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第99节

  陆峰闻言,拨动着手上念珠说道:“你如此说的话,便也的确如此,这上师是否真的修炼了普巴金刚法,的确是一眼便可以看出来。”

第153章 内行人的内行

  诸多佛法修炼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亦会有种种殊胜之处显现,按照罗仁次旦仁珠所说的,想要寻得修炼了普巴金刚法的僧人,便去寻得那富贵又有名气的僧便可了,不过在此之前,陆峰亦是第一次听到“莲花钦造寺庙”。

  同时感觉到了一丝丝异样。

  这种异样,在罗仁次旦仁珠再度说出来了这个寺庙名字的时候,陆峰确定,问题便在这座自己未曾听过的寺庙之中。

  它不在五大寺庙,四大护法寺,唯一无上尊贵寺庙的体系之中,在陆峰所知的诸多不对,无是未曾有听说过“莲花钦造寺庙”的痕迹,他应在什么地方,真的听过此物。

  但是在何种地方?

  在陆峰的所知之中,它很有可能是一座“地域性”的庙宇,于是,陆峰便动问罗仁次旦仁珠,甚么是“莲花钦造寺”?它又是一个甚么来头?

  止一下,陆峰便确定了,陆峰听到了这个“莲花钦造寺庙”,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动了,陆峰连忙去寻得自己心动的缘由,但是无所寻找,止一瞬间的思绪,陆峰竟然慢慢的缕了回去,一点点,一段段的寻!

  随后,陆峰真的找寻到了这种感觉,真的无是在说到了“普巴金刚”的时候动的,是听到了“莲花钦造法寺”的时候,陆峰心动了,还有,关于这寺庙的记忆,陆峰以大智慧火逐渐回溯过去。

  以前无有大智慧火,许多记忆都被藏了起来,现在陆峰的记忆便如同一座大藏书阁,被陆峰一点点的去寻了过去,可惜他还无得足够的大智慧,可以将这些记忆都编码成号,逐渐检索,止得慢慢寻找。

  可是这个慢慢,对于陆峰来说慢,对于旁人来说,也无过是电光火闪之间,止一拨动念珠的时间,陆峰忽而想到自己在何地见到了“莲花钦造大法寺”这一言说还是在那本老僧写的《密法域游记》之中见到的这座寺庙的名字。

  那本书是他花了大供奉供奉给了仓禀僧之后,仓禀僧为他借阅《中观宝论颂》以及三十六本论述的时候,夹杂在了书籍之中的,那本书是如何所言所语的来着?

  陆峰摆手,示意眼前的罗仁次旦仁珠无要说话,陆峰拨动着自己的念珠,立刻就想到了那《密法域游记》之中的描述,说是他在行走在了“旧地”之时,看到云端之上有一大寺庙,是为“莲花钦造大法寺”,其中有“千百天女,数种菩萨法身,佛法如盖,中有精妙语论,听得耳明”。

  对!就是如此,那本《密法域游记》之中,老僧就是如此记载的。

  老僧无有解释这“莲花钦造大法寺”是甚么一个情况,有多殊胜,止说了一句话,是“听得耳明”。

  陆峰想到这里,对于那本《密法域游记》,产生了一种大疑惑,这到底应是一本甚么书籍?里面老僧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说多有谬误?

  亦就在这个时候,他未曾搅碎的“天杖”模样忽而的出现在了他的头脑之中,陆峰以大智慧火去灼烧,却无烧出来甚么,止觉得那“天杖”就如同是真金火炼一样,无管是多少的智慧火,都无法烧灼此天杖化作金水。

  此天杖就如同是真如法性一般,再怎么以大智慧火灼烧,都不会有丝毫的污秽和尘埃。

  ‘天杖’和那寺庙也有关系?

  他立刻抓到了这一段思绪,对着罗仁次旦仁珠发出了提问,罗仁次旦仁珠说道:“上师,真正的‘莲花钦造大寺’是一个无上尊崇的去处,它的地位,在佛经之中就有体现。

  它和‘诸法本源之寺’无甚么上下尊贵之分,都是一样的法之源头。

  它处于极微尘之中,亦处于无量大的世界之中,在赤红色的业力铸就的俱胝大红莲之中,免除一切业力与恐怖,莲花钦造法寺,是以传闻之中的‘莲花钦造大法寺’为蓝本,所建造的一座寺庙。

  ‘莲花钦造大法寺’原来是第一批由‘巫教’的寺庙转化为佛法寺庙的神庙,当时的大赞普王为了以示尊贵,将其定为‘莲花钦造大法寺’,享无上之尊贵,据说这一尊大法寺,无在这一段时间之中,也无在未来的时间之中,更无在过去时间之中。

  它在佛国净土,无有增长,无有损耗,是为永恒。

  所以‘莲花钦造大法寺’,亦被人称为‘无量菩提寺庙’。”

  陆峰说道:“便是这样一个殊胜去处,如何亦分裂为九处?”

  罗仁次旦仁珠说道:“上师,因为这件事情和‘莲花钦造大法寺’无有什么关系。

  化作了九处的,是‘莲花钦造法寺’,无有大字称号,这座寺庙,是有一位叫做无量夏喇的大尊者,在路过了吾等背后的大雪山、大冰川的时候,在山下听到了山上传来的法音,应是有人在山上开菩提法会。

  尊者在山下听得了这诸多的讲经言语,便在此地竖立法幢,对着弟子言语,道这应是‘莲花钦造大法寺’之中的龙象尊者在讲经。

  于是他便在此处,建立了一座‘莲花钦造法寺’,鼎盛时期,僧侣过万,便是周围的诸多土司,部族,亦都为之臣服,寺庙建成之际,还有云化作了五色璎珞,从云间传来了诸多的法螺之音,就算是其余地的大领主,都特意遣来使者,为莲花钦造寺庆贺。

  止可惜,后来这座大寺庙,得了兵灾,诡灾,又在数次辩经之间失了先机,最后更是一把天火,无了这一座大寺庙,一部分僧人去了扎举本寺庙,一部分人去了贵族领主之地,还有一部分人,去了草原之上,自己建立了一座寺庙。

  不过他们无有再用‘莲花钦造之寺’,而是在草原上建立了一座寺庙,叫做‘诸佛讲经之林’,号称是大青山寺,其中诸多僧便在其中,就算是扎举本寺,对他们亦是奈何不得。

  里面的每一位僧,都有不可思议之神通,那里有好几位僧,便修持了此法,那普巴金刚的佛像,便是这些以前的法寺建立起来的,止山下那位高僧,应是转山时期,死在了此处的大青山寺的僧。

  无知道如何,大青山寺的那些僧,无有将他的尸骨带走。

  反而是将他的精魄留在了此处。”

  罗仁次旦仁珠据实回答,陆峰听得这个“莲花钦造之大法寺”有如此殊胜,亦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相信,还是无应相信,因为若是如此,那这座寺庙,听起来就仿时轮金刚的坛城一般,无有时间的差别,亦无有大小的区分。

  无应该属于这世间的存在。

  并且这一座寺庙,还能和“诸法本源之寺”仿佛,陆峰无知道“诸法本源之寺”是何时建造而成,但是自从它出现开始,便是密法域的大僧侣和大贵族所在之地,密法域名义上最大的贵族,就在“诸法本源之寺”之中,若是何处有菩萨,便应只有那里。

  在密法域这等地域,能够稳坐第一的宝座,必定“佛法”高深,“道理”深刻,那能够和“诸法本源之寺“相提并论的”莲花钦造大法寺“,又应是何种气象?

  虽然“莲花钦造之寺”不是真正的“莲花钦造大法寺”,可是作为一个“仿品”,它亦是不俗,自己听到了这寺庙,心中一动,又是甚么原因?

  难道此物的碎片,和他有什么关系?和他得到的书,有什么关系不成?

  千丝万缕,皆为疑惑,陆峰将这些事情暂时压在心底,若是这些事情和他的那三条任务无有关系,那陆峰亦不打算多事端,毕竟那寺庙,止几个词语,便能够叫陆峰蹙眉。

  “莲花”,“钦造”,“大法寺”,“三不在”。

  无一不是殊胜词语,无一不是烫手山芋。

  陆峰便止了这个问题,问出来了自己须得知道的第二个问题。

  那便是扎举本寺的阶次第考试的问题,陆峰直言直语,问道:“罗仁次旦仁珠上师,我有一问,请上师诚实回答。

  到底如何,我才能进入扎举本寺?是否可以不用推举信件,就可以进入扎举本寺?”

  答案是,不可以。

  罗仁次旦仁珠:“上师果然是想要去扎举本寺,不过去扎举本寺,上师,不可绕过那入寺的那一道观关坎,上师,扎举本寺庙,除了每一年从庙子周围的部落之中选取侍从僧之外,去学习的僧,应都要有一个举荐信。

  并且通过这个举荐信,须在扎举本寺庙之中,寻得一个“未出世间师”,亦可以称之为“生活老师”。

  这位“生活老师”和举荐信,一起为僧人的身份背书,这样扎举本寺方才会将人收回来。

  上师,虽然我如此言语,可能伤人心,但是扎举本寺不缺僧。”

  陆峰说道:“自然如此,不过罗仁次旦仁珠上师,考取第五阶次第僧,我听闻须得精通小五明?”

  罗仁次旦仁珠闻言,吐出舌头,连连摆手说道:“大可不必,上师,大可不必!

  哪里有的僧可以精通这小五明?

  便只是精通一道,便可以入那精妙净土,入‘巫教’的净土之地,精通大小五明的,便可以被称之为‘大学者’,扎举本寺第五阶次第的学位,止须得修辞学之中,可以通读‘巫教’的‘巫教诗歌’,无须得多少精通。

  扎举本寺有一本‘巫教’的叙事长诗,止须得通读过书,便可以通过考试,至于辞藻学,上师,三藏经典名词如海,对于辞藻学,便止须学得扎举本寺之中的一本《大广凡论》,可以通读一般经文,便无碍了。

  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亦都考校,但是止须得稍微学习一二便可,真正想要考取第五阶次第僧的学位的,还是辩经!

  上师,扎举本寺的第五阶次第僧的辩经,须得先经过一场小考试,会有学院的高僧,请僧众们来到外面,给予一道题目,是要在法锣响动之前,书写完毕。

  先须得以笔写过了这题目,通过了这小考,随后便又得一考试资格。

  这一考试,叫做大考试。

  大考试无是辩经,大考试便是从五部大论之中,寻得一二论点,须得先立论,随后再过经师的简单诘问,然后通过之僧人,方才可以进行辩经。

  辩经的时候,不得脱离了这二方的论证,也不可违背了经典,在此期间,二僧亦可以使用‘佛法’,时常有人辩驳的佛性破碎,化作了厉诡!外神。

  因这辩经时刻,十分凶险,所以庙子里面,对于可以入了辩经的僧,都要求的极其严格,止须得少数几人,通过大考,最后进入辩经之中,辩经过后,反而是长老团的诘问,便无那样严肃。

  在这之后,便是大布施,大布施完成之后,便可以完成第五阶次第的学位考试,获得第五阶次第学位。”

  罗仁次旦仁珠说道。

  陆峰闻言,忽而说道:“如此说,罗仁次旦仁珠,此办法之难,其实亦是难在了佛法修为之上?出现意外最多,亦是出现在了辩经之间?”

  罗仁次旦仁珠说道:“是啊,上师,扎举本寺作为北边第一的寺庙,无是我言语之间,多有不实之处。

  是本来便是如此。

  扎举本寺之中,有诸多转世重修的僧,他们修为精进极快,若是可得到了前世的宿慧和功德,修行之间便也有大便宜,上师,在修行之中,防备的便应是他们。”

  陆峰闻言,说道:“他们无有走另外之道路,获得学位?我听闻,像是无尽白塔寺的主持尊者,便可直接通过一道门,进入了那学位之上?”

  罗仁次旦仁珠说道:“无有,上师,事情并非如此,上师,无尽白塔寺的上师,是“呼毕勒罕”,就算是在密法域北边,有这样“呼毕勒罕”称号的转世上师都无多少,上师,转世的,并不都称之为“呼毕勒罕”,“呼毕勒罕”是须得册封的。

  还有一些转世的上师,他们无有资格叫当时的中原大王朝册封他们为“呼毕勒罕”,但是一些古老的庙子,或者是一些其余的庙子,亦是有转世的僧,他们无有册封,便只得和其余人一起辩经。

  除了一些护法上师转世重修之后,会去得原本的上师身边,跟随上师继续修行,直到圆满。

  其余的小庙子里面,其实亦是有转世的僧侣,止他们无能叫扎举本寺再开一道阶梯来,叫他们获得学位,所以他们就止得考试啊,上师,万万不可小觑了这些僧,死于这些僧手中的第六阶次第僧,为数不少啊,上师,你无得如此辩经过。

  上师,我可为上师,模拟辩经!”

第154章 终得火大,尝试观想

  陆峰欣然答应。

  罗仁上师便为陆峰指点,扎举本寺辩经的时候,规矩十分森严,每一次的辩经,都有戒律院长老,亦可以称之为措钦夏奥、学院的院长,亦可以称之为堪布,还有领经师三人连带代表着主持法台的僧人,一同组成长老团。

  若是有丝毫的与规矩相悖的事情,是佛法使用不当,便是由戒律长老负责,若是引用不当,便由堪布负责,四位高僧那样看着,就算是其余寺庙的转世佛子,亦不敢放肆,也无能放肆。

  其中,罗仁上师告知陆峰,辩经可使用“佛法”,但是无可无端使用“佛法”,换而言之,你不可直接对着自己对面的僧,口诵真言,如要降服什么妖魔一样直接降服了他。因为辩经,一是在辩,二是针对的是“经文”,是对于佛经和大贤者,大尊者留下来的佛宝,进行阐述,是僧人对于佛法的理解。

  重点在于“辩经”之上,不是在斗法之上。

  其中因参加了辩经的二位僧都有“修为佛法”在身上,便有了“佛法之间的较量”,换而言之,亦是“大智慧”之间的较量,一方智慧高,佛法高强,另外一方无有办法辩驳的过,连佛性都无法维持,化作厉诡,那便是在规矩之内。

  所以如何利用规矩,便成了扎举本寺所有僧都应该学的事情,直接使用佛法,那就无是在辩经了,那便是直接以自己的“佛法”降服了对方,是将对方当做了外道邪魔,是绝对不允许的,允许辩经时候使用的“佛法”,其实便是相当于第六阶次第僧在辩经的时候,不断的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合理的重要的便是这里,是“合理”二字,这两个字,便是大智慧的本身。

  应如何合理的将自己的“佛法”阐述出去,这便是最难的地方,亦是最难以把握的点,每一年都有第六阶次第的僧,因为把握不好这个程度,在辩经之中被制止,被驱逐出了那措钦大殿,最后无有资格去成为第五阶次第僧。

  所以在庙子里面,罗仁次旦仁珠说道:“上师,诸多僧便都会修习大瑜伽,打开自己的喉轮,亦或者是眉间轮,以此气息,化作唇枪舌剑,亦或者是化作了无形的韵律,将自己的韵律,藏在了言语之中,震慑对方,达到目的。

  因无可在辩经期间,僧人之间施展手印,口中出现和诘问、辩经无关的真言、密咒,所以上师,诸多僧是将自己的感悟和真知,放入了那辩题之中。

  上师,扎举本寺学的依旧是五部大论,依旧为四种典籍,和学经僧考取第六阶次第僧侣学位时候的典籍仿佛,最多便也只有几样注释不同,但在其深度,广度上,亦多了诸多,我无知道上师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但现在应是可以尝试一二。

  上师,我等便辩驳,止无有其余僧在周围为我等裁判,便我说停,便停下。

  上师以为如何?”

  陆峰十分恭敬,他说道:“谨遵罗仁上师的意”。

  他将自己的僧衣脱了下来,放在了自己的胳膊弯里面,率先朝着对方施礼,双手合十,恭敬请教。

  作为第五阶次第的僧,罗仁上师哪怕是化作了家神,如何辩论和学习都是会的,这些事情都深深的扎根进入了他们这些僧的身体之中,宛若是吃饭喝水呼吸一样的自然,那进了学院的僧,若是说无有辩经的,那是绝对无有可能的。

  但凡是一个僧,那便都会辩经,陆峰和罗仁上师都是如此,止一开始辩经,陆峰便感觉到了不同,不单单以论点论处,单纯的运用自己的佛法,即“如何不违规”,便都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第一场辩经完毕,陆峰便被叫停了十余次,每一次陆峰都无有意识到自己辩经失败了。

  拨动着自己的嘎巴拉念珠,陆峰若有所思:“上师如此,真是叫我受益匪浅,原来如此。”

  他的确是不如眼前罗仁上师在经学上的造诣深厚,不止是经学上的造诣,同时深厚的,还有罗仁上师对于规则的理解。

  自己的几道密咒,既止得防身,无可真的因为辩经不成,就将对方斥责为外道,起“忿怒火”,对着一位辩论的佛子施展自己的降魔密咒,周围还有扎举本寺庙的上师哩,还有诸多看着的僧哩,陆峰不要脸,他们也不要脸吗?

  陆峰打得过对面和自己辩经的僧,打的过旁边的戒律长老,学院堪布么?

  不成的,罗仁上师的诸多韵律,法力,都是夹杂在了他的辩经之中,是蕴含着对于这些辩经的理解,从字从句,止这样,便如此,才不会有长老挑选得到毛病的,反倒是陆峰,无反击也不是,反击就犯规。

  甚至许多,陆峰都无反应过来有甚么犯规之处,便已经失败了。

  “罗仁上师,扎举本寺果然是一个大寺庙,处处都是学问,永真受教了。”

  这种时候,陆峰便无了将罗仁上师诘问起来,不断放在脚下不断的搓呀搓呀搓呀的态度,他十分恭敬,他为罗仁上师手捧起来了一手掌的青稞炒面,放在了在扎娃的碗里面,又将自己的法螺放在了炒面上面。

  用以供奉。

  随后,罗仁上师离开,陆峰以大慈悲韵调理扎娃,和扎娃一起下去,叫扎娃裹着毯子,喝了这酥油茶,他言语说道:“扎娃,你这样做不行,便这样下去,你就像是被虫子吃空了的老牛,倒下便死了。

  如此,日日来找我,我以大慈悲韵来加持于你。”

首节上一节99/7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