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骑砍 第483节

江都士户自然想把子弟、父兄尸骨迎回江都就近安葬,可江都附近没有好的墓地;又发生过东宫遇袭事件,太多的人观念发生变动,同意集中安葬在武当。

可这么大的事情,如果关羽执意反对,自会有人疏导、安抚士户情绪。

关羽不做反应,这件在当下实属细微的事情就这么决定,并不受干扰开始实施。

见到青梅竹马的妻子,关平才真正放松下来,看着窗外投射进来的一层明霜月光,不由想到岭南战事,也不知进展如何了。

也不由去想刘封那边,自己败的的突然,孙权又果断后撤,是要集中力量去打刘封;魏军更是取得第二次河西大捷,算上对南匈奴的大捷,前后缴获的牲畜足以振奋河北士民的士气。

魏军也分兵向东,不清楚刘封能否渡过这一场劫难。

如果形势恶劣,以关东人表现出来的风骨,极有可能望风而降,避免战斗。

黄巾以来,关东大地上已经死了太多的人,现在活着的人已经不想再进行无意义的战斗,他们只想活着,迎来太平。

刘封若因此败亡……已不敢想象皇帝的心态。

此时此刻的刘封,驻兵上蔡,与寿春隔着淮水对峙。

吴军主力已经抵达居巢,随意可以走肥水北上参战,秋季水量上涨的淮河是吴军的高速通道;只是担心秋洪泛滥,吴军表现拘谨,以防守为主,并无反攻的意图。

刘封亲自巡视各营,各营士气相对稳定,现在依旧可以退兵,调头去防御魏军。

魏军也是驻军观望,不肯主动进攻。

吴军、魏军都是一样的心思,汉中之战以来的高烈度战争已经把所有人吓住了,不肯主动再打攻坚战。

都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对方先打,己方再夹击。

刘封巡视西部各营时,询问西营各将:“今孙权悬而不攻,有放我军回归之意。还是在与魏同谋,意在瓜分关东?”

李绪、周魴等人各抒己见,周魴了解吴人,开口:“大王,臣以为孙权胜在侥幸,吴军战意疲软,寿春又是形胜之地。若是渡淮与我鏖战,则地势、舟船之利俱无。魏人若无意与其联合攻我,不日孙权使者自来,与大王商议停战之事。”

刘封目光落在李绪脸上,李绪身边还站着乐綝,李绪拱手:“魏人厌弃孙权为人,恐不会与之联合。臣以为孙权不敢涉险,或许会遣使请和,以谋长远之利。”

李绪边上的乐綝察觉刘封目光,也就进言表态:“臣以为孙权诡诈,不能以常理度之。哪怕停战议和,此人依旧有背盟来袭之患。还请大王谨慎,如临虎狼。”

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与乱

居巢,孙权屯于舒口。

恨不得一口吞掉淮水北岸的刘封,进而席卷青徐,与曹丕划河而治。

可现在不是歼灭刘封的好时机,把刘封留着,这是介入汉室皇位战争的重要人物。

然而自己疼爱的女儿却惨遭关羽折辱,天下人将视此为笑柄。

现在轻易放刘封退军,实在是不甘心,心里很不舒服。

还有叛逃的潘璋、马忠等男女五万余人,是沿着长江而下,在广陵走洞浦北上,这是第二条长江通往淮水的水系;第一条是淝水、居巢、濡须水。

当时潘濬军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潘璋裹挟人口向下游而去,无法拦截。

“放刘封退军也可,除非他遣还叛将潘璋,及所掳人口。”

潘濬来劝时,孙权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打了胜仗就是底气足:“何时遣归五万被虏臣民,孤就敛众不发,放刘封退军。否则曹丕必有举措,南北夹击,岂能存世”

潘濬苦口婆心,努力用正常口吻劝说:“至尊,今我全据天下舟船之利,汉虽居国家之上游,得五年积蓄,才有犯境之力。五年内,我北征中原,后顾无忧也。若不能征,也该与刘封友善,择机再取荆州。我之舟船隔绝荆湘,此天授之土也,取之不难。”

“今气候渐寒,将士勠力破败刘封于淮北,然河水封冻在即,我军无力深入呐!刘封刚强,宁降魏,亦不愿降我。届时坚城难破,魏军步骑又掩杀于后,实难善了,非有城下之约不可。”

“此必为列国所笑,为天下志士所轻也。”

孙权往来踱步,河水封冻是个无法回避的客观问题。

可原因再多,自己这口怨气怎么办

反正刘封一时半会儿跑不了,河水一时半会也不会封冻。

思考良久,孙权神色缓和:“卿勿虑,且容孤思索数日。”

“是,臣告退。”

又是几天后,潘濬又来劝谏。

孙权已有妥善答复:“且观魏人如何举措,魏人若是袭断刘封归路,刘封走投无路,或许会举兵来投。”x

这下潘濬安心,魏人不可能这个时间里去攻打青徐。

魏人不动手,只要天气渐渐寒冷,己方就要赶在濡须水封冻、枯缩之前撤军。

孙权这里等待魏军动手,魏军也在等待孙权动手。

洛阳,曹丕气色较之年初好了不止十倍,长子曹叡过继在郭女王膝下,由平原侯晋爵为平原王,郭女王也顺势成为皇后,可谓是家宅安宁。

朝政方面,司马懿出督幽并、河北诸军,很是稳定不需要担心;西边吴质大破河西诸胡,拓跋鲜卑、西河鲜卑、羌、氐纷纷内附,并派人疏通西域,西域商路重开,将带来许多西域特产。

现在如同战神的吴质已经回师关中,休养军力,静静等候汉军发起的进攻。

曹丕对吴质很有信心,朝野上下、军中吏士对吴质也有信心,吴质本人也有信心。

河西一战,为大魏锻炼出了一支精骑面对汉军凶悍的步兵方阵,己方有车兵、精骑,可以根据地形、形势搭配,没必要再怵。

在生死存亡面前,该走的也都走了,留下的自然能精诚团结,堪称君臣和睦,为当世楷模。

期间孙权一把和公,非三十年不可”

“快则三十年可定,慢则五十年矣。陛下宜休养民力,二世、文字0

贾诩说罢闭上眼睛,曹丕皱眉:“那夏公呢以夏公之能,国家得之,灭汉、吴,如反掌也。”

“夏公夏公非人也,不可以凡夫论之。臣只恨不能面见夏公,以解心中迷惑。”

贾诩说着笑笑:“不见夏公也好,臣也乐得如此安宁。”

大概能理解贾诩的笑容,曹丕也露出笑容。div

首节上一节483/9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