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自从上次和程明谈妥后,陈庆便成为了河司巡守。
每日除了巳时和亥时需要巡守之外,大部分时间皆可自由支配。
他大多时间泡在周院苦练通臂桩功与拳法。
【通臂桩功小成(501/5000):天道酬勤,必有所成,一日十练,一年大成,三年圆满,五年登峰造极】
【通臂拳小成(452/5000):天道酬勤,必有所成,一日十练,一年大成,三年圆满,五年登峰造极】
有了肉食和血气散滋补,气血日益旺盛,体魄愈发强健,进度比之前快了数倍。
这也让身上银钱不断消耗,坐吃山空并不是长久之计。
陈庆心中暗道:“如果有足够的肉食和补药,或许我不用半年就能进行第二次叩关。”
明劲之力,强劲霸道,这也让陈庆对于暗劲更加期待。
这天,陈庆跟着程明在码头巡守。
程明看着河对岸,感慨道:“过了这条南河,就是内城了。”
河对岸,内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浮起,灯火如碎金般缀满城郭。
高林县分内外两城。内城寸土寸金,聚居着世家大族、士绅富贾。街道宽阔整洁,行人精神抖擞,习武之人比比皆是。
因各大户皆养护院,帮派在此销声匿迹,比外城安全百倍。
他幽幽叹道:“外城人还在为温饱发愁时,这些老爷们早已酒池肉林,纵情享乐。”
陈庆默然。
哪个世道不是如此?所谓上流,不过是踩着底层百姓的尸骨享乐。那些奢靡做派人乳喂猪、椒泥涂墙、烛火炊饭、锦缎遮风,常人根本难以想象。
陈庆忆起前世戏文里的场景,有位官吏要休息,仆人服侍官吏休息,上床的时候,有两个暖床的小丫鬟,等着官吏躺下来了,她们便用自己的肚皮给官吏暖脚,当然这是艺术加工的。
现实中,暖床丫鬟是不会穿衣服的。
程明缓缓道:“攒够银子,就把家搬来内城吧。”
陈庆点头,待时机成熟,定要搬到内城去。
对这世道的百姓而言,安全最是珍贵。
“巡守时若遇争斗,切记明哲保身。”
程明顿了顿,特别叮嘱道:“尤其是遇见武秀才,务必退避三舍。”
“武秀才?”
“他们有功名在身,杀人无需偿命。即便你是巡守,他们花些银钱打点即可脱罪,丢命的只会是你。”
陈庆眉头微皱,“竟有这等特权?”
“何止这些?”
程明咂嘴道:“一旦中举,立成香饽饽。年纪越小越抢手。朱家那位卢澜舟知道吗?十七岁中武秀才时,几大世家争相拉拢。朱家主甚至将幼女许配。前年二十九岁高中武举人,轰动全城,如今县太爷见了都要礼让三分。”
在这等级森严的世道,武秀才已高人一等,武举人更是贵不可言。
陈庆听到这,顿时拳头紧握起来。
对于武科,他是越来越期待了。
“不过武科艰难,莫要期望太高。”程明叹道:“否则就会像我当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蹉跎数年,浑浑噩噩。”
说到这,他仿佛想到了往事,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陈庆问道:“头儿,这武科真的很难吗?”
程明可是暗劲的修为,竟也没中这武秀才?
“难?简直难于登天!”
程明摇头苦笑,“明劲不过是取得武科资格,离中举还远着呢。高林县每次应考者近千,武秀才却只取五十。其中近两百人已达暗劲,你以为自己能挤进那五十个名额?”
陈庆听到这暗暗咋舌,原来有近乎两百位到达暗劲的武生参加武科。
这明劲的参加武科,岂不就是炮灰吗?
“这样说来武举人岂不是更难?”
“武举人?你还真敢想!?”
程明摆了摆手,道:“以你如今的实力就算落榜了,也足够让你吃喝不愁。”
明劲,在高林县已经算好手了。
沉默了片刻,陈庆问道:“头,那今年的武科你还会参加吗?”
“武科!?”
程明自嘲一笑,“那个梦早醒了。”
他早就失去了武科的期望,如今只想着一头牛,二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陈庆垂首不语。
第16章 拒绝
两人不知不觉间,回到了码头。
程明忽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道:“阿庆,你至今还未得到资助吧?”
“还没。”
陈庆摇了摇头。
这些日子他发现,并非所有明劲弟子都能获得资助。
那些富商世家个个精似鬼,只会在年轻天才身上下注。
像秦烈不仅能在王记挂职,更得罗家等大族青睐,每日肉食药补不断,修为自然一日千里。
而陈庆这般资质平平的弟子,大多无人问津。
最终止步于此,运气好的话可能突破瓶颈,到达暗劲。
“我程家愿资助你。”程明突然开口,“每月十斤肉食、一两血气散,虽不算多,你可愿意?”
相处这些时日,程明最是欣赏陈庆两点:一是勤勉刻苦,二是孝义双全。
虽说根骨差些,家境贫寒,但这份心性实属难得。
程家虽不算大族,兄弟二人掌着二十余口家业,经营两条商船、百亩薄田。
这对陈庆而言,这已是棵不小的树了。
程明在河司当差,本就有为商船打点之意。
陈庆心中一动,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
程明挑眉道:“怎么,嫌少?”
“岂敢!多谢头儿栽培!”
陈庆深吸一口气,郑重抱拳道。
程明摆摆手:“明日就让人把东西送到你家,你只管专心练武便是。”
待陈庆离去,一旁巡守凑上前来:“头儿,您真要资助那陈庆?”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大家都知道了陈庆底细。
陈庆在周院不过中下之资,数月才淬成明劲,明眼人都看得出潜力已尽。
程家虽有些产业,可每一分银子都得花在刀刃上。
程明望着陈庆远去的背影,轻叹道:“这孩子与我儿年岁相仿,却早早没了爹,独自撑起家门.”
他摩挲着腰间佩刀,“就当结个善缘罢。”
暮色渐染,陈庆踏着斑驳树影回到周院。
“陈师弟,这几日来得可不如往日早了。”何岩正擦拭着石锁,见了他便笑着招呼。
这位在周院练了七八年的老弟子,修为始终卡在明劲,却成了院中最勤奋的标杆。
自陈庆突破明劲后,二人经常一起加练,切磋比试,交流心得,关系也算不错。
“琐事缠身,耽搁了。”陈庆活动着筋骨,衣袂间尚带着班房的尘土气。
“你没来,我都感觉冷清了不少。”何岩将石锁归位,“待桩功结束,咱们好好过几招。”
陈庆则是活动了一下筋骨,准备进行桩功训练。
院子另一边。
秦烈正在和罗倩低声交谈,目光不时瞥向后院。
郑子桥正在和几个师兄弟套招,拳风激荡,劲气四溢,将几个陪练的普通弟子逼得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秦师弟,罗师妹,郑师弟。”
周雨的声音如清泉般响起,她和孙顺一同走来,顿时吸引了周围弟子目光。
秦烈看到周雨,眼中不由得一亮,“周师妹,有事吗?”
“武科在即,附近几个院子想办个切磋小会,每院有七个名额。”周雨浅笑盈盈,“螳螂拳刘章师兄、七星掌柳雪师姐已应允到场,这几位都是暗劲大成,若是投缘,往后还能延续。”
罗倩闻言,指尖微微一动。
暗劲大成距化劲仅一步之遥,若能结交,对她在罗家立足大有裨益。
罗家枝繁叶茂,父亲膝下六子三女,若无过人手腕,如何在族中争得一席之地?
“我去。”郑子桥不假思索。
李院螳螂拳名震四方,据说出了几个好手,有幸结交一番也是不错。
秦烈暗自盘算:自己虽气血充盈,却缺实战历练。这等场合既能开眼界,又能结人脉,正是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的契机。
“算上文师兄、赵师兄还剩两个名额。”周雨数着手指,“你们可有好的人选?”
秦烈沉默着,目光扫过院内那些明劲弟子,带着一种天然的审视和疏离,他与这些‘庸碌’之辈,本无深交。
孙顺看着陈庆独自在角落默默站桩的背影,沉吟片刻,还是开了口,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底气不足,“吴林师弟……还有陈庆师弟,如何?”
“吴师弟明劲大成,冲击暗劲一次,倒也勉强够格。”郑子桥接口道,语气还算平和。
随即,他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看向角落里的陈庆,语气带着不可思议的质疑,“陈庆师弟?他才堪堪踏入明劲多久?根基都未必扎稳!孙师兄,这小会代表的是咱们周院的脸面!带他去?”
显然,他认为陈庆没资格参加这小会。
周院一共三十多个弟子,到达明劲的也有十来个。
陈庆在众多弟子中丝毫不起眼,既无显赫家世,又无惊艳天资,武道前途可想而知。
罗倩也是开口道:“孙师兄,这小会代表周院颜面,关乎我们与其他武院交流层次的正事!不是开善堂!”
话中带刺,显然不满孙顺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