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只是几个真人,之后还要去请另外道门的高人,到时候来了更多的人,这不得吵翻天……”
“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那能编出一部像样的经嘛!”
云逍有些头疼,他发现这著经之事,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困难。
然而蜀帝那边已经下了命令,现在即便各大道门心里都不愿意,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不可能与朝廷对着干,至少要做个样子。
毕竟那些道门再有底蕴,真要闹起来,恐怕也是抵挡不住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大蜀铁骑。
青婉不禁道:“道长可以借此统一道门的教义嘛。”
“嗯?”
云逍眼眸一眯,“这话说得简单。不过……”
云逍忍不住摸了摸下巴,小声嘀咕,“陛下此举,难道便有此意?”
忽地,云逍觉得蜀帝想召集各大道门的高人著经,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还有深意。
青婉眨了眨眼,道:“道长与天子常有接触,应该能看出他的心思吧?”
云逍撇了撇嘴,说道:“人家贵为天子,有一国气运加身,我这道行望气都望不了……”
“说起来,陛下行事向来让人琢磨不透,说不得真有那么一点意思,有整合各大道门之意。”
云逍眼眸闪烁,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陆正闻言道:“不管有没有,道长何不就当它有呢,这对你们道门是好事。”
“好事,这不见得……”
云逍摇了摇头,心想要统一教义,得让各大道门都认可才行,难不成真靠著新经?
毕竟大家都出力编纂的经书,没有道理不统一认可。
云逍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开口道:“要是以太平经为基础著经,你不也成了著经之人?等以后书成,啧啧啧……”
陆正不禁道:“道长不必添我的名。”
云逍笑呵呵道:“真成了圣品经典,不添名,这大道也能追溯到你,再赐福一二。嘿,你也是真正的道友了。”
陆正笑了笑,道:“道长言之过早。我们也该启程了……”
云逍道:“等会儿,我还有东西给你们!”
说话间,云逍手一翻,掏出一个木盒子递给陆正,“这几天见了些人,给你弄来两件小玩意,瞧瞧!”
陆正打开木盒一看,发现里面放有一块条形紫黑木,还有一把尺。
两件器物皆是散发一股灵韵气息。
云逍悠悠解释道:“这两件东西乃法家之器,是真正法家温养使用的器物,如今世间少有了。”
“此木为惊堂木,就是衙门用的那玩意,不过这块惊堂木不凡,审问犯人之时使用,一拍可震人心神,使其从实招来,不敢隐瞒……”
“这尺子有量定善恶之用,若是接触者使尺发红光,且超过了尺的刻度,便是大恶,可斩之。”
“这两件法器之器都蕴含正道之气,与你所修的浩然正气差不多,算是同出一源。你可以尝试炼化,具体怎么用,自己慢慢去捣鼓。”
接着,云逍又拿出三块玉符,一人给塞了一块,“这是我炼的保命符,多少有点用,拿着吧!”
陆正不禁道:“道长有心了。”
“说这些!”云逍摆了摆手,“我要了你的经,你又没占我便宜,我可不想欠你一个年轻人的人情,就这样子!”
“我还忙得很,就不送你们了。你们出了芙蓉城,准备往哪走?若是去魏国的话,那边的佛门复杂得很,你们行事悠着点!”
陆正点了点头,“我们会注意的。”
不过陆正下一步的打算不是去魏国,而是想找个合适的地方著律法之书。
青婉道:“那我们走了,等下一次见面,道长可要有长进,整个天师的封号。”
云逍忍不住笑道:“你个丫头,还敦促起我来了?”
三人跟云逍告辞,便是转身离开。
云逍顿时感觉心里有一丝空落,忽然又想起曾在陆正那买的书籍里看到的一首诗。
他转而朗声道:“君且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586章 齐人的试探
陆正三人离开青羊道观,一路不紧不慢直往最近的城门而去。
等穿过两条街道,便有几人迎面而来。
为首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穿着朴素的常服,一脸憨态可掬的神态。
“哎呀呀,陆公子且请留步,田某终于得见陆公子……”
中年人来到陆正的面前,微微躬身,拱手作揖行礼,礼貌有加。
虽不认识此人,陆正还是回礼道:“阁下是?”
中年人笑眯着眼,低声解释道:“在下田实,乃齐国商人,来芙蓉城做点小买卖。之前听闻陆公子的壮举事迹,又得知陆公子在芙蓉城,便想着拜访公子,不过一直找不到机会……田某斗胆拦街,想与公子说上几句话。”
前些天田实就从自己的消息渠道知晓陆正来了芙蓉城,还住在青羊道观。
他便想着找机会与陆正搭上话,不过青羊道观那种地方,又有道门真人坐镇,观中的情况不好打听,也不好去那里拜访。
他便在附近的客栈蹲守了几天,终于是发现了陆正出现在外面,就厚着脸皮过来。
陆正看向田实,问道:“你想说什么?”
田实便答道:“田某是个生意人,平时也好读书,所以想在陆公子这里买些亲笔文宝,我愿重金求购!”
田实清楚陆正的为人和一些本事,所以没有拐弯抹角,直言直说。
田实顿了顿,又道:“当然,不管陆公子愿不愿意,田某都是倾佩公子的为人行事。”
“之后,田某会出万金,以资助救济蜀地和齐国的贫苦百姓,此言不敢作假,天地为鉴!”
旁边的青婉闻言眉头轻轻皱了一下,这话说得,陆正难道还能什么表示都没有?
陆正表情不变,只是看着眼前的田实。
田实一脸郑重,目光澄澈地面对陆正。
须臾,陆正微微一笑,“你想要什么样的文宝?”
田实闻言一喜,“都行,只要是陆公子亲手之作。当然了,要是新作诗词最好,田某开的价格,一定能让公子满意。”
陆正笑了笑,“陆某不擅诗词,便送阁下一句圣人之言吧!”
说罢,陆正抬手就有笔纸浮现身前。
陆正提笔挥洒,动作行云流水的写出两行字来,有浩然正气散溢,彩光氤氲。
转而,陆正将写好的文宝递给田实。
陆正开口道:“阁下既有心行善,陆某便也不好要什么酬劳,这张文宝赠予阁下,希望阁下以后多行善举。”
田实定睛一看,但见纸上文字还有灵光浮动,是孟圣之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田实眼眸泛起波动,连忙双手接过这张文宝,面露喜色道:“好好好,此句甚好,等田某回了齐国,定将公子这幅文宝裱起来挂于家中。”
田实侧目向旁边的随从使了一个眼色。
那位随从连忙上前,拿出一个玉匣打开,里面有几页纸宝光熠熠。
田实开口道:“我知晓陆公子不喜凡物,便特意准备了一份礼物,这是齐国孟家一位大儒手抄的孟子一章,赠予公子,就当结个善缘。”
陆正眼眸微动,大儒抄本可比他写的一句圣人言贵重多了。
不过陆正却一点也不心动。
他摇了摇头道:“太贵重了。就这样吧,我们还有事,告辞。”
陆正拱了拱手,带着青婉两人迈步离开。
田实见状,眼眸闪了闪,心想这大儒抄本都一点不带心动的?
他又连忙掏出一个木盒子,把手里的文宝给放了进去,好生收了起来。
这浩然正气太纯了……田实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好在他是个实诚本分人,没干过什么坏事,不然换个人来面对陆正,估计都接不住这刚写出来的正气文宝,非露馅不可。
不过即便如此,田实也觉得陆正应该是看出了点什么。
刚才面对陆正的时候,他感觉自己都快掩饰不住内心深处的真实目的。
田实心想以后可别总是让他来干这种事情了,修浩然正气的人哪里有简单之辈。
不过转念又一想,他都做不了的话,其他人更好不到哪里去了。
“走吧!”
田实又招呼自己的随从匆匆离去,可不想引人注目。
等绕了几条路,又乘坐马车在城中穿行了好些路程,田实带人进入了一座府邸。
经过重重门户之后,田实来到一个封闭的静室。
静室之中,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坐在那里,一脸心平气和的翻阅典籍。
田实掏出木盒,又将陆正的文宝拿了出来,“瞧瞧,刚才从陆正那里得来的亲笔文宝,还热乎着呢,你给掌掌眼。”
中年文人闻言,放下手中的典籍,然后查看起这张崭新的文宝。
“很厚重的浩然正气啊!”
中年文人忍不住惊诧道,“这等圣人言,能写出来就不一般,还能有如此品质……此子心性……”
中年文人又仔细感受一番,“他恐怕真入了五境。”
如今外面关于陆正的传言不少,其中真真假假难以辨别。
不过现在见到这幅文宝,中年文人猜测陆正很可能真的达到五境。
田实惊奇道:“当真?之前看他倒不觉得,竟是藏得如此深,他才多年轻,稷下学宫里都没这么年轻的五境!莫非他真得了哪位文圣的传承……”
“说起来,刚才我欲送他大儒抄本,他眼睛都不眨……”
田实摸着下巴,在那里啧啧称奇。
中年文人喃喃道:“圣人传承?当下活着的儒道圣人里面,没有谁专修浩然正气吧?他真要是得了圣人传承,只怕是受了孟圣点化才会如此了……”
中年文人喉头微动,这番话连他都不太相信。
孟圣虽已作古,但儒家大道存乎天地间,其意便不会磨灭。
不过这么多年,他没听说谁能得到那些圣意的赐福点化。
有人得天赐文气,那也只是得文气而已,非是什么圣人传承。
田实咂巴着嘴,“此人修行太快了,未尝没有这个可能啊!哎,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先放一边,你觉得他是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