问家属,而是直接拿起护理记录卡。

手术后肯定要记录尿量、血压等情况。

“排尿存在明显减少啊!”

与他预测的差不多。

“患者做的是胫骨骨腔填充骨水泥手术。在术后出现肺水肿、高热等症状,排除过敏和感染等因素,那会是什么呢?”

他开始苦苦思索,努力辨证求解。

174.第173章 诊断立功,真不是刁难

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导致血栓?

有这种可能,但是与高热等症状有明显不符。

患者的手术部位在下肢,能引起短时间内出现高烧的原因并不多。

伤口感染化脓引发脓毒血症至少需要好几天,甚至更久。

李敬生苦苦思索之间,只觉得知识和经验还是太少了。

“对了,结膜下有瘀斑,会不会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呢?”

结膜下瘀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导致结膜下出现瘀斑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败血症、淋球菌性结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些病因基本都能排除。

李敬生的心血管内科诊断水平不高,但是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他算是有一定心得。

此时,华主任等人已经讨论出了一个结果。

“考虑到患者的胫骨头与关节连接处存在一定脓性病变,虽然做过清创,但是仍然怀疑引发了败血症的可能。”

患者目前的诸多症状确实与败血症高度相符。

现在又有着发病因素,华主任等人几乎一致支持这个诊断结论。

李敬生前不久正好掌握了皮肤免疫科,对免疫医学算是有了一些更深的见解和认识。

再加上心血管内科诊断也有一定水平。

普外科诊断同样有不错的基础。

这些都与感染科存在很大关联。

他认为患者是败血症的可能性非常小。

时间上应该不会这么短。

首节上一节238/5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