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第79节

  庞青海是何等人物?

  陈庆……竟成了庞都尉的贵客?!

  “师父,我去去就回。”

  陈庆神色平静,对着庞九道:“有劳了。”

  “请!”

  庞九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庆跟随庞九,穿过气氛肃杀、甲胄林立的高林县兵大营。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和一种压抑的冰冷。

  沿途所见,皆是神情冷峻的兵卒,押解着垂头丧气、衣衫不整的囚徒,或是搬运着贴了封条的箱笼财物。

  昔日高高在上的豪门仆役、护院,此刻如同丧家之犬,瑟缩在寒风里。

  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家眷。

  徐秀华跪在那里,头发散乱,华丽的锦袍沾满了泥污,精心保养的脸上再无半分矜贵,只剩下恐惧和绝望。

  她抬起头,正好与陈庆平静无波的目光撞个正着!

  那一瞬间,徐秀华双眼圆睁,仿佛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她认出了陈庆,那个她曾视为随意拿捏的渔户小子。

  他怎么会在这里?而且……而且是在庞都尉的亲卫引领下,如此平静地走进来的。

  跪在她旁边的徐芳也看到了陈庆,同样满脸讶然。

  庞九目光微动,笑眯眯地问道:“陈师傅认识?”

  陈庆抬手指了指徐芳:“旁边那个,认识。”

  庞九了然,轻松地道:“盘查清楚,若无关紧要,到时候放了便是。”

  他身为庞青海亲卫,自然明白庞青海对陈庆的拉拢之意,此刻不过是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陈庆抱拳:“多谢了。”

  庞九笑道:“举手之劳,陈师傅不必客气。”

  最终,庞九带着陈庆来到校场旁一座戒备森严的石厅。

  庞青海端坐厅中主位,面前宽大的桌案上,堆满了玉盒、房契、银票、宝药……琳琅满目,皆是抄没的惊人财富。

  “都尉大人,陈师傅到了。”庞九躬身禀报。

  庞青海抬手一指下首的一张空椅:“坐。”

  陈庆依言坐下。

  庞青海的目光看着厅外,“魑魅魍魉,藏污纳垢,自以为一手遮天,殊不知法度如炉,终将一切邪祟焚尽。”

  陈庆抱拳道:“大人明鉴。”

  庞青海收回目光,落在陈庆脸上,开门见山:“一整晚,想的如何?”

  陈庆道:“请大人指点迷津。”

  “我五台派收徒,并非仅靠武举一途。”

  庞青海缓缓道:“其外门广纳良才,无论出身。只要资质尚可,出得起费用,皆可拜入外门,修炼中下乘武功。”

  “在外门打磨三年,根骨、心性、悟性皆达要求者,其详细信息会被提交至内门各位院首案前。若哪位院首看中,便可将其收入门下,得授心法真传,一步登天!”

  陈庆默默听着。

  这是常规路径,三年外门苦修,等待被挑选,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如今已经到了化劲,根基已稳,再在外门蹉跎三年,时间成本太大。

  甚至不如等待武举。

  “当然,这条路耗时长,且要看运气,不过……五台派还有一条规矩。”

  庞青海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凡与内门弟子有亲族渊源者,持有效举荐信与信物,可免外门三年苦修,直接交由院主审核,若通过“

  他顿了顿,“便是内院弟子,得授上乘心法。”

  陈庆双眼不由得一亮。

  直接进入内院,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省下的三年时间,对他而言弥足珍贵。

  但关键在于,这举荐信……

  就在他心念电转,思索着其中可能性时,庞青海接下来的动作,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他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个材质古朴的信封。

  “吴家那妮子向我提及你了两次。”

  庞青海语气平淡,将信封轻轻推到陈庆面前,“再加上庞某身为高林县都尉,本身便有发掘、输送人才之责。这是庞某的举荐信函,信中并未指定具体人选,持此信者,便获得直接提交信息、接受内门审核的资格。”

  他还有一点未明言:陈庆出身草根,毫无背景,若能借他之力拜入五台派,这份香火情,陈庆日后必然铭记于心。

  陈庆的目光看向了那封信,心脏不由得跳动起来。

  五台派!内门!上乘心法!

  陈庆确实心动了,如果要等武举的话,还要一年。

  陈庆抱拳道:“多谢大人!”

  “这封信只是一个敲门砖,能否进入五台派的高手还需要交叉审核,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庞青海缓缓道:“前往府城,路途遥远,吴家已安排妥当,三日后,从娘娘庙码头启程,走水路北上,船队是吴家运送灵鱼的专船,安全便捷。”

  三天后!娘娘庙码头!

  陈庆缓缓抬起手,轻轻接过了信函。

  庞青海看到这,满意的点了点头。

  陈庆沉吟了半晌,“庞大人,我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大人能否援手?”

  庞青海看了陈庆一眼,道:“说来听听。”

  他并没有急着应下。

  陈庆道:“家父陈武三年前服徭役,挖运河,至今杳无音讯”

  “三年前,莫非是千仞渠?”

  庞青海低语一声,正色道:“这件事我会帮你打听打听,但是不敢保证.”

  陈庆深深一揖,道:“劳烦大人了。”

  庞青海挥了挥手,道:“好了,去吧。”

  陈庆再次拱手,这才转身,大步离开了气氛肃杀的县兵大营。

第86章 前(二合一)

  翌日,清晨。

  风雪初歇,长平街陈家小院笼罩在清冷的晨光中。

  陈庆看着母亲韩氏忙碌的身影,沉吟片刻,终于开口。

  “娘,我打算去府城。”

  韩氏正擦拭桌面的手顿住了,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愕与不舍:“府城?那么远……什么时候去?”

  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三天后动身。”

  陈庆缓缓道:“时间或许会久一些,我会照顾好自己。家里留了足够的银钱,您安心住着,有什么难处就去找程明,或者师父。”

  韩氏眼圈瞬间红了,千言万语堵在喉头,最终化作一声长叹,背过身去抹了抹眼角:“娘知道了,你爹……唉,你要平平安安的。”

  她明白儿子的志向,更明白想要出人头地,走得越远越好。

  但陈庆自幼没离开过她,这一瞬间仿佛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

  安抚好韩氏,陈庆如往常般来到周院。

  院内弟子们仍在低声议论着最近的巨变,气氛却已不像此前那般凝重紧张。

  高林商会这棵大树倒了,压在周院头上的阴霾也随之散去,弟子们终于又能像从前一样挂职谋生了。

  周良也轻松了不少,此刻正坐在院中老树下,慢慢啜饮着一杯热茶。

  就在这时,陈庆瞥见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正是此前在院内难得一见的郑子桥和罗倩。

  郑子桥见他进来,主动迎上招呼道:“陈师弟。”

  罗倩也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忐忑:“陈师弟……”

  想到此前种种疏离,她心中不免有些尴尬。

  这两人如同院子的晴雨表,势头好时便现身,势头不妙便无踪。

  陈庆只是简单回应,便向着周良所在的方向走去。

  陈庆抱拳道:“师父,弟子有件事情,想和您说。”

  周良睁开双眼,温声道:“什么事?但说无妨。”

  “弟子打算.”

  陈庆刚要开口,话音却被院外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辕声打断。

  一辆由两匹神骏健马拉着的黑色马车,悄然停在周院门前。

  赶车的是个身着深青锦袍、约莫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

  弟子们纷纷好奇地张望过去。

  高手!

  陈庆目光一凝,心中微动。

  来人眼神沉静如古井,锐利似针芒,体态松静如古树扎根,脊如大龙,步履无声却落地生根。

  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如同蛰伏的猛虎,扑面而来。

  周良已站起身,看着来人,欲言又止,最终只道:“……路上辛苦了。”

  中年男子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声音平淡:“我姐和小雨呢?”

  这人正是李氏的胞弟,李元。

  “阿元!”

首节上一节79/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