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221节

毫无疑问,不管是15万吨,还是24万吨,都超过了帝国海军的承受能力。

不说别的,在帝国海军的军港中,只有不到1成能够为15万吨舰船提供服务,而且没有一座军港能够容纳24万吨级舰船。如果为此对主要军港进行扩容改造,基础建设的投入将高达数千亿金元。

关键还有,建造“20万吨级航母”存在很多无法在短期解决的技术难题。

最突出的,就是舰体的结构强度。

因为尺寸过于巨大,所以在保持机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把建造舰体的高强度合金钢的性能提高50以上。只可惜,满足要求的高强度合金钢,要在第三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才会诞生。

采用传统钢材,航母的机动性能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也就会导致作战能力降低。

在某种意义上,以第三次全球大战之前的技术水准,“薛远征”级这类10万吨级超级航母就已经是极限了。

正是如此,在完成论证之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才转为技术储备。

必须得说,帝国海军只是向现实妥协,并不等于放弃了对更大吨位航母的追求。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一直在积极的寻找解决“吨位限制”的办法,为此设立了多个军事科研项目。

其中部分项目,成为了在大战期间启动“未来航母”研制工作的主要依据。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中分离出来,代号“磁力链条”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

该方案的核心,其实就是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解决因为尺寸过于巨大而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只是,该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让海军觉得没办法接受的问题。

机动性能极为糟糕,基本上没有战术机动能力!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由3个长度分别为150米、125米与175米的分段通过绞合的方式构成,而且每个分段都有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其中175米长主分段的机动性能跟大型战舰相当,另外2个分段仅有辅助舰船的航行能力。组合到一起之后,能够提供长度为450米的直通跑道,而且在跑道的前端有2部长度为140米的弹射器,能把45吨重的舰载机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50千米,确保在无风的条件下,依然能让舰载机满载起飞。只不过,组合状态下的航速仅有12节,只能进行有限范围的机动航行,意味着如果遭到攻击,只能使用搭载的武器进行防首发

要说的话,这些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帝国海军没办法接受的是,该作战平台基本没有战场机动能力,等同于一座只能够缓慢移动的海上机场。

显然,一座基本只能固定部署的海上机场,肯定没有多少吸引力。

不说别的,帝国海军拥有数百座军事基地,而且修建在岛屿上的机场,还不会被敌人的鱼雷击沉。

正是如此,该方案在战前并没有受到帝国海军重视。

直到大战爆发,在需求发生变化之后,特别是传统的战术理论被推翻之后,该方案迎来了第二春。

第212章 作战平台

围绕霍瓦依群岛进行的战斗,足以证明相对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由作战半径与载弹量决定的进攻能力,搭载平台的机动行能处于次要地位,远远没有以往认识的那么重要。

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机动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于跟机动性能挂钩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机动能力影响的战术灵活性,能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准确及时的情报,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加以弥补。

要说的话,搭载作战半径更远的作战飞机,就能让作战平台靠后部署,等于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结束之后不久,帝国海军就启动了“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该项目并非“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的简单延续。

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面的作战需求。

比如,要求具备不低于防空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把“武库舰”的作战能力纳入战术指标。

虽然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过增加对应分段来获得,不会对主要功能,也就是运作航空兵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过于全面的要求,必然会让系统变得更复杂,并且增加技术风险与建造成本。

关键还有,自卫性质的作战能力没法完全取代护航战舰,进攻性质的作战能力也无法超越航空兵。

换句话说,哪怕拥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与大型攻击潜艇为作战平台提供掩护。就算载有数百枚巡航导弹,同样主要依靠搭载的作战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既然如此,这些额外需求还有必要吗?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在战时,帝国海军才会提出这种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为目的的设计指标。

可惜的是,就是太过全面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迟迟没进入到建造阶段。

当然,帝国海军内部的纷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设计阶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实是主张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以“技术风险”为由,提出把推迟启动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难看出,“多用途”其实就是“航母派”为该项目设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战结束,只要战略局面出现了调转,掌握战略主动权之后,帝国海军自然就会取消该项目。

所幸的是,在帝国海军当,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样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战平台的改革派。

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华伟。

要说的话,也就是获得白华伟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项目才获得了重视,并且上升到了装备建造的级别。关键是,在项目发展受到质疑之后,也是白华伟出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初期”与“完备”两个阶段,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初期型”其实是简化版。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初期型”只要求航空作战能力达到军方提出的指标,多用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进度决定要不要采纳,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单独的作战模块提供。

也就是说,作战平台只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初期型”跟战前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非常相似,并无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工程建造设计,并且赶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大战的第二年开工建造。

当然,与“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个作战平台由5个核心段构成,核心段的长度均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动力与推进系统。设计的最高航速为30节,续航力不低于12000潜力,各配备有数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状态下能够跟随特混舰队行动。

不过,真正的变化在各个分段的内部。

首节上一节1221/1353下一节尾节目录