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510节

  杨和光见安太玄不知晓月报之事,而今看了内容也不在意,便道:“这其中还涉及皇家,若是百姓因此非议朝廷,不利于江山社稷……”

  “有点意思……”安太玄打断道,“你们这些人平时没少说朕的不是,怎么天下百姓还说不得了?朕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想来是该由天下人去评判的,有何不可?”

第570章 和光同尘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乎。”

  安太玄看着杨和光,眼神幽深,“圣人行事都不在意他人的诋毁。朕虽不如圣人,但也算不上昏君吧,怎么,这国家之事,还容不得天下百姓讨论了?朕是这么小心眼的人吗,杨尚书?”

  杨和光连忙道:“陛下乃仁德之君。只是有的事情实在不该如此大肆宣扬,闹得天下皆知,有损安国形象……”

  杨和光觉得有些事务处理完就该揭过去了,如今还刊印什么月报传播州县,只怕要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会知晓,实在没有必要闹到如此地步。

  安太玄淡淡道:“杨尚书还知晓有损我安国形象?那他们知法犯法的时候,可有替朕想过这些?”

  “朕听闻有罪大恶极者,总是在绳之以法的时候幡然悔悟,你觉得他们是真的悔悟做错了事,还是后悔没把自己遮掩好呢?”

  杨和光闻言,他来见安太玄可不是想谈论这种事,而是想着把那月报给停了,至少刊印那种读物得经过官员的审核才是,不然什么内容都能发表在上面,影响很不好。

  安太玄眼神微冷,又道:“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圣人之言,千人千解。朕想知道,杨尚书之名,何解?”

  杨和光心中一凛,知晓自己已经触怒了安太玄。

  他连忙道:“幸得先帝和陛下的信任,臣能在朝为官四十三年,臣所作所为,一心为陛下和江山百姓……”

  安太玄懒得听杨和光在那里表什么忠心,摆手道:“既然如此,杨尚书把礼部之事管理好,莫要出什么乱子,至于其它事情……圣人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杨尚书饱读圣贤书,应该明白这些道理。”

  杨和光嘴皮子抖了抖,欲言又止。

  “退下吧!”安太玄淡淡道。

  杨和光只好拱手告辞,“臣告退。”

  说罢,杨和光迈步离开,身影显得比来时佝偻了一些。

  待人离去之后,安太玄幽幽道:“这杨尚书啊,还是人老了,思想古板了,容易糊涂……”

  或许杨和光的初衷是好的,但安太玄并不会采纳什么。

  如今安国欲大兴变法,有些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这求知月报的发行,就很有必要,而且不能把话语权掌握在朝堂百官手中。

  百官之中,守旧派还是太多了,让他们掌握了舆论,以后推广变法更难。

  安太玄眼眸闪烁,哪里不知晓某些人的心思。

  安太玄微微侧目,见到旁边的人还在那里传阅月报。

  侍奉在一边的忠良见状,连忙掏出一份月报递到安太玄面前。

  忠良低声解释道:“三日前,长公主便让人送来一份月报,不过陛下这段时间调养身体,小人便把月报先收了起来……”

  安太玄是说过这段时间不想过目什么公文奏折,倒也没有责怪忠良。

  他拿着月报又细细品味了一番,特别是有关于他怒斥贪官的那一则文章。

  安太玄觉得写得不够详细,不过倒是写得很生动,可以奖赏一下作文之人。

  其次,安太玄没想到还有文章报道了陆正,入楚斩神这种事迹还要大肆传扬出去,多少有点打楚国的脸了。

  安太玄悠悠道:“忠良,你觉得这月报如何?”

  忠良微笑回道:“写得很好,哪怕像我这种不怎么读经的人,都能看得明白。”

  求知月报上面的文章内容都很通俗易懂,没有什么文绉绉的句子,稍微认些字都能看个明白。

  安太玄笑着道:“确实如此,不像一些人的文章奏折,满篇花里胡哨……”

  有时候,安太玄批阅某些人的奏折谏言,都还得好好琢磨一番,才能理解其义。

  安太玄问道:“求知学府那边还有什么动作?”

  忠良道:“学府分了好几个班,已经有人完成学业被委派出去做事了。”

  “哦?”安太玄有些好奇道,“去做什么?”

  忠良道:“有人去宣扬新法、寻找志同道合之士,有人被派去做生意……还有一些天工班的人,带走了大量的财物去外面选地,据说要造一些利国利民的器物,在太安城施展不开……”

  忠良将求知学府的一些事情讲述出来。

  安太玄不禁道:“求知学府那些奇人异士,看来还真能捣鼓出一些名堂,倒让朕很期待啊。”

  相比较起来,对于国子监的那些儒道书生,安太玄反而没有多大的期望。

  那里面的学生几乎都和世家大族有关系。

  再怎么培养,恐怕真正忠君爱国之辈,是没有几个的。

  这也是为什么安太玄支持安靖新办一座学府。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云逍声音悠扬灵动,宛若天籁之声,悦耳动听。

  难得来一次蛮荒部落,云逍也给这里的蛮族修士们讲了一次道,算得上互相交流一番。

  哪怕白等人没正儿八经学习过道家经文,但听得云逍讲道,也都感觉心神如沐春风一般舒坦,让人沉醉于道经的玄妙韵味。

  待云逍讲完之后,白等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跟着听讲的青婉心想这一次云逍拿出了真本事啊,寻常讲经可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云逍忙活完去找陆正,见陆正还在跟部落里的人了解当地的情况。

  这些天,陆正不是捧着律法看,就是跟当地的人请教学习,看得云逍都感觉累,觉得陆正有忙不完的事情。

  等陆正停下事,云逍这才走近道:“我打算回去了,玄朗他们历练该结束了,我得带他们回去青羊宫,你还要在这里待多久?”

  陆正闻言道:“那便一同回去吧。”

  云逍啧啧道:“我还以为你要在这里再待一段时间,教化当地的那些部落呢!”

  陆正不禁笑道:“道长太看得起我了,这里的情况很复杂,不是短时间能改变他们什么。”

  陆正发现这里的人其实生活和生产水平很落后,思想观念也很不一样,一时难以改变。

第571章 道门青羊

  “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要走啊?”

  得知陆正几人来辞别,白婵面露讶色。

  陆正道:“我们都有事情要忙,而且也不好在这里多叨扰。”

  白婵闻言心里还有些遗憾。

  她得到的那只蛊王还没有孵化出来给大家看呢,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这几人。

  白婵便道:“你给我们的那些书,我会好好读的,还有那些种子……”

  陆正与白氏部落交换了一些书籍和作物种子,就是不知道换了水土之后,那些种子还能不能好好生长。

  白婵又道:“我现在是圣女了,可以让人去寻找或培育有益于粮食作物的虫子,以后真养出来那些虫子,有机会的话,给你们也送一些过去。”

  白婵现在在部落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有了一些权力,也能依照自己的想法指挥一些人去办事了。

  陆正微微一笑,点头道:“好。不过要送东西的话,距离可有些远了。如果真有送的话,可以去南疆王城找镇南军……然后由他们转交给云逍道长,到时候再让道长给我就成。”

  旁边的云逍嘴角扯了扯,他倒成了中转站了,那以后这跑腿费怎么算?

  白婵点了点头,将事情记了下来。

  之后,陆正几人便是告辞了白氏部落,乘坐灵舟原路返回。

  依旧是青婉在那里驾驭灵舟,陆正则翻看着厚实的前朝律法。

  云逍有点无聊,瞧见陆正还在研究律法,不禁道:“这本律法,你都来来回回翻了好几遍,应该熟记于心了,还能看出个花来?”

  陆正头也不抬道:“内容是记下来了,不过这书中蕴含的力量,还有些没有琢磨透。这抄本可能是年代太久,其中气息流失过多……”

  云逍侧目道:“你这是在琢磨其中的法家力量?”

  陆正点头道:“有些好奇这股力量有何特别之处。”

  云逍咂巴嘴,“这法家之力,其实也是天地道法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嘛,就像这文气、灵力、妖法一般,你要有那个天赋,才能学得其中玄妙,掌握这股力量。”

  “本道没研究这方面,不好乱指点你什么。话又说回来,你看看就行,研究那么深做什么,年轻人有精力也不要这么挥霍啊,要不多看点道经吧,这个我在行,还能指点你!”

  陆正不禁道:“道长不是说我很有修道的天赋嘛,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多花时间在这上面,就应该多学学自己不懂的。”

  云逍闻言一口气卡在嗓子眼,听听这是什么话!

  就好像在说既然都有成仙的资质,干嘛还着急修仙,先玩玩其它的……

  云逍幽幽道:“本道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你这么狂的。”

  陆正不置可否,而是道:“我感觉我摸到一点门道了,看来还得劳烦道长给我找几部真正的法家著作,原本的最好。”

  云逍嘴角扯了扯,有点不想搭理。

  陆正又道:“两篇,两张帛书都给道长感悟。”

  云逍道:“得,你大方!”

  两篇圣人文章,还是孟子亲笔的原本,其中蕴含着玄妙道韵,实在让云逍没法拒绝。

  见陆正实在没有那个空闲学什么道门之术,云逍就把目标转移到了青依身上。

  打算自己多教导一下这个小家伙,免得青依跟着陆正久了,也会变得和陆正一个性子。

  几人乘坐灵舟一路飞越千山万水,来到了南疆王城。

  此时,王城已经进驻了更多的镇南军士。

  这里已经彻底被镇南军接管,调任了好些新的官吏,使得王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军中副将罗冲还带人驻扎在王宫之中。

  当陆正几人来到宫城外的时候,发现宫墙上的悬赏和赏金都换了。

  有军士认出来陆正几人,连忙过来打招呼。

  陆正询问了一番,得知之前的那道算学题在期限内解了出来。

  而且还不止一人得了悬赏金,除了前三名,还另有几个人因为答案正确而破例嘉奖了一些钱财。

  当王城的人亲眼得见平时穷困潦倒的某个修士得到了高额悬赏,好多人都嫉妒得眼红。

  第二道题出来的时候,整个王城的百姓都开始了全民解题运动。

  原来一些目不识丁的人,都开始废寝忘食的识字起来,想要靠着学习一夜暴富。

  陆正瞧见宫墙边的那些石碑都不见了,不免还有些疑惑。

  军士见得陆正的眼神,便解释道:“之前来这里学字的人太多了,挤得不可开交,我们就把那些石碑换了地方,专门开辟一处地方,还雇了一个教书先生,让他们去那里学习……”

  陆正微微点头,“这样啊,那挺好的。”

首节上一节510/5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