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第88节

  他的话一说完,严春雨当下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倒是旁边的陆志毅非常高兴。

  “好啊,这才是真正的佳偶天成,以后武兄弟不但是我等的领头人,更是我岳家军的女婿。”

  武成玉此时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严春雨,时不时眨几下眼睛,羞得严春雨不敢抬头,但也知道不能表现的太过轻浮,这女人本来就对小白脸没好感,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所以听到陆志毅的话,武成玉适时转换话题。

  “陆大哥说错了,我可不是岳家军的女婿。

  不瞒你说,当初史弥远要恢复那秦桧封号的事情传到姑苏,我族中也有争议,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我居然也是岳家军的后人。”

  这话一出,场中的人全部停了下来,陆志毅甚至直接站起。

  “原来,我的爷爷还有几位武家方字辈的先人,当年都是岳元帅麾下背嵬军的一员,只不过当年全部战死沙场,所以我四伯他们很少提起罢了。

  所以,我这个岳家军的后人名号,应该也担得起。”

  “哈哈哈,担得起,担得起,谁敢说背嵬军的后人不是我岳家军的一员。天意,天意啊。”

  史弥远虽然是武成玉所杀,但陆志毅等人还是有点遗憾,毕竟天底下最应该杀死史弥远的人恰恰就是他们,可他们力有未逮,不能亲自动手,如何不会遗憾。

  可如今听到武成玉也是岳家军后人,这个遗憾立刻烟消云散,反而觉得是天意。

  “难怪当年我们几个跟你在破庙相逢,刚刚见面就一见如故,后来成了生死相托的兄弟。

  成玉老弟,原来我们本来就是兄弟,来人啊,上酒,好酒好菜,今日必须大醉一场。”

  牛婉莹一边拍着武成玉的肩膀,一边大声嚷嚷。

  没多久,好酒好肉就上来了,都是行伍之人,桌上没什么素菜,全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武成玉给他们讲起了自己刺杀史弥远的始末,原原本本,事无巨细。

  听到史弥远是被武成玉双腿夹断肋骨内脏而死后,他们先是大笑又放声大哭,都知道岳元帅是受了什么刑罚而死的。

  听到武成玉对阵几大高手,特别是那个,堪称大内第一高手,不由得啧啧称奇,太监也能如此厉害。

  听到后来武成玉身受重伤落入江中,他们又紧张的恨不得以身相代,牛大姐甚至当场动手动脚,想检查武成玉是不是缺少了哪个零件。

  武成玉此刻也痛快淋漓,刺杀史弥远之后,他从来都没跟别人提过,世上能让他好好倾诉此事的也只有眼前这些人。

  毕竟杀死史弥远这个名留史册的大奸臣,即便是武成玉也难免志得意满,两辈子也没干过如此震动天下的大事,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做下这种大事,又怎么可以不好好炫耀一番。

  整个晚上,武成玉与岳家军中人都是又哭又笑,又喝又骂,从来没有如此畅意。

  倒是严春雨虽然也喝酒,总是浅尝辄止,大部分时间都在帮武成玉倒酒布菜,一副小女人姿态,只不过看向武成玉的眼睛越来越亮。

  不光是听到了武成玉的英雄事迹,光是武成玉千杯不醉的酒量也让这位女中豪杰点头不已。

  翌日清晨,武成玉早早起身,其余的人全是宿醉未醒,武成玉现在的体质远超常人,加上龟孙法也有及时将酒精用呼吸排出体外的效果,所以昨天喝了不少酒,早上依然精神奕奕。

  武成玉随意的打了一套拳舒展筋骨,恰好严春雨也起来了,她见到武成玉也不再害羞,非常大方的走了过来。

  “今日,陆大哥他们会跟我们越过大散关,前往金国境内。

  在秦岭有我们义军驻地,你,能一起去吗?”

  大大的眼睛看向武成玉,带着些许期盼,武成玉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第200章 逃婚

  秦岭,狭义上讲是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

  广义上来说,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大别山及安徽境内,说是华夏的一条龙脉也不为过。

  这里还是中国南北方分界,就连后世南北方是否供暖也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陕西义军在金国境内的秘密驻地有很多处,鸡蛋从来都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仅仅秦岭范围内就有五处,而武成玉跟随严春雨他们去往的驻地,算是陕西义军的主基地。

  主基地位于秦岭北支,跨过大散关往北的一片深山密林之中,那个马林混入陕西义军的第一目标就是找到这个基地的所在,若非绝对信任的人,严春雨是不会轻易带到这里来的。

  多少金国探子,翻遍陕西,也没能找到这里。

  五年前,陕西义军重创,严春雨的父亲战死,严春雨临危受命成为新的统领,带着残余义军来到了这里。

  这里是她父亲当年发现的一个秦汉时期的藏兵洞,多年开发,不但极为隐秘,内部空间广大,有水源,有耕地。

  更是真正的易守难攻,只要有几个弓箭手扼守要道,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即便日后被金国发现,那些精锐的金国骑兵进入山林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就算敌众我寡,驻地里的人随时可以撤入秦岭之中。

  但武成玉从来都没有看好这里,现在义军的发展模式更像是占山为王,造反也好,起义也罢,躲在山里当山大王,危险固然少了,可也不会有多少发展潜力。

  所以,某一天的夜里,武成玉施展鹤影流光,趁着夜色拼命逃离,不跑不行了,再待下去成亲不可避免,但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说不定哪天就要‘黄袍加身’。

  他来到这个基地快三个月了,一天天感到形势紧迫,这已经不是他撩妹了,而是要他把整个身家性命砸在义军身上。

  好不容易脱离家族樊笼,天空海阔,鸟飞鱼跃,武成玉可不想掉到一个更大更复杂的旋涡里。

  严春雨一开始奉武成玉为仁义大哥的目的,就是以武成玉为旗帜,招揽义士,扩大势力,逐渐统合所有金国境内的义军,哪怕她是真心以身相许,其目的的功利性不言而喻。

  而陆志毅等人原本对她的选择不以为然,但这仁义大哥既然是武成玉,他们又愿意奉武成玉为主,自然也乐见其成,甚至因此更看好义军的发展。

  陆大哥等人绝无恶意,在他们眼中,武成玉绝对是统领义军对抗金国和宋国奸臣的最好人选。

  后来甚至在牛大姐的怂恿下,他们一个劲儿的鼓动严春雨赶快与武成玉成亲,就差把严春雨卷到被子里直接送到武成玉床上了。

  奈何好意这种东西,往往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相左。

  武成玉这个人虽然见到严春雨后有点意动,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的有点喜欢严春雨,或者单纯是因为蛇胆吃多了造成的冲动,本来就是既向往又犹豫。

  但陆志毅他们的这些作法,让武成玉逐渐感到不自在,仿佛只要他接受了对方的安排,接下来就必须留在这里,把自己所有的青春和精力放到反抗金国起义造反的道路上。

  可武成玉才刚满16岁,他还想见识一下这个武侠世界真正的天地,又怎么可能甘心留下。

  这种逆反心理让武成玉逐渐失去耐性,所以在这三个月内对义军尽了一份心后,最终还是不得不跑啊,再留下来只是得到一个美娇娘,却失去了自由和对浪迹江湖的向往。

  以他的轻功,夹着尾巴全力奔跑,在天亮之前,就可以逃出秦岭范围。

  “不好了,大当家,仁义大哥他跑了,只留下一封书信,他这是不是逃婚啊?”

  平日里负责照顾武成玉起居的丫鬟,一大早发现武成玉消失,以及留在房间里的书信,忙不迭的跑来找严春雨。

  “什么?这个臭小子,马上就要成亲了,怎么干出这种事情,妹子,你别慌,姐姐我这就带人快马加鞭把他抓回来,就算是强摁头,老娘也要让他跟你拜天地入洞房。

  到时候,老娘把他按在床上,你来个霸王硬上弓,我就不信他还敢跑。”

  牛婉柔此刻火冒三丈,哪怕是最信任的兄弟,既然敢逃婚,她天然的站在自己妹妹这一边,只要是女人天生讨厌男人负情薄幸,怎么也得先抓回来再说。

  严春雨默默的坐着,与牛婉柔的暴跳如雷相比,她倒是显得很冷静,但是脸上也难免落寞,她抚摸着手里的弯刀,沉默良久,还是决定将牛婉柔拦下。

  “大姐,不用了,其实我早就知道这里留不住他,他从来也没想过统领义军,也没想过为了我留在这里。

  这些日子,说起成亲他就顾左右而言他,我看得出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愿意被我们架起来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本来就是我不对,是我想用自己把他强留在这里,他这样的天下第一豪杰,又怎么可能因为儿女私情放弃自己的初衷。”

  严春雨转头看向自己闺房的窗户,长出了一口气。

  “其实他昨晚要走,我是知道的。

  他昨晚来到我的窗外,我隔着影子就知道是他。

  他没有说话,我也没有,就这样隔着窗户相望,那一刻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我当时就知道留不住他了,可我也不想勉强他。

  最后他突然隔空把我的弯刀摄走,在上面留下一句话,就转身离去了。”

  牛大姐转眼看向弯刀,只见一面刀身上刻下了七个字:小楼一夜听春雨。

  严春雨用自己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武成玉的字迹,说道:“好诗,有这句话,就能知道他的心意,终有一日他会回来的,虽未成亲,但我严春雨以后就是他的妻子。”

  “傻妹子,那你以后可怎么办?”

  “大姐,帮我传令下去,以后我这个陕西义军统领对外的称号,就是,红娘子。”

第201章 战争准备

  武成玉哪里知道,因为他,这个世界真的出现了一位红娘子,跟明末清初那个红娘子一样,也是义军统领。

  这三个月,他在义军驻地也不是什么都没干,首先就是反复劝说后,让义军改变了现在的行动方针。

  义军驻地里,共有千名战士,其中一半是那天严春雨带出来埋伏金国骑兵的那些精锐,如果仅仅看这些人,当的起精兵之称,但留在驻地里其他战士,不是身有残疾的老兵,就是刚刚扛得起刀的娃娃兵。

  指着这些人去跟金国骑兵对抗,万一指挥失误,金国骑兵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十不存一。

  就算把整个陕西的义军都算上,总共也不过几千人,而金国的骑兵又何止数万,有严春雨指挥,他们可能会赢很多仗,但绝对经不起一次败仗,根本经受不了失败的代价。

  可偏偏现在的义军,从严春雨这个统领往下,每个人跟金国都是血海深仇,脑子里都想着什么时候能跟金狗干一仗,只要多杀一个,就当是自己赚了,全然不顾后果。

  哪怕已经占山为王,有较为安全的根据地,这些人每天想的还是跑到秦岭之外的平原之地打仗,根本没考虑过敌众我寡的道理。

  而武成玉虽然对历史了解不深,但多少知道,这个时期的金国还在巅峰的尾巴,虽然上层腐败,但底下军队战力仍在,之前韩胄举宋国之力北伐,还不是被金国大败。

  直到蒙古完全崛起,在战场上以骑兵对骑兵,正面击溃金国大军之后,金国的实力才瞬间滑落。

  现在是嘉定元年,暨1208年,蒙金战争始于1211年,起初以掠夺为主,直到1215年蒙古攻占金国中都,金宣宗南迁开封,战争扩大化。

  可是直到1232年,金国的军队主力才才会覆灭,两年后金国亡国。

  所以在1232年之前,义军根本不是金国军队的对手,但等到那个时候这些义军估计早就死光了。

  简而言之,现在对抗金国,时机不到,所以义军现在真正要做的是积蓄力量,而不是把现有的兵力不断的消耗掉。

  武成玉拉着严春雨和陆志毅等人多次商量,反复提出明知不可敌而上去送死是为愚蠢,甚至拿出了老朱的那句:‘高筑墙,广积粮。’,没敢说缓称王,这才勉强将这些义军安抚住。

  之后,武成玉发现义军现在人数虽少,但在整个陕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慢慢积累实力,不出数年足以发展出一支几万人的精锐力量。

  前提就是在不消耗现有实力的基础上,好好练兵,暂时放弃与金国对抗。

  严春雨本就善于练兵,而史弥远死后,江南的岳家军后裔感觉到朝廷对他们的忌惮越发厉害,在陆志毅等人的商议之后,一大堆岳家军的后裔都迁到了大散关一带。

  只有陆志毅因为要帮义军筹措粮草物资选择回到江南蛰伏。

  留在陕西的岳家军以牛大姐为首,这些人武功虽然不高,可却如严春雨一样,从祖辈那里得到了岳家军部分练兵之法,有他们出手练兵,就相当于得到了一大半的武穆遗书。

  他们甚至连背嵬军的练兵之法都了然于胸。

  这些人联手忍耐几年,厉兵秣马,陕西义军的实力必然大涨,再也不像现在这样,看似悍勇,实则危如完卵。

  武成玉不懂军事,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哪怕知道即使如此,义军的实力也不可能阻挡历史大势滚滚向前,旁的不说,就算有几万精锐,也不可能对抗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强的蒙古大军。

  除非他日后真的搞出了火器,以火器之威改变这个时代的战争格局。

  可若是劝这些义军放弃造反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积蓄力量,以待天时是现在义军唯一能做的事情。

  此外武成玉还提出了克制金国骑兵的办法,在还没有条件发展火器的前提下,历史上对抗骑兵最成功的就属唐朝的陌刀兵阵。

  想要使用陌刀,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前提是选取强壮高大的士兵,普通士兵可无法挥舞陌刀。

  按照唐朝记载,常规陌刀长七尺,约2.1米,刃长三尺,柄长四尺,重约9公斤。

  所以挥舞陌刀首先要求士兵足够高大,否则根本无法挥舞陌刀。

  此外挥舞9公斤的长兵器,至少要有几百斤的力气,同时耐力也必须强悍。

  仅仅是选材这一块就千难万难,说百里挑一都算乐观,唐朝最鼎盛时期的陌刀兵也没有多少,好在现在是武侠世界。

  武成玉闭关一月,将龙象般若功前五层与牛马桩前两重在竹简的作用下逐渐创出一套专门用于培养陌刀兵的修炼之法,武成玉给之起名为:虎贲战体。

首节上一节88/1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