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第151节

  然后还正好遇到了一个技术不太好的教授呗?

  但是这也没错,没有谁就必须要救另外一个人,不顾一切。

  即便是在医院里,能够遇到周教授、杨教授,遇到是缘分,没有遇到,这两位教授做自己的事情,那也是本分……

  在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就只有教授才能够带组,这是铁律,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流行了的铁律,不是现在才流行,在十年前,也不可能一段时间里就不流行。

  “知道从客观的角度和因素去分析问题,倒是还算是十分冷静。”

  “可估计你错误地会忽略掉一件事,那就是在司青同学来就诊的那个年代,已经是30年后,那个时候,医学会已经发展了接近十年。”

  “医学会对医疗行业的规整,也是接近了十年,在那个年代,不管临床上的医生愿不愿意去进行医师等级以及医师技能等级的认证,那也都认证过了的。”

  “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对于本院医师的各种要求,在对比了医学会对不同等级的医师建立了不同的标准化后,也形成了一套流程。”

  “仍能留下来带组的教授,都不是易与之辈。”

  “一个骨肉瘤,即便是副教授去处理,也

  是不难的一个病种。不说长期的存活率,但是在当年,五年的存活率极高、非常高。”

  “但是你的同学,没有五年,就病故了,且她还不是忽略了没治疗,更不是没有钱吃药化疗!”

  “最终,却仍然走到了恶病质这一结果,这是一个很蹊跷的点吧……”

  王环教授拉长了语调之后,马上转为更加正式,甚至表情和语气都有些凄惨:“但你?!”

  “看到的只有你同学这一个人,因为只有她与你相关。”

  “我说得没错把?”

  方闲闻言,不可置否,无法否认。

  方闲哪里有闲工夫去管其他人,如果以前所有的病例都要一一去翻看,任何人都走不出来,一辈子做这件事都无法做完。

  “我能查到的,我被允许知道的,是这一类人……”

  方闲闻言,瞳孔和神色都是一僵。

  抬头。

  更加难以置信,仿佛是不可思议地看向了王环教授。

  不止是自己的同学一个人?

  那?

  “难道是病种同时变异了?这说不通啊?”方闲有点淡定不了。

  敝帚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别人的事情,方闲从来没去关心过,他为何会去关心?

  “两个因素,一个是技术封锁,一个是药物的剂量和效果不够。这一段时间,也算是难以回味的一段岁月了吧。”

  “在那几年,刚好大量的肿瘤药物开始集采……”王环吞了几口唾沫之后,就不敢再言了。

  方闲闻言,头皮稍稍一正。

  王环教授这寥寥几个字,到底是内涵了多少东西?

  也到底是揭破了多少人的惨淡命运呢?

  “这不可能啊,即便是仿制药,质量没那么好!也不会……”方闲觉得奇怪。

  “那假如仿制药连真正的成分都没搞清楚呢?”

  “别人为什么要把核心技术真正透露,作慈善吗?”

  “同样的成分,不同的处理手法,治疗的效果就会千差万别,这很难以置信吧?但事实就是如此。”王环教授如此抹了抹额头。

  方闲的确觉得难以置信,甚至难以置信到觉得有些悲哀的程度。

  “那在药物进入到临床之前,就没进行过临床试验么?”方闲找准了关键点。

  “这一批患者就是真正的临床试验,之前的试验,就是数据。”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医学的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正式分离,不再混参在一起。”

  “基础试验的研发者和承担者,与临床试验的开展者与承担者,绝对不能是同一身份,更不能是同一家单位的团队,甚至有关的团队,都不行!”

  “现在实验室里的基础科研,包括科学型研究生,与临床不存在断离,但存在着结构性的分离。”

  “就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王环继续道:“但其实最大的悲剧和悲哀就是,我们华国如今作为医疗综合实力前十的国家,但是我们新研发的医疗专利数量等,仍排在全世界的三十几名,仍是偏低的一个数字。”

  “这就是根本原因。”

  “或许有一点你也可以理解,那就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最核心技术,也不会随随便便地就被其他国家本土化,也是会藏着掖着……”

  “但是,你绝对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对其他国家的人造成了伤害而自责。”

  “你甚至有时候会想,这就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行,能怪得了谁?”

  “自强且自立,才是最重要的提升,而不是依靠他人!”

第167章 王环教授都不知道的事情(求订

  阅)

  方闲沉默了下去。

  这是他不太懂的一个视野。

  反正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方闲听说科学型研究生以后进入到临床工作的机会相对要小,且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当时资质一般的方闲。

  就也没往这个方向去考虑过。

  现在自然更加不可能再去往这个方向发展了。

  方闲当时还好奇了,包括现在也好奇,湘南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教学医院,怎么连基础实验室都没几个,甚至这些专科的教授,仿佛一个个的都不搞基础科研了似的,做临床做得这么纯粹。

  原来一切的根由就是在此。

  方闲只知道,临床上每一个奇葩的规定,都是师兄和师姐们,奋力塑造出来的结果。

  或许,在这里,也可以这么类比吧。

  司青……

  同学。

  相同的人。

  一个时间段……

  只是明白这一切的代价有点太过于离谱了啊?

  甚至可能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会带来这么些,而司青,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被镰刀收走的人。

  非常普通,普通到尘埃里……

  难怪王环教授会说,并不知道,适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把这些事情,告诉给自己。

  无奈!

  是方闲此刻唯一的想法。

  无能只怒!

  甚至连愤怒都无法表达。

  这是方闲内心唯一能做的事情。

  “小方,这也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二件事。”

  “做一个医生啊,其实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的,慢慢做吧。”

  “你现在的基础技能已经足够,可以做一些科研了,但也不要忘记了早些进专科,学习专科技能,好好地为专科病人负责……”王环教授最后这么劝。

  “哦,对了,关于司青同学捐赠眼角膜的谈话签字,以及个人的意愿,我们这里也是有登记和手续的,你如果在意的话,可以看得到她,正好还能找到视频……”

  方闲摇了摇头。

  “谢谢王教授,但是不需要了。”

  “连看都不看了么?你确定?”王环有些匪夷所思。

  方闲这内心,也未免太过于强大,他还真的只是想要知道,这件事公不公平么?

  “婶子,我当然确定。”

  “不过我不会特别早地进入到专科,学习专科技能。”

  “我就觉得,在创伤中心手术室里,慢慢学习、慢慢打磨,挺好的。”方闲语气很笃定地回。

  “王教授,我先去进组了啊。”

  即将开始工作,方闲对王环的称呼也更改成了正式的称谓。

  “你等等!~”

  “小方,你不进专科?你还学个什么劲儿?你就想一直在创伤中心手术室里,当一只跗骨之蛆?当一条爬虫啊?”王环说了一句比较扎心的话,这句话不仅仅是难听。

  “你要去创伤中心病房,开始作诊断,然后再进到专科,开始真正独属于自己的治病救人,才是正

  理啊!~”

  “专科才是!”王环还想继续说下去,劝下去的时候。

  更加震惊的是方闲,方闲打断了王环:“王教授难道不知道?”

  “王教授难道觉得,创伤中心手术室的入科集训,只是为了进创伤中心病房,再进专科做医生而准备的?”

  王环的表情稍稍有点懵:“那不然呢?你还想在这个手术室里,待上一辈子啊?”

  “你的基础技能都这么深厚了,你不去治病救人,你不去专科,你要去哪里?”

  王环的回答,非常自然,且存疑心特别重。

  方闲摇了摇头,笑着摇了摇头,说:“婶子,我肯定会去专科和创伤中心病房的,不过现在还在跟着徐教授做课题嘛,这个课题做完了就过去。”

  “嗯,孺子可教。”王环如此点了点头,笑了起来。

  还非常热情地给方闲招呼:“可以经常来这里吃东西,如果手术室里的饭菜不好吃,可以外卖叫到我的办公室里哦。”

  转身的方闲,忽然有一种有些悲哀的感觉。

  因为,王环教授,竟然还真的一无所知。

  这是方闲觉得,最不可能一无所知的人,最不该这么天真的一个人。

  当然,王环教授在身后的亲切招待,也仿佛在诠释着无知者无畏,无知是幸福这一句话。

  只是,方闲还是不特别明白。

  王环教授可是自己叔叔,方云叔的妻子啊,是周教授的学生啊,她竟然也认为,创伤中心手术室里的集训,就只是简单的集训啊?

  她竟然都不知道,基础技能和专科技能之间的差异到底是什么?

  “闲哥,你来这么早啊?这才七点四十。吃早餐了么?”赶来切开组休息室的邹君子,竖着自己的大耳朵,有些意外地看向方闲。

首节上一节151/1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