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509节

  陆正拿过木盒,入手更沉了一些。

  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放置着一本相当厚实的书籍。

  陆正眼神微亮,这本书竟然是前朝的律法典籍,其中蕴含几股特别的气息。

  一旁的云逍见状,也忍不住走近一瞧,表情微讶道:“律书啊!这些气息,恐怕是前朝刑部常年所用形成的……”

  云逍见多识广,一眼看出来这部律书的不同寻常。

  此书带有一丝气运,又蕴含法家之力和儒道文气,显然是刑部所用之书,本身就非普通抄本,常年累月之下,更是沾染上好些气息混杂在一起。

  旁边的白好奇道:“这种书很有价值吗?”

  云逍抚须道:“律法典籍而已,算不上多珍贵,没什么人研究,不过嘛,陆正最近想学法,这不正好。”

  白闻言不禁笑道,“原来如此!这冥冥之中啊,肯定是有蛮荒大神在保佑我们……”

  白也不觉得这书有多大价值,曾经那位官儿送给他们部落的谢礼,这些年用掉一些、交易出去一些。

  而这几部书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卖不出好价钱,便是一直搁置在那里。

  陆正在那里翻看着律书,以前他也读过前朝的律法书籍,但那些都是普通读物,而且内容有所缺失、并不完整。

  不像眼前这部律书,乃是前朝刑部专用,能真切感受到书中文字存在的那一丝不凡力量,有着更高的研究价值。

  陆正确定典籍完整,便小心翼翼收了起来,打算之后有空闲再仔细阅读。

  他转而看向白,开口感谢一番。

  白摆了摆手表示没什么,大家都是各有所获,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之后,白又忙着事情,让部落中长老好好接待陆正几人。

  云逍啧啧道:“你还真是没白来啊,到这种地方,还能得到一部前朝的律书。”

  云逍都觉得事情有点玄妙,认为陆正的气运真是不一般。

  陆正倒没有在意这是巧合还是什么,而是好奇道:“前朝律法应该有原本吧,那一部国法,不知道还在不在?”

  云逍眉头一挑,不禁道:“那种书可是国之重器,你还惦记上了?说起来,我也没听说那玩意落到了谁的手里,兴许还存在世间呢!估计在哪个前朝遗族那里。”

  云逍摸着下巴琢磨道,“前朝国法原本啊,承载的国之气运可不少,哪怕过了好几百年,也不会折损太多。”

  “这天下纷乱,诸国战争不断,其中一方面就是因为天地气运没有整合在一起。一地气运影响一方人,前朝铸造的好些国之重器处于遗失状态,以至好些地方气运缺损,这些年未能完全弥补回来。若能得到那些重器,进而弥补地方气运,用以稳固基业,天下可图……”

  云逍咂巴一下嘴,又道,“不过这种事情和我们没什么关系,这是那些大国该上心的。”

  一旁的青婉不禁道:“不是有仙家炼气士专修气运嘛,他们应该也会想要那些重器吧?”

  云逍悠悠道:“那种东西可烫手得很,不是一个炼气士能够把握得住的。一般来说,专修气运的炼气士,稍微取些地方气运就差不多了,重器之中的气运炼化起来不容易。”

  云逍顿了顿,又道:“就好比你拿到了圣贤典籍原本,可以借着提升自身,但如果你想把圣贤书给炼化掉,啧啧……”

  云逍没有尝试过,不确定那会带来多严重的后果,但反正他作为一个真人,也不会冒险那么去做。

  云逍看向陆正,询问道:“你现在又得了一部书,还要不要再找了?”

  陆正闻言道:“得看我能不能领悟吧,如果不行的话,恐怕还得劳烦道长。”

  云逍挑眉道:“你还真要学个明白透彻?”

  陆正道:“大国治民,以法为本,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多学学。”

  云逍幽幽道:“你真是比朝廷那些官儿还忧心百姓。”

  陆正心想他还要尝试写出一部真正的律法,自然要好好研究法家真学。

  不过这种事情实在不好跟云逍明言,如果说出来的话,云逍肯定会阻止他这种不要命的行为。

  几人一边聊,一边继续参观白氏部落。

  没过多久,白婵兴冲冲过来,帮忙接待陆正几人。

  是族长白允许白婵过来,为了和这几个外来的贵客再拉近一些关系。

  他们白氏部落要发展壮大,自然不能一直避世,得和外界有所往来。

  这也是为什么部落中的高层都有去大国游历的经验。

第569章 求知月报

  安国皇宫,御花园。

  阳光明媚,御花园中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别有一番美景。

  安太玄正带着几位后宫佳丽,在园子里悠然赏花。

  距离上次在朝会大发雷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安太玄这些天没有处理一件政务,也没有见什么朝官,把事情都交由安靖处理,省得有人在自己耳边聒噪。

  如此清闲下来,安太玄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身体都比以前舒坦了好多。

  安太玄倚靠着长椅,手里拿着一杯果味汽水慢慢吸溜,一脸惬意。

  哦,这种果汁去年中秋节的时候,他去洪州城品尝过,还是陆正身边的小妖精给了他一杯。

  不过这种果汁汽水喝起来容易打嗝,不怎么雅观,他便只能在私底下享受一番。

  “嗝……”

  安太玄微微张嘴,惬意地打了一个嗝,声音很大,中气十足。

  他作为一国天子,难道还不能随性一点?

  旁边的众人见状一愣,有人连忙开口说这是虎啸龙吟,唯有陛下这般的天子才能发出这等不同凡响,与常人不一样。

  安太玄听得都想翻白眼,这些人拍马屁的功夫,怕不是还没入门。

  这么说,还不如不说。

  不过他心情很好,压根不在意这些。

  就在这时,有一个内侍匆匆而来。

  “陛下……”

  安太玄微微抬头,“何事?”

  内侍表情纠结几下,这才小声道:“礼部杨尚书请见。”

  安太玄淡淡道:“朕不是说了么,朕最近身体不舒服,要好生调养,有什么事他们不能自己处理?不会去找安靖?”

  内侍一脸为难,说道:“杨尚书正是从长公主府上过来,然后在外面等了两个时辰,还不肯离去。”

  这些天他们推脱了好多大臣,这位杨尚书却是脾气倔得很,站在宫门外一直不走。

  他们这些宫人实在劝不动,这才来禀告一声。

  “所谓何事?”安太玄问道。

  内侍道:“杨尚书不肯说,非要见到陛下才肯说。”

  “呵……”

  安太玄顿时不悦,脸色沉了下来。

  旁边的众人见状连呼吸都快停滞了。

  安太玄淡淡道:“杨和光,莫要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就可倚老卖老,让他过来吧,朕要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

  这些天安靖都没来见自己,说明根本没什么国家大事还需要他亲自去处理。

  这一位礼部尚书,难不成是来劝谏他的?

  礼部尚书是两朝老臣,在朝堂上威望很高,做事兢兢业业,但为人过于古板,因为变法一事,曾与安太玄争论了好多次,可以说是抵制新政变法的代表之一了。

  不过这位杨尚书并非出于什么利益而反对变法,而是担忧国家安危,觉得变法弊大于利,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改变。

  安太玄不怎么喜欢这个人,奈何礼部实在无人可用,且这么一位老臣,换不得。

  内侍得了命令,又急匆匆离开。

  安太玄旁边的几位后宫佳丽见此情形,纷纷起身想要告退,避让朝廷政事。

  安太玄淡淡道:“走什么,留下来陪朕赏花,这天又没塌下来。”

  几位佳丽闻言又只好留了下来。

  过了片刻,一位穿着官服的老人从外面过来。

  杨和光见到安太玄,便是恭敬行礼,“微臣见过陛下……”

  连带安太玄左右的几位妃子,杨和光都一一见礼。

  安太玄瞧着杨和光,开口道:“杨尚书是有何要事找朕?”

  杨和光从袖中掏出一张两尺见方的纸来,纸上两面密密麻麻满是文字。

  杨和光道:“陛下可曾看过这求知月报?”

  “什么?”

  安太玄这才瞧向杨和光手里的东西。

  杨和光眼眸闪动,说道:“是求知学府刊印的读物,叫作月报,据说以后要每月刊印一份,传播至全国各州县,其中内容还议论朝廷政事……”

  安太玄闻言,突然想起来以前安靖是提过这么一件事,说是要办个什么报刊,把天下舆论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主意还是从陆正那里学来的。

  安太玄开口道:“给朕看看。”

  旁边的一名内侍连忙上前,从杨和光手里拿过月报,呈给安太玄查看。

  安太玄好奇浏览,其中一行大字醒目无比:贪赃枉法,皇族与官吏庶民同罪,斩首东市,传首太安!

  安太玄眉宇一挑,快速看了一番,然后又往下阅读。

  洪州开阳县小麦大丰收,官府不纳粮,百姓不愁吃……

  震惊,安国学子入楚斩神,为民除害……

  盛夏之际,防灾抗暑……

  一时间,安太玄看得津津有味,他发现这月报上面的内容还挺广泛的,除了一些要闻,还关乎民生农事。

  杨和光见安太玄的神色,发现安太玄之前竟没有看过这月报,不禁眉头微微一皱。

  好一会儿之后,安太玄才看完这份内容丰富的月报,还显得意犹未尽。

  他又把月报拿给旁边的妃子,让她们也好好看看。

  安太玄转而看向杨和光,悠悠道:“这月报很好,杨尚书就为了这点事而来?”

  杨和光闻言表情有些不自然,“陛下,这未经朝廷准许刊印读物,妄议国家政事……”

  安太玄摆手打断道:“求知学府是长公主一手兴办,也是朕准许的,哪里有什么不妥?这上面的内容,难道不都是实事求是,怎么就是妄议政事了?”

  安太玄心中想笑,看来求知学府那边刊印月报,根本没有经过六部以及下辖官署的批准,以至于给六部打了个措手不及。

  毕竟这份月报之中还谈论涉及到了某些人物,有的人恐怕是担心自己名声有损,才请动这位礼部尚书过来谈论月报一事。

  而且看杨和光的模样,估计之前在长公主那里已经吃了亏。

首节上一节509/5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